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作者: 孤帆一渡免费小说下载

此链接免费分享仅供网友学习和参考,有能力者请支持原版作者(底部附有下载链接)

简介:历史 穿越
他曾北伐突厥,率领三千铁骑驰骋茫茫草原,于营帐中将突厥的王枭首;
他曾东征高句丽,在一万虎将精兵的拥簇下围城十五日,逼迫高丽王出城投降;
他也曾西征吐蕃、吐谷浑……
只是,待他立下赫赫战功之时,当朝天子对他生出了猜忌之心,收兵权、兵符,一怒之下,他割发断义,断绝与李世民的师生关系,退隐山林。
事后,李世民追悔莫及,写下罪己诏,更是废朝三日,朝思暮想。
“帝师,朕真的知错了,你……回来吧!!”

第1章 帝师,你在哪里?

长安皇城之内。
金碧辉煌的殿宇群之中,掩映着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青砖大路,此时正值清晨,深秋的寒气自地上升起,凉风吹拂,给皇城带来了几分的萧瑟和凄凉。
此时,宣德殿之内,早朝刚刚结束。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奉御官拉着长长的声腔,宣布了早朝的结束。
在一众恭退声之后,一派文武大臣尽数退去,只有两位身穿紫服的大臣手持玉帛。
龙椅上的李世民问道:“房公,克明,你们有什么事需要禀告?”
殿堂下的两人,正是跟随李二立下赫赫功劳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陛下,今年的大旱越来越严重了,这是各州禀报的灾情奏章,请陛下过目。”房玄龄说着,递上奏章。
李世民摆摆手,眉宇间的忧愁更甚,揉了揉眉穴之后,说道:“朕如何不知大旱肆虐,灾情严重,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哎……要是……帝师还在的话,那该多好……”
说到这里,身经百战的李世民,贵为大唐天子的李世民,竟然流露出了孩童般的无助和悔恨。
“朕现在才明白,上马征战易,下马治国难啊,尤其是想要把一个国家治理好,更是难上加难,没有帝师辅佐……哎……”
杜如晦暗叹一声,面无表情道:“陛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李世民陷入追忆,眼中闪过极为复杂的情绪,有崇敬,有无奈,更多的是悔恨。
“帝师,朕……真的知错了,你在哪里?”
……
诺大的宣德殿之中,当今天子和两名肱股大臣相顾无言,一缕深秋寒风吹进来,更添几分寒意。
自从帝师归隐之后,魏征、尉迟恭、秦琼、程胖子等开国肱骨也相继归隐、抱病在家,短短三年时间过去,大半元老级的文臣武将竟然都已经离朝而去!
明明只是贞观三年,正是国祚大兴的时候,朝堂之上竟然出现了一丝颓靡的迹象!
哎……
一声长长的叹息从李世民口中发出,他的目光望向殿外,颇有些望眼欲穿的味道。
房杜两人来到天子身后,静默侍立,一脸的平静,显然对于天子的情况已经见怪不怪了。
三年来,每逢早朝过后,天子都要从这里眺望远方,仿佛能够透过无限遥远的距离,看到那道朝思暮想的身影一般。
帝师,你究竟在哪里?是否……还会回来?
你可知,这三年以来,朕时刻都没有忘记过你?
朕真的知错了,你……回来吧!
……
渭源县,一个偏僻小县,往南三里,有一座险峻秀丽的险峰,名为首阳山。
此时,首阳山上,一名面容刚毅的青年躺在太师椅上,手中二指捏着一杯小酒,地上已经摆了好几个酒瓶。
浓郁的酒香弥漫之下,青年醉意显露,双眼微微有些迷离。
他是一名穿越者,名叫秦天朗,五年前穿越过来。
穿越而来的他,获得了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无论是什么,只要他消耗精神力,就能够将某件特定事物的特点进行提高、升级,实现点石成金!
刚刚穿越而来的他,就凭借着点石成金的异能,以及对于历史大势的了解,改变自身和大唐的命运,短短两年就成为了大唐唯一的帝师!
也因为点石成金异能,早年的李世民拜他为师尊,每日都会行师徒礼,虚心求教,面对各种知识如饥似渴!
李靖、秦琼等元勋战将甘当他的左右副将,随时听候差遣!
房玄龄、杜如晦等定国文臣尽皆尊称他一声天师,只因他随意的一番指点,便获益匪浅,连连感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闲时有佳人研墨,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忙时有茫茫铁骑追随,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他曾率领三千铁骑,深入茫茫草原中的突厥腹地,于营帐下斩落突厥大汗的项上人头!
他也曾率领一万铁骑,与薛陀延的十万铁骑在漠北戈壁中遥遥对峙,创下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他又曾东征高句丽,铁蹄所过之处高丽军尽数臣服,最终兵临高丽皇城之下,高丽的王打开城门,跪倒于地,对大唐俯首称臣!
最后,他率领十万铁骑,在川藏高原与吐蕃、吐谷浑的五十万大军浴血奋战!
李世民一世英明,却也有昏聩之时。
在秦天朗率领十万铁骑西征的时候,李世民出于宦官蛊惑、流言纷纷,加之五姓七宗之一的博陵崔氏暗中煽风点火,久而久之竟然对秦天朗起了猜忌之心!
连续七道加急诏书,十万里加急之下,竟紧急宣调秦天朗班师回朝,全然不顾十万将士的死活!
在这种情况下,秦天朗的回应只有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就这样,他不顾七道诏书的宣调,继续与吐蕃、吐谷浑血战。
但让人心寒的是,李世民为了逼迫秦天朗就范,竟然断了粮草供应!
没了军粮的征西军战力瞬间下降了一半,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地方,他们要饿着肚子跟敌人殊死搏斗。
饿了就挖草皮、宰战马,风餐露宿;
累了困了就枕戈待旦,短暂休憩;
死去的同胞只能就地掩埋,用敌人的鲜血祭奠他们的英灵……
就这样,在付出了死亡九万余名铁骑的代价下,秦天朗终于歼灭吐蕃、吐谷浑的五十万大军,重创吐蕃、吐谷浑,彻底平定西域,换来西域疆土的长期太平!
但这代价何其惨烈!
但就在秦天朗率领剩下的一万浴血将士班师回朝的时候,等待他的不是庆贺,而是冷冷的一道撤职诏书。
李世民终究是帝王心,信了博陵崔氏的谗言,认为秦天朗连番平定东域、北域、西域,早已经是功高震主,辗转反侧之下,终于是一纸诏书,将秦天朗的帝师、天策上将等职位撤除,收回兵符,册封为镇国侯,流放到岭南道。
这番削权举动,彻底的寒了秦天朗的心。
那一日,秦天朗彻底怒了,直接当着李世民的面割发断义,断绝关系之后,留下一句“昏君”,带领五百心腹登临博陵崔氏,大杀一方,令得博陵崔氏元气大伤,朝野震惊!
之后,他解甲归田,隐居朝野之外,不再过问世事。
秦天朗离朝之后,李靖、尉迟恭、程胖子等主将也寒了心,纷纷归隐,满朝肱骨走的走、散的散,留存者十不存一。
到了这时,李世民才幡然醒悟,痛哭流涕之下追悔莫及,发布了罪己诏,更是废朝三日,希望能够挽回秦天朗。

第2章 帝师,回朝吧

银月高照,阵阵清风吹拂而来,带着深秋特有的凉意,沁人心脾。
呜呜呜……
安静的首阳山之中,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嘈杂声,仿佛厉鬼呜咽,又仿佛孩童哭泣,又像是风吹树叶的声音,嘈嘈杂杂,不一而足。
秦天朗一口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对着某处黑暗说道:“你下山看看,山下是发生了什么事。”
黑暗之中,现出一道大汉。
大汉高两米,虎背熊腰,肌肉健硕得像是一块块钢铁一般,一股旺盛的气血从其身上散发,在其周身形成一个三米左右的气场,气势极为骇人。
就算是真正的老虎棕熊,面对这名大汉都显得相形见绌。
“秦帅,我这就去。”大汉应了一声,便转身往山下走去。
虽然他感应不到山下有什么动静,但既然秦帅都这么说了,那么山下就绝对发生了什么事。
而且,还是不小的事,否则的话,绝对不会引起秦帅的注意的。
大唐之内,满朝文武都尊称秦天朗一声帝师,或者是天师,但对于秦天朗一手带出来的骁骑悍将来说,他们更喜欢叫秦帅。
酒醉之后,最易触景生情。
秦天朗望着大汉消失的背影,回忆不禁涌上心头,嘴角微微一笑。
在他解甲归田的那一天,马元龙等五百余名镇国军精锐,齐齐跪倒在他面前,痛哭流涕像个小孩一样,恳求他带上他们一起走。
这五百名镇国军,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是真正的百战之兵。
当时他并不想带走这些镇国军,因为他的心已死,打算找处无人问津的地方,优哉游哉的渡过此生就好,如果带上马元龙他们,难免会有些不自在。
但是,这些镇国军已经认定了他,非他不跟,如果他不带他们走的话,他们就一直跪在长安城门,直到……死!
他知道,这些镇国军真的敢这么做。
不忍看着自己带出来的兵就这么窝囊地死去的他,最终还是带着这些弟兄离开了长安城。
当然,也仅此而已了,如果他愿意的话,只要振臂一呼,长安城内八成以上的兵将,绝对都会跟随他一同离开。
哒哒哒……
沉重的脚步声传来,秦天朗从追忆中苏醒,耳朵一动,酒意瞬间消失。
因为他听到,回来的脚步声不止一人。
果然,不出三秒,两道人影出现在他的眼前。
一个,自然是下山打探消息的马元龙,另一个,也是秦天朗的老朋友了。
“为何要带他上来。”淡漠的声音,从秦天朗口中传出。
马元龙还没开口,旁边那名穿着绛青布衣的中年人便说道:“帝师,许久不见,跟我回长安吧。”
说完,男人的脸上带上希冀,那隐藏在长袖之下的双手已经微微颤抖。
此时的他啊,已经是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话了。
他找了三年,整整三年!到头来竟然是在离长安不到百里的首阳山上,找到了帝师!
他此行出来,并不是为了寻找帝师,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无意寻找,竟然真的找到了那个整整消失三年的传奇!
大唐的传奇!
大唐的军魂!
大唐的擎天之柱!
唯一的……帝师!
秦天朗摇头道:“李将军,我已解甲归田,不会再回朝了,你就此离去吧。”
李君羡望着面容坚毅的帝师,那股深邃的气息依旧是那么的深不可测,甚至比三年前还要强大。
他想过无数种跟帝师见面的场景,也在脑海中模拟出了一万种应对的方法,要如何劝,才能将帝师劝回长安。
然而真的等到这一刻的时候,那些早已想好的应对之法统统消失了,他变成了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
帝师的果断拒绝,让他彻底的慌了神。
心中的苦涩和难过,怎么也控制不住,他那脸颊两侧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扑通!!
下一秒,他直接半跪在地,一字一句道:“帝师,回朝吧!陛下等了你足足三年!!”
声音恳切无比,带着三年来的执念,仿佛字字带血一般。
“回朝?回朝作甚?回去相互猜忌?你走吧,长安之中已经没有我的容身之地。元龙,送客。”秦天朗冷冷说道。
从他踏出长安城的那一刻,他的心就已经死了。
无数场的生死厮杀,玄武门之变的肝胆与共,竟然比不上外人的三言两语,还有比这更让人寒心的事吗?
“李将军,走吧。”马元龙扭捏地说着,眼中也是有着不舍。
他也是想让秦帅回朝的,否则纵然是死,也不会让李君羡踏上首阳山半步。
长安,那才是秦帅该待的地方,首阳山太小了,根本容不下秦帅这样的传奇。
李君羡不为所动,双手抱拳,字句铿锵道:“帝师!陛下真的知错了,陛下一直为你留着帅印、兵符,每日早朝过后,会在宣德殿眺望远方,盼望着能早日看见帝师的踪影!”
““只要帝师肯回来,朕什么都愿意答应!”这是陛下的原话,是三年来陛下日日挂在嘴边的话,所以,恳请帝师回朝吧!”
秦天朗有些头痛,分不清是酒精的作用,还是李君羡的突然出现。
“我为大唐做的已经够多了,他李世民欠我的也太多太多,长安城中,有什么值得我留恋的地方?”秦天朗冷冷说着。
“送客。”冰冷的字,等于下了最后宣判。
“李将军,走吧。”马元龙蹲下身子,将李君羡扶起。
秦帅已经这么说了,再这么僵持下去已经没有了意义。
李君羡看了又看秦天朗,最终一句话也没说,深深行了一礼,扭头离去。
到了如今,他也有些反应过来了。
自己未免有些太过心急了,乍一见到帝师心情太过激动,方才的所作所为都有些冒失了。
劝帝师回朝的事情得从长计议,反正已经知晓了帝师的所在之地,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了。
“对了,别对他人说起我住在首阳山。”
李君羡微微一顿,不置可否,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
“秦帅,喝酒——”马元龙弯腰递上一杯美酒,一脸的憨相,只是配合他那健硕的体格,无论怎么看都有几分凶悍。
秦天朗笑骂道:“再有下次,决不轻饶!”
“是是是!绝对没有下次了!”马元龙连连拍着胸脯保证道。
“说吧,方才让你下山发现了什么?”
马元龙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头颅微垂,神色有些低迷道:“秦帅,方才我下山探查,发现在首阳山的山脚,有许多难民聚集在一起,看模样是想要赶赴长安。哎……今年的大旱,对老百姓的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啊。”
说到最后,马元龙这个两米多的汉子都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在战场厮杀的他,早已经见惯了死人的尸体,但那些难民的瘦骨嶙峋的尸体,还是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些尸体,让他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西征之中那些死去的战友,他们……
也是这样子,在饿的瘦骨嶙峋的情况下,还要跟吐蕃大军激战啊!
“行了,我知道了,退下吧。”秦天朗说道。
马元龙是个直肠子,心里藏不住事,所以又说道:“不知道秦帅,可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此次的难民大迁徙?要是能妥善解决这些难民的问题,可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时间不早了,早点休息吧。”秦天朗已经有些乏了,说完便回屋休憩去了。
马元龙重重叹息一声,难道真的要看着这些难民都这样死去?
看到那些死去的流民,他脑海中就想起了在西征之中死去的无数弟兄,一颗心啊,堵得慌。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txt」,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f6af216bf0c0
提取码:TBfd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txt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ys2ZQ8q879BnFp5Cq5QQ?pwd=q1s8
提取码:q1s8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链接:https://caiyun.139.com/m/i?2iN0amdfShBk5
提取码:k1kx
复制内容打开移动云盘PC客户端,操作更方便哦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1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