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历史 清史民国 穿越
1853年,太平军陷扬州,清庭势弱,列强环伺,董书恒灵魂穿越时光,以亿万分之一的概率附身这个时代。看我“师夷长技以制夷”,铸兵戈,兴洋务,推行教育,开启民智,唤醒睡狮,重铸中华。我泱泱华夏,本应傲立世界之巅!
筹办团练,缴匪壮大
第一章 魂穿盐商之子
“少爷醒了,夫人,少爷醒了!”
试着撑了撑沉重的眼皮,董书恒感觉自己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点力气都使不出来。
耳边却传来了少女的惊呼声。那声音有些缥缈,但是很动听。
“佛祖保佑,阿弥陀佛,恒儿终于醒了!”这时一个中年妇人的声音传来,声音里带着哭腔。
过了几分钟,董书恒终于积攒了足够的力量将眼睛撑开了一条缝隙。
透过缝隙,首先映入了眼帘是一张清秀少女的脸庞。未沾粉黛,却白里透红,带着点婴儿肥。一双仿佛会说话般的丹凤眼,眼角微微上扬,柳眉轻蹙。乌黑的长发挽起少女的发髻。
随着眼睛渐渐适应房间的光线,董书恒终于看清楚,这少女穿着一身晚清样式的对襟襦裙,袖口还绣着一朵并蒂莲。
少女的边上是一位看上去四十几岁的妇人,神态憔悴,眼睛红肿,应该是哭了多次。
“这是……哪儿?”董书恒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问道。
“少爷醒了,夫人您听,少爷说话了。”那女孩惊呼道。
“什么,少爷?”董书恒心中一阵凌乱,怎么见义勇为还有人捉弄我?
董书恒记得自己之前是在辖区巡逻。
一名女高中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跳河轻生。现场一群人围观,就是没一个下去救人。刚好董书恒经过,大家一看警察蜀黍来了,立刻像见了救命稻草似的。
在众人的呼和声中,只会狗刨的董书恒,此时的智商是在一路走低。脑子里的反转的都是众人殷切的眼神,以及那几句嘹亮的入警誓词。
其实这么多人可以用衣物编个绳索,再不行也可以拉个人梯。
但是这些董书恒都没有想到,他只来得及脱下鞋子,就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然后他奋力托起少女,将她向岸边推去。再然后他感觉自己的腿抽筋了。此时他想到是几百年前某位东林党人的名言:“水太凉了!”
突然间的麻木让董书恒的身体失去了平衡。冰冷还夹杂着生活污染气味的河水呛入鼻腔。真他妈的难受,为啥这么多人选择跳河死?
董书恒感到自己缓缓飘起,他看到了自己正在缓缓下沉的身体,肩章上的一颗星星反射着微光。
这难道是科幻电影里所谓的濒死体验,原来灵魂出窍真的存在啊。可是之后会怎么样呢?难道就是彻底消散吗?
他的眼前仿佛放电影一般,时光倒流,他看到一个男人被一群土匪追杀,他觉得他很可怜,想靠过去帮他。再之后就是当前的一幕,他醒了,入目的是一间古式的卧室。
用尽力气扭了扭头,董书恒终于看清楚了房间的布置。只见房间里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自己躺在一张雕花的木床之上。床上挂着白纱做的帘子,房间里还有一张木质的圆桌,两把太师椅。
刚才那妇人看到董书恒完全醒了,立刻凑上前来说道:“书恒,你醒了?真是列祖列宗保佑!”
“水……”董书恒艰难地说道。
“是,少爷您稍等!慧儿这就去取。”那小姑娘赶紧去倒了一杯水过来,用勺子挖着轻轻地送到董书恒的嘴边。
喝了点水,董书恒感到好多了,大脑渐渐地回复了对身体的控制权。
“镜子……”董书恒对着身旁的少女说到。
“少爷,是要照镜子吗?”少女疑惑道。
董书恒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只见那少女到床头的书柜上拿来一面简陋的镜子,放到了董书恒的面前。
这下,董书恒真的确认自己穿越了。
镜子里面是一张英俊的少年的脸。五官清晰柔和,略显消瘦,大眼睛旁的眼眶都有点微微隆起。
“对不起,娘,我的脑袋疼,很多事情一时记不起来了?”董书恒对着旁边的妇人说道,听着妇人刚才的语气,必然是这幅身体的母亲了。
“哎呀……这些天杀的土匪,为啥打我儿的脑袋啊!让我儿得了失魂症。”那妇人又哭了起来。
董书恒一听见女人哭就头疼。立即出言阻止道:“您别哭了,我只是暂时失忆了,会想起来的!”
“是啊,人没事就好,书恒你可要赶紧好起来,这个家还得靠你支撑。”那妇人终于从悲伤中回过神来。
“娘,您先去休息吧,这些天让您受苦了,是孩儿不孝,这里有慧儿在就好了。”董书恒指了指旁边的小丫鬟,刚才好像听她自称慧儿。
“嗯,好吧,那你再休息一下,兴许明早就想起来了。慧儿,你过来小心照顾少爷。”那妇人对旁边的小丫头说道。
母亲出去了,董书恒将丫鬟喊到了身边。
“慧儿,刚才母亲在,我不敢问,怕吓到她,其实本少爷连自己叫什么都不记得了,你来说说,关于的我身世,还有现在外面的情况,不过不能让母亲知道。”董书恒吩咐道。
于是慧儿跟报简历一样把自己知道的关于董书恒的信息都说了出来:“嗯,少爷,慧儿听您的。您叫董书恒,今年18岁,您上头还有一个哥哥董书同,是您的大姨娘所生,已经失踪一年多了。下面还有两个妹妹,董书云、董书梅,是双胞胎,今年都才十六岁,是三姨娘所生。”
“那家里的这些人呢,为什么只看到你和娘?”董书恒问。
“呃……前年老爷过世了,大姨娘也随之而去,大少爷去年年初出门做生意失踪了。还有两位小姐跟着三姨太住在高邮。”
“这个家里还真是诸事不顺啊!”董书恒在心中想道。
“慧儿,那这里是什么地方?”
“此处为扬州府东台县,这里是咱们董府的一处别院。”
“那现在外面是什么时间了?”
“现在是咸丰3年3月,2月份的时候,发匪攻陷了扬州城,还好咱们全家跑的早,提前搬到了东台别院,家中损失不大,只是不知道现在城内的产业还在不在?”慧儿悲伤地说道。
听了慧儿的叙述,董书恒陷入了沉思当中。
1853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高潮,清军此时处于劣势。所谓乱世出英雄,我中华正面临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
漂亮国正在经济危机中酝酿着一场南北战争。英法与毛熊即将在克里米亚大打出手,倭国马上就被黑船撬开国门,德川家的统治危机四伏。
作为一名魂游者,如果混吃等死,岂不是对不起命运之手的安排。况且目前的状况是商人等于肥肉,未来十年,扬州都会是一个动荡之地。作为太平军与清军对抗的前沿,扬州无疑是安逸守成者的噩梦,冒险家的乐园。
前世的董书恒一直都是一个喜欢安逸的人,在生活中,在单位都是与世无争。仿佛看开一切的化外之人。
此生,作为一名比中彩票还难的魂穿者,如果不搏一搏,争一争,自己都感觉过不去。而且此时不争也许就是灭亡。
正如此次,自己的这个身体的主人出门进盐遇袭,就有颇多蹊跷之处。虽说盐商富裕,苏北之地也时有盐匪出没。但都是一些受不住苦,被逼的没出路的盐丁出落的。
这些人出身贫寒,世代只能为盐丁,如果说在我大清还有比佃农还苦的职业那就是盐丁了。所以说这些盐匪本非大奸大恶之辈,一般只为求财,不会伤人。
这次的反常举动,要说没有人在背后推动,鬼都不信。
董书恒觉得自己的这条命非常值钱,比中彩票还要难上千百倍,自然是珍贵无比。所以他必须要保护自己。毛爷爷说过“枪杆子出政权”。要想保护自己,首先必须要掌握枪杆子。
要是在以往,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商人都是肉猪,怎么能让他掌握枪杆子呢?但是现在大清遇到了威胁到他统治的对手,以前的老规矩都可以抛一抛了。
“少爷……”慧儿的呼唤让董书恒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哦,慧儿,谢谢你跟我说这些。”
“少爷让慧儿做什么就做什么,哪有主家谢丫鬟的?”慧儿低着头说道。
看着慧儿有点娇羞的样子。董书恒渐渐生出了一些对这个时代的好感。
这里,至少还有人在关心自己,不是吗?
“慧儿,你是什么时候来我们家的?”
“少爷,五年前的时候,二夫人就把我买回来了,那时候开始,我就一直跟着您了。”
“那你会不会怪夫人让你离开家人啊?”
“怎么会呢,我们全家人都感激夫人,夫人把我买回来,让我能吃饱饭,有新衣服穿。卖我的钱救了我的弟弟的命。夫人就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慧儿知道知恩图报的。再说了,少爷您对慧儿也是极好的……”说着,小丫头的脸颊就红了起来。
“这万恶的旧社会啊!”董书恒不禁在心中吐槽。“真他妈的好!”
毕竟伤情未复,灵魂附体也得需要磨合,困意袭来,董书恒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慧儿颇有眼力劲,松开了帮董书恒按摩的小手。帮董书恒盖好了被子,吹灭了油灯,轻手轻脚地走到了外间。
外间,传来了窸窸窣窣的脱衣服的声音,让董书恒的心中不禁一阵悸动。原来这丫头就睡在自己的外间。哦,对了,好像古代的侍女都是这样的。
第二章 家有肱骨大掌柜
第二天早早醒来,董书恒发现自己已经能动弹了。原来他主要是头部受到钝击,估计是有些脑震荡,加上之前昏迷的时间。这么些天,差不多要好了。
听到他的动静,慧儿静悄悄地走了过来。“少爷,您醒啦!您先别动,我去帮您打点热水洗漱一下。”说着就要往外走。
“先等等,那个……慧儿,你帮我拿一下衣衫,我先起床。”
“少爷,要不我先跟夫人说一下,您的身体刚好,现在不宜多动。”慧儿显然很担心自己的少爷。
“慧儿,听话,少爷我的身子骨自己清楚,再不动动就要生锈啦。”
“呵呵,少爷,您什么时候变风趣了?我这就帮您拿衣服。”
慧儿拿来了一身青色长衫,这种衣服在学子之中非常流行。董书恒拒绝了慧儿帮自己,坚持自己穿上了衣服。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五好青年,董书恒实在是无法理直气壮地让一个小姑娘伺候。
他站到镜子之前。跃入眼帘的是一个翩翩少年,没有富家大少那种柔弱,反而多了几分刚毅之色。
鼻梁挺拔,浓眉大眼,只是略显消瘦,还有那头上的辫子,十分别扭。
哎……什么时候能把这尾巴给剪掉,暂时还是别想了。他还是觉得保住脑袋要紧,至于这辫子……就当cosplay 吧,反正自己的心中没有辫子。
洗漱好后,董书恒又到镜子面前欣赏了一会儿自己帅气的面庞。笑得一旁的慧儿花枝乱颤。
出得房来,董书恒在慧儿的引导下去找陈夫人请安。陈夫人也是早早就起床了。这个时代的人大都没有睡懒觉的习惯。
“哎呀,恒儿,你怎么起来了啊!快快回去歇息。”
“娘,儿子给您见礼了,这些天让您忧心了。”
董书恒工工整整地行了一个大礼。无论如何,这位疼爱儿子的母亲都值得尊敬。
陈氏被感动得眼泪不住地往下滚。没什么比儿子孝顺更能让母亲满足的了。
“娘,快快别哭,不然孩儿就跪着不起了。”
“恒儿快快起来,你的身体刚好,行什么礼呀!”陈氏赶忙道。
“娘,今日孩儿急着起身,一方面是给您请安,另一方面,家中的生意多日无人照管,孩儿心中甚是担忧。怎怪孩儿受此重创,许多事情不甚清楚,还请母亲告知。”
“列祖保佑,我们的恒儿又有孝心,又顾全家业。真是个好孩子。”陈氏听到董书恒一番说辞,心怀大慰。
“恒儿,咱们家一直是做盐商的,但是自嘉庆帝改行盐票以来,我们扬州盐商已经大不如以前。还好老爷早早就看到这点,将家中产业从贩盐转移到囤地、运输和商贸上来。”
“如今,家中在东台尚有三万亩田庄,由你的舅舅陈冬生管理。另外有十二艘沙船跑上海经运河跑济南的航线。由船老大刘大海管着,老刘是家里的老人,也非常可靠。”
“你爹爹前些年在上海靠着洋人租界开了一家润吉贸易商行,跟洋人做着洋货生意。头灶那边还有一个盐场,每年产盐也有一些进账,当然还有五百多户盐丁要养活。”
“最近闹发匪,南面的水路断了,船队只能在北边跑,南边的商行最近不知道如何了?听说洋人也不安生。还好你刘叔的大儿子清北在那盯着,想来也是无大碍的。”
听了陈氏的叙述,董书恒心中总算有了底。
其实,在昨天晚上,他的心中就一直在今后的事情。能不能乘风而起,还真得依靠自己老子给自己留下的产业。
人都是求生欲的,在这个时代要想好好地活下去,就得不断变强。
“母亲,家中还有多少余银?”
“怎么?我儿需要用银子吗?”
“孩儿要执掌家业,总要了解一下家底。”
“这几天大掌柜上报,柜上还有流动资金35万两左右,当然家中还有传家银100万两,这笔钱只有我们母子知道,老爷交代过是不能随便动的。”
“我去,老子还真是个富二代啊,国人果真都有藏银子的习惯。”
“母亲,孩儿想单独找大掌柜谈谈。”
“嗯,我儿也该独当一面了,我这个妇人终究有诸多不便。我这就派人知会大掌柜找你,以后家中之事就由你直接跟大掌柜对接。”
回到住处,慧儿已经准备好了早餐。早餐是一碗热腾腾的鱼汤面,这是东台这儿的特色小吃。
前世的董书恒就非常喜欢。桌上还有一小碟肉酱和一小碟咸菜。董书恒坐下来,熟练地将小菜倒到奶白的鱼汤面上。
一股浓郁的鲜味,迎面扑来。这没有被污染过的野鱼就是鲜啊。
呲溜一口面条下肚,微微有些烫,但董书恒就喜欢这种温度下入口,如果温度再低些,就会感觉到腥味。
不经意间,董书恒瞥见旁边的慧儿在抿着小嘴。显然是害怕少爷看到自己咽口水。
“慧儿,去厨房再端一碗过来,就说本少爷不够吃。”
“哦,是,少爷,可是您以前一碗都吃不完。”
“叫你去就去,哪来那么多的废话。”慧儿心中疑惑,少爷昨天醒来一直对自己很温和,怎么突然间生气了?想归想,慧儿还是去厨房又端了一份过来。
董书恒吃了一份,接过慧儿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嘴,说道:“我吃饱了,这份你端去吃了吧,别浪费了。”
这时,一个小斯来报,大掌柜来了。董书恒让小斯将大掌柜引到书房。
大掌柜名叫刘明远,从小和董书恒的父亲一起长大,亦仆亦友。
其长子刘青北跟洋人学过外语,是个通译,在上海的润吉贸易商行做事,次子刘青南好勇斗狠,跟着刘大海跑船。这个老掌柜可谓是把自家和董家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董书恒抬头望去,只见一位五旬老人,缓缓走来。老人身形瘦削,但是十分干练,下巴上的一缕胡须打理得整整齐齐。鼻梁上的一副眼镜,又让老人看起来开明许多。
董书恒赶忙起身迎了上去,微笑着说道:“明远叔,书恒身体不适,不得已让您前来相见,还请见谅。”董书恒对这位老人甚为尊敬,以子侄辈见礼。
“少爷,折煞老夫了。主从有别,东家万万不要失了尊卑。今天没有外人在场就算了,下次万万不可如此孟浪。”刘明远一脸严肃地说道。
“嘿嘿,明远叔,我下次注意还不行嘛!”董书恒像个孩子一样笑道。
“你呀你,还是跟以前一样,刚才夫人已经跟我说了,准备让你完全接手董家产业。所谓“承其冠,受其重”,如今你承接家业,就要做好准备。”
“嗯,我准备好了,明远叔!”
“慧儿,你出去把门关上,不要让任何人靠近。”董书恒突然转头对慧儿说道。
慧儿点头应诺,走出房间带上门,远远地站在门外。
书房内,刘明远一脸严肃。
“有什么话,东家请明言。”
“明远叔,这里就咱们二人,不必有什么忌讳,您对当前朝廷的形势有什么看法?”
“当前清庭暗弱,内有发匪之乱,攻下江宁,建都立国,已成气候。外有列强环伺,贪婪残暴,不断吸我朝之血,此乱世也。”刘明远说道。心中暗想,少爷怎么对时局感兴趣了。
刘明远虽是一个掌柜但是年轻时也是一个秀才,且最喜欢针砭时弊,因此该被官服拿了秀才功名。
后来在董书恒父亲的帮助下,才在董家做了掌柜,最后成家立业。
“然也,明远叔真是一针见血,明远叔这般见识不知强过朝廷多少总督巡抚,屈尊我董家做大掌柜真是屈才了。”
“折煞老朽了,老朽也就只能在你这个娃子面前倚老卖老罢了。”
“明远叔,我们扬州盐商为什么能被世人称为“一品官,二品商”,还不是因为我们扬州盐商不仅言商,还懂政治。”
“如今这大势之下,我们再固守家业,岂不是坐等他人鱼肉之。”
“不知东家,欲何为?”刘明远正色道。
“说实话,明远叔,我只有模糊的计划,不过有些事情可以先做起来了。第一,请明远叔帮我挑几个可靠的人,一个面孔生一些,为人机灵,善于交往,这个人必须要能牢牢掌控在我们手中,还有几个我准备做贴身侍卫,我准备带在身边,上次的事情我觉得有蹊跷。”
“第二,帮我准备一笔现钱,大概十万两,我想这应该不影响柜上的周转。这笔钱我有急用,而且暂时是没有收益的,后面可能还要投入,我准备跟朝廷做一笔大生意。”
“我后面准备出去走一趟,去一下盐场,然后去趟上海,你往上海的柜上再转五万两,可能要用到。”
“行,少爷,家里的银钱都是老爷辛苦积攒的,希望少爷用之要慎重。老夫也不多问,少爷觉得该做就去做。”刘明远说道。
不知这个少爷为什么受了伤反而开窍了。以前的少爷斯斯文文,又些懦弱。可是刚才跟少爷讲话的时候,让人感觉他成熟、果敢、坚毅。
刘明远离开,董书恒独自坐在书桌前,拿起桌上的短毫,在纸上写写画画。董书恒不是学历史的,但是有些事情他也能知道个大概。他担心以后记不起来,所以记在笔记上,顺便对后面的事情做好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回到清朝做盐商.txt」,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aa4d003410e4
提取码:xX3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回到清朝做盐商.txt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6gvElJ8z-flrzMQ1PlLq3A?pwd=p2xs
提取码:p2xs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https://caiyun.139.com/m/i?2iN0afcPeVNg3
提取码:uq4s
复制内容打开移动云盘PC客户端,操作更方便哦
为促进文化交流,本站整理收录的小说资源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共享:本站为非盈利性文学索引平台,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收费性质的阅读与下载服务;
2、版权归属:所有作品著作权及衍生权利均归属原作者/版权方,本站不主张任何内容所有权;
3、侵权响应:如权利人认为本站展示内容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把该作品相关材料私信至站主或者发件到邮箱。经过核实后,本站将会在48小时内永久下架相关作品。邮箱tegw202@gmail.com
4、用户义务: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本站资源进行商业牟利、盗版传播等违法行为。
5、我们始终尊重原创精神,倡导用户通过正版渠道支持创作者。如对版权声明存疑,请联系我们进一步说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