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作者:王梓钧-免费小说下载

此链接用于免费分享,仅供网友学习和参考,有能力者请支持原版作者。底部附有下载链接,本站统一解压密码为:“tfylion.top”(注意!!!部分压缩文件不要在网盘内解压

0001【这题好难,我不会做!】

你做过这样的噩梦吗?
梦到自己身在考场,而且还一道题都不会。
陈贵良遇上了现实版——
被吓醒之后,他居然真在考场!
是老子起猛了?
陈贵良低头瞅向试卷,仔细查看密封线内的信息,只见卷头写着一行小字——
“龙都市普通高中2003—2004学年(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数学(文史类)试卷。”
高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
呼!
还好,还好,不是高考。
陈贵良瞬间感觉轻松了许多。
直接被拉上刑场枪毙,跟缓期执行还是有区别的。
课桌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摆放着答题卡和笔袋。
笔袋旁边,有削好的2B铅笔。一把塑料尺搁那儿挡着,防止铅笔在桌面上乱滚。
陈贵良手里,还握着一支水性笔。
场景太真实了,不可能是做梦。
陈贵良扫了一眼试卷,选择题他已做完,填空题还没开始做。
把目光投向第一道填空题,陈贵良的额头开始冒汗——这题老子不会啊!
“设P为圆x²+y²=1上的动点,则点P到直线3x-4y-10=0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
当年他是肯定会做的,毕竟考了个一本院校。
但已经22年过去,数学知识早就还给体育老师。
陈贵良拿起塑料尺比着划线,在草稿纸上画出直角坐标系。
然后搜肠刮肚想了半天,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干啥。
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应知识一片空白。他脑子里只记得两句话: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我看个锤子象限啊!
他又继续往下审题,一连阅读好几道题目。
不出所料,一道都看不懂。
深秋的微风,带着丝丝寒意吹进门窗,陈贵良却感觉浑身发热。
急的。
他好多年没这样急过了。
唉。
放弃吧,爱谁谁。
这个重生场景,太他妈尴尬了。
陈贵良看向讲台上的监考老师,那是个又矮又胖的中年男人。他一眼就认出是高中政治老师,但……名字叫什么来着?
好像是姓高。
这位高老师正翘着二郎腿,优哉游哉的抽烟看手机。讲台附近的几个学生,左手掩鼻遮挡二手烟,右手执笔认认真真做题。
记起来了,这货叫高瞻。
他老婆叫刘淑英,是陈贵良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
高瞻放下手里的诺基亚板砖机,很快发现陈贵良正在东张西望。他扔掉烟头踩灭,敲着讲桌提醒:“认真做题,不要看别人的卷子!”
陈贵良埋头,放下水笔,双手揉脸。
怎么办?
要交白卷吗?
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期中考试而已,又他妈不是高考。
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态,陈贵良顿觉浑身轻松,不会做题的焦虑一扫而空。
他甚至还有闲心去研究考桌。
只见笔袋旁边的桌面上,有人画出被一箭贯穿的爱心,爱心下方的留言是“love薇薇”。又有人写了“傻逼”二字,并用箭头指向前面那句留言。
吧。一题不会,我去他妈。
陈贵良越看越觉得有趣,仿佛自己真就回到学生时代。
他抬头肆无忌惮的观察其他同学,通过那一张张熟悉而陌生的脸庞,试图找回更多关于青春的记忆。
左边一个同学,他完全不认识。
右边那个同学姓龚,好像是隔壁班的班长。
斜前方的女同学叫吴梦,高考一鸣惊人,全市文科状元,后来似乎移民李家坡。
“陈贵良!”
高瞻突然一声怒喝:“不想考试就交卷,东张西望做啥子?”
“哦。”
陈贵良把选择题答案,快速涂到答题卡上,将笔和尺收进笔袋便起身。
这个举动,瞬间吸引所有学生的目光。
开考才二十多分钟,不可能把题做完的,陈贵良肯定是在瞎搞。
“把卷子拿过来。”高瞻喊道。
陈贵良拿起卷子和答题卡,走过去端端正正摆在讲桌上。
高瞻扫了一眼卷面:“后面的题怎么不做?”
“头疼,生病了。”陈贵良随口胡诌。
高瞻才不信这种鬼话,皱眉道:“拿回去,把卷子做完。”
这种情况,没法正常交流。
再八面玲珑的人,都无法解释重生,更不可能把试卷做好。
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陈贵良猛地弯腰捂肚,表情痛苦道:“唉哟,肚子疼,我要去医院!”
说话间,撒腿就往外跑。
高瞻都没反应过来,陈贵良已消失在门口。
愣了一阵,高瞻才愤怒自语:“越来越不像话了!”
这个叫陈贵良的学生,是他跟老婆最头疼的。
身上背着一大堆处分,目前甚至属于“留校察看”状态!
但说陈贵良不着调吧,他的学习成绩又还可以。上二本线还是很轻松的,稍微努点力就能上一本。
……
出了教室,站在过道上,陈贵良愈发感到茫然。
如果是梦,断不会如此真实。
他似乎……确确实实回到了2003年。
非典什么的,对这个小城市没啥影响,仅导致学校取消新生军训而已。
稀里糊涂下楼,陈贵良来到校园广场上。
广场中央的雕塑,以及附近的图书楼,都是为了搞百年校庆,耗费巨资去年才落成的。
陈贵良摸了摸裤兜。
兜里有一把钥匙、一张学生卡、一张借阅证,另外还有13块6毛钱。
在广场上转了转,陈贵良也不知该去哪儿。
百无聊赖之下,他朝着几十米外的图书楼走去。
刚进一楼大厅,便看到一排玻璃展柜,陈列着历代知名校友的著作。
其中两本书被单独列出,作为学校的门面进行展览:一本叫《厚黑学》,另一本叫《幻城》。
这两位
他绕过展柜,去图书借阅室,发现那里房门紧锁。
陈贵良默默离开图书楼,踱步走向男生宿舍。
那是一栋老旧的筒子楼,听说建成于70年代。幸好周围栽满了香樟树,夏天的时候不但凉快,而且没有蚊虫叮咬的烦恼。
陈贵良已经忘了宿舍号,但走进楼道就唤醒记忆,直奔自己的302寝室。
掏出钥匙,打开铜锁,推门而入。
一股混杂着脚臭、汗味和霉味的感人气息扑面而来。
四张双层床。
床架全是铁制的,表面刷着绿漆。那绿漆已经变成墨绿色,很多地方漆皮剥落了,露出里面生锈的铁管。
靠门的床位下铺,枕头上有把木吉他。
靠窗的桌子上,还放着一本《小兵传奇》。
《小兵传奇》的旁边,有一面塑料边框的玻璃镜,镜子背面用《流星花园》做衬纸。
陈贵良随手拿起镜子。
对镜自照,一言难尽。
他高中时候的尊容,怎么说呢……有些寒酸。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瘦得像根竹竿一样,脸颊凹陷下去颇不美观。一米八的身高,体重却才112斤。
幸好五官端正,有帅哥的底子在。
多吃些肉就能补回来,两三个月后又是一条靓仔!
但没钱顿顿吃肉啊。
他一个月的生活费是150元钱。
按照早餐1元、午餐1.5元、晚餐1.5元来算,每天的伙食费就要4元钱。一个月吃饭需120元。
但陈贵良还要省钱买书、买杂志,还要买牙膏、肥皂等日用品,还要买衣服、鞋子等必需品。每个月至少回家一趟,来回车费就是8元钱。
这些日常开支,都算在生活费里面,父母不会再额外打钱来。
所以,陈贵良经常不吃早饭,午饭和晚饭也多买1元餐(全是素菜)。
最缺钱的时候,他成箱成箱的买方便面。
那些过期方便面,如果大量购买,一袋只需3毛钱。有次连续一个月吃下来,陈贵良闻到方便面的味儿都想吐!
“我应该是重生了吧?”
“重生回高中的第一要务,就是解决吃肉的问题。”
“但钱从哪儿来呢?”
陈贵良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床位。
床铺贴墙的地方,整齐堆放着一摞摞书籍和杂志。
陈贵良脱鞋爬上去,随手抽出一本杂志。
《意林》。
再抽出一本杂志。
《读者》。
又把一摞书放倒,从书脊上能看到书名:《丰乳肥臀》、《故乡异乡》、《丑陋的中国人》、《文化苦旅》、《乌泥湖年谱》……
哎呦喂,这味儿可太冲了!
老子年轻时都在看什么鬼书啊?
就这些书,居然让我省下吃饭的钱,勒紧裤腰带饿着肚子去买。
陈贵良把杂志全部找出来,接着又挑出上述群贤的著作。
想了想,《活着》、《白鹿原》之类的小说,似乎也没什么必要留下。
好几摞书籍杂志,陈贵良只保留《海子的诗》、《古汉语词典》、《古文观止》、《周易通论》、《金瓶梅》、《纯粹理性批判》、《存在与虚无》等等。
其余的,他打算全部卖掉!
卖了换肉吃。
给自己孱弱消瘦的小身板补一补。
陈贵良撕下几页作业本纸,用室友练字的毛笔写道:“过期杂志,2毛一本,5毛三本,1元八本。”
接着又写:“古今中外名著,3元到5元一本。”
他吹干字迹,又俯身到床下寻找。
很快,在床下发现一个破旧的行李箱。
也不知是谁的箱子,暂时征用了,装上书籍杂志就拖走。
卖掉这些玩意儿,此生换一个活法!

0002【都是好书,助你成长】

陈贵良摆摊的地方,位于校内交通枢纽,那里还立着一排宣传报栏。
他寻了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蹲在树下打开破行李箱。
高二年级这两天放假,把教室腾出来给高三做考场。高一年级却还在正常教学,偶尔能看到上体育课的学生来来往往。
陈贵良拿出书籍杂志摆好,盘腿坐下等待时机招揽生意。
他少年时面子薄,羞耻心强,不是做买卖的料。
记得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陈贵良挑着一担竹笋进城。凌晨四点半就出门,在城乡结合部的菜市场,从早上傻站到中午时分,一个竹笋都没卖出去!
到了下午,他又饿着肚子,把竹笋原封不动挑回家。
从此他再也不去摆摊了。
现在想想,傻得可怜。
重生回来的陈贵良,默默观察来往学生。
买卖吆喝不能瞎喊,得察言观色选择正确对象。
比如刚跑过去的几个男生,拍打着一个篮球追逐打闹。他们的眼里只有篮球场,只想赶紧去抢一个篮桩,就算把他们摁到书摊前都不会买。
足足过了二十多分钟,有四个女生吃着雪糕结伴走来。
她们叽叽喳喳说笑不停,其中一人把目光投向书摊,脚步明显放慢了许多。
陈贵良眼光毒辣,当即喊道:“同学,要买书不?古今中外名著都有。我这是高三要冲刺,把书卖了专心高考,价钱便宜得简直白送。”
这些女生是高一的,入学才两个多月。
说得更直白点:好忽悠!
……
陶雪的家在市区,因为热爱文学,又崇拜郭小四,才跑来县城读书。
这里的校风果然自由,甚至自由到有些散漫,连学生早恋都睁只眼闭只眼。
同寝的几个女生,入秋降温了还去买雪糕。途经报栏时,陶雪看到有人在摆摊卖书,她下意识的就放缓脚步。
本来也没打算买,但听到对方的言语,陶雪又好奇地走近。
她吸溜着雪糕问:“有没有《爱与痛的边缘》?”
其实这书她反复读过好几遍,此时说出来无非彰显自己的品味。
陈贵良咧嘴一笑,张口就来:“你是郭小四的书迷啊?巧了,我正好认识他。咱们学校的文学社,他是01年的社长,我是02年的社长。懂了吧?前后任的关系。”
“真的?”陶雪半信半疑。
陈贵良说道:“还能哄你?文学社的现任社长,就是我提名选上去的。”
陶雪忍不住打听:“学长你叫什么名字?”
陈贵良道:“我叫张伟,高三1班的。你也入了文学社?”
陶雪点头说:“嗯,前段时间文学社招新,我就填表做了社员。张伟学长,你有郭小四的电话吗?QQ号码也行。”
“郭小四很忙,不能随便泄露他的个人信息,”陈贵良迅速捡出一本书,“我觉得这本《红楼梦》,非常适合你这样有内涵的文学少女。”
另一个长发女生瞅了瞅:“你这是盗版吧?”
陈贵良快速翻动书页:“看看这印刷质量,看看这装订腰封。就算是盗版,那也是精品盗版。除了没有版号,跟正版有啥区别?我去年20块买的。现在还九成新,5块钱卖给你!”
陶雪接过《红楼梦》,站在那里仔细翻阅,发现确实跟正版没区别。
她其实初中已读了《红楼梦》,但陈贵良过于热情,一时间竟不好拒绝。
突然灵机一动,陶雪问道:“学长最喜欢哪个人物?我喜欢薛宝钗。”
这是在绕弯子提醒陈贵良,她看过此书,不需要再买。
陈贵良仿佛没听懂,而且语出惊人回答:“我最喜欢刘姥姥。”
“啊?”陶雪特别意外。
她的三个室友,也被逗得哈哈大笑。
居然还有人喜欢刘姥姥?
陈贵良通过《红楼梦》的目录,迅速找到刘姥姥出场的正文:“都拿刘奶奶进大观园,来形容没见识闹笑话。你们觉得刘奶奶是滑稽角色?”
女生们下意识点头。
“刘姥姥进退有度,为人做事精着呢。你们看这里,”陈贵良翻动书页说,“去别人家做客,板儿闹着要吃肉,刘姥姥一巴掌打过去。她会是不懂规矩的人吗?”
“再看这里。刘姥姥也是有羞耻心的,明显为了生活才拉下老脸。她跟凤姐的对话,每一句都是在暗中交锋,以退为进弄得王熙凤不好拒绝。”
“通过观察王熙凤跟贾蓉的交流,刘姥姥把王熙凤的性格都摸透了。这里‘心神方定’四个字,可不是曹雪芹随便写的,表明刘姥姥已经胸有成竹。接下来一句‘你侄儿’,直接把王熙凤给架在那里,不给几个钱面子都过不去。”
“她好不容易讨来二十两银子,却主动给周瑞家的留一两。有脑子,会说话,懂礼节,不贪婪,知报答,刘姥姥做人做事不但碾压周瑞家的,就连王熙凤在她面前都显得稚嫩。”
“刘姥姥缺的,只不过是见识而已。”
陶雪听陈贵良这么一分析,感觉刘姥姥确实段位很高。
自己读《红楼梦》时怎没看出来呢?
陈贵良继续翻着书说:“你们觉得刘姥姥滑稽丢人,但王熙凤却不这样想。看这第113回,王熙凤自知命不久矣,偌大的贾府她谁都不信任,居然想着托孤给刘姥姥。你们如果有女儿,自己又害重病活不了多久,会把女儿托付给一个蠢笨的乡下老太太吗?”
陶雪开始认真思考。
陈贵良说道:“因为王熙凤心里明白,刘姥姥知恩图报、重情重义、有勇有谋,比贾府那些家伙可靠多了。她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在自己死之前,强行让女儿认刘姥姥为干娘。贾府众人都保不住她女儿的时候,只有刘姥姥会站出来仗义出手。”
陶雪恍然大悟,心生崇拜道:“学长你真厉害,难怪能做文学社长!”
陈贵良笑嘻嘻把《红楼梦》塞过去:“所以啊,这书你应该反复看。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五块钱,书拿走。”
陶雪稀里糊涂掏钱,把书买了才想起来,自己家里就有一本啊。
她又不好意思退货。
陈贵良为了防止陶雪反悔,已去跟其他三个女生交流:“你们要不要我推荐几本?这本《白银时代》就不错,王小波的,风趣幽默有内涵。”
胖乎乎的女生翻着杂志问:“这些真卖两毛钱一本?”
“5毛三本,1元八本,”陈贵良热情推销道,“《读者》、《意林》可都是好书,尤其是那些写国外的文章,能够开阔我们的眼界。”
“你们现在才高一,多看点《读者》、《意林》,不但能增涨见识,还能提高作文水平。你这大脚板雪糕,要5毛钱一根吧?雪糕几口就吃完了,却可以买到全世界最优秀的杂志。多划算啊!”
女生们觉得此言有理,就连刚买了《红楼梦》的陶雪,都放弃退货念头转而挑选杂志。
反正便宜得很,买来可以打发时间。
她们挑拣一阵,竟合伙把杂志全部买光。
四个女生挑书的时候,又有两个男生好奇围过来,但站那儿看了两眼转身就走。
陈贵良连忙喊道:“帅哥别走啊。我这些书,很黄很暴力的!”
此言一出,不但两个男生停步,陶雪等人也惊讶看他。
男生好奇问道:“哪本很黄?”
陈贵良指着当代群贤的大作:“这些都很黄,通篇开黄腔。瞧这本《丰乳肥臀》,这书名你说黄不黄?”继而又指向余华的《活着》,“那本书很暴力,除了男主人公全死完了。”
陶雪噗嗤一笑,已明白陈贵良是在扯淡。
陈贵良继续可劲儿忽悠,吸引两个男生蹲下来挑书。
对于陈贵良而言,他们买不买无所谓,能捧一捧人场即可。
摆摊卖东西,只要有了人气,凑热闹的会越来越多。就怕冷冷清清,路过之人都懒得看一眼。
就连四个买了杂志的女生,陈贵良也没舍得放她们走。他说自己跟郭小四是铁哥们儿,胡编郭小四的名人轶事,把陶雪听得一愣一愣。
陆陆续续又来几人,围着摊子听陈贵良吹牛逼。
转眼间,下课铃声响起。
此处的人流量猛然大增,见到大树下围成一圈,路过学生纷纷跑来看热闹。
“学长再见,我们回教室了。”陶雪高兴挥手。她打算有空就去高三1班,找这个张伟学长讨论文学。
陈贵良也很高兴,数着钱喊道:“学妹慢走啊。”
又是一阵瞎扯,上课铃声响起,课间十分钟结束。陈贵良的旧书已卖出二十多本、旧杂志则全部售罄。
因为确实很便宜。
而且这破学校出了个郭小四,目前的文学气氛特别浓厚,喜欢读闲书的学生非常多。
陈贵良美滋滋伸懒腰:学生可真好忽悠啊!
“草,老子的行李箱!”
一个梳着中分发型的眼镜男,站在陈贵良的书摊前爆粗口。
临时征用来装书的破箱子,显然就是他的。
陈贵良眼睛一亮:“哟,谢县长,好久不见啊。”
眼镜男愣了愣:“什么谢县长?”
陈贵良抬手屈指,神叨叨说:“老夫掐指一算,就知道你40岁能当县长。”
眼镜男傲娇无比的昂首挺胸,鼻孔朝天道:“县长算个屁,我才不当官。老子以后要经商,跟陈天桥、丁磊一样做游戏,等公司上市了就是中国首富!”
陈贵良心里嘀咕:你做个锤子游戏,老子今后才是臭做游戏的。

百度网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8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