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历史 清史民国 穿越
辛亥革命一声炮响震动九州,满清应声而倒 ……
不对!等等!这是康熙朝?老天你玩我是吧?
第1章 甲字一号
一壶黄酒,一碟茴香豆。
黄酒是绍兴府的普通酒,茴香豆更是寻常人家四季常配的“过酒坯”,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这两样东西常有出现,最为让人记忆深刻的大概就是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了。
不过现在坐在桌前的可不是脸色青白身子文弱的孔乙己,而是两个满面横肉的粗壮汉子,一个年龄稍长些,看起来三十多的样子,另一个则要年轻许多,也就十七八刚出头。他们所在的地方当然不会是绍兴府的咸亨酒店,而是在余姚县的县衙大牢。
年轻人端起酒壶,半弯着腰给摆在对面的酒碗倒了满碗,年长的壮汉右手端起碗抿了口,左手的两根手指在那碟茴香豆里随意捻起一颗,翻起手腕朝上轻轻一弹,指尖那颗茴香豆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准确而利落地送进那已经张开的嘴里,一阵咀嚼的同时又哈出一阵惬意的酒气。
“二叔,这大半夜的我看李二爷也不会来了,您要不先回去躺会?我在这给您替着。”话音刚落,外面隐隐约约传来了打更声,现在已是半夜三更,再过二更天就亮了。在年轻人看来刑房的李二爷现在恐怕也不知道在那家院子里搂着白嫩嫩的小娘皮做真美梦呢,至于县太爷那就更不用说了,按他们文人的说法在后衙早就行完周公之礼入眠了。整个县衙大牢里静悄悄的,除了在押的囚犯外也就剩下王仲和王三叔侄俩人,四月底还略带着湿寒气的长夜在空荡荡的值室内枯坐可不是那么好熬。
“回去?躺会?”王仲翻起眼皮瞧了眼坐在对面的侄儿,王三是他大哥的儿子,这孩子别瞧长的比自己还壮,可心眼太实,人又憨,这些平日里看起来不错的优点在县衙大牢可不好使。在大牢里用差,靠的不仅可是力气和凶狠,更重要的是眼色和机灵。
有老句话说的好,进了这四方地,是龙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那管你曾经是知府老爷的坐上客还是平头小老百姓,到了这通通只有一个阶下囚的称呼。想舒服些,过的好些,别半夜里稀里糊涂丢了小命,除了拿着白花花的银子上下打点就没第二条路,至于能给予什么待遇那就得看人打点的厚薄程度了。当然了,有时候牢头也会看人下菜,如果碰上一些比较特殊的囚犯也会特意照顾一二,至于这个又是怎么看出来的,一靠的是消息灵通,二就是靠自己的眼色了。
像王仲这种四十不到就干到牢头的人在整个大清国虽不能说绝无仅有,但也不多。在他之前的一个牢头就是因为眼色不够,太过贪心得罪了人,最终丢了差使,这才让狱卒的王仲有机会给刑房的李二爷使了笔银子占住现在位置。所以,自从王仲坐上牢头后就暗暗告诫自己,他倒霉的前任就是前车之鉴,万万不能和他犯一样的错误。
如果不是王三是自己的侄儿,更知道他这副实心眼的憨厚性子,王仲听了这话就算不当场翻脸也得臭骂对方一顿。
王仲摇摇头,放下酒碗压低声音苦笑道:“傻小子,回去?呵呵,这几天你跟着叔吃喝拉撒全头在这了,一步都不能离,晓得不?”
“啊!”王三顿时一愣,情不自禁喊了声。
“喊什么!”王仲不客气地照着王三脑门就是一巴掌:“前头叔怎么和你说的,这才多久就忘记了?”
“记得记得,叔您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让我这几天陪您值夜……可是叔,这值夜就值夜,怎么连家都不许回了?”王三揉揉被拍红了的脑门,有些委屈道。
“不是不许回,是绝对不能回!”王仲瞪了王三一眼道。
王三的脸上一阵茫然和迷糊,这不许回和不能回有什么区别?不都是回不去么?
瞧着这侄儿这副糊涂的样子,王仲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这老实孩子还真不是干这一行的料,人太实在容易吃亏啊!要不是自己大哥私下求了自己几回,王仲也不会松口答应让王三来这干差,现在看这差使还是不适合王三干,等过了这岔有机会再给这孩子找个其他出路吧。
“你没见甲字一号进了人了。”王仲嘴角冲着牢房那一撇。
“甲字一号进了人?”王三还是没有搞明白,他干这行没几天,不过大牢里的牢房按照甲乙丙丁来排列是知道的,但在王三心里,这种排列最多也就是普通的标记而已,再说他们这只不过是普通的县衙大牢,又不是京里刑部的天牢,平日关的多是些小偷小摸的犯人而已,就算甲字一号进了人又怎么了?
“你呀!”见王三还没明白过来,王仲不由得摇摇头,想了想低声问道:“知道金和尚么?”
“金和尚?金和尚……您是说一念和尚吧?”王三一愣恍然大悟:“知道知道,当然知道!三年前一念和尚和兄弟张念二在大岚山扯旗造反,没多久就给朝庭派大军剿了,后来落网的几个余孽还跑到四明山里又闹了一场,最后御林军还是把这些反贼们给杀得片甲不留……对了!大军得胜回师的时候我还跟着我爹去城门口瞧了,啧啧,这御林军就是御林军,实在是威风的紧,简直和戏文里演的一模一样,长枪幔樱,白衣银甲,那个锦旗招展啊……。”
说到这事,王三可来了劲,半蹲在条凳上一脸兴奋地比划着。无论是当年的一念和尚还是后来四明山的叶大当家造反都是近些年发生的事,尤其是后者闹完到现在也只不刚过几个月,王三倒也不是吹牛,当时的确跟着他爹去城门看热闹来着,只不过人太多离得太远他根本就没瞧清楚过大军的模样,光远远瞧着几面迎风飘摇的旗了。至于他嘴里说的什么御林军更是纯粹瞎扯,剿灭叛匪的更不是什么大将,而是闽浙总督梁鼐带的绿营和督标而已。
“前些时候城里的何员外家出事知道不?”也不去理王三胡扯,王仲又问道。
“何员外?就县东的何员外?”作为余姚县的人,王三怎么会不知道前些时候县里出的一件大事?就在不久前,县里的何员外一家不知道犯了什么大事,巡抚衙门派人把何家一夜给抄了,何家的六口女眷自缢,剩余的二十多人当夜就不知道被抓去了那里,没多久又传来消息,逃在外地的何老太爷、何大爷、何四爷也被逮了。
“你小子知道何员外家出的什么事么?”
“这个小侄倒不是很清楚,不过听有人说何老员外和一念和尚那边有勾结,呵呵,这不是笑话么?何老员外今年都七十五了,快进棺材的老梆瓜子还折腾这个?再说了,我又不是没见过何老员外,胆小怕事的一个人,平时走路见着蚂蚁都绕着走,这种瞎话我可是不信的,恐怕是上面有人贪何家的财……。”王三摇头讲道,可还没等他把后面话说出口,王仲低沉打断他:“你不信,我可信!”
“二叔,您……您说什么?”王三猛一抬头,只见王仲一脸的阴冷,他一直以为何老员外一家出事怕是得罪什么人了,也许是省里那位大人物瞧中了何家的产业才把这罪名扣在了何家身上。可是现在,王仲的表情告诉他,他王三分明是猜错了,难道何老员外真的和一念和尚有勾结?可这不应该啊!都快翻眼蹬腿的人了,造反?他图什么?
“图什么?呵呵。”王仲冷笑了一声,不知道为什么听着王仲的笑声,让王三寒毛都情不自禁竖了起来,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二叔的冷笑会如此渗人。
“何止勾结,实话告诉你吧,这何老头分明就是主谋!小子,听说过朱三太子不?其实啊,这何老头就是当年的朱三太子!”
“啊!”当听到这句话,如同一个晴天霹雳在王三耳边猛然炸响,刚喊出口的王三马上意识过来,捂着嘴满面惊恐左右张望。
“二……二叔……您老……不……不是开玩笑吧?”朱三太子,这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啊,王三怎么会没听说过呢。几十年前,大清入关坐了天下,前明就此烟消云散,可这朱三太子就如阴魂一般每隔几年就出来闹腾一回,闹的最利害的还属当年三藩之乱的时候,化名杨起隆的朱三太子差一点儿把整个京城给搅得天翻地覆,直到三藩平定,杨起隆被处斩,这才渐渐消停下去。
可是现在,王仲居然告诉他何老员外就是当年的朱三太子,这匪夷所思的消息简直把王三给吓傻了。不过回头想想,无论是一念和尚还是四明山的叶大当家,他们不都也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么?难道这事是真的?何老员外真的是搅得大清几十年不安稳的朱三太子?
“十有八九!”别看王仲仅仅只是个牢头,可他消息却灵通,何老员外是朱三太子的事是他亲耳听周师爷交代事时候特意叮嘱的,这绝对错不了。
王三被这消息给炸蒙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可是王三心里依旧纳闷,就算着何老员外是朱三太子,这又关他们什么事?要知道何家已经家破人亡了,没死的也都全给抓走了啊!
“你这个傻小子!”王仲叹了口气,终于揭开了迷底:“何家还有个落网之鱼呢,喏,就是甲字一号里现在关着的那位。”
第2章 反贼
县衙后院,和王仲叔侄想的不一样,此时此刻县太爷的刘俊正和师爷周忠良还在点着灯烛的书房里对坐着,刘俊脸上既有掩饰不住的兴奋和焦虑,也有着抹不去的忐忑不安。
“李国士应该快回来了吧?”刘俊端起已经寡淡无味的茶水喝了一口,心神不宁地问。
这句话从天黑到现在刘俊已经问了不下五六回了,不过周忠良依旧没有丝毫耐烦,安慰道:“县尊,从县里到府的路可不好走,李国士快马加鞭一个来回最少也得六七个时辰,约估着明日辰时差不多就有回信了……。”
“我知道……我知道……。”能做到知县,怎么也是读书人,何况刘俊还是进士出身,他哪里不晓得县里到府里来回路程?但兹事体大,这可是件上达天庭的钦案要案重案,别说他刘俊了,就连顶头上司的知府张朝宗恐怕也无法定夺,必须急报巡抚黄秉中知晓才行,况且余姚县兵房典史李国士是申时才出发的,按照时间算就和周忠良讲的一样,起码明日辰时有回信。
可知道归知道,刘俊现在的心里依旧七上八下的,在余姚县当父母官已经一任了,常言说得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他刘俊别说是雪花银了,自从当了余姚知县后是提心吊胆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
上任没多久,浙江一念和尚就起事造反,好不容易朝廷平了反贼,四明山那边又闹出了大事,紧接着冒出来的朱三太子案更把整个浙江官场给震得不轻,据说远在京城的康熙爷更是雷霆大怒,下旨严令各地官员缉拿朱三太子一行。
作为风暴中心的浙江给闹得鸡飞狗跳,至于余姚就更不用说,查来查去居然发现化名为何诚的朱三太子就躲在余姚县几十年而且还跑了,当得知这个消息时刘俊惊的是两眼发黑五雷轰顶,差一点儿就给吓尿了。自己治下居然出了这么一个声名显赫的“大人物”,他这个父母官是难咎其责,连任肯定无望,革职再加一个永不叙用的下场是铁定的。
几日前,自从得到消息,朱三太子和其子在外归案,刘俊每日里都在痛苦的煎熬中渡过,生怕突然有一天自己就被削职为民,甚至受牵连下狱。这些日子,刘俊满脑子都在琢磨如何才能逃脱此难,可偏偏毫无办法,可谁想天无绝人之路,一个天大的功劳突然间就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没错,这的确是一件天大的功劳,就在今日……不!应该说是昨日了。余姚县兵房典史李国士突然急急来报,说郑捕头在余姚城外二十里地林子里抓到一个形迹可疑之人,根据相貌极可能就是逃脱的何诚之孙何怡成。
这个消息令刘俊大喜过望,要知道何诚(朱三太子)一家被抓的抓,自尽的自尽,可还是有落网之鱼,案发后下落不明的何怡成就是这条落网之鱼。本以为何怡成早就同其祖父、父亲逃往外地不知去向,可谁知道会在余姚县郊外发现此人的踪迹。一开始刘俊还担心李国士抓错了人,可当李国士拍着胸脯信誓旦旦保证抓到的就是何怡成,刘俊当即大喜过望,急忙升堂问案。
“周夫子,这何怡成……不!朱怡成一天在余姚我这心就一天不安啊!”刘俊清楚的知道抓到朱怡成这份功劳足以让自己摆脱现在困境,弄不好还能捞上一份天大的功劳,等这大案过去再上下打点一番,别说留任了,甚至官升一级也是有可能的。可这朱怡成不是普通人,是朝庭钦犯!人虽然关在牢里,但夜长梦多难保不会出事,刘俊现在最期望的就是尽快把这烫手山芋给交出去。
“放心吧县尊,等明日天一亮,府里人一到,您这功劳就铁定坐实了。而且话再说回来,等县尊您交了人,就算以后再出什么问题同您也毫无瓜葛。”周忠良捻着疏落的胡须笑着说道。
浙江向来文风炽盛,人才辈出,尤其是绍兴府更甚,可文人多了自然仕途也就艰难,本来科举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何况是在浙江这种人才辈出的地方,所以许多读书人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了另一条路,而这条路就是给人做幕友或者幕宾,也就是俗称的“师爷”。
大清地方主管官吏,上自总督、巡抚,下至知州、知县,一般都要聘请若干位师爷帮助自己处理政务。以州县而论,大清全国共有1500多个州县,绝大多数州县都聘有师爷。每一州县的师爷多则十数人,少则二三人,合计全国州县师爷不下万人。如果再加上总督、巡抚、布政司、按察司、知府等衙门中的师爷,数量就更可观了。而这些师爷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绍兴师爷了,常言说得好,无幕不成衙,绍兴师爷更是其佼佼者,周忠良就是这庞大群体的一员。
和兴奋中带着不安,期盼中又夹杂着焦虑的刘俊不同,周忠良可要沉稳的多了。在他看来,抓到朱怡成这份功劳已是实打实的了,虽说犯人关押在县衙大牢里比不得巡抚大狱来得安全,可关键他们并未走漏消息。况且无论是一念和尚还是四明山的反贼都已在朝庭大军围剿下烟消云散,只要知府大人甚至巡抚大人那边反应快,安全还是没问题的。
何况,周忠良也不是没有安排,先不去说交代过牢头王仲带人亲自在大牢值室内守着,就连刑房典史李二壮和郑捕头那边也安排了人手在大牢外盯着,内外防备森严,任凭朱怡成就算长了翅膀也休想逃出去。
虽说周忠良给刘俊吃了定心丸,可过了会儿刘俊又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周夫子,你说这朱怡成究竟是真是假,万一……?”
“县尊,这人当然不会假!”瞧着刘俊一副兴奋中又带着担忧的样子,周忠良简直是哭笑不得,在他看来庸碌无能的刘俊纯粹是运气好才能坐上知县的位置,要论才识、能力,自己可比他强得多了,可惜啊,谁让周忠良偏偏生在文人辈出的绍兴呢?拼了老命也只是个秀才出身,要不然凭着他满腹经纶和对官场的把握和了解,别说干个知县了,就算是当个知府也毫无问题。
“日间李国士不是找人辨认过了?朱三隐名埋姓在余姚躲藏数十年,认识他家人并不少,找来的几人看过都确定这就是朱三的孙子朱怡成。何况,朱怡成的一副奇怪打扮明显,尤其是绞了辫子估计想妄图假剃度遁入空门逃脱罪责,再者,朱怡成在堂上自己都承认姓朱了,对了县尊,您还记得他在堂上的那番胡言乱语否?”
“记得!当然记得!”听到周忠良这句话,刘俊当即气愤地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这反贼大言不惭,妖言惑众,狂妄无比,居然还敢断定我大清会被其明国取代!仅凭于此足以凌迟!”
“是啊!”周忠良一合双掌,连连点头道:“有人证,有物证,还有其亲自画押的证言,铁证如山,县尊您还有什么顾虑的呢?”
“是极是极……。”刘俊脸上的忧色终于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轻松,正如周忠良说的那样,铁证如山,犯人自己都招供了,还有什么不足为凭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大叛贼_夜深.txt」,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9bb794ac35d7
提取码:mqH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大叛贼_夜深.txt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EcWbs7le4TUuPBCj66XJQ?pwd=qmw2
提取码:qmw2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https://caiyun.139.com/m/i?2iN09x9EpC6m5
提取码:ef1f
复制内容打开移动云盘PC客户端,操作更方便哦
为促进文化交流,本站整理收录的小说资源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共享:本站为非盈利性文学索引平台,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收费性质的阅读与下载服务;
2、版权归属:所有作品著作权及衍生权利均归属原作者/版权方,本站不主张任何内容所有权;
3、侵权响应:如权利人认为本站展示内容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把该作品相关材料私信至站主或者发件到邮箱。经过核实后,本站将会在48小时内永久下架相关作品。邮箱tegw202@gmail.com
4、用户义务: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本站资源进行商业牟利、盗版传播等违法行为。
5、我们始终尊重原创精神,倡导用户通过正版渠道支持创作者。如对版权声明存疑,请联系我们进一步说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