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连载 (1-501章) 作者:北城二千-免费小说下载

《归义非唐》连载 (1-501章) 作者:北城二千-免费小说下载

简介:穿越/架空历史/军事/权谋/枭雄/边疆经营/
大中四年,牛李党争彻底落幕,大中之治势头凶猛。
河陇之地,异族争雄,成王败寇。
齐鲁的王仙芝还在倒卖私盐,黄巢还在证明考进长安轻而易举。
这一年,在那众人所遗忘的西陲之地,一支兵马抓住机会,异军突起。
脱胡服,换汉冠,沙洲军民高呼大唐万岁。
有人意气风发,挥师向东,眼底充斥希望。
也有人心知未来,谋求自立自强。
刘继隆:“非我不忠,乃唐不义”

第1章 瓜沙归义

午后、西北的风沙呼呼吹过,刮得人脸生疼。
祁连山下,浑身漆黑的一群乌鸦站在一棵枯树枝上,那漆黑的眼中所倒映出来的,是躺满了一道道身影的草原。
这里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地上还未干涸的血则表示战斗结束的时间并不长。
他们皆是着甲的军人,毫无变动,似乎无人幸存。
这群身影半响没有变动,任由鲜血流尽,可存活下来的几匹马儿并未离去,似乎在想自己的战友还要在地上躺多久。
“呼……呼……呼……”
随着时间推移,一个衣衫褴褛,顶着杂乱头发的少年郎从不远处的土坡下方爬了上来。
见到不远处的尸体,原本还气喘吁吁的他,眼睛立马瞪得老大,仿佛会发光一般。
“嘿嘿……发财了!发财了!”看着这一地的尸体,少年郎立马跑了过去。
虽然激动,可他依旧保持着警惕。
抵达尸堆后,他先是从地上捡起了一把长刀,随后开始用刀翻动尸体。
对他而言,甲胄和兵器什么的都不是他在意的。
他所在意的,唯有这群尸体腰间的食物和钱吊子。
他持刀翻动尸体的手法有些笨拙,但架不住物资丰厚……
当太阳逐渐西斜,原本昏黄的戈壁滩开始黯淡了起来,而这少年郎仍然用嘴叼着一张胡饼,双手不停在尸堆中翻找,却连刀都丢在了一旁,失了防备之心。
在他的背上,由尸体中搜来的粮食和钱吊子将包裹弄得鼓鼓的。
感受着背上的压力,他翻找东西的双手变得更快了。
然而就在他翻一具尸体时,这尸体却突然一动,一把抓住了少年郎的手,趁少年郎反应不及,将他压在了地上。
“爷爷饶命!爷爷饶命!!”
少年郎的求饶声基本是哀嚎喊出来的,下身甚至因为害怕而失禁了。
“唐人?”听到少年郎的话,挟住他的人愣了一下,随后缓缓松开了手。
少年郎见到此人松手,他才连忙跪在地上抱手礼回应道:“小的不长眼,得罪了主人爷爷,求主人爷爷放过……”
“你是哪人,可曾见到我大军进抵……”听到此人的唐音,这血肉模糊之人舒缓了一口气,算是卸下了些许防备。
“唐……唐音……”少年郎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眼前身穿番兵甲胄之人说着唐音。
“我是唐人,自然说唐音……帮我卸一下甲……”
面前之人艰难的说着,然后便开始了脱甲,而少年郎也连忙上来帮忙脱甲。
也就是这个时候,少年郎才关注起了战场。
之前他都忙着捡东西,这会儿才发现,战场上的尸体恐怕有四十多具。
由于这群人皆穿番甲,故此少年郎先前还以为是肃州的番兵与城外的龙家人(焉耆遗民)发生了冲突。
现在仔细一看,这倒在地上的旌旗竟然分为两派。
“嘶……”
甲胄褪去,军人身上的血垢便裸露了出来。
少年郎拿出水囊为军人倒水,不多时血垢便被冲刷,最后露出了大大小小的十余处伤口。
这些伤口有的是刺伤,也有的是钝器捶打的内伤。
眼见这样的伤势,少年郎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说着唐音的男子能挺到现在真是造化……”
“烧水煮布,帮我敷药……”
说着、军人站了起来,而少年郎这才发现军人很高,最少都有六尺,比他高出整整一个头。
为了保命,少年郎不紧不慢的帮军人上药,到了这会儿他才敢开口问道;“小的贱名张小六,敢问军爷怎么称呼?”
“沙州军……刘继隆……”
刘继隆淡淡开口,却是让张小六手突兀的一抖。
“沙州军?”
张小六从未听说过这支人马,心里不免忐忑起来。
“沙州军民随张刺史起义,如今已经光复瓜州,正驱兵向肃州而来,我便是大军先驱的探马塘骑。”
敷好了药,刘继隆精神了不少,也没有半点隐瞒,而是实实在在交代了这一切。
毕竟大军即将抵达,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瓜沙……光复了?”
张小六神情恍惚,反应过来后仿佛发疯一般手舞足蹈:“瓜沙光复了!瓜沙光复了!哈哈哈哈……瓜沙光复了!”
“镇静!”刘继隆按住差点陷入癫狂的张小六,开口询问道:
“我要返军将军情带回,你自哪里而来,可曾晓得甘、肃二州之状况?!”
“知道!知道!”张小六连忙点头,而后立马后退一步,毕恭毕敬作揖行了一礼:
“肃州酒泉唐人张昶,见过将军!”
他这一礼行得恭敬,不待刘继隆追问,他便主动交代道:
“我是那番虏治下的酒泉逃奴出身,那肃州有酒泉、福禄二城,福禄番兵多少草民不晓得,但那酒泉番兵不过六七百,而城中有积怨汉胡一千多户,五千余口。”
“张刺史若率兵前来,城内汉胡必然响应!”
张昶交代了自己的真实姓名,还将酒泉的情况全盘托出。
听闻酒泉番兵仅六七百,刘继隆缓了一口气,随后看向四周一地尸体。
“这么说来,这三十余番骑恐怕便是他们在西边所能置放的所有塘骑了。”
“这个草民不知道,但若是将军要收复酒泉,草民愿为马前卒!”张昶连忙作揖。
刘继隆闻言颔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估算了一下自己昏迷的时间,随后才道:
“打仗是我等之事,你安心为我敷药,想来最多半个多时辰,便能见到张刺史派出的其余塘骑了。”
“好!”张昶连忙点头,尽管此刻的他蓬头垢面,可当听到瓜沙汉人起兵,试图收复肃州时,他的眼神再没有了先前的惶恐不安,取代的是满眼希望……
他按照刘继隆说的,为他烧水煮布,将兵器甲胄和草药收集,然后又自告奋勇的在树下挖掘坑洞来埋葬战死此地的沙州军其余塘骑。
至于番兵的尸体,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瞧着他干劲满满的背影,裹上草药与绷带的刘继隆长吁一口气,抬头看向了远方的黄昏。
“前世保家卫国的愿望,倒是在这辈子实现了……”
在刘继隆的长吁中,西方的地平线上渐渐出现了烟尘,那是塘骑行动带来的烟尘。
他们往刘继隆这边奔逐而来,显然是通过炊烟判断了此地有人。
随着他们渐渐逼近,正在挖坑的张昶也看到了他们奔逐而来的身影。
激动的张昶握住了那面他先前不曾认识的三辰旗,消瘦的身影在夕阳下不断挥舞着三辰旗。
“在这!在这!”
他呐喊着,不知不觉带上了一丝哭腔。
多少年了,从他出生识得外面世界开始,他终于见到了唐人自己的军队。
今日起,他便不是番兵口中的“狗奴儿”,是能真正挺直腰杆的唐人了……

第2章 盘根交错

“唏律律……”
黑夜,金山与祁连山间草原上响起了马匹的唏律声和鼎沸的人声。
只见在这千百日夜都空旷无物的草原上,此刻竟然不知不觉多出了一座规模不大的营盘。
这营盘依靠金山,东西长二百步,南北深三百步。
由于身处草原,仅仅依托金山,故此并不算是易守难攻的地方,反倒容易遭到袭击。
正因如此,班值兵马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防备着游牧在瓜、肃之地的胡人。
“驾!驾……”
举着火把的塘骑策马从东方归来,守住辕门的步卒见状查验,随后便放这十余人进入了营盘之内。
不多时,一名十八九岁的青年将领身负甲胄,手握横刀步入营盘居中大帐。
当他走入帐中,帐内主位坐着身负甲胄的五旬健壮将领,左右两侧分别坐着二十到五十不等的十数名将领。
“刺史,去寻第三伙的塘骑找到他们了。”
将领入帐作揖,众人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此时,坐在主位的将领向前探了探身子:“如何?”
“第三伙的塘骑遇到了肃州酒泉的番人塘骑,伙长李怀深及其余九名塘骑阵没,仅存刘继隆一人。”
“仅存一人,那人如何活下来的?”左首的一名三旬将领冷脸询问。
面对此人询问,青年将领回应道:“据他所说,是李怀深率领他们血战番骑,末了他手刃了数名番兵塘骑,而后又被一酒泉逃人所救才得以存活。”
“独他一人存活后,还能手刃数名番骑?哼!”三旬将领显然不信。
不止是他,其余人也都露出皱眉的举动。
别说他们,就连坐在主位将领也沉默不语。
“你刚才说有酒泉逃人救了他,那酒泉逃人何在?”
主位将领开口询问,青年将领侧身道:“此人正在帐外……”
“传他进来。”
“是!”
随着主位将领一声令下,很快帐帘便被掀开,蓬头垢面的张昶出现在了这大帐之中。
当他看到坐在主位的五旬将领,他当即下跪叩首道:“酒泉唐人张昶,参见张刺史。”
坐于主位的将领,便是亲手光复瓜沙二州的张议潮。
面对张昶的叩首,张议潮叹气道:“起来吧,说说酒泉的情况。”
“是……”闻言,张昶激动发抖地站了起来,并将酒泉的情况如实说出。
不过说完之后,他又补充道:“草民所知的这些,皆是半个月前出逃的情况,此时城内如何,草民也不太清楚……”
“有这些情报就足够了。”张议潮点点头,脸上露出慈善的笑容道:“塘骑禀告说你救了刘继隆?”
“却也不敢说是救,草民到那里的时候,那位已经将番兵悉数宰杀了,只是因为伤重无力而晕了过去。”
张昶实话实说,张议潮闻言颔首,四周将领依旧不太相信有人能在独活的情况下,还能手刃数名甲兵。
不多时,思虑过后的张议潮看向青年将领:“淮深,你带这小兄弟下去休息吧。”
“是!”青年将领作揖应下,张昶闻言却连忙作揖道:“刺史,草民求刺史收留投军!”
“呵呵……”听到张昶的话,张议潮抚须道:“要投军也得好好休养几日再说。”
“可我……”张昶还想说什么,张议潮却抬手道:
“放心,我大唐尚有陇右十余州落于番人手中,有的是你报仇的机会。”
张昶闻言表情挣扎,最后还是不甘心的点了点头:“是……”
“下去吧。”
张议潮示意张昶退下,张昶见状也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大帐。
在他走后,张议潮开口道:“那刘继隆可还能行动?”
“回刺史,尚能行走。”青年将领作揖回应,张议潮闻言颔首:“那便传他进来。”
“是!”青年将领应下后走出大帐,而在帐外则是站着刚刚换上干净半臂、长裤的刘继隆。
“进来吧。”青年将领开口示意,刘继隆闻言作揖行礼:“是!”
刘继隆认识青年将领,青年将领也认识刘继隆,因为刘继隆正是他招募的兵。
饶是这西北之地,寻常男子也不过五尺五六寸罢了,像刘继隆这样身长六尺逾的兵卒,对于手下人马不算多的青年将领来说,还是很难忘记的。
若非兵员紧缺,没有那么多官位,他甚至会让刘继隆直接担任伙长乃至队正。
唐军的编制从武德年间开始,期间经过多次调整。
由于瓜沙之地与大唐断绝近百年,故此张议潮采用的是李靖兵书之中留下的编制。
唐中前期初府兵制尚未被破坏时,基本编制为:卫—府—团—旅—队—伙—伍。
其中府设折冲都尉,团设校尉,辖二百人,下辖二旅。
每旅设旅帅,辖一百人,下辖二队。
每队设队正,辖五十人,下辖五伙
每伙设伙长,辖十人,下辖二伍,而每伍设伍长,下辖五人。
眼下沙州军的军制,基本便是唐朝中前期的“二五”进制。
到了中唐以后,唐军通常以二百五十队为一军,士兵数量为一万二千五百人。
虽然队正放在一个军里,只不过是二百五十分之一,但对于当下只有两千步卒,二百余骑兵的沙州军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小位置了。
沙州军起家沙州,后来又拿下了瓜州,内部有譬如索氏、张氏、李氏、曹氏等家族和豪强。
这些豪强和家族子弟参军从吏都需要占据位置,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伙长,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需要争夺的位置。
譬如刘继隆那伙的伙长李怀深便是李家人,而李家人身死,却独活刘继隆一个人,这不免让李家人心生疑虑。
不过早在那厮死的时候,刘继隆便已经做好了解释的准备,所以深吸一口气后,他便跟着青年将领走入了大帐内。
步入帐内,刘继隆便吸引了不少目光。
“十三团二旅二队第三伙兵卒刘继隆,参见刺史、诸位将军!”
入帐后,刘继隆便主动作揖行礼,声音沉闷却令众人都能听到。
“倒是个好汉子!”
张议潮眼前一亮,率先夸赞了刘继隆,随后对青年将领笑道:“淮深,你倒是募了个好兵。”
“赖刺史光复瓜州,不然末将再有本事,却也遇不到他。”
青年将领毕恭毕敬回话,而听着他话的刘继隆却不免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他自后世来,自然知晓二人的未来。
张议潮收复瓜、沙、甘、肃、伊等五州后,唐宣宗置归义军,册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
得到册封的张议潮十分振奋,在几年后收复凉州,而唐军也趁着吐蕃内乱收复兰州、河州等地,至此河西光复……
河西光复后不久,张议潮被召入长安为质,而他亲手创建的归义军则是衰败于唐廷的权谋手段之中。
至于张淮深,这位张议潮所托付的归义军将领,最后却在归义军的内斗中落得了一个身首异处,子嗣断绝的下场。
面对此时意气风发的二人,刘继隆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只是他不想说,却有人想对他说。
“刺史,第三伙伙长李怀深也颇具勇力,末将想问问这兵卒,李伙长是如何阵没的!”

分享方式均为网盘链接先转存,再下载这是我继续前进下去的动力
本站统一解压密码为:tfylion.top注意!
分卷压缩文件不要在网盘内解压。解压方式为“分卷解压”,保证所有分卷在同一文件夹内只需解压”part1″分卷即可!单独解压或者解压其他卷无效!)如有疑惑,请点击跳转链接→《解压缩操作步骤视频》(小说连载作品最新章节或催更,请发表评论区或私信!)

https://pan.baidu.com/s/1kTqWZhJ3AKDVHxkIOVFSJg?pwd=fa56

百度网盘

https://pan.quark.cn/s/2f5676e217e2

夸克网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1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注册账号后评论,能第一时间收到回复。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