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历史 两宋元明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
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
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
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
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
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
形成相持,下诏勤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铮铮士子,共赴国难。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生员十万兵!
正文
第一章 穷途末路
我这是在哪?
朱高远有些茫然的睁开眼睛。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颗歪脖子老槐树,横出的树杈上还残留着半截黄绫绳套,黄绫的断口参差不齐,像是被重物给坠断。
这画面,看着怎么有些眼熟?
好像是有人准备上吊,然后黄绫断了?
“织造局真是越发不像话了,天家御用的黄绫竟然也敢以次充好,不过万岁爷放心,这次老奴将两幅黄绫合一块,定然不会再断。”
伴随着尖细的话声,一个身影走进朱高远的视野。
只见这人白面无须,身穿蟒袍,头戴一顶三山帽,这是什么造型?
还有,刚才这家伙喊什么来着?万岁?什么万岁?这是在喊我吗?
就在朱高远感到茫然不解之时,无数的记忆碎片突然之间灌进他的脑海之中,伴随这些记忆碎片一起涌进来的,
还有无尽的悲凉、愤懑和不甘。
幼年时期在慈庆宫中朝不保夕。
少年时期在信王府内胆战心惊。
十七岁时仓促登基,在魏忠贤的阴影之下如覆薄冰。
及至铲除了魏忠贤,大明的烂摊子又让他焦头烂额。
他节衣缩食,殚精竭虑,每日批阅奏章到三更五更,勤政不逊于成祖太祖,可大明的国势仍旧江河日下,日见崩坏。
终于,流贼打进了京城。
安排好后事,他带着王承恩登上万岁山,投环自尽。
到这记忆就中断了,属于崇祯皇帝的记忆到此为止。
崇祯?朱高远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的龙袍,一脸懵逼,我这是穿越到了明朝?而且夺舍了崇祯皇帝?
不是吧?
这也未免太狠了吧?
我只是在参观景山的时候说了一句,假如我是崇祯,就绝对不会上吊自杀,而是一定会设法逃到南京重整大明,然后你特么的就让我眼前一黑,穿越成了崇祯?而且还是刚刚吊死在煤山的崇祯?老天爷,不带这么玩的!
我就只是放个嘴炮,没想过实操啊!
都已经吊死煤山了,还能怎么玩啊?
但凡早个一年半载,这崇祯皇帝好歹还能抢救一下。
可是现在还怎么救?现在已经是3月18日,广宁门估计早就打开了,流贼肯定已经杀进了北京外城,而且很快就要开进内城了!
这时候你让我穿越过来,挽狂澜于既倒?
老天爷,我姓朱是没错,可我叫朱高远,不叫朱由检,大明亡国之君这口锅不该由我来背啊,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啊。
“万岁爷,黄绫备妥了。”
那个尖细的声音再次响起,将朱高远的思绪拉回来。
朱高远有些茫然的转过头,看向不远处的白面男子。
王承恩?司礼监秉笔太监,唯一陪着他上路的太监!
王承恩正了正衣冠,在朱高远面前跪下来,恭声道:“老奴恭请万岁爷起驾。”
“起驾?去哪?”朱高远闻言先是愣了下,旋即反应过来是请他上吊的意思,当即便黑了脸,起你妈的驾!
上吊是不可能上吊的。
就算战死都不会上吊。
他朱高远可不是朱由检。
心理素质强的不是亿点点。
不过王承恩的话却也点醒了朱高远。
此地不宜久留,必须尽快逃离北京。
因为大顺军马上就要进城,躲是躲不过的。
全城搜捕。
举报重赏。
你往哪躲?
化妆潜逃?也是妄想。
黄淮以北,半个中国已经尽归大顺军。
带画像的海捕告示一发,他朱高远就是在自己的脸上划几刀,沿途官绅百姓也照样能把他揪出来。
谁让他现在是崇祯皇帝呢。
对,从现在开始他就是崇祯!
世间再无朱高远,只有崇祯!
那么现在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召集人手,武装突围。
这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选择,崇祯瞬间就做出决定。
“王大伴。”融合了崇祯的记忆碎片,这个称呼很自然的就从他嘴里冒出来,“宫中还剩下多少可用的人手?”
王承恩道:“此前尚存数十人,但是此刻怕是只剩十数人可用。”
“少了点,但是勉强也够用。”崇祯嗯了一声又道,“你快下山召集这些人手,朕有要务交给他们办。”
王承恩一脸茫然看着崇祯。
崇祯顿时怒道:“还不快去!”
“呃,老奴遵旨。”王承恩慌忙离去。
目送王承恩远去,崇祯又把目光投向了远处,应该还来得及。
从天色估计,这时候应该是卯正(6点)时分,如果历史记载无误的话,刘宗敏率军从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开进北京内城是在巳初(9点)。
作为一个明史爱好者,他十分确定大顺军进城的时间。
所以,他还有一个半时辰用来做突围的准备,其中就包括摇人。
世人皆以为此时崇祯已经穷途末路,便是崇祯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否则他也不会万念俱灰,带着王承恩跑到煤山上吊。
但是作为一名边防部队出身,并在军事院校深造过三年的资深老兵,他却知道,此时的崇祯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至少突围的机会是真实存在的。
他和战友还专门讨论过这种可能性。
于是崇祯不再多想,跟着下了山。
……
半个时辰之后,驸马都尉府。
巩永固挥毫泼墨在墙上写下“世受国恩,身不可辱”八个字,然后将价值百金的毛笔随手丢弃在了地上。
“将我的宝马牵过来。”
“还有我的宝刀宝甲。”
巩永固神情黯然,一切都结束了。
家丁很快将巩永固的宝马牵过来。
还有宝刀和宝甲也一并取了过来。
巩永固拔出宝刀,对着爱马比了半天却始终下不去手。
直到正阳门外传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巩永固才终于下定决心,这等绝世宝马,纵然杀了也不能留给流贼。
巩永固闭上眼睛就要下手。
就在这时,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有旨意!”
急回头看,便看见一个蓝衣小太监匆匆进来。
巩永固赶紧拜倒,恭声道:“臣恭请圣上金安。”
“圣躬安。”小太监向着紫禁城方向揖了一揖,又喝道,“驸马都尉巩永固,着即挑选府上之精壮家丁,携阖府所有马匹军械至御马监听调。”
“臣遵旨。”巩永固虽满心疑惑,却还是领了旨。
起身之后,巩永固又拉着小太监说道:“小公公能否借一步说话?”
然而话没说完就被小太监打断,说道:“驸马爷请恕罪,奴婢什么都不知道,奴婢还得赶着去范阁老府上传旨,先告退了。”
说完,小太监转过身就往外面跑。
目送小太监一溜小跑出了驸马府,巩永固不由愣在那里。
圣驾这是什么意思?让我带着精壮家丁携带马匹器械前往御马监待命?难道,是打算召集京中官员勋贵的家丁,强行突围吗?
此时才想起来突围?不觉得太迟了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归宿。
总比什么都不做,缩在家里引刀一快来得好,就算是死,也要拉几个流贼垫背,方不负这大好头颅六尺之躯!
……
另一个小太监匆匆上到德胜门。
德胜门、西直门和阜成门是流贼的主攻方向,其中德胜门遭受的攻击尤为猛烈。
协理京营、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奉命镇守德胜门,已经在城头上坚守了两个昼夜,今天凌晨流贼攻势稍缓,王家彦才得以打了个盹。
迷迷糊糊间,王家彦听到有脚步声响,顿时间一惊而起。
“杀贼!”王家彦猛一声大吼,横七竖八倒卧在城头上的太监,民壮还有京营兵便也跟着惊慌起身,又乱纷纷的抄起兵器。
“刀下留人!”小太监惊恐叫道,“饶命!”
看清是太监而不是贼兵上到城楼,王家彦这才松了口气。
小太监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这才尖着嗓子喊道:“有旨意。”
王家彦皱了下眉头,不过还是拜倒在城头之上:“老臣恭请圣上金安。”
“圣躬安。”小太监对着紫禁城方向遥遥的一揖,又喊道,“协理京营、兵部右侍郎王家彦,着即弃守德胜门,率所部京营兵、内侍以及民壮至御马监听调,钦此!”
“臣领旨。”王家彦再拜然后起身。
第二章 正面突围
崇祯已经来到御马监附近象房。
有明一朝,周边诸如缅甸、暹罗、朝鲜、琉球等国经常会谴使朝贡,并献上本国的奇珍异兽,而缅甸、暹罗等国便进贡了不少大象。
缅甸、暹罗等国进贡的加上繁殖的大象,象房的大象已不下二十头。
看着象房内被照顾得很好的一头头大象,崇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这一次能不能突围成功,关键就在这数十头大象。
“万岁爷。”身后传来王承恩的喘息声。
回过头看,只见王承恩一溜小跑着过来。
王承恩手上还抱着一套山文甲,一顶兜鍪。
“老奴到武库看过了,尚有火药一百余桶。”
“但是三眼铳、鲁密铳、鸟铳等所剩不多。”
崇祯不由得皱了下眉,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御马监的马匹呢?”崇祯道,“还剩多少匹?”
王承恩道:“御马倒是还剩不少,足足有三百余匹。”
两人正说话之间,御马监方向忽然传来马嘶人沸声。
崇祯当即披上山文甲直奔御马监而来,远远的就看到御马监南侧的里草栏场上已经聚集了一队人马。
是驸马都尉巩永固到了。
巩永固只带了十几个家丁。
而且这些家丁都穿着便服,战袄都没有。
还有手上拿的也都是棍棒,倒是骑了马。
巩永固自己也只穿了一身棉甲,头上戴了顶幞巾。
看到这,崇祯的一张脸顿时黑成锅底,过份了啊!
堂堂驸马都尉府才十几个家丁?连几具火铳都他妈拿不出来?我信你个鬼!
不过崇祯心里也清楚,这是崇祯自己埋下的祸根,崇祯这人猜忌心极重,对于宗亲蓄养家丁、私备武器极为警惕。
唐王朱聿键出于好意带着一千家丁勤王,
结果非但没能够换来崇祯的感激,反而遭到了软禁。
所以巩永固、刘文炳等勋贵在崇祯面前都非常谨慎。
昨日崇祯召两人进宫,让他们召集家丁保护他突围,两人就表示我们严格遵守朝廷的规制,并没有蓄养太多家丁,实在是无能为力。
结果今天又来这一出,都火烧屁股了还在防着崇祯。
崇祯啊崇祯,你怎么当的皇帝?防火防盗防崇祯啊!
看到崇祯,巩永固跪地唱道:“臣巩永固护驾来迟,死罪!”
“起来。”崇祯黑着脸道,“驸马都尉府上就这十几个家丁啊?”
“是,臣府上就这些个家丁。”巩永固低着头道,“因为按朝廷规制……”
“够了。”崇祯不耐烦的道,“赶紧带着你的人,去武库领取武器,你自己也挑一套山文甲披挂上,别让人笑话。”
“是。”巩永固领了旨意去了。
过了没一会,刘文炳也匆匆赶到。
新乐侯刘文炳跟巩永固一样谨慎,只带了十几个家丁,也拿着棍棒。
紧接着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春也先后赶到,两人也跟巩永固、刘文炳一样只带了十几个家丁,都操着棍棒。
对此崇祯甚至都懒得再吐糟了。
这些勋贵太特么坑了,现在只能指望那些文官了。
之后赶到的几个文官,总算没有再让崇祯失望。
督守德胜门的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带来了三百多人,其中包括五十多个家丁,都是从莆田老家招蓦的精壮悍勇之辈。
王家彦刚开始其实带了一千多人。
很不幸的是,当听说要保护崇祯皇帝突围,半路上就溃散了一大半,等赶到御马监的时候就只剩这三百多号杂兵。
督守正阳门的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带来了两百多人。
督守西直门的太常少卿吴麟征也带过来两百多人。
还有兵部员外郎金铉、左中允刘理顺、左谕德马世奇、翰林院检讨汪伟、监察御史陈良谟、户科给事中吴甘来等也各带了数十人上百人不等前来。
此外还有锦衣卫都指挥使王国兴、指挥同知李若琏各带来百多个锦衣卫。
到辰正(8点)时分,聚集在御马监栏场的家丁、太监、民壮、锦衣卫以及京营兵,加起来就已经超过了一千人。
此外还有六百多匹马。
这些已经是崇祯能够紧急召集起来的全部武装。
比崇祯预期的要少,他原本以为能召集两千人。
但是好在人少也有人少的优势,至少这些都是愿意追随他突围的死忠分子。
崇祯目光从巩永固、刘文炳等人脸上逐一扫过,心说如果没有他的到来,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在场的官员及勋贵很快就要以身殉国。
届时臣为君死,妻为夫死,子为父死,仆为主死,几百上千个勋贵或官员合门俱亡,北京将笼罩在一片悲风凄雨之中。
崇祯纵然记得其中不少官员的名字,但是有些住在外城已经没办法应诏,有些则是找不到人无法通知到,当然也有拒绝奉诏的。
左都御史李邦华、户部尚书倪元路就没能找到人。
东阁大学士范景文则拒绝奉诏,老大人估计是对崇祯彻底绝望了。
总之能召集起来的就眼前这十几个官员勋贵,就这千余铁杆杂兵。
崇祯招手示意巩永固、王家彦、王国兴等勋贵及官员到近前来。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崇祯肃然道,“值此家国激变之时,卿等甘愿抛家舍业与朕同进退共存亡,朕心甚慰。”
“多余的废话,朕就不说了。”
“把你们召集起来就一件事,突围!”
“果然是突围。”王家彦等人对此并不觉意外。
崇祯又说道:“京师已经守无可守,黄淮以北也已经糜烂不堪,朕决意突围前往留都重整旗鼓,待来日再行北伐恢复祖宗基业。”
这下,王家彦等人可是有些意外,圣上居然转性了?
居然自己提出南迁?居然不怕背上无故弃地的骂名?
可惜,到了现在这个节骨眼,你就算是肯背负骂名也是来不及了。
几十万流贼已经将北京围得水泄不通,就凭眼前这一千多杂兵也想突围?简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圣上,你觉醒得实在是太迟了。
知兵又生性耿直的王家彦直接就说道:“圣上,这时候才想起来突围已经太晚了,单凭眼前这群乌合之众,根本就不可能击破贼兵之重围。”
同样知兵的兵部员外郎金铉道:“是啊,太晚了。”
巩永固、刘文炳等一干勋贵和官员也是神情黯然。
很显然,他们也同样觉得突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晚吗?”崇祯却淡淡的道,“朕觉得一点都不晚。”
“圣上,此时的流贼已非崇祯元年之流贼,此时的京营兵也非太祖、成祖或仁宗、宣宗时之京营兵,眼前这些家丁、民壮以及锦衣卫,哦还有中官,也从来没有接受过训练,更没有丝毫的战阵经历,我们打不过的。”王家彦摇头如拨浪鼓。
巩永固等人也跟着叹息,乌合之众怎么打得过百战劲旅?
“不用打过流贼。”崇祯道,“我们只要打得过三大营。”
“打得过三大营?”巩永固、孟兆祥等勋贵官员都是一脸懵。
只有王家彦和金铉神情一动:“圣上之意是从朝阳门正面突围?”
“对。”崇祯沉声道,“三大营投降流贼后并没有被分散收编,而是仍旧被就地安置在朝阳门外,我们只要击溃了三大营,溃散的乱兵就会冲垮贼兵本阵,单凭朝阳门外的那几千流贼是阻挡不住十几万京营溃兵的!”
“而且溃散的乱兵可以给我们提供绝佳的掩护。”
“届时,面对四散溃逃的十几万乱兵,流贼都不知道往哪儿追。”
“如此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南下,或者往东与关宁军汇合。”
听到这,吴麟征等官员勋贵的眼睛顿时亮起来,此策似真的可行。
只有金铉摇了摇头说道:“三大营虽羸弱不堪战,却有十数万之众,单凭我们这区区千余乌合之众,要想将之击溃不啻于痴人说梦。”
崇祯微微一笑说道:“谁说我们只有一千余众?”
王家彦神情一动问道:“难道是关宁军到城外了?”
“不是关宁军。”崇祯摇了摇头说道,“朕准备了另外一支奇兵。”
“奇兵?”督守正阳门的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将信将疑的道,“若如此,可速速突围,迟恐贼兵进城,则大事休矣。”
“右司寇所言极是。”太常少卿吴麟征道,“臣虽让人堵塞住了西直门,但是此刻西直门已无兵把守,只怕贼兵已然蚁附登城,留给圣上的时间只怕是不多矣。”
“无妨。”崇祯却极为淡定的道,“朕料定贼兵不会在巳初之前进城。”
好吧,这不是料定,而是史书记载,大顺军一直等在巳初才大举进城。
在此之前就算有大顺军抢先进了城,顶多也只是控制城门。
崇祯又笑着说道:“我们至少还有半个时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txt」,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d1122afe481d
提取码:MUB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txt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6QxHO8PKMW_U86Tfv5Qskg?pwd=0ttw
提取码:0ttw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https://caiyun.139.com/m/i?2iDhK8c3y7wxp
提取码:n1l7
复制内容打开移动云盘PC客户端,操作更方便哦
为促进文化交流,本站整理收录的小说资源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共享:本站为非盈利性文学索引平台,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收费性质的阅读与下载服务;
2、版权归属:所有作品著作权及衍生权利均归属原作者/版权方,本站不主张任何内容所有权;
3、侵权响应:如权利人认为本站展示内容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把该作品相关材料私信至站主或者发件到邮箱。经过核实后,本站将会在48小时内永久下架相关作品。邮箱tegw202@gmail.com
4、用户义务: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本站资源进行商业牟利、盗版传播等违法行为。
5、我们始终尊重原创精神,倡导用户通过正版渠道支持创作者。如对版权声明存疑,请联系我们进一步说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