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悬疑 诡秘悬疑
关上冷气四溢的旧空调,拧紧接触不良的电灯泡,拉回呼啸作响的破窗户, 阳台悬吊的白色长裙悄然滑落。
逆转锈迹斑斑的水阀,卫生间一直嘀嗒个不停的水声戛然而止,池子里猩红恶臭的锈水顺流而下。
电视机前呼之欲出的敬业女演员,在拔掉电源后一闪而逝。
一直吵闹个不停的旧棺材被焊死后也安分了少许。 最后把收音机里嘶哑的‘咿呀学语’换成经典老歌《好运来》。
……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
第1章 寄生虫
“本故事纯属胡编乱造,如有雷同,实属抄袭。”
点击标题,进入。
“我感觉,我家里好像一直都住着……另一个人。”
“事情要从我的独居生活开始说起。
毕业后,我来到现在这家公司正式开始我的独居生活,因为工作不久的缘故,不好意思再伸手跟家里人要钱,这就直接导致租房位置离公司比较远,空间也实在有限。
但我很珍惜在这座城市的唯一的立足之地,看着小屋里的东西一点点增多,添砖加瓦的成就感会让我感到十分满足。
相信我,在外拼搏的人一定很懂这种感受。
哪怕平时再忙,每次下班回到小屋里静静躺在床上,这样能让我卸下所有的疲惫,也让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为了值得拼搏的目标为之付出努力,这不一直是我们向往的生活,不是吗?
尽管,我很孤独。
像所有上班族一样,在这座城市中没有朋友。
两点一线的穿梭于公司跟小屋之间,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挣钱,一个人忍受着这种异样的孤独。
只有从少得可怜挤出来那么点时间,抽空跟父母打打电话,嗯,不为别的,只是单纯听听他们的声音。
他们一直都反对我外出打拼,这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僵硬起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工作越来越忙碌,光是活着就已经耗尽了我所有的精力。
时间真的会改变一个人。
我不再向最初那么有耐心,没有再添置新的家具,几周甚至都不会打扫一次卫生。奇怪的是,即使这样家里的卫生依旧整洁,干净得就像我好像从来没住进来过。
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有什么异常,一次两次还好,次次如此,免不了让人害怕。
你们试想一下,如果每天下班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眼前的鞋柜前摆得整齐,地板一尘不染,随手乱扔的东西总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房子里却空无一人,你们是否会受到惊吓。
难道世界上真的有海螺姑娘吗?
那以后,我的睡眠质量从那开始变差,不再像以前那样倒头就睡,看谁都一副疑神疑鬼的样子,那以后就更少有人愿意跟我交流。”
下调滑轮,继续阅读。
“真正让我情绪失控的是一个深夜,在这里我先说明,我有深夜用餐的习惯。因为工作缘故很多时候我都会错过饭点,通常我都会在家里冰箱放一些吃的。
跟往常一样,那天夜里我照例去冰箱翻食,随手拿上一个面包,正准备关门,不经意间的一瞥让我停止了手上的动作。
食物变少了。
我表情严肃的盯着冰箱。
这并非第一次,之前也有过少量食物失窃的事,我以为是野猫偷吃,并没有在意。
这回的食物却都放在冰箱,而且刚买不久没来得及开袋,袋里少了片面包,不止如此,早晨冷藏的牛奶我明明记得没开盖。
之前我一直不敢确定一件事,家里干净可能是不常开窗子没灰尘,鞋子摆放整齐大概是没有客人进出,乱扔的东西某天会突然出现不是很正常吗?
这些都可以解释得通,但这回我真的不敢再骗自己。
有人进过我家。
这个恍然出现的念头吓了我一跳。
紧接着,一个画面瞬间涌进脑海。
不久前,有人先我一步,做着跟我同样的事情,来到我家,就在这儿,站在冰箱门前,吃着我的东西,过着我的生活。
那一瞬间,我全身汗毛都吓得耸立起来。
很快,我冷静下来分析,出租屋的钥匙除了我跟房东,不是我就是他,而且除了房东没人能神不知鬼不觉潜入小屋。
他一定是觉得我不爱惜他的屋子,所以用这样的方式给予我一些警告,顺手吃一点没人会在意的食物。
想明白这件事后,那种强烈的惊悚感褪去不少。
接下来的那段日子,我每次购买食物都开始有意识无意识去记下数量,奇怪的是那次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本来我的精神就有些衰弱,可一想到想到有个人趁我不在家偷偷溜进来,哪怕那个人是房东,也着实令我寝食难安。”
点击,下一页。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为了报复房东,离去之前我都会把房子弄得一团糟,以示对他的不满。
但是不管我怎么做,下班回到这里一定会变回干净整洁。
房东就像铁了心似的,要跟我死磕到底。这使我更坚信之前的想法,那个悄悄进来的那个人一定是他,也一直都是他。
说实话,我实在不愿意跟他继续斗下去,像这么便宜的房子即使位置再偏些,以这个价格也很难入手。
在交付房租时我曾有意无意的暗示房东,我什么都知道了,并保证以后一定会做好清洁工作,好好爱惜这间房子,也希望他不要趁我不在家时私自闯入。
房东对我的提议似乎不感兴趣,没有同意却也不拒绝,他表现得很平静,超乎想象的镇定。
我觉得,他似乎……似乎根本不明白我在说些什么。
果然,事情也并没有如我所愿成功解决,甚至变得更糟了。
这座小屋的归属权是他,我并没有权利安置摄像头,也就意味着不可能拿到证据,他对我领域的侵犯还在继续。
有时不止是冰箱的食物,我偶尔会发现衣柜里的衣服有褶皱,明显是被人穿过。
被子上更是留有一股其他的气味,那味道很奇怪,说不上来,却又始终存在,萦绕整个屋子,似乎很早之前就有了,我竟一直毫无察觉。
那之后我回家的时间越发往后调,有时我甚至申请主动加班,为的,就是留给房东足够的时间,让他别在我的时间里再来骚扰我。
我们之间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将房子的使用权分成了两份,早晚各自占有不同的使用权,谁也不许侵占对方的时间。
这关系很微妙,明明双方心知肚明却要装成糊涂蛋。
很可笑吧!”
按下右键,向下拖动。
下划线。
“我以为我的妥协换回了生活的平静,可惜那只是暂时的。
某天上班的途中,我察觉到人群中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
就这么,一直默默注视我。
显然,房东在跟踪我,这种情况我甚至不知道持续了多久。
那异样又炽热的瞳孔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似一只饥饿已久的野兽盯着他的猎物,又怎么可能藏得住。
这种感觉是不会错的。
我相信你们很多人都有过那样的体验,就是小时候在家里或者学校,私底下偷偷玩手机并乐在其中。
但是某一个瞬间,声音渐渐静了下来,就连周围的空气似乎都突然凝固了,身体的本能一定会受到应激反应,一股凉意渗透至脊椎骨里。
一个抬头,悄然发现那双眼睛就在身旁。
可我不同,任凭我怎么努力,都找不到那双眼睛。
一想到黑暗中藏有一双找不着的眼睛,无时无刻不窥伺着我的私生活,这情形简直快要把我逼疯了。
不止如此,对门的邻居让我小心些,他似乎看见有人在清洁工到来前偷翻过我扔在门口的垃圾,已经有好几次了。
他在干什么?
他想干什么?
观察我平时的生活、习惯还是人际关系?
我揣测不出房东的心思,却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决定搬出去是因为又发生了另一件可怕的事。
某个夜晚。
我开灯去起夜突然发现家里出现了一大群拇指大小的黑色斑点,密密麻麻的蟑螂,蠕动着,爬行着,到处都是。
那吓了我一跳,光亮起后它们从床边四面八方散开,重新隐匿到我看不见的黑暗角落,成为这个家新的主人。
我从来不在家里做饭,没来由孵化出这么多蟑螂,一定又是他。
蟑螂这种生物只要你发现了一只,说明家里可能已经孵化了几百只,别看开灯后它们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要到了夜晚,它们又将从黑暗中爬出来。
那一晚上我没敢再睡,开了屋子里所有的灯泡,顶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跟它们对峙了一整晚。
我再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再这样继续住下去只会让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差。
这间房子的主人就好像一条寄生在我身上的虫子一样。
不止要拿走我的钱包,还要一点一点,一点一点的吸干我身上的每一滴血液。
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会发疯,在那之前一定会带着那个变态同归于尽。
来不及等到这个月末,我甚至连押金也没有找他要,不打一声招呼就跑掉了,为的就是在今后的生活中跟他再无半点瓜葛。
好在工作了有一阵子,手上多少还有些积蓄,这回我找了一家离公司不那么远的公寓,也远比之前的要大。
新环境新事物带给我的愉悦要比上次还要大,搬进这所新公寓,似乎连空气都清爽得多。
晚上,我兴奋的在床上玩着手机,还打了个电话给家里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对了,自从最近发生这么一连串事情后,我跟父母的关系也有所缓和,不再像最初那样跟家里人的关系弄得僵硬。
联系也终于频繁了许多。
直到出来独居后,我才意识到家庭永远是我们最后的避风港,亲人永远不会嫌弃我们,以后有机会我肯定要多回去看看,好好孝敬他们。
几个小时过去了,长期的疲惫很快就让我进入了梦乡,那个夜晚是迄今为止我睡得最踏实的一夜。
我起床来到客厅,看到桌子上放着一捆巨大花束。
好像是朋友送来的乔迁之礼,正巧还都是我喜欢的花,在满是祝福的问候中,我翻看了里面的贺卡。
寄送者并没有写上名字,我打算翻看手机找找这个人是谁。
奇怪。
页面怎么停在了备忘录,时间显示的是今天。
我耐不住好奇,点了进去。
上面只有一句话:
‘我找到你啦’。
等等,这不对啊……”
翻页。
页面跳转!
404 Not Found。
F5、F5、F5……
空格、
空格、
空格。
已至最底层。
……
“有人在用钥匙开门
看样子,
他回来了。”
第2章 特殊天赋
“抱歉,您访问的网页不存在。”
电脑屏幕最后的画面定格在这个跳转业面,白茫茫一片覆盖了论坛帖子的最后一页。
路遥娴熟的关闭该页面。
细细回味着帖子的最后一句话。
随之,来到床边有意无意的朝床铺下打量一番,可除了一堆塞得满满的臭袜子,并没有一双急促不安的眼睛与他深情一瞥。
“唉。”路遥失望的叹了口气。
这是一篇有趣的故事。
他在浏览完整段文字后总结的评价。
一般来说,对文章打出有趣这类词时,无异于用可爱来形容女性。比之漂亮差了点意思,却又要比你看起来真健康多了几分礼貌。
诚然,这是一篇水准偏上的文章,从河蟹神兽的发力速度足以见得。
路遥必须得承认这是自身的问题。
在这几周的时间里,为了刺激恐惧感,他曾翻过斯蒂芬·金的书,阅览伊藤润二的画,观赏温子仁的恐怖片,玩了科乐美的游戏,听过法制节目的bgm……无一例外,这些领域的佼佼者除了增加他的生活乐趣外,毫无作用。
嘀嗒……嘀嗒……
墙上的摆钟回荡,时分秒三针准确停留在了十二点的位置。
关掉所有光源,路遥迅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道具,来到浴室对准洗漱台上的镜子点燃了一直红蜡烛。
微茫的光亮映射出一张清秀、俊俏的年轻面庞,在镜前立上一支岁月感十足的钢笔,只见他左手持红苹果,紧握削皮刀,恶狠狠的盯死镜子中陶醉万千少女的面庞。
唰唰唰——
红苹果的外皮脱落迅速,果皮平均直径不超过一厘米。
削果皮的同时,路遥垂着脑袋发出低沉的嗓音,默念起自己的名字,房屋角落回荡着呓语,全过程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诡异感。
这个过程持续了接近半小时。
具体变化过程如下:
镜面多了一层淡淡的雾气,蜡烛也烧了三分之一,那块用于献祭的红苹果在路遥百般无聊的咀嗫下,只剩下半个残缺的果核。
看样子,挑战失败了。
不知道多少年前就流传着几个都市传说,千万别在午夜对着镜子叫自己的名字,千万别在镜子前削苹果,更不能削断掉,还有千万不能把钢笔放在蜡烛旁对着镜子许愿。
不然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
经过实验论证,这些说法还真有一定科学依据。
长时期的念叨一个名字会导致口干舌燥,嘴唇麻木。
削好的苹果不能放太久,不然果肉一定会氧化变黄,减少维生素C且口感变差。
还有那个老套的许愿,根本就不灵,路遥在心底许下捡到一个“小目标”的次数要比他叫自己的名字更多。
放弃了更多荒谬的试验,路遥心如死灰的瘫在沙发上,两眼涣散而浑沌。
做这些实验可不单单是好奇,更多的是为了治病。
就是治病。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突然间就失去了“恐惧”这份作为人类本能的情绪,不论多么恐怖的声音或者画面都无法刺激到他。
甚至是那些突如其来的惊吓,也掀不起路遥内心一丝波澜。
其实在测试这类相对科学的实验前,路遥还试过几个民间土方子。
譬如,一周前他曾偷偷溜进某片墓地,带上提前准备好的帐篷住了足足半夜。
为什么不是一整夜呢?因为下半夜天气太凉被冻醒,最后被人发现,负重二十斤的情况下以微弱优势跑赢了看守墓园的老大爷。
曾在流浪狗聚集地潜伏已久,最后抢走头狗的食物,奔袭了八条街终于引诱它们进了流浪狗收留中心。
也曾跟踪某个流窜于一号地铁线的扒手跟到了大本营,因专业技术不熟练被人发现,在被十几个彪形大汉包围之时,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交出了钱包手机,并许诺绝对不会出去乱说,换取对方放了他一马。
随即借路人电话报警,赢得了一份英勇市民的锦旗。
没有恐惧,不代表不怕疼不怕死。
这并非一件好事,恐惧本身就是人体保护机制的一部分。
换而言之,如果原始人类失去了这种本能的保护机制,不会对自身产生威胁的生物有所警惕,那现在统治地球的可能是老鼠或蟑螂。
它们的生存能力远比灵长类生物更强大。
只是,缺乏了一丁点想象力。
路遥在不久前才知道这种怪病,一直也没有在意。
当然,他更愿意将之称为一种天赋。
就好比有的人天生过目不忘,有的人能秒数心算出六七位的数字。
失去恐惧同样是一种天赋,可能只是技能树被点歪了。
说到底,这种没卵用的天赋在生活中除了跟女朋友看恐怖片不会被吓到外,简直毫无建树。
这个年代的技术还不足以开发出一款叫做“惊悚乐园”的游戏。
这项没用的天赋非但没用,还给路遥带来了不小麻烦。
他之前的工作是在广播电视台讲鬼故事。
没错,
就是在广播电视台,
讲鬼故事。
其节目名称叫《路遥夜话》,当地小有名气的一款深夜档节目。
跟一般的广播电台里主持人不同,拿着现成知名的稿件,操着字正腔圆的播音腔哄观众入睡的节目不一样。
路遥讲的鬼故事是集自我创作、述说、制作为一体的有声恐怖故事。
这对主持人的要求极高,非但故事剧本相当精彩,录播时的现场情绪更要到位,制作时添加的故事背影音乐恰到好处,配合着他那低沉压抑的口述,塑造出的恐怖氛围在同行业无出其右。
这是一件难度极高的工作。
也因为其作品质量水准的高超,在本地的影响力甚是不弱,甚至不少地方都知道有这样一个鬼故事系列。
恐惧感刚消失的那阵子,路遥尝试过继续跟往常一样,拿着过往写的本子努力在录音棚里表演,可不管他怎么卖力都进入不了状态。
讲出来的故事感觉跟小学生被强迫起来读课本无异。
这很糟糕,过去的每一次录播中,他对自己的作品永远都那么饱怀热情,拼尽全力去做好这一件事。
可现在,一个恐怖文学的创作者无法判断自己写的东西是否恐怖,那简直跟太监品A片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好在他过去的口碑积攒了一批坚实的拥趸,不至于让这个系列收视率跌得太过难看。
几周前,他主动跟领导无限期调休。
请假原因:外出取材。
于是,便出现了上述取材事件。
路遥千方百计的想要找回那份属于自己的恐惧,新一轮的实验再次失败,照这样下去,别说是回到广播电视台当主持人,迟早得有一天会惹上麻烦上隔壁法制频道。
路遥的目光放在满当当乱摆恐怖小说的桌子上。
准确来说,是一张名片上。
前几天,科教卫视那边的一位大导演来找过他,声称他们即将拍摄一部大型实况科教节目,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一个hold得住现场的主持人。
路遥一度感到奇怪,科教频道?
这来找他一个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干嘛,还是一个灵异领域的主持人,莫非图他这副好皮囊去吸引点颜粉?
当时具体的交谈情况是这样的。
“您能说说你们新节目的理念吗?”
“首先,这是一档科教节目,想要火,必须要有足够的噱头。”
“对,节目一定要有噱头。”
“最好要接地气一点,一定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东西。”
“这点我也同意。”
“最近几年,综艺节目跟喜剧片好像都挺火的,如果我们的节目适当有些笑点就更好了。”
“嗯,科普节目有笑点是很具创新性的想法。”
“对了,现在的年轻人不都喜欢情情爱爱吗?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加点情感元素,走进观众的内心世界。”
“情情爱爱……也不是不行。”
“你看看,爱与救赎的主题是不是就很有内涵。”
“爱与救赎?”
“既然都做到了这种地步,我们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再加上小路你的职业特点,咱们搞点灵异元素进去,你看看有没有搞头。”
“灵异元素!!!”
“可归根结底我们要做的还是一档科普教育类节目,最后必须回归科学的本质。”
“所以你们的节目是?”
“《走进科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我用科学解释怪力乱神.txt」,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4a5066daccb8
提取码:ZBX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我用科学解释怪力乱神.tx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E24mRut_PdouBjSi5PPSw?pwd=3e2x 提取码: 3e2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https://caiyun.139.com/m/i?2iWTt71nLBJ53
提取码:3v1h
复制内容打开移动云盘PC客户端,操作更方便哦
为促进文化交流,本站整理收录的小说资源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共享:本站为非盈利性文学索引平台,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收费性质的阅读与下载服务;
2、版权归属:所有作品著作权及衍生权利均归属原作者/版权方,本站不主张任何内容所有权;
3、侵权响应:如权利人认为本站展示内容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把该作品相关材料私信至站主或者发件到邮箱。经过核实后,本站将会在48小时内永久下架相关作品。邮箱tegw202@gmail.com
4、用户义务: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本站资源进行商业牟利、盗版传播等违法行为。
5、我们始终尊重原创精神,倡导用户通过正版渠道支持创作者。如对版权声明存疑,请联系我们进一步说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