《尸案调查科》作者:九滴水-免费小说下载

此链接免费分享仅供网友学习和参考,有能力者请支持原版作者(底部附有下载链接)

简介:悬疑 推理
公安部门刑事技术室绝密凶杀档案!真实的罪恶让人不敢直视。
无名浮尸、高速碎尸、不可能完成的自杀、线索全无的荒野劫杀、公路秒速狙杀……
阴暗的人性,沉重的苦难,精心布置的死亡迷局,一桩桩看似不可能侦破的案件最终如何破局? 犯罪现场痕迹检验师九滴水,技术推理侦破凶杀七宗罪!

九滴水是一名优秀的刑事技术民警,而在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一名侦查员。

那是五年前,我奉命到某基层刑警中队锻炼一年。在我走进中队长办公室的时候,看到了一名身着警服、英姿飒爽的小警察。

“去,马上到XX街区的一个场子看看,那里应该是一个地下赌场。”中队长说,“赌博害死人,我们要打了它。注意点儿,别被看穿了。”

小警察领命离开后,队长热情地迎接了我。

几分钟后,一名戴着墨镜和粗链子、打扮非主流的小混混走进了办公室,一言不发,在那儿抖着腿,一副挑衅的模样。

队长打量了下他,点了点头。小混混随即离开了。

“这是……?”我指了指门口。

“没看出来吗?”队长哈哈一笑,“他就是刚才的小警察啊!”

我第一次领教了化装侦查的厉害,而那名执行化装侦查任务的小警察,就是九滴水。

当得了警察,扮得了小混混,这就是传说中的万金油吗?

业务繁忙,锻炼结束后的两年里,一直没能回刑警队看看。两年后,我因为一起命案再次回到了刑警队,而那时,九滴水已经调离了侦查岗位,变成了一名刑事技术民警。

干得了侦查员,还干得了技术员,他,真的是瓶万金油。

不仅如此,在一年前的今天,我欣喜地得知,小九还会写小说!于是我自告奋勇:我来写序!

据我所知,这一本厚重的小说,倾尽了小九这两年的心血。基层刑事技术工作异常繁忙,小九挤出休息的时间,克服各种困难,几经修正,才有了这一本《尸案调查科》。

有了数百万字的小说撰写经验,小九的文笔自然不用多说。我更想向大家推介的,是这本书的真实、诚恳和正气。

一名基层的刑事技术民警,每天要出勘十数起甚至数十起刑事案件现场,每年也会出勘十余起命案现场。这本书的一则则故事,都是在这种奔波、征战中积累而来。既然故事来源于生活,那么它的真实性就是一般侦探小说难以比拟的了。毕竟我们是一个省的警察,当我翻阅这本小说的时候,很多情节、细节都是似曾相识,甚至耳熟能详。

真实,是侦探小说的根基。我相信,至少,我的读者们都是认同我的观点的。那么,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一读这一本真实的故事呢?

把自己工作中的故事讲出来,难免会让别人觉得我们这些写小说的警察,有哗众取宠之嫌。但是,用故事说道理,用真情讲人性,用细节树形象,是这本书的特色和追求。读到了精彩的探案故事,形成了正确的人生态度,领略了一心向善的道理,何乐而不为呢?

诚恳,是侦探小说的养料。我相信,至少,我的读者们都是认同我的观点的。那么,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一读这一本诚恳的故事呢?

很多读者会问我,你写书,不怕教会凶手如何逃脱法律的制裁吗?我说不会。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越想去制造完美犯罪的凶手,越会留下许多的线索,越容易露出狐狸尾巴。相反,充满正气的侦探小说,可以起到震慑犯罪、警惕世人的作用。社会中充满正气,是社会文明发展、人民平安幸福的保障。

正气,是侦探小说的灵魂。我相信,至少,我的读者们都是认同我的观点的。那么,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一读这一本正气的故事呢?

这本小说有不畅销的理由吗?

秦明

2015年1月

自序

2005年,我怀揣着梦想踏入了警校的大门,几年封闭的军事化管理让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书看得多了,就琢磨着自己也写写。2008年7月,我从警校毕业,在家等待分配,我利用这八个月的空当,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写作。没有文笔,没有构思,我就像记流水账一样把我脑中所想的东西敲打在了文档之中。虽然作品失败,但我有幸结识了一些网络写手,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很多写作的营养。

2009年,这一年对我来说有两件事十分值得回忆,第一件是我正式穿上了警服,成为一名刑警;第二件则是我收到了某个网站给我邮寄的电子签约合同,这也就意味着我以后可以用“作家”这两个字来称呼自己。从那时起,我的所有休息时间,基本都被小说占据,从2009年到2013年年底,我笔耕不辍写了几百万字,几年的磨炼让我逐渐变成了一个会写小说的警察。

2011年,我从刑警队调入公安局的刑事技术室,也就是港台电视里常说的法证部门,经过一年系统和专业的培训,我成为一名痕迹检验员。在技术部门的工作,让我接触到了很多普通警察接触不到的东西。法医、理化生物检验、痕迹检验、刑事照相,每一个领域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很多人通过热播的《法证先锋》对香港的法证部门有了一个很深刻的印象,但内地法证部门的神秘面纱却从来没有被揭开过,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应运而生,我想用我的笔讲述属于他们的精彩故事。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我的第一本关于技术室的悬疑推理小说《尸案侦缉录》的初稿敲在了文档里。我把这本书挂在某论坛上,在短短的两个月中,收获了1300万人次的点击量以及一大批读者朋友,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此期间我也有幸结识了中南博集天卷的编辑,他代表公司向我表明了出版意向。但初稿存在很多瑕疵,追求完美的我,在结合了诸多读者的建议后,执笔写下了第二本悬疑推理小说《尸案调查科》,并以此文作为这个系列作品的第一部。系列的第一部以五位主角的经历为主线,以个案为基础,包括了法医、痕迹检验、理化检验、刑事摄影以及刑事侦查的其他方方面面。

真实的案例,真实的工作经历,带给你最真实的观感。一桩桩恐怖的命案,比电视剧更详细,比电影更血腥,如果你没有胆量,请止步于此。

谨以此为序。

(在此申明,小说涉及的案例、人名、地名等均进行了大量的模糊处理,所有案件的分析和侦破手法均是在特定的案发环境中产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切勿断章取义,否则后果自负,与作者无关。)

九滴水

2015年5月

第0章引子泗水浮尸

咱们的故事要从1996年云汐市那起家喻户晓的浮尸案说起。

记得那是11月的一个清晨,清冷的秋风凛冽地吹过瑟瑟发抖的小树,枯黄的树叶跟随着秋风的尾巴,时而盘旋,时而消散。云汐市公安局大楼的后门,静静地躺着一条曲折的水泥小道。道路的尽头是一栋蓝白相间的二层小楼,褶皱的墙皮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云汐市公安局刑事技术科”几个镏金大字显得格外耀眼。

和外面清冷萧条的景色不同,楼内的那股热情的气氛,却久久无法散去。此时湾南省刑侦技术第一人司鸿章,正带着第一批前来实习的三个大学生,在实验室内研究着一串看似不规律的血足迹。

突然,一个肩扛一杠两星的公安民警慌张地推开实验室的木门。

咣当,木门重重地撞在了墙面上,一小块石灰墙皮应声而落。

司鸿章赶忙起身问道:“小黄,发生了什么事情?”

“司科长,不好了,泗水河发现了两具浮尸,您赶紧去看看。”

正值严打,可以说一般的盗窃案件都能当成重大案件来侦办,更何况涉及人命,而且还是两条,难怪来传话的黄警官紧张成这个样子。

司鸿章闻言眉头一紧,说道:“不要紧张,兴许是溺水也说不定,我去看看再说。”

案发现场位于泗水河边一处废弃的民用码头,整个现场已经被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团团封锁了起来,为了防止尸体向下游再次漂流,尸体的周围临时拦起了网兜。

司鸿章刚从车上下来,一名50多岁的老民警便捂着帽子跑了过来。

“司科长,你总算来了。”

“赵所长,什么情况?”

“我们早上七点钟接到的报案,报案的是附近的村民,他早上沿着河边捡河蚌,发现了两具尸体漂在河中。这个村民在惊吓中,骑着自行车跑到我们派出所报的警,我们跟着他找了好一阵子,才发现了这两具尸体。”赵所长一边比画一边说道。

“咱们市最近一段时间有没有接到人员失踪的报警?”司鸿章皱着眉头问道。

“这个我让110指挥中心的同志给查了,没有类似的报案。”

“那很有可能是从上游漂下来的,咱们这里泗水河的上游就三个市,你回头联系一下这三个地方的公安局,看看他们那里有没有接到人员失踪的报案。”司鸿章捏着下巴说道。

“好的,司科长,我马上就去联系。”赵所长一边记录一边点头回答。

“你让你的手下把周围的围观群众疏散一下,我们去看看尸体再说。”司鸿章说完提起了放在身边的工具箱,带着他的学生朝码头走去。

发现浮尸的码头早年用于渡河登船,说是码头,其实就是一块木板之下架了四根原木。此时两具尸体一具仰面朝上,一具头部朝下,静静地漂浮在水中,尸体已经出现巨人观,根本看不清楚面部特征,死者衣服上附着有大量的墨绿色的水藻,就连衣着都无法分辨。

“死者为一男一女,已经死了很长时间。”

开口的不是司鸿章,而是他的学生冷启明。冷启明,26岁,大学主修法医,身高一米七五,不苟言笑,浑身上下散发着与他年龄不符的冷静,他也是司鸿章最为得意的门生。

查看原图

司鸿章听完冷启明所说,回头诧异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尸体面部已经肿大,而且有一具尸体头部还埋在水里,你就凭这么一看就能分辨出来?”

“老师,你难道看不出来?”冷启明眉毛一挑反问道。

“你小子心眼可真多,好吧,我承认,我知道里面的缘由,但是我希望从你口中说出来。”司鸿章干了15年刑事技术,这点还是难不倒他的,但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能一眼看出其中的缘由,这让他很吃惊。

冷启明清了清嗓子,扭头瞄了一眼水中的两具尸体说道:

“人死后被投入水中,由于人体的密度大约和水相等,所以尸体最先是沉入水底的。随着尸体逐渐腐败,体内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腐败气体,尸体内充满腐败气体后就变成了人形气球,这时才会逐渐地浮出水面。而这时尸体的样子由于气体的挤压,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就算死者是一个身材瘦小的人,也能变成一个大肥胖子,通常这时,尸体会出现口唇外翻、肥头大耳、面目狰狞的现象,这种尸观也叫作巨人观。”

“由于腐败气体先是在头面部及有空隙的胸腹部产生,最后才发展到下肢,所以,水中尸体浮出水面的顺序都是先上体后下体。只有当腐败气体充满了整具尸体时,脚才开始上浮,最后,全尸才浮露于水面。因此,凡是全身都已经漂浮在水面上的尸体,体内肯定已经高度腐败了。从这一点我可以判断,他们已经死了很长时间。”

“男性的骨盆均较小,臀部肌肉不发达,而胸廓则较宽广,胸肌也较发达,这就使得其身体的重心偏于身躯的前方,也就是所谓的上身重下身轻。在水中,重的地方往往下沉,轻的地方会浮起,所以,男尸在水中常呈俯卧位。而女性的骨盆均较大,臀部也较发达,和男性正好相反,因此其身体的重心偏于身躯的后方,臀部下沉。所以,女尸在水中常呈仰卧位。”

“嗯,说得很详细。”司鸿章听后赞许地点了点头。

冷启明微微一笑算是回答。

“小磊,你拿相机抓紧时间把现场给固定一下,我一会儿让打捞队把尸体拉上来。”司鸿章扭头对着身边张着大嘴的小伙喊道。

焦磊,20岁,大学主修刑事照相。在那个时代,这个专业绝对是偏门,也只有公安院校才会开设这门课程。他那一双绿豆般的小眼对光线的拿捏,已经到了极致。

焦磊领命,赶忙拿起胶卷相机,变换方位对着两具尸体飞快地按动着快门,现场周围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

没过多久,尸体被从水中打捞出来,等待下一步的检验。因为浮尸案不像其他的案件,死者落水的第一现场无法确定,所以根本无法提取到有痕迹的物证,所有的一切都只能从尸体上着手处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解剖。

一个小时后,两具死尸静静地躺在解剖台上,四个男人在紧张地准备着。待众人穿戴整齐以后,司鸿章对着身边一个小伙子说道:“国贤,我和启明负责解剖,小磊负责照相记录,提取人体组织样本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陈国贤,23岁,大学主修物证检验,他对待检材的那种热情,仿似耳鬓厮磨的恋人一般,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陈国贤闻言,用右手扶了扶鼻梁上架着的比酒瓶底还厚的眼镜,嘴角上扬,有些兴奋地回答道:“放心吧,老师。”

分工结束后,司鸿章和冷启明拿起了解剖刀。

对于水上的浮尸来说,初步证明他杀与自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解剖肺部,如果尸体的肺部没有河道里的泥沙,这说明死者在落水之前已经停止了呼吸,那就有他杀的可能性。

按照司鸿章的经验,可以先把尸体的肺部切开做个判断,如果是他杀,那就需要对整个尸体进行仔细再仔细的观察。

司鸿章歪头看着冷启明熟练地在尸体上切割创口,眼睛微微一眯,很是赞赏。

啪啪,随着器官被取出,一股股内脏里遗留的血液,顺着两张解剖台快速滴落,血水使劲地敲打着原本就不光滑的水泥地面,溅起大片的血花。

焦磊扛着笨重的相机在一旁来回变换着方位仔细地记录。陈国贤双手拎着盛装检材的塑料瓶,在一旁等着“接待”两人切下来的人体组织。

当啷、当啷,冷启明的手术刀最先落下,接着便是司鸿章。

两人突然同时转身,说出了两个字:

“他杀!”

“什么?命案?”焦磊放下手中的相机,瞪着原本就不大的眼睛等待结果的确认。

“两具尸体的肺部都十分干净,没有泥沙,这说明他们落水之前已经断气了。”冷启明拉掉口罩,掰开血淋淋的内脏器官说道。

“来吧,小伙子们,打起精神来,这个案件不好办,检验你们的时候到了。”司鸿章拍着手掌打气道。

除了司鸿章以外,在场的所有人都深吸一口气,直愣愣地看着解剖台上的两具已经变形了的尸体。因为大家知道,所有的破案线索都要在这两具高度腐败的尸体上寻找。

确定是他杀以后,这个案件轰动了整个云汐市,在那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电脑为何物的时代,这个案件绝对算得上比较劲爆的新闻,一时间各种传言四起,闹得人心惶惶。

三天以后,司鸿章带着他的三个弟子,坐在了办公室内。

“你们对这个案件有什么看法?”司鸿章皱着眉头开口问道。

三人沉默不语。

司鸿章的目光在他们身上瞟了几个来回,看着几人都没有反应,最终他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坐在最外侧的冷启明身上。

“启明,你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老师,我掌握的也不是太多,我目前只知道男性尸体的年龄在55岁到60岁之间,而女子的年龄则在50岁左右。”冷启明平静地回答道。

“你小子就是个闷葫芦,每次非要我点你的名,你才肯说。”司鸿章没好气地说道。

面对老师的责怪,冷启明没有作声。

司鸿章饶有兴致地跷起了二郎腿:“说说你是怎么分析的?”

冷启明点了点头,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照本宣科地说道:

“这两具尸体已经高度浮肿腐败,看不清楚面部,所以我认为,要分析尸体的年龄只能从骨骼上下手,人骨骼特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比如30到40岁时,肋软骨骨化中心增多,胸骨柄与胸骨体出现愈合;40到50岁时,胸骨体与剑突愈合,喉和肋软骨开始固化;到了60岁以上,全身软骨都会发生骨化。我就是通过这个来判断两个受害人的年龄的,但是这种推断的误差是五年,所以我不敢保证我的推断正确。”

“我想知道,你推断这些用了多长时间?”司鸿章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茶水问道。

“三天。”冷启明简短地回答道。

“查阅了多少书籍?”司鸿章又问道。

“六本。”冷启明答道。

“除了你的专业领域方面,你还有别的什么发现吗?”司鸿章的表情有些严肃地问道。

“没了。”冷启明摇摇头。

司鸿章听后点了点头,又把目光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弟子身上。

“国贤,你有什么要说的?”

陈国贤推了推眼镜道:“老师,我只是检验出了两个人的血型,由于咱们设备的限制,别的没有发现。”

“那小磊呢?”

焦磊双手一摊,憨憨一笑算是回答。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尸案调查科.txt」,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e8fcc917849d
提取码:igLd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尸案调查科.tx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q0mVp0Zz1LVHHsQ4Zyw3A?pwd=aec9 提取码: aec9

链接:https://caiyun.139.com/m/i?2jexDhmPx8po3
提取码:8z5b
复制内容打开移动云盘PC客户端,操作更方便哦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6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