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都市/商战职场
永宏厂是一家有着辉煌历史的老牌军工厂,在改革大潮中几经沉浮,逐步走向没落,艰难时刻,庄建业等人接过担子,从最基础的机型开始,一步步披荆斩棘,最终将濒临倒闭的永宏厂插上翅膀,再次腾飞。
第一章 就这么被分配了
白底红边的公交车,在路中央不疾不徐的走着,顶上的天然气燃料包摇摇晃晃,仿佛一个行走的夹层面包,看上去十分复古。
庄建业坐在车里,看着两旁泛绿的梧桐,穿着朴素的行人,以及略显拥挤的自行车大军,难以置信的眨了眨眼。
虽然已经来这个世界几天了,但那种有别于上辈子物欲横流的质朴气息还是让庄建业很有些怀疑。
居然这一切是真的,自己真的跑到1982年了?为什么?
庄建业不知道,哪怕他上辈子是个航空专家,可依然解释不了如此匪夷所思的原因。
“或许是涡扇发动机测试时产生的热流辐射开启了莫比乌斯环,然后顺着虫洞就穿了。”
庄建业用一颗科幻的心,安慰着自己。
可不管怎样,既然来了,也就没必要纠结,更何况如今的他附身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专生身上,起点可比当年的他高多了。
是的,的确高很多。
上辈子的庄建业尽管有学历,有能力,可因为年轻气盛,早些时候得罪不少人,吃了不少亏,还好上辈子自己还有点儿真材实料,靠着自身的硬实力好不容易成为某航空研究所研究员,跻身航空专家之列,结果没几天就莫名其妙的来到这里,坐在了前往分配厂的公交车上。
然而这辈子的庄建业可就不一样,与步履维艰的上辈子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单单是京城某航空院校的大专毕业的高材生。
而且早早就定下了分配意向,星城市永宏机械厂。
名字听着有点儿土,但却是隶属于航空系统的大型国防军工企业,“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60年代的三线建设又进行了升级和扩建,从而成为空军和海军最重要的特种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维修及部件生产的重要基地。
相比于上辈子从籍籍无名的小厂的跌跌撞撞,此时的庄建业不知道要高出多少。
正经八经的重点国防军工企业,司局级单位,更重要是一进厂就有准岳父罩着,这条件分分钟就能把上辈子碾成渣。
说到准岳父,就不得不说那个叫宁晓惠的未婚妻了。
两人是一年前认识的,当时宁晓惠受单位指派来到庄建业的航空学院脱产培训工装图纸绘制,也不知怎么两人就好上了。
而且关系进展得很快,除了上垒的重要一步外,两人把该做的都做了,不知羡煞多少单身狗,算是学院里很有名的一对儿神仙眷侣。
本来一切都挺好,等毕业分配时却出了麻烦,宁晓惠不用说因为单位指派,学成自然回原单位,可庄建业却是应届毕业生,必须服从学校安排。
八十年代初可没自主就业这档子事儿,大学毕业生,不管你能力多强,学习多好,终究逃不过一纸分配书。
运气好的,分个好单位算你中大奖;倒霉的就此分到鸟不拉屎的地方从此默默无闻一辈子也不占少数。
总而言之命运不跟你走,而是跟着分配走。
而以庄建业的情况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会被分到北方某技工学校任教,若如此他跟宁晓惠一个南一个北,以当时的条件,别说在一起,一年能不能见上一面都是未知数。
关键时刻庄建业的准岳父宁志山出手了。
这位担任永宏机械厂组织部部长的老干部不知用了什么办法,以重点国防军工厂厂组织的名义写信给学院。
将他和宁晓惠的情况简单介绍一番后,很是批评了庄建业在校谈恋爱的行为,不过信中虽然批评庄建业行为不当,可字里行间中又透露出希望学校能够成人之美的意思。
内容直白中不乏委婉,批评中带着只可意会的婉求,算是把组织的意思表达的十分妥帖。
这时候的大学是不鼓励在校恋爱的,分配时更不会照顾这种关系,可现在有组织出面就不同了,那可是重点国防军工单位,部委直属,能量巨大,于是学校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分配意向做了调整,庄建业就这么被分配了。
对此,庄建业倒没觉得什么,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很清楚这个时代的变革是多么的剧烈,因此无论是去技校,还是去重点军工企业,到最后可能都会被时代的洪流卷的面目全非。
虽说如此,对于进重点国防军工企业,庄建业还是挺满意的,毕竟就熟门熟路,就算以后风云跌宕,波涛汹涌,他相信凭着自己的能力也能激流勇进之下独善其身,没办法,他就是玩儿这个的,到时候怎么也能混个干部编制,吃喝不愁。
正因为如此,上辈子劳累过度的庄建业,这辈子想换个活法,最起码也要享受下生活。
想着有的没的,公交车已经驶入了东郊,看着机床厂那栋苏联风格,楼顶如同教堂一般高高耸起,上面的一面大钟分秒不差的指示着时间。
九点二十五。
庄建业抬起胳膊,看了看手腕上的那块“上海牌”手表,分秒不差,不禁满意的点点头,这是前不久养成的习惯,没办法他的“上海牌”手表是发条上劲儿的,不像电子的续航能力有限,过两天就要拧一拧发条,重新校正时间。
所以一看到那面熟悉的大钟,庄建业就忍不住要对一对,结果他这举动却引来车上其他乘客艳羡的目光,别看是一块普普通通的“上海牌”手表,却要120块钱,在工资普遍在四、五十块的当下,不得不说是一件奢侈品。
钱的问题倒也罢了,关键是手表票,没这东西,就算你有再多的钱也白搭,因此手表不单单是一种,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庄建业因为刚到这个时代没多久,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没太在意,等他发现周围乘客的异样目光时却有些迟了,好在此时公交车已经停到了永宏机械厂门口,庄建业赶紧拎着包就匆匆的走下了车。
结果他的举动非但没让车上的人释怀,反而投来更加羡慕的目光:“难怪年纪轻轻就能带上手表,原来是永宏厂的人。”
第二章 威严大厂
羡慕是必须的。
作为星城最大的工业企业,能进永宏厂就等于捧上了铁饭碗,生老病死根本不用操心不说,各项福利待遇更是优厚。
就拿年节福利来说吧,从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再到过年的米、面、油、肉、鱼,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永宏厂发不到的。
甚至连新生儿的尿布,厂里都会帮着解决,待遇之好根本不是临近几个厂能比的。
庄建业并不清楚车上众人艳羡的目光,却也知道这样一个厂是不少人削尖了脑袋都想进的。
庄建业脑袋没削尖,却进来了,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出示了介绍信,庄建业便穿过士兵把守的大门进入了永宏机械厂。
笔直的柏油马路,将厂区切割成错落有致的“豆腐块”,一件件厂房便坐落其中,每一栋厂房和楼房都被浓密的树林包围着,高大的梧桐、芙蓉、雪松和夹竹桃,制造出丰富的氧分子,把表面处理车间传出来酸性十足的腐蚀性气味儿吸收得一干二净。
在往里走机械的轰鸣便扑面而来。
这个厂真的很大,分厂就有十几个,除了机加工还有钣金、铸造和锻造、热表面处理、总装和试车车间。
除了这些主要的生产车间之外,还有工具、工装、机修、动力等车间,以及理化试验中心、金相室、地区计量站、计算站、原料、成品仓库、油库、水暖、运输、环保等部门。
甚至还有一条连接主干线的铁路和一条三千米长的飞行跑道。
管理如此庞大厂区的是位于正中心的9号大楼,同样也是星城有名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50年代末,浓重的苏联风格的红砖建筑显得格外的伟岸高大。
正面有四根大方柱,方柱和楼顶的灰色与主体的红色相互映衬,凸显气派庄重。巍然矗立的大楼正中央顶上,屹立着闪闪发亮的红五星,在阳光下特别庄严神圣同时,也昭示着国防军工的特有身份。
主楼与两侧的裙楼连成一体,水磨石的地面油光水滑,楼梯宽敞明亮,庄建业摸了摸上面的扶手,好家伙,清一色的上等实木。
“这料,还真是实诚。”
对比了一下上辈子的各种五花八门的替代品,庄建业很是感慨了一阵,便去了旁边的传达室,打了个电话。
很快一个年纪约莫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匆匆从楼上跑来,一见庄建业连忙迎上去:“行李给我,你赶紧去报道,今天报到的人挺多。”
来人是宁晓惠的大哥宁晓东,厂情报处资料科的干事,瘦高的身材,看上去斯斯文文的,配着部门的名头,别说还有那么点儿搞情报的低调。
只不过此情报非彼情报,永宏厂的情报主要职责是外文技术资料的翻译、整理和汇编,并非真正的特工云集的秘密机构,而宁晓东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外文资料和进口设备使用说明书。
此刻他已经把庄建业的行李拿到手里,旋即看了自己的手表,又急忙说道:“等我把手头上的事儿忙完再去找你,人事处那面老爷子已经打了招呼,直接过去就行。”
说完便提着行李匆匆朝楼梯走去,一副心急火燎的模样。
最近因为永宏厂准备跟美国上一个合作项目,厂情报处着实是忙坏了,因为配套的资料说明都是外文,需要尽快翻译才能投入使用,因此这些日子厂情报处的担子很重。
这些事情在来厂之前,宁晓惠就在信里告诉了他,今天一看果不其然,宁晓东这个准大舅哥平日里可是很慢热的。
结果今天一见面就跟自己烧着了一样,得只来得及交代两句就急吼吼的离开,可见他们情报处压力有多大。
于是,庄建业也就没说什么,直接上了四楼的人事处。
因为有准岳父的招呼,报道和工作落实办得很快,工艺处试验科二室技术员,这是庄建业被分配到的工作。
不能说非常好,但也没坏到哪儿去,属于中规中矩的普通技术工种。
没办法,厂里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呢,他这个破例被分配到永宏厂的毕业生刚进厂就去9号大楼的机关做办公室,宁老爷子还不得被厂里的口水给淹死。
所以庄建业也就没计较,工艺处试验科的技术员多少还是挺合心意的,毕竟上辈子就是从技术员一步步爬起来的,这块他熟。
出了人事处已经中午,庄建业就跟着几名同期的毕业生去了食堂吃饭,下午在一起去房管处分宿舍,他就算在永宏厂安顿下来了。
想着有的没的,几个人已经来到了食堂,打完饭菜刚坐下,就听到食堂门口一片吵嚷,正边吃边聊的几个人当即停下筷子,一个好事的更是站起身子抻着脖子往门口张望。
只见一名身穿工服的中年人,扯着一名个子不高却很壮实的青年满脸恼怒:“彭川,你个龟儿子的,总算抓到你了,走,咱们去找领导评理去。”
名叫彭川的青年脸色惊慌,但嘴上却不肯服输:“凭什么找领导,本来就是你们车间的生产问题,拉我去干什么?”
“凭什么找上你?要不是你的数据出了问题,我们车间能出问题嘛?”中年人拉着彭川不松手,眼看就要把人就这么拉走。
彭川当然不能让对方得逞,死命撑着,问题是他身板壮实,可哪里敌得过常年从事重体力的工人师傅,几个回合就被拉得一个踉跄,搞得彭川手里的包都摔到一旁,散落一地的书本资料。
“我的东西!”
眼看包里的书本资料散落出来,被周围看热闹的人踩了几脚,彭川心疼的都快哭出来,也不禁动了火气,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挣脱中年人的拉扯,赶紧奔到书本资料前,将其收进包里。
重新站起时,脸上也是一层寒霜:“岑师傅,你们精铸车间被通报批评那是厂里的决定,大家伙都是厂里的职工,你们车间那点儿狗屁倒灶的事儿谁不知道,凭什么总抓着我不放?”
“那是因为你给的数据有问题。”庄师傅显然没有彭川的口齿伶俐,却咬住数据不松口。
彭川顿时气急:“你左一句数据有问题,有一句数据有问题,正好今天围了这么多人,让大伙评评理,我到底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们车间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促进文化交流,本站整理收录的小说资源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共享:本站为非盈利性文学索引平台,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收费性质的阅读与下载服务;
2、版权归属:所有作品著作权及衍生权利均归属原作者/版权方,本站不主张任何内容所有权;
3、侵权响应:如权利人认为本站展示内容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把该作品相关材料私信至站主或者发件到邮箱。经过核实后,本站将会在48小时内永久下架相关作品。邮箱tegw202@gmail.com
4、用户义务: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本站资源进行商业牟利、盗版传播等违法行为。
5、我们始终尊重原创精神,倡导用户通过正版渠道支持创作者。如对版权声明存疑,请联系我们进一步说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