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战士WS》校对全本 作者:席卷-免费小说下载

《机动战士WS》校对全本 作者:席卷-免费小说下载

简介:太空歌剧/机甲战斗/星际战争/硬核科幻/
在名为宇宙的漆黑画布上,
以星空为墓志铭,
跳一曲忧伤的狐步舞,
一切为了美丽的行星。
(喜欢高达或者机甲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是一部纯正的高达系作品)

第一卷 以星空为墓志铭
序章 初战

以1200光秒之外的那颗如同橘红色火球的恒星为背景,风宇的眼前是数以千计的球形漂浮物,如同原子震荡般不停地变换着各自的位置,其间交织着一道道白色的卵状光带,时不时爆出一两团璀璨的烟花。
风宇一边控制自己的球形飞行器进行小范围的规避,一边控制着主控屏上的十字准星,往那些到处乱窜的蓝颜色球状飞行器上套,时不时地还拿眼瞄一瞄位于自己右前侧的一架绿色球状飞行器,看着那家伙大腹便便的腰身上不停闪烁的红灯。
一个熟悉摩尔斯电码的人如果看见这一幕,一定会从那闪烁的红灯上读出一句话,“小伙子们,注意规避,活命比什么都重要!”
很难想象,在人类全面走进宇宙的时代,太空战场上居然会采用如此落后的通信方式。
但这就是事实!
自从SC0037年,新欧盟发现R粒子(RejectParticle)之后,这种对于各种基本粒子具有极强干扰作用的重粒子便统治了战场。只要在宇宙空间中散布一定浓度的R粒子,便可以完全阻断电磁粒子,使得通讯无效化。并且连光子都会受R粒子影响产生随机偏振,使得一光秒之外的物体产生视觉偏差,更不用说光通讯。
基于这样的战场环境,电磁通讯已经成为历史,战舰内部的有线通讯及外部的灯号通信这两种差不多被人遗忘的老古董强势回归。
尽管那闪烁的红灯并不需要风宇通过肉眼去判读,自有翻译程序将其转化为文字显示在主控屏上,但他还是会下意识的去瞄一眼。
因为他是个年仅16岁的菜鸟新人,今天是他的初战。
这里是位于地京10光年之外的DT2星域,是目前新亚洲共和国与UAC联邦交战的最前线。
太空战场上那些球状飞行器便是被称为铁球的机动战士“Ball”,那些白色卵状光带便是由位于铁球顶部位置的40mm粒子束步枪发射出的粒子束。
在数千铁球胶着混战的区域两侧,则是数十艘型号各异的星际战舰,舰首主炮时不时向另一侧的战舰喷射出一道粗大的粒子束。这些粒子束倒是十有八九命中了目标,只是效果并不好。敌方战舰被击中的位置会出现巨大的波纹状光斑,那是R粒子护罩在起作用。
除非是集火,否则一般情况下战舰对战舰的炮击仅仅是互相消耗能量而已。但是集火谈何容易。由于速度关系,要规避单发的粒子束主炮不容易,但是没有一艘战舰的舰长会傻到让对方数艘战舰主炮同时锁定自己。
所以星际战场的作战方式很可笑地又回到了公元15-17世纪大航海时代的那种作战模式,炮击为辅,登舰作战为主。机动战士便是为适应这种作战方式而诞生的新型单兵作战武器,在粒子束武器被R粒子弱化之后,携带常规动能武器的机动战士反而能够对战舰形成威胁。
当然,能够威胁战舰的机动战士里头绝对没有铁球这种炮灰型号。
风宇徒劳地控制着十字准星,好半天也没能将任何一架敌机套住,这时候主控屏上传来长机的新讯息,“小伙子们,你们还在犹豫什么?快他妈的给我射击!别管那该死的准星了,你们套不住敌人的!这是铁球,不是MR,我们的优势在于人多势众,打出交叉火力网才是咱们该干的事。”
长机所说的MR是新亚洲的远程型机动战士“MSRain”的机型简码。MS即“MobileSoldier”——机动战士,最早是由UAC联邦开发并命名的,所以各国也沿用了这个名字。
最早的机动战士是人形的,主要还是为了适应多样化动能武器的使用,比如合金军刀、高斯炮。只是因为人形机动战士有太多的仿生关节,操控颇为复杂,一般人不容易上手,限制了其数量,难以形成集团化。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新亚洲共和国开发出了铁球这种易操控的简化版机动战士,一经问世便成为战场上的宠儿,被大量列装,并被各国山寨。
但是铁球终归是简化版,降低了操控难度之后,也降低了作战能力,成为战场炮灰,成为消耗品,就如同几百年前地面战场上的步兵。
真正能够主宰战场的依然是人形机动战士,比如刚才长机所说的MR。在新亚洲铁球大军的后方,便有几架MR一手60mm粒子束狙击枪,一手120mm高斯炮交替射击。战场上被打爆的铁球十有八、九是他们的杰作,而MR右臂的那管高斯炮更是可以直接无视R粒子护罩直接攻击敌方战舰。
是的,R粒子护罩只能防护粒子武器,对于利用高能电磁加速金属弹丸的动能武器高斯炮防御能力为零。
当然,靠一门120mm高斯炮想要击沉战舰也不是容易的事,战舰的外部装甲并不是装饰用的,即便是更大功率的双手持180mm高斯炮,也只能在装甲上砸个坑。想要击沉战舰,最好的办法是轰击其充能中的主炮或者后部的引擎喷射口,只是要做到这点远比用铁球的十字准星套住敌机要难得多。
长机说的没错,幻想用铁球进行精确射击,除非敌人都是太空陨石,风宇深吸了口气,左手开始扣下射击扳机,一边点射,一边操控十字准星追着蓝色铁球。
就在这时,一枚白色光卵迎面而来,铁球内部传来刺耳的警报声,告诉风宇他正处于粒子束的射击包线中。他赶紧手忙脚乱地操控机体做了一个侧向翻滚。
“轰”的一声,他还是没能完全闪过这次攻击,铁球机体剧烈地震颤着,并继续横向翻滚。他眼前的太空仿佛变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前方不计其数蓝色和绿色的铁球在视野中高速旋转,让人看得头晕。只是他已经无暇他顾,第一时间盯上主控屏。
“右机械臂损毁,机体外壳损伤30%,右侧矢量喷口损伤一具……”一连串的讯息显示了风宇座驾的现状,值得庆幸的是,铁球损伤程度并不高,至少还没到需要脱战的程度。
作为第一次上战场的新人,他终究是经验不足,在射击的同时忽略了自身的移动规避,竟是让敌军铁球完成了一次难得的锁定。
从慌乱中冷静下来,风宇重新控制了铁球的姿态,停止了危险的翻滚。
右机械臂没了就没了,反正也没有搭载什么装置。倒是损失的矢量喷口有点影响,使得铁球无法完成向左旋转的动作,不过还算能够接受。
风宇是没事了,但是他的队友却难逃厄运。就在他刚刚将机体稳定下来之后,左前方一架绿色铁球不幸被对方的交叉火力命中,瞬间变成一团火球,填满了他的视野,仿如一颗爆发的超新星。
太空中是没法传播声音的,这一幕在风宇眼中仿佛一部旧时代的默片电影,绿色铁球在深邃的太空中安静地绽放,成为此起彼伏盛开的烟花中的一朵,又如昙花般惊艳。直到那架铁球的部分碎片击打在风宇座驾的外壳上,“叮叮当当”的撞击声才打断了这凄美的寂静。
接下来的时间,风宇吸取教训,将主要精力放在规避和瞄准上,减少了射击动作的分心,虽然射击频率略有下降,却变得更有效率了。

第一章 首杀

DT2星域之战已经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作为第一线的作战人员,铁球驾驶员们精神上都已经相当疲惫。在这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没有掩体的他们随时都有可能丧命,这是一种高强度的折磨。行百里路半九十,许多新人驾驶熬不过这一关,反应迟钝而被击坠,从此成为无尽太空中的残骸。
“十分钟后返航,小伙子们打起精神来!坚持一下就过去了!”长机适时地发出提醒。
风宇也很疲劳,甚至觉得眼前的星空有些模糊,白色、橙色、蓝色、绿色……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如同光怪陆离的梦境,让人昏昏欲睡。他左手暂时离开射击扳机,在大腿上拧了一把,痛感迅速让他重新集中精力。
这时候他发现UAC联邦的蓝色铁球状况也不好,相当数量已经被击坠,战场空域变得稀疏了许多,剩下的也都变得不如之前灵活。数艘大力神级运兵舰从UAC联邦战舰群中穿插而出,逼近了交战前线。随后,如同烟花绽放般,数以千计的蓝色铁球从这些运兵舰里头弹射出来。
UAC联邦先一步实施轮换了。
新出现的蓝色铁球大军稍事调整之后,便向前线压上,而风宇之前的对手们则如蒙大赦,一边用剩余的能量疯狂地倾泻火力,一边向慢慢后退去。
而在风宇的身后,新亚洲共和国的镧卫级运兵舰则刚刚出前,准备投放后备兵力。
不得不说,UAC联邦更加重视士兵们的生命,他们不会把机动战士的驾驶员精力压榨到极限。
长机来了新的指示,“就是这个时候!小伙子们,压上!给我狠狠打!”
如同潮起潮落,蓝色海浪退去,绿色海浪汹涌而上,无数白色光卵如同浪花。
UAC联邦的新兵们有些慌乱,谁也不想在撤退的时候被击坠,好不容易撑了一个半钟头,就这么死在最后关头是有多倒霉。于是有些人忘记了战术手册上的警告,忽视了左右移动规避,直线加速后退,想要早一点脱离战场。
风宇眼前正有一个这样的目标。
锁定!
射击!
“轰!”
击坠!
看着眼前消失的敌人,取而代之的是蓝色铁球碎片打着旋飞向星空深处,红色的血肉碎块在失去压力的真空中迅速崩散变成血雾肉沫,在DT2恒星的照耀下如同绽放的烟花,那代表着一个生命从此消失,尸骨无存。
完成击坠的风宇兴奋得热血上涌,那张斯文秀气的脸涨得通红,黑色清澈的眸子也如深空中的恒星闪闪发亮,原本有些萎靡的精神也振作了许多,但顾不上感慨,UAC联邦的后备兵力已经压上,也到了他撤退的时候了。
新亚洲军打出一波漂亮的追击之后,趁着对手短暂的混乱也顺利地完成了轮换。在两军之间暂时平静下来的空域里,数以千计的铁球残骸被留在了那儿,或悬浮于太空,或以原有的惯性慢慢向无尽的深空中漂流远去,成为太空垃圾。
直到这时候,看到等待回收的铁球比刚出发时少了近三成之数,风宇不由得阵阵后怕。由于训练用的模拟器仿真度太高,之前的战斗给他的感觉有些不太真实,甚至铁球被击中之时,都没有因此感到恐惧,反而觉得和以前在模拟器上无数次被击中一样。
这会儿通过直观的损失,让他感受到了与死亡擦肩而过的那种颤栗。这时从前方战场上不时飞来的一发粒子束流弹,反而让他有些心惊肉跳。
十分钟后,被镧卫15运兵舰成功回收的风宇终于松了一口气,瘫在铁球里动都不想动,任由牵引装置将自己的座驾拉回整备舱。直到有人在外头敲响了铁球的舱门,他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开启舱门钻了出来。
“小伙子运气不错嘛!”外头飘浮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士官,质朴的面容带着岁月赠予的沧桑感,根据其装束可以看出是机动战士整备兵,随手递过来一个便携式扫描仪。
风宇伸出左臂,脱掉气密手套,露出手腕处的一个手环状装置,那是战场记录仪,让身前的士官扫描。
“击坠一!”士官看着扫描仪上显示出来的数据,不禁扬了扬眉毛,“不错的小伙子,第一次上战场就有斩获。”
这个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不公平,如果非要找出一样绝对公平的东西,那便是战场记录仪。这玩意儿忠实地记录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的所有表现。所以这个时代的军人是无需担心被人冒功的。
风宇努力向对方展示了一个笑容,但是他真的很累,近两个小时全神贯注地作战,让他现在只想倒头大睡。
“我知道你很累,但是看来你现在还得再辛苦一会儿。”士官扶着他,脚尖轻轻一点铁球外壳,两人便向“地面”飘了过去。
在镧卫级运兵舰里头,绝大部分地方是失重的,只有舰桥和睡眠舱有离心力。之所以还有“地面”这一说,主要还是为了方便区分上下。
士官指了指整备舱一侧的通道,“顺着这条通道走下去,你会找到后勤部,如果不认识路的话,战场记录仪会给你指示。你晋级了,得去那里更新一下军籍资料,当然也包括待遇。”
看着风宇欲言又止的样子,士官又补充一句,“虽然这事没有那么严格的时限,但是相信我,早点去对你没坏处,至少比睡觉来的重要。”
感受到对方的善意,风宇点点头,脚下一蹬,人轻飘飘地飞进了通道。
后勤部很好找。镧卫级运兵舰毕竟是搭载了500架各种型号机动战士,包括战舰机组人员、机动战士驾驶员和后勤人员在内的乘员超过了800人。风宇一路上可以看见忙碌的整备兵们带着大量的维修器材往返,驾驶员们休息的时候,恰好是整备兵们最繁忙的时候,他们必须为机动战士的下一次出战做好准备。
顺着通道走下去,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后勤部。
负责军籍资料管理的是一位中尉,中年女性。她扫描完战场记录仪之后,一边看资料一边打量风宇。“风宇·镧,军衔:列兵;军职:机动战士Ball驾驶员;出战:1次;击坠数:1。”
“镧卫太空人吧?”女中尉看了一眼风宇那一头水蓝色头发,柔顺光滑且带着点波浪般的质感,如同海浪一般。她这并不算是个问题。一方面风宇名字后缀的那个“镧”字本身就代表了他的原籍;另一方面,在新亚洲星系天京星域镧星卫星太空城出生的孩子本身就会因为太空辐射等各种原因长着一头蓝发,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也没打算让风宇回答,自顾自地往下说,“不愧是太空出生的孩子,天生就是机动战士驾驶员,初战就有击坠。恭喜你,你已经晋升上等兵军衔了。”
说到这里女中尉转身去身后的物资箱拿东西,风宇也趁机打量起眼前这间后勤部办公室。
和战舰的其他地方一样,这里的空间并不大,利用率很高。除了门这一侧和“地面”,其他四面墙上嵌满了蜂巢般的物资箱,女中尉的办公桌和椅子则是固定在地面的,免得在失重状态下到处飘。如果是患有密集恐惧症或者幽闭恐惧症的人来到这房间,肯定会非常的痛苦。
太空中当然没有寸土寸金这回事,自然也不会是为了省钱才把空间弄这么小。只是战舰这种东西并不是越大越好,影视作品中那种动辄几千米的战舰是拿来做视觉效果的,真要上了战场就是个坑。真正的战舰,要考虑到敌军的攻击,目标越大越容易挨打,因此对于内部空间都是极力压缩,绝不会有那种为了彰显其恢弘而搞出来的巨大空间。
用一句舰长们的话来说,“你的战舰里每浪费一立方米空间,就意味着你在战场上要多挨一门粒子束炮的攻击,还是省省吧!”
大概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这时候女中尉也找到了她想找的东西。首先是一套代表上等兵军衔的肩章、臂章,黑色底,背景是一面双星闪耀的盾牌,盾牌上两支粒子束步枪相互交叉。然后是一片巴掌大小的嵌入式芯片,装在真空包装的透明封套里头。
风宇在女中尉的帮助下将只有一支粒子束步枪的列兵军衔牌换成了上等兵衔,然后好奇地看着那块芯片。
女中尉并没有马上把东西交给他,而是交待道,“这块芯片,你务必要在第一时间交给负责你机动战士的整备兵,切记切记,丢了或者弄坏了就没了,不会给你第二块。”

第二章 辅助模块

“这到底是啥?”风宇终于忍不住开口问。
“这是脉冲激励辅助模块,属于重要的战略物资,产量有限,目前只能提供给上等兵及以上军衔的机动战士驾驶员使用。这个辅助模块搭载到你的铁球之后,会根据你的驾驶习惯提高你的驾驶效率。”
眼见风宇听得一头雾水,女中尉不得不以更直白的方式来解释,“简单来说,这玩意儿相当于对你个人能力的强化,让你减少精力消耗,提升作战能力。而且它是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随着你的进步,它也会跟着变强,按照你的习惯和风格分担你一部分操作。等你下一次出战就会体会到了,我这里说再多也没用。”
其实风宇还是有点懵懂,毕竟他不是学这个的。只是看到后头还有人排队,他也不好意思多问,只得接过辅助模块赶紧走人。
顺着原路回到整备舱,刚才那位士官正在对风宇的铁球进行零件更换。右侧的装甲蒙板已经整片被拆除,损毁的矢量喷口也整个拆了下来,被飘浮在铁球一旁的电磁铁工作台吸附着。从这个融化了大半的矢量喷口就可以看出粒子束武器的威力,若非风宇当时反应得快,一旦被击中驾驶舱,就算没有直接命中他,也足以产生将他烧死的高温。
看到风宇过来,中年士官笑眯眯地飘了过来,主动伸手从他手中接过那块芯片,“这么快就拿回来了,我这就帮你装上。”
“谢谢!还没请教长官您的名字。”虽说还没睡觉,但是在安全的运兵舰待了这么一会儿,风宇紧绷的精神还是得到了舒缓,这才想起自己之前的表现有些过于冷淡,不管是从年龄角度还是军衔角度,他都对士官更加尊重一些。
“不用那么客气,你叫我老邱就行了。你们在前方出生入死,我们这些整备兵相对安全得多,应该是我谢谢你还差不多。”
看到对方那么好说话,风宇也放松下来,“那我们就都别客套了,以后我叫你老邱,你叫我小风。对了,老邱,这个辅助模块到底是怎么用的?我听后勤部的军官说半天也不太明白。”
老邱闻言停下来,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才回答,“你玩过打怪升级的游戏没有?”
眼见风宇点头,他才接着说,“这块具备人工智能的脉冲激励芯片是可成长的,你就当你打怪它升级就成了,然后变强的是你。它会学习、分析你的作战方式和风格,然后按照这条线路成长,在战斗时候帮你分担一部分操作,使你的操作更有效率,但它最强大的地方在于脉冲激励功能。比方说,你在危急时刻需要作出闪避机动,但是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已经来不及完成这个动作,这时候你可以激活这块芯片。它会发出一道脉冲激励,促使机体超负荷运转,完成原本不可能完成的机动。当然,它也可以用于激励瞄准锁定或者瞬间提高机体移动速度。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这是一块一级芯片,它还很弱小,发出脉冲激励之后需要一个小时的充能时间,所以你也不能盲目使用它的能力,必须留在关键时刻。我这里只是打个比方,具体还是要你上了战场之后自己体会,根据实际需要使用。”
和老邱聊了一会儿,风宇倦意袭来,便向士官告辞,前往睡眠舱休息。
镧卫级运兵舰的睡眠舱在舰内的离心区,由旋转产生离心力,让乘员们在正常重力下更好地休息。因此要想从静止的船舱进入睡眠舱,必须搭乘专用电梯才能进入。
风宇进入电梯之后,电梯开始围绕中轴离心区加速旋转,让他从失重状态下渐渐找回了重力。半分钟之后,电梯内已经产生了1G的离心力,这时候电梯内侧门打开,进入睡眠舱的通道出现在眼前。
风宇走了进去,感觉自己就像走在滚筒洗衣机里头一样,一间间的睡眠舱均匀分布在滚筒的外圈,地面的弧度大到狭窄的走廊截面就像八分之一块披萨,照明灯正好嵌在顶上的尖槽里。
像这样的走道有四条,对称分布在圆柱形离心区的四个方向上,每条狭长的走道两侧便是一间间的睡眠舱,铁球驾驶员以五人为一个编队,由一名长机驾驶员带领,所以自然也分配在同一间睡眠舱之中。
当他回到自己的睡眠舱时,其他人已经回来了,只不过相比之前少了两人。那两个倒霉的家伙在刚才的战斗中被击坠了,变成太空中的一朵血色烟花。所以舱室里其实只有长机驾驶员罗毅和另一名新人驾驶员迈克。
长机驾驶罗毅也是个年轻人,比风宇大不了多少,只是脸上明显多了些老兵的杀伐之气。相比于身高一米八的风宇,他稍微矮一点,一头浓密黑发,显然不是来自镧星太空城。说是老兵,其实他也才18岁,人生阅历也丰富不到哪儿去,从先前他作战指挥就可见一斑。
至于迈克,和他们不同,这是个棕色头发的白种人,身高达到一米九,毛孔粗大、毛发旺盛,看起来的视觉效果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长相斯文秀气的风宇和他站一起像是差了一辈似的,其实两人真实年龄都是16岁。
新亚洲的军队中出现白种人,在旧时代是很难想象的,毕竟亚洲文化当中的民族观念比较强,常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是在宇宙时代,新亚洲共和国固然是以亚裔人口为主,却也不乏白人黑人,都是早期星际移民的后裔。
经过SC0041年的殖民地独立运动之后,国家以星系为依托,各色人种共同努力在新星系开发拓荒,消除了曾经的隔阂。在其他几个国家同样如此,所以肤色和民族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什么社会问题,取而代之的是以权贵为主的地表人与平民为主的太空人之间的新矛盾。
看到风宇回来,罗毅脸上露出喜色,“看来还是有好消息的,风宇完成首杀晋升了,迈克你也要加油!”
迈克满面愁容地回答,“铁球人称铁棺材,早晚我也会像他们俩一样的。”
“没有的事儿。”罗毅拍拍他肩膀安慰道,“对新人而言最难的是初战,熬过这一战之后,死亡率就大大降低了。”
其实他何尝不知道迈克的话是事实,作为这一组的老兵,罗毅自己也只不过参加了三场战役,实际作战时间不到十小时,最初同一批次入伍的战友却是一个都不剩,其中三人至死都还未完成首杀。
但是完成首杀之后,由于有人工智能辅助模块的相助,存活率确实是大大提高了,除非在战场上被驾驶人形机动战士的高手给盯上。所以罗毅倒是对自己和风宇有信心,对沮丧万分的迈克却没抱什么希望。不过只要风宇能够继续跟着自己的步伐走下去,说不定这支编号1533的小队能够越来越强大。
睡眠舱很小,除了舱门,三面各一座双层床,对门的床没有下铺,而是五个储物柜,供驾驶员们存放私人物品,整个空间不到20立方米。除此之外,中间还有一张1.5×0.5米的折叠式长条小桌,这就是全部。
如果睡眠舱满员的时候,狭小的空间就像个沙丁鱼罐头,只不过这会儿却显得空旷了些,毕竟五人间只住了三个人。
而且这种睡眠舱甚至连个独立盥洗室都没有,而是每十个睡眠舱配置一间高速冲淋室。那是一种直径一米的圆柱体,使用者扒光自己走进去之后,带有清洁剂的高压水柱迅速从头顶一冲而下,瞬间将人体表面的污垢、死皮、老化角质等一冲而净,然后接下来便是同样粗暴的风干过程。整个洗浴过程只持续十秒钟,还没有脱衣服费时间。其实这种淋浴方式最让人觉得不舒服的不是速度,而是循环用水,当然,是经过净化处理的水。
三人干坐了一会儿,受到迈克低落情绪的影响,实在没有什么闲聊的兴致,处理完个人卫生之后,便各自倒头睡下。
初战,1533小队战陨率40%,击坠数2。风宇和罗毅各斩获一个击坠数,算是和敌人打了个平手。这便是被称为铁棺材的铁球部队的生存状态。

分享方式均为网盘链接,先转存,再下载这是我继续前进下去的动力
本站统一解压密码为:tfylion.top注意!!!压缩文件不要在网盘内解压压缩的方式均为“分卷压缩”,保证所有分卷在同一文件夹内,只需解压“part1″分卷即可!单独解压或者解压其他卷无效!如有疑惑,请点击跳转链接→解压缩操作步骤视频
(小说连载作品最新章节和催更请发表评论区或私信!)

https://drive.uc.cn/s/11a235d434744?public=1

UC网盘

https://pan.baidu.com/s/1aObi5jNQd9848fy44YemvQ?pwd=rd16

百度网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44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