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喊我去盗墓》作者:我知鱼之乐免费小说下载

此链接免费分享仅供网友学习和参考,有能力者请支持原版作者(底部附有下载链接)

文案:历史 秦汉三国 穿越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粮饷成了各路豪杰壮大势力的最大桎梏。
考古专业硕士吴良意外来到这乱世之中,适逢曹操粮草匮乏动了发死人财的念头……
吴良:“别闹,什么叫盗墓?我那明明是保护性发掘。”
曹操神色复杂的望着吴良,遂唤来曹丕立下遗嘱:“吾死之后,因高为基,不封不树,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再设七十二疑冢!”
“父亲,不如教吴将军与他麾下那干校尉从祀(陪葬)父亲庙宇,方可永绝后患。”曹丕进言。
“傻孩子,你可知什么叫作尾大不掉?”
一代枭雄沉默半晌,终是气短。
吴良亦是无奈叹息:想我这一生致力于还原历史真相,怎奈挖出来的尽是些远古巫术、上古法器与邪物妖兽?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第一章 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男人

东汉末,初平四年秋(公元193年)。
北风萧萧,落叶簌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肃穆萧杀的砀山,也照亮了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
后世《水注经》中有云:“砀山有梁孝王墓,斩山作郭,穿石为藏,行一里,到藏中,有数尺水,水有大鲤鱼,黎民谓藏有神,不敢犯之。”
砀山深处,有一座数百年历史的寝园。
本该是肃穆幽静的破败寝园内,却蓦然传出几声惊叫——“鬼!鬼啊!诈尸啦!”
“诈尸?”
挣扎着从一堆重物中钻出来,吴良看到几名男子正面色惊恐的向远处逃窜。
这几名男子身着不合时代的麻布衣裳,头上顶着一个蓬乱的丸子头,脚上瞪着一双破烂草鞋,全身上下都是污迹,看起来好像几条狗啊……
“嘶——我没死?”
疑惑的挠了挠后脑勺,随之而来的剧烈疼痛令吴良瞬间回过神来。
他是一名考古专业硕士,同时也是国内一家知名国际旅行社的金牌导游。
这个职业虽然与自己报考考古专业时憧憬的生活完全是两回事,但日子总归还过得去。
就在刚才,吴良正带团参观汉墓博物馆,馆内一座重达几百斤的镇墓兽石雕忽然倾倒,眼见石雕便要砸中一位老者,他本能的冲上前去将其推开,结果自己却被压在下面,随后失去了意识……
这一砸,我即便没死也必定受伤!
如果还能抢救一下的话,我应该会被送往医院,博物馆和旅行社的相关责任人肯定会第一时间赶来处理此事,如果事迹再被新闻媒体宣传一波的话,评个见义勇为奖肯定没有问题,奖金与鲜花一样都不会少。
而且按照某些小说的套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那个被我救下老者没准儿刚好有一个亿万富翁的儿子,以及一个貌美如花的孙女,孙女为了谢我通常会以身相许,或者傲娇一番再以身相许也行……
那样的话,我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迎娶白富美,出任CEO,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了。
可是。
这荒山野岭绝对不是医院!
那几个人也绝对不是医生护士和领导记者!
更不是什么亿万富翁和他那貌美如花的女儿!
所以……
我在哪?
正当吴良还没有搞清楚状况的时候,汹涌而至的记忆狂潮便瞬间将他拉入了怀疑与自我怀疑的混乱状态。
片刻之后,两个不同的记忆在脑中交织,吴良已经彻底懵住。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我居然——穿越了!?
而且穿越到了东汉末年!?
现在的吴良虽然还叫吴良,但却多了一个“字”,字“有才”。
“有才兄”原是东汉末年黑山军将领白绕手下的兵士,两年前白绕被曹操剿灭,“有才兄”便又归降做了曹操麾下的兵士。
“有才兄”有两个本事,一是装死,二是偷懒。
依靠这两个本事,他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中活了下来。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不久之前“有才兄”装死时终于被抓了现行,临阵脱逃原是要斩首的,好在那时的屯长(百人为屯,设屯长)是他同乡,便为他求了情。
就这样,“有才兄”被谪为奴役归入曹操最近秘密组建的“瓬人军”。
瓬,陶簋也,即盛饭用的陶器。
古时制作陶簋的工匠,便被称为瓬(fang三声)人。
不过曹操的“瓬人军”并不制作陶簋,又或者说他们制作的不是普通的“陶簋”。
瓬人军成立之后从曹操那里得到的第一个命令,便是来到砀山秘密发掘西汉梁孝王刘武之墓,盗取随葬品用以填补曹军军饷。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瓬人军”要制作的是整个曹军的“饭碗”。
梁孝王刘武在历史上可是个大财主,据《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其未死时,财以聚万计,不可胜数,及死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
再加上汉朝流行厚葬,墓中陪葬必定相当可观。
如此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挖掘,就在昨晚,瓬人军终于拆除了梁孝王墓最外层的金刚墙。
军候(两百人为一曲,设军候)立刻派大半人马进入墓中查探,结果没多久便被两扇石门挡住了去路。
石门坚固异常,领头的屯长做了不少尝试依旧无法撼动,只得命手下兵分两路:大部人马继续留在原地尝试,小部人马则分散搜寻是否存在其他的入口。
“有才兄”便被分到了后者,哪知行至暗处时,同组的那名奴役竟忽然从背后给他来了一记闷棍。
“有才兄”应声倒下,失去意识前只记得那名奴役口中不断的念叨“冤有头债有主,我也是被逼的,你做了鬼不要来找我”……
仅是读取着“有才兄”的记忆,吴良心中已经出现了无数个槽点:
“瓬人军,曹操果然是能写出《龟虽寿》的文化人,名字起的极有内涵。”
“可惜到底是第一次盗墓的新手团队,哪有挖开墓穴不放活物测试空气也不通风就立刻派人进去的道理,而且还一下派那么多人,就硬送呗?”
“这个墓我上大学的时候学过,暑假还自费进行过实地考察,梁孝王陵于1992年开始保护性发掘,1994年被评为‘八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因此作为经典案例记载在专业课本上,墓中曾发现一条断裂的‘自来石’,有这东西在里面抵住石门,便是城门也未必有它坚固……地宫内共有三段甬道、两个主室、前庭、车马室、甬道、东宫、西宫、棺床室、回廊、贮冰室、浴室、厕所、排水系统一应俱全,简直刷新了现代人对西汉年间生活水平的认知……”
“想不到上辈子进不了考古机构,这辈子却上来就混进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奉旨盗墓团队之一,这可真是造化弄人啊。”
“不过说起来,我昏迷前听到的那句‘冤有头债有主’,应该是说那奴役害我其实是受人指使吧?”
就在这时候。
“啪嗒!”
一只手毫无征兆的垂在了吴良眼前,手背上尽是鲜艳的樱红色斑点。
接着不待吴良做出反应,一个重物又从头顶滚落下来,随即出现在面前的是一张略显肿胀的绀色面孔,以及脸上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四目相对!
“鬼呀!”
吴良瞬间汗毛倒立,惊出一身冷汗的同时也不知哪来的力气,竟一下子从重物堆中跳了出来,慌忙向远处跑去。
如此一口气跑到几十米外再回头张望时,吴良呼吸险些停滞。
刚才他爬出来的地方,赫然是一座由百余具尸体叠积而成的小山,只不过这些尸体大多裹在破烂的草席之中,再加上刚刚穿越脑子混乱,因此刚才才没有第一次时间发现端倪。
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男人——吴良。
再回想起刚才那张与他四目相对的死人面容,不正是昨夜率军进入墓穴的屯长么?
难道……
昨夜那些人真就如他吐槽的那样,全都送了?
正当吴良惊恐的时候。
一队身披甲胄手持利刃的兵士已经将他围住。
兵士们也是纷纷面露惊惧之色,没有一人敢轻易上前,只有领头的什长站在几丈远的地方冲他大喊:“莫要过来啊!你究竟是人是鬼?”

第二章 鬼吹灯

军帐之内。
“这可如何是好?”
都伯(副职)“周丰”焦躁不安的来回踱步,口中不停的念叨,“使君命我二人两月之内发掘梁孝王墓,如今期限已过大半,我们非但没有完成发掘,昨夜还莫名折损了过半人马,回去要如何向使君交代?”
“回去?这点事都办不好,倒不如死在这荒郊野岭。”
军候“曹禀”面色凝重的望着旁边的佩剑吐了口浊气,却只觉胸中更加愁闷。
“军候莫要轻言生死,使君与你乃是伯侄,想来就算此次任务失利,他也不会过分责罚于你,到时还要请军候为我美言几句才是。”
周丰终于停下脚步,连忙上来劝道。
“正因如此,我才更加无颜回去面见伯父。”
曹禀叹气道,“上月徐州陶谦纵容属下害我太公性命,伯父怒而征伐陶谦,我本欲做个先锋领兵手刃仇家,奈何伯父另有打算,偏要命我统领瓬人军前来盗墓以解前线军饷之急……”
说到这里,曹禀猛的顿住,仿佛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一般,下意识的改口道:“……彼时我还怪伯父大材小用,如今不但损兵折将还一无所获,唉——”
周丰也假装没有听到前面的话,不动声色的提议道:“这……不如再派些人进墓查探一番,或许能另有所获?”
“瓬人军本就只有两百余众,如今伤亡过半尚未查明原因,剩下的皆人心惶惶,兵士之中已经传出鬼怪害人之说,谁还肯以身犯险?你么?”
曹禀抬眼看向了周丰。
“咳咳!”
周丰尴尬的咳嗽了两声,连连解释道,“军候你是了解我的,我自幼体弱多病,医师嘱咐不可踏入阴寒之地,否则命不久矣……不过军候不必多虑,只要你一声令下,谁敢退缩便是逃兵,按律可斩。”
“呵呵。”
曹禀翻眼冷笑,心说若非你那舅舅在我伯父面前力荐,你何德何能担得起瓬人军都伯一职?
不过此刻显然不是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的时候,曹禀随即重新陷入苦恼之中:昨夜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墓中真有鬼怪作祟不成?
良久之后。
“砰!”
似乎下定了决心,曹禀忽然一巴掌拍在桌上,咬牙说道:“不成功便成仁,今夜我亲自率人下墓!倘若死在墓中,权当做报效了伯父的信任!”
“不可!万万不可啊!军候若是遭遇不测,瓬人军谁来统领?”
周丰吓了一跳,赶忙跳过来苦苦劝说。
就在这时候。
“报——!”
帐外忽然传来一声令报。
“进来!”
话题暂时终结下来,曹禀重新坐回椅上,面无表情的道。
一名兵士快步跑进来,抱拳说道:“报!军候,昨夜入墓的人中尚有一个活口,如今已被带至帐外,请军候发落。”
闻言曹禀瞬间来了精神,连忙说道:“活口?速速带进来!”
“是!”
兵士躬身退下。
一晃眼的功夫,便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年轻人跟在兵士后面走了进来。
“怎么是你?”
见到这个年轻人,曹禀尚未开口说话,反倒是周丰率先面露惊讶之色,仿佛见到了最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一般。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吴良。
吴良自然也注意到了周丰的反应,心中疑惑的同时,蓦然想起了一些事情:
“有才兄”与周丰是有过节的,起因是“有才兄”曾因食物分配不公的事向曹禀举报,导致负责此事的周丰受到斥责,从那时候起此人便怀恨在心,处处与“有才兄”为难。
好在曹禀为人还算公正,在没有抓住“有才兄”把柄的情况下,周丰倒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拿他怎样。
但暗地里就不好说了,比如指使他人在墓中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他?
总之,周丰完全有这么做的动机。
只不过现在吴良还仅仅只是怀疑,并没有掌握确切的证据,因此也不好在曹禀面前说些什么,能做的只是多留一个心眼。
“拜见军候、都伯。”
如此想着,吴良低眉顺眼的行礼道。
“不必多礼。”
曹禀摆了摆手,急切问道,“你即是昨夜唯一的活口,且说说墓中所见所闻,我们的人究竟因何全军覆没?”
吴良心思转动,其实通过那些人的死状,以及昨夜发生的一些细节,他已经差不多推测出了这起事故的原因——“入井死”!
二十一世纪不论是考古人员还是盗墓贼都知道,古墓常年封闭,墓中的空气成分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过量,这两种气体极易产生又无色无味,前者会让人中毒,后者可令人窒息,简直就是隐形的超级杀手。
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预先通风。
但这个最近组建的瓬人军似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才刚将金刚墙拆除就立刻派人查探,而且一下子进入百余人,还同时携带了数十支点燃的火把。
这种做法无疑会加剧墓中的氧气消耗,使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激增。
甚至在查探期间,所持火把一度熄灭,墓中的人也没有丝毫警觉,如此才酿成了这场本可以避免的惨剧……
但同时吴良也清楚,东汉末年尚且没有空气的具体概念,更不要说什么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之类。
所以强行科普未必有用。
在有人对他的性命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没准儿还有可能被人咬住不放,最终落得布鲁诺一样的下场。
与其冒这个险,倒不如先用这个时代的人最容易理解的说法将其唬住,再以高人姿态出手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军候的信任与倚重。
如此,方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思前想后,吴良终于垂下目光声音低沉的道:“军候可曾听过‘鬼吹灯’?”
“鬼吹灯?倒不曾听过,何解?”
曹禀再次蹙眉,眼中划过一抹惊疑之色。
周丰也是面色怪异,极不自在的变换了一下站姿,以此来掩盖心中的不安。
其实莫说这个时代的人,就算吴良所在的二十一世纪,当人们同时听到“鬼”与“墓”这两字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产生许多联想,更何况完全没有盗墓经验又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的二人。
“相传‘鬼吹灯’是活人与死人之间的约定。”
吴良的声音越发低沉,眼睛直勾勾的望着两人,半真半假的说道,“活人进入墓室地宫行盗窃之事,倘若所持明火忽然熄灭,便是尚未往生的墓主人下了逐客令,警告盗墓者不得妄为,盗墓者需速速退去,不可取一物,否则必遭灭顶之灾!”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曹操喊我去盗墓.txt」,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e624a2ddda27
提取码:uts9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曹操喊我去盗墓.txt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_tFjUTadCmIaVOeRcZdTA?pwd=nz9y
提取码:nz9y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链接:https://caiyun.139.com/m/i?2iDhKxdRK7ryh
提取码:z79b
复制内容打开移动云盘PC客户端,操作更方便哦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7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