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小士族》作者:牛角的二师兄-免费小说下载

此链接免费分享仅供网友学习和参考,有能力者请支持原版作者(底部附有下载链接)

文案:历史 穿越
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七尺之剑,以登天子之位,大好江山,怎能不当几天皇帝呢!

第1章 士族豪强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雁门马邑,寒冬十月,傍晚时分,漫天飞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苍茫大气不由令人苍怀激烈,心折不已。
军都山脚下,有一处庄园,颇具规模,庄园边上是一条顺山流下的的小河,这个时节,小河早已冰封上了,正有一众少年于河边追逐打闹,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但稍后归至家中少不得因衣物脏污而饱受责骂。
这群稚子位置上游数百步处,有一少年呆呆的看着冰面,冰面模糊的倒映出一个年龄约摸七八岁,头戴厚布皮帽、模样清秀的少年。
少年摸了摸自己的脸,看着水中的自己愁心不已,眼睛中也透着与岁数不符合的苍桑。
张俨是张俨,但又不是张俨,没错,他是一个穿越者,前世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历史爱好者。
因为家境是相当的不错,又是个知识储备不错的工科男,极其热衷于研究古代兵器的铸造,为此,他还专门搞了个工作坊,就是研究怎么用古时的方法铸造出冷兵器。
这不,千辛万苦的研究,让张俨竟然复制出了唐时陌刀的铸造工艺,兴奋的举着手上刚铸造好的陌刀大喊大叫着跑出院子,却又是真真是邪门得很,大晴天的竟有一道霹雳,一雷正中天灵盖,张俨不幸挂掉了。
就这样他穿越了,张俨经过对这具身体残留记忆的梳理,以及在后世看过无数的小说和电视剧的经验,在冷静下来思考后,大概理清楚自己当下处境。
想着张俨又有几分庆幸,虽然现在是穿越了,但总好去见了阎王爷,最起码,自己还活着。
不过心里难免有几分哀愁,自己的突然离世,对父母而言,白发人送黑发人,应该是万分沉痛的吧,但转念又想家中兄弟三人,即使是自己死了,一兄一姐也都是纯孝之人,当会照顾父母,代自己尽孝的。
张俨此时心里就是说不出的古怪,怎么还穿越了在这一个小手小脚的少年身上,不过虽然无奈,但也只能接受自己穿越这个事实,天意不可违,万幸的是,这少年也叫张俨,倒也算是一桩缘分。
“阿俨,河旁潮湿阴冷,你方大病初愈,小心留下病根,还不快快归家,你父早已归家,正寻你不得,再稍慢回家看你父不扒了的皮”
一个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张俨回过神来,转头望去。
却看见一个身穿上身穿着名贵雪白狐皮装,翠色衫裙、脚穿着鹿皮靴,手上举着细篾遮雪伞的美貌女子带着两名侍女站于张俨身后,白皙小脸上满是怒气。
“知道了,阿娘。”张俨回应道
没错,责备张俨的正是他这一世的母亲高氏,一名和蔼可亲,对他关心备注的温婉妇人。
但即是再温婉的妇人,面对大病初愈,便偷偷溜出家中,到处溜达的家中独子也难有好面色了。
张俨随即起身,被自己母亲拉着慢慢向着不远的庄子走去。
母子二人归至家中,中堂早已有一身高九尺,穿武士装,披挂整齐皮甲的精壮军官负手而立,看情况,怕是等了好一会了。
张俨的老爹名字叫张鹏,而他们老张家可谓是雁门郡的地头蛇。
其先祖便是有名的乡族豪强,名曰聂壹,西汉武帝时著名的“马邑之谋”的发动者。
其时汉武帝时匈奴请求与汉朝和亲结盟,聂壹出于对匈奴的熟悉和对边患的焦虑,向汉武帝建议,引诱匈奴军深入汉地,围而歼之,未成,事泄,“马邑之谋”遂以失败告终。
聂壹自知得罪匈奴,在本国闯下了滔天大祸(破坏汉匈和平),不得已其后人便改姓为张以避祸患。
聂家对是汉朝朝廷来说当然是算不得什么大家族的,但其先祖时便已是“雁门马邑豪”,而变成了张氏家族后,到了张俨这一辈,其家族已有数百年发展了;
像张家这样的乡族豪强,有不少子弟入仕或为官或为吏,张俨的父亲张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任职为雁门郡郡尉。
父亲张鹏约二十七八岁,正当壮年之时,戎甲在身,更添威武。听得身后声响,知是家中妻子寻得顽子归家,转过身来盯着张俨,目光甚为不善。
边郡多事,张鹏手里便拿下过不少扰边马贼并奴人的性命的,被这样一名精壮汉子盯着,张俨表示压力甚大,心里也感犯怵。
“夫君,俨儿他大病初愈,不宜过作呵斥啊。”夫人高氏唯恐张俨受责罚,连忙上前要劝解。
张鹏闻言脸色稍霁。言道:“你大病初愈,怎可周处浪荡,累家中贤长多有担忧,再有下次,勿怪你父抱以老拳,亦勿谓你父言之不预也!”
张俨面对便宜父亲,感到责备语中的关切,再抬头看着父亲这如山般的身躯,不敢顶嘴,唯唯诺诺称是。
待着奴仆侍女将饭食上至桌上,家中三人各自跪坐好准备进食,或是觉得刚才语气过于严肃,毕竟家中唯有独子,张鹏不由得温言抚慰:“俨儿心中不要怪为父,你父骨血只得你一人,你身体弱,周处浪荡一旦有所不测,你父母难矣,你当于家中静养,待身体康健,多有机会外出玩耍。”
张俨心中感动,只好诺诺称是,前世父母也是如此,虽然看上去严厉,实则对孩子十分关心。
父母一向强势的,孩子性格难免就有几分柔弱,原来的真正的张俨性格便颇为柔弱。
此时张俨心不在焉的样子让张鹏颇为不悦,暗中叹了一口气,儿子性子太弱了,身体又弱,想起了数天前的好友提起的那件事,心下便定下了决心。
“阿俨,你可曾记得赵伯父?”
依靠着小张俨残存记忆,张俨清楚记得这赵况伯父,那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郡中另一乡豪家子弟,早年与父亲一起参军,一起杀奴,使得一柄60斤长马槊,武艺高强,是父亲的生死兄弟,吻颈之交,两家多有往来。
“吾欲将你送往赵伯父,拜其为师,你可愿意?”
汉朝兵强马壮,但禁不得幅员辽阔,北方刚有小股鲜卑,匈奴,乌桓等异族时常侵扰,故燕赵子弟多有习武,武风盛行,多有男儿功名马上取的志向;
不过现在已早不是那个“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强盛年代了,汉朝数百年的国柞已颇有几分江河日下之感。
张俨知道,七八年后便就要黄巾贼起义了,那个大江东去,浪淘尽英雄的时代要开始了。
随后便是那数十上百年的祸乱,尤其是后来汉人实力太弱导致的北方胡人南下,五胡之乱。
在前世,每当看到这段五胡之乱的历史时,张俨都悲痛不已,此实为中华上下五千年最暗淡悲惨的时期,人们易子相食,被胡人当成两脚羊,被胡人追杀撵得狗一样,任杀任剐,白骨遍野,九洲同悲!
不过既然自己已经穿越了,为什么不大干一场,尝试去改变这个世道,既使是不求改变这个世道,也总是要保护自己,护守家族父母的。
看见张俨在那里不说话了,以为他不想吃苦学武,瞪了高氏一眼,这稚子早已被妇人家宠坏,吃不得苦。
当下就劈脸向张俨大声问:“你愿却是不愿,倒是痛快的给句话啊。”
张俨听到父亲叫他,当下就醒悟过来了,忙站起来道:“一切听从父亲吩咐。”
“那此事便是如此定下了,你赵伯父虽不是一名成名军官,但武艺超群,胆识过人,他勇猛无敌,只是时运不济,未得其时,你得其为师,可称得上是得遇名师。其人与我亲如兄弟,对你必然会苦心教导,你事之当如事我,不可有丝豪不敬,否则定扒下你这一身皮。”
张俨对父亲这动不动便要扒皮的习惯敬谢不敏,但也只敢腹诽一下,面上恭敬应下。
高氏却是不忍:“稚子尚幼,况且大病初愈,如此奈何?”
张鹏去不赞同:“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想超越其他它人,很大程度上就在于饱受风雨,大树下的小树是长不大的.”
“何况俨儿此时正是学武的最佳时候,筋骨比较柔软,处于生长时,此时开始打基础能长筋骨、培元气、顺指意,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强,没有大多的杂念,对于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容易训练,有利于提高技艺。”
“多过两年,筋骨长老,再行学武,实在是难以大成,那样学他作甚,况且赵兄士族传承,家学为重,你拜之为师,还可授以经学,当下正当其时,妇人短见,勿复再言。”
显然,张鹏在这个家中还是一言九鼎的,此事便定下了。吩咐张俨早作准备,吩咐高氏收拾细软,数天后省亲结束便带他们随同到善无城。
夜里,心潮澎湃下,张俨久久不能安睡,待到难得睡着了,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白马银枪,于万军中杀进杀出,无人是一合之敌,立长坂桥上喝退千军万马。

第2章 艰苦学艺(上)

张鹏又在庄园留了两天,便动身要回驻地。
张俨随队而行,坐在马车上,虽然寒冬腊月,但马车上却暖和得很。
因为这马车有夹壁,时常便有侍从往里放炭块,毕竟天气寒冷,张俨年纪小,又不曾习武,身子单薄,怕冻出个好歹。
张俨心里对此也是欢喜,生在这般家庭,又是独子,以后最起码不用白手起家,要做什么也都有家族支持。
由于带了个拖油瓶,断断续续的了差不多三天,一行人才到了张鹏的驻守范围。
张鹏驻地所在,地广数顷。张俨于马车内将头伸出窗户眺望,营地处军垒层叠,兵士进出,纵横成队,各有章法,这里便宜老爸的兵营了。
北地子弟民风彪悍,燕赵豪杰辈出,汉时北地骑士骑术和作战都是一等一的。骑队进入辕门,父亲带头下马,在一干来迎接的部曲簇拥下内入大帐,张俨的紧随其后,行在这古代军营重地,难免有心旌摇曳。
倒是营中军官甲士,在见到张俨后,倒是较为热切,纷纷点头示意,上前行礼,看来便宜老爸倒是有几分主官的威严,能让一稚子狐假虎威。
军中一切从简,众人箕坐一团,张鹏先是质询军务,询问他返家探亲后,边境及军营的情况。
张俨留意到其中一中年军官,皮肤黝黑,约三十五六岁左右,给张俨的印象就是雄壮异常,他身高足有八尺,虎背熊腰,两膀粗壮有力,他长着一张刚毅而又异常沉静的面容,尤其令人注意的是那对眼睛,烔烔有神。
这名军官便是父亲的义兄赵况了。
待众人将事情汇报结果,纷纷散去后,张鹏将赵况留了下来,对张俨说:“来前就给你说过,给你找你赵伯父给你当师父,教你武艺,今天赵伯父在此,你见礼吧。”
张俨当即便拜倒在赵况面前,重重磕了个头道:“弟子张俨拜见师父!”
赵况连忙将张俨扶起,沉声对他说:“拜我为师学武,可是极为辛苦的,我不会因为你是世侄而放纵你,你能接受吗?”
张俨再次跪下,满口答应道:“徒弟能吃苦,求师傅一定收我为徒。”
赵况深深地看了张俨一眼,将他再次扶起,在犹豫了一下之后,赵况还是终于同意了担当张俨的师父。
却不曾想,自此以后,便成就了一段师徒缘分的佳话,这个佳话更随着张俨以后的成就流传于后世。
话说张鹏自己虽然也算武艺高强,但他自己军务繁忙,何况,他的武艺说到底也是不如他这个结义兄弟的,只好麻烦他当张俨的师父了。
况且他这结义兄弟擅长的武器是也是马槊,这也方便了教导张俨使用家传的槊谱。
由于义兄的家族不如自己,又没有什么其他有实力的后台,故虽累有军功,却只混到了个郡尉副手,却也不算事务繁忙。
但共事多年,张鹏深知其智勇双全,不但武艺高强,箭法精准,而且对于如何用兵也极为擅长,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因此,思来思去,张鹏发现,这义兄最适合的教导儿子人选。
之前便与兄弟通过气了,这下看到事情定了下来,却也令张鹏喜出望外。因此,他更是拍着胸膛称,自己这儿子就是兄弟的儿子,让兄弟大可放心施为。
“好!那你以后便跟我一起住了,我要好好打磨一下你!”
赵况这时向张鹏道:“兄弟,可能要让侄儿跟着我受点苦了。”
说罢也不等张鹏回话,便牵着张俨哈哈哈哈大笑出了门。
赵况骑上他的黑色雄壮的战马,驮着他和张俨向城内住处奔去。
赵况住处是租住的一亩小宅,给张俨安排了一间房,倒是让张俨适应了几天。
北方的荒原还是一片银妆素裹。尤其是夜里才下了大雪,地上的积雪把大人的小腿都没了一半,马蹄踏在雪地上,发出“嗞、嗞”的摩擦声。马蹄都得包好,不然一天下来马都受不了。
大早的张鹏就被带到了这城外河边地来。
赵况凝声问道:“俨儿,你以前跟人学过武艺没有?。”
“师父,徒儿活到那么大还没炼过任何功夫。”
我看你手臂比一般的同龄小孩有力,筋骨也算上剩,倒是一块美玉……”。
他也放下了心,如今看来,张俨刚好是到了了练武艺的最佳年龄,但又还是一张白纸,筋骨也不错,只要下得一番心思,便也不难教出一身好武艺,这样对义弟也算有个交待了。
只是,在此之前,还应该好好锻炼一下徒儿的体魄才行,正所谓万丈高楼从底起,无论学什么,基础都是最重要的。
“把衣服脱了,只留下单衣。”赵况突然喊了一声。
“在这里得只剩单衣?怕是要冷死啊”,张俨俊脸露出极为惊讶的表情。
“便是这般害怕,难不成师父还能害了你,不愿意你便回你父亲处吧?”
赵况先是脱去了穿着的衣袍,上身一丝不挂的露出了雄壮的身躯。
张俨无奈只得瑟瑟发抖的脱去身上衣物。寒风凛冽,张俨感觉自己下一刻就要晕倒在此地了。
赵况从他的黑马身侧解一捆绳索,一头绑在张俨的腰上。
“你跟着我跑,我不停你不能停!”赵况提着自己手上的绳索;
沉声道:“俨儿,你要是想学我的武艺,那今天便开始了,一但开始你就正式是我的弟子了,我的弟子当是响当当的汉子,你要是不行,除了死就只能听我的练,就是要死也只能死在我手里了。”
顿了一下后,他又凝望天空,豪气地说道:“如今我大汉北境有匈奴、鲜卑,乌桓等频繁扰边,你是北地骑士家的子弟,你便注定是要打熬力气,将来好上阵与敌人厮杀。现在就得多吃些苦头,不然你的双亲将来怕是只能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片刻之后,河边出现了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潾潾冰雪上奔跑,小的那个身影跑着跑着,倒了,艰难爬起来再跑,再倒,再跑,直到跑着跑着越来越远。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汉末小士族.txt」,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1ba3bb1cc36a
提取码:uL63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汉末小士族.tx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mg_y4jllg3uSR5nLNryMA?pwd=ft37 提取码: ft37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链接:https://caiyun.139.com/m/i?2iN09UbdZVTxj
提取码:wvs2
复制内容打开移动云盘PC客户端,操作更方便哦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1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