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悬疑 推理 惊悚 灵异 探险
北邙荒丘无数,不知多少帝王将相化作一抔黄土,留下无尽传说,如承影剑,换魂蛊,千面妖瞳,人皮灯笼,邙山卧佛,九眼天珠,悬空冥棺,各位看官且温酒二两,听我给各位看官一一道来。
第一章 楔子1
各位看官,按说书人的传统,作为邙山诡事的揭秘人,须先自我介绍一番:
我大名王二小,不知道我那跨过鸭绿江的爷爷当时怎么想的,起了这么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名字,大学毕业后,因为学的考古专业,对鉴宝情有独钟,常言道:七十二行,古董为王,长青市的文物市场全国有名,多年来就流传着地上文物看长青的说法,所以就去了长青市,在小叔王占星开的古玩店“聊斋堂”学习鉴宝业务。
长青市属于南蛮旧地,巫风蛊术很盛,过去死在他乡的人,千里赶尸也要接回家乡的,赶尸又称移灵,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属苗族蛊术,发源于古辰州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四县。赶尸人利用“秘术”,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入土为安。据小叔说,现在赶尸人都走夜路,道路崎岖,荒郊僻岭,避开有人的地方,所以很难看到“湘西赶尸”那样怪异的场面。过去小叔因买古董赶夜路,就差点住进了赶尸途中的“死尸客店”,所以亲眼目睹过几次赶尸的场面,这种神秘莫测的“死尸客店”,一般只在崇山峻岭之中,只住死尸和赶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是尸体停歇之处。
法师不管什么天气,都要穿着一双草鞋,一身青布长衫,系一黑色腰带,戴一顶青布帽,手执铜锣,在尸前带路,不打灯笼,法师一面敲打着手中的小阴锣,一面领着这群尸体往前走的,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让夜行人、兽回避,尸体若两个以上,赶尸匠就用草绳将尸体一个一个串起来,每隔七、八尺远一个,黑夜行走时,尸体头上戴上一个高筒毯帽,额上压着几张书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两臂伸直,蹦着前行。
长青市又是旧国的故都,近100多平方公里的城区,据说曾耸立着高大的帝王陵墓、妃子墓群等多座,无封无堆的平地墓葬更是无法统计,正因如此以此为生的盗墓贼也层出不穷,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盗墓风气更加猖獗,尽管各路公安设卡围剿,在文物贩子背着成捆成箱的钞票刺激下,还是有许多人加入了盗墓队伍,疯狂挖坟盗墓。
“要起水(赚钱),找死鬼(挖古墓)”
“辛辛苦苦忙一生,不如晚上挖个坑”
这些鼓舞斗志的号角,撩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更有甚者,甚至动用了外国的降头大师,亲临现场指导作业。
我对那些招魂降头施蛊的法术并没有深入研究,只是放下身段,专心致志学习鉴宝定级定价,同一个古玩,价格却千差万别,一些古玩商贩只知青铜器珍稀昂贵,价值不菲,足以致富,便不择手段以假充真,以残充好,稍不留意就使买家落入圈套。良莠不齐的市场上,最缺的就是一双慧眼。
虽然说古玩的价格就是你心中的喜爱程度,你喜爱的时候它是无价之宝,你若不喜欢,也许就是一钱不值。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说法,鉴宝师还是不可缺少的,文玩拿到拍卖市场,还是需要有人对价格一锤定音。
古代中国,是以厚葬而闻名的国度,这一点,就连老外也非常熟悉,长青市古玩城这里,懂行的、不懂行的,中国的、外国的,有事没事都喜爱在这里溜达一圈,一是增长见闻,二是散散心,三是希望运气好,能在这里捡漏儿。
我在这里也顺便卖弄一下自己的“博学”:
捡漏,就是根据收藏人的多年经验和独特的眼光,发现了别人不认识的藏品,发现了别人所不知道的艺术价值,并用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收入囊中。从而就有了真假漏、断代漏、窑口漏、价格漏等。
真假漏:分明是真东西,对方拿不准;断代漏:分明是明代或清代的东西,对方误认为民国货;窑口漏:分明是大窑口的东西,对方认为是偏窑小窑的东西,分明是官窑,对方认为可能是民窑仿;价格漏:分明值十万的东西,对方要价才三四万;等等
古玩这一行,只要有人不懂就有“漏”,很多人就是因为捡漏而成了长青的大款富翁。
鉴宝师的那些事儿沉闷冗杂,不可一一道来耽误诸君宝贵的时间,这里只捡紧要的说上几句。
长青市古玩城寸土寸金,近处的楼盘春秋公寓小叔给我预定了一套,但尚未开盘,我无处可栖,小叔去找古玩城元老、创始人“九宝斋”老板杨九爷协商,杨九爷慷慨大方,大手一挥说:“既然是侄子来了,就去七龙塔住吧,哪里幽静,学习环境好,最适合年轻后生居住。”
九爷就是长青市江湖袍哥,名声在外,一呼百应,和小叔也是多年的至交。
所谓“袍哥”,与重庆和四川地区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名称取自《诗经》中《秦风?无衣》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即有衣同穿、有饭同吃、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哥弟。”
川渝地区有句出名的话:“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意思是袍哥们做事绝不拖泥带水、而是干脆利落,这也是袍哥们引以为傲的特征。
九爷作为东北人,就是江湖义气在长青民间颇受推崇,欢迎程度超过“袍哥。”
七龙塔独居是我首次接触邙山波诡云谲的那些事儿,这第一个让我惊悚的事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叫魂。”
七龙塔是杨九爷创建古玩城的时候,在邙山附近的山丘建的一座楼阁式宝塔型建筑,只有七层,按佛教的称呼,叫做“七级浮屠”,现在已经是长青市的地标性建筑,长青市的旅游图上都有七龙塔的背影,不过建成多年了,为了保护它,已经不对外开放了,只留下一个年长的老媪负责平日的卫生和维护。七龙塔就在小山顶,只是有一条盘山的公路,离长青市古玩城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来去十分方便,我和小叔去看房的时候,姓何的老媪已经打扫好房间等我们了,老媪年岁不小了,骨瘦如柴,腰身佝偻着,眼窝深陷,不过穿着倒还干净,走起路来也很麻利。小叔说:“这个老何一个人在这里多年了,没儿没女,九爷看她可怜,让她在这里看护着这座塔楼,这个人很爱整洁,就是有些神经兮兮,经常自言自语,你不要管她,该干啥干啥就是了。”
第二章 楔子2
七龙塔在邙山脚下,一进大院,满院子的鲜花一片,不知名的花草长得疯野。树下拴的两只藏獒,对我们到来冷眼相望,丝毫没有迎客的念想。
这是一座青砖塔基的木结构建筑,我住的地方是六楼,因为七楼供奉着九爷祖宗的牌位,一般人不可以去,六楼却非常整洁,不光有电话电视,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沐浴房,装修十分豪华,墙壁、走廊上都是名人字画,地上铺的是名贵的波斯地毯,不知名的香气弥漫在空中,让人十分陶醉。我看了也十分满意,就这样,当天我就在六楼住了下来,一直住到春秋公寓交了房,我才搬出塔楼,这是后话。
不过住下来我才知道,为了保护这座塔楼,防火防水,已经停止供电,只能靠马灯照明,住在这高高的邙山脚下,四顾没有人烟,到了夜晚月黑风高,一个人守着一盏青灯,倍加凄清。邙山曾有雨山之说,是雨锋相交之地,时不时晚上骤雨突来,电闪雷鸣,透过窗户,我仿佛看到有无数的鬼灵幽魂在邙山周围挥旗出没,游荡呐喊。近处一片高耸密集的山林,骤雨突来的时候,林海若怒,嘶呖若万马奔涌。七龙塔处在漆黑的夜幕包围之中,孤孤单单,阒寂如旷古墓园,暴雨磅礴,只听到那山风林海狂泻而至,一如群猿啸哀,嫠妇夜哭。就是孤胆英雄,看着那撕裂长空的闪电,也不免心惊肉跳。
记得作家野夫说过,“这样的怒夜,非喝酒磨刀,不足以销此九曲孤耿。”
姓何的老女人无儿无女,就住在一楼,不过她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都要去七楼拜谒九爷祖宗的牌位,摆上供果,然后点上香,在禅垫上磕几个头。说一通谁也听不懂的话。
六楼的那浸人肺腑、荡气回肠的奇异香味,不是何老媪烧的供香,而是七楼上一盆比桂花香百倍的虎头茉莉,此花被誉为“人间第一香”,堪比“天然的香水”,诗云“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直到有一天,何老媪在跪拜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摔了一跤,随着“噗通”一声,老媪的呻吟声也传了出来,我急急忙忙跑上七楼,才发现何老媪头磕在供案角上了,血从额头流到了嘴角,我用创可贴做了简单包扎,好在并无大碍,凭着马灯的光亮,我这才看到七楼北墙挂着两幅九爷父母的巨幅画像,不知出自何人手笔,栩栩如生,十分形象生动,老夫妇很严肃,闭着嘴,目光淡漠的看着供案下的供品,冷冰冰的一点生气也没有。
何老媪告诫我说,七楼和一楼的地宫,你这后生不要来,要被老人家怪着,事情就麻烦了。
这事都是何老媪惹得,你如果不跌倒,我才懒得来,何况七楼也不是什么神秘的地方,不就是有两张画像和一个香案,九爷的父母也不会因为来个人就大动肝火,怪不得小叔说这老媪神经兮兮,我看老何能起立活动了,就转身下楼,我在转身的一刹那,不经意的一瞥,突然发现画像上的人物像是活了,四个眼珠紧盯着我看,眼波流转,嘻开嘴,脸上漾着一股融融的笑意,和刚才那副肃杀的表情截然不一样。
这次我吓得不轻,好在老媪没有看出我的异常,提起马灯来,说:“时候不早了,快洗洗睡吧,明天还要上班。”
这样的奇事以后还发生了不少,我过去学过油画,也经常信笔涂鸦,有天晚上一时兴起,在画布上画了一个人物,人物的面部基本画完了,画眼睛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点睛之笔是最难画的,眼神有了,整个人物才能活了起来。
我撂笔睡了,甚至睡梦中还在想着画龙点睛的事,没想到,第二天我起床看到那幅油画时,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瞬间有点魂飞魄散的感觉—人物的两只眼睛已经画好了,那眼珠竟是活的,那才叫神来之笔,那略带忧伤的眼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蒙娜丽莎,有些让人难以捉摸,把我心中想表达的人物个性、那种氛围完完全全的演绎出来了,寥寥数笔,一双眼睛把一个人物烘托的活灵活现。
我关着门栓,除非从窗户才能进来人,这里只有我和年已古稀何老媪,难道不成老媪半夜爬窗进来,在关着灯不惊动我的情况下,画出了这惊世骇俗的神宕之笔。这可能吗?说出去又有谁会相信呢?
还有几次,我的手机找不到了,等我四处寻找的时候,回到塔楼,才发现手机原样放在原处。
是我自己年轻忘事,还是那何老媪和我开一个不适合的恶作剧。
有一天中午,我吃完饭去冲凉的时候,回来后发现我的手机又不见了,这次我直接去找了何老媪,我寸步不离的盯着她,我看看她是怎么把我的手机再送回来。
院子里疯长的毛豆,何老媪摘了一大筐,正在扒着豆,看我下来,递上一个马扎让我坐下,并不在意,一边和我东扯西拉的说着话,我对自己的行为也纳闷:一个七十岁的老媪,偷拿我的手机做什么?但是这座塔楼除了我俩,却再也找不出第三个人。我还能怀疑谁?
我俩闲扯了一个多小时,忽然听到上面手机响,我三步并作两步,等上了六楼,我才发现手机还在原处。
如果跟小叔谈这些事,他一定会当成笑话听。会说我哪根筋出了毛病。
我如果用手机拍下七楼老祖宗变脸的画面,小叔还能再怀疑我吗?有天晚上,何老媪去塔顶拜谒的时候,我装作不经意的尾随了上去,起初老媪还没在意,等我拿出手机偷拍的时候,何老媪发了疯的站起来推出下楼,一边推,一边大声叫喊,翻来覆去的几句话,我是昏了头了,不要命了,再上七楼,她这老太会和我拼老命的。
这座楼到底闹什么鬼啊,何老媪平时头脑清醒,说话条理清楚,也很礼貌,自己做的蛋饼、野菜粥也常送给我吃,但是我拍张照片,何至于让她大动肝火?
还有一个不让我去的地方就是地宫,何老媪叫它蓝皮子洞,我很奇怪,都是叫黄皮子洞,也就是黄鼠狼洞,这里怎么叫蓝皮子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邙山诡事.txt」,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9432f8dbcbab
提取码:1vH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邙山诡事.tx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3Rv–SDfP595MKsji5wXtg?pwd=7sgm 提取码: 7sg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https://caiyun.139.com/m/i?2iN0apdtMn14i
提取码:w7ma
复制内容打开移动云盘PC客户端,操作更方便哦
为促进文化交流,本站整理收录的小说资源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共享:本站为非盈利性文学索引平台,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收费性质的阅读与下载服务;
2、版权归属:所有作品著作权及衍生权利均归属原作者/版权方,本站不主张任何内容所有权;
3、侵权响应:如权利人认为本站展示内容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把该作品相关材料私信至站主或者发件到邮箱。经过核实后,本站将会在48小时内永久下架相关作品。邮箱tegw202@gmail.com
4、用户义务: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本站资源进行商业牟利、盗版传播等违法行为。
5、我们始终尊重原创精神,倡导用户通过正版渠道支持创作者。如对版权声明存疑,请联系我们进一步说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