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免费小说下载

“分享方式均为网盘链接,请大家多多支持先转存,再进行下载,这是我继续前进下去的动力!
此链接用于免费分享,仅供网友学习和参考,有能力者请支持原版作者。底部附有下载链接,本站统一解压密码为:tfylion.top(注意!!!压缩文件不要在网盘内解压,压缩的方式均为分卷压缩,保证所有分卷在同一文件夹内,只需解压”part1″分卷即可!单独解压或者解压其他卷无效!)如有疑惑,请点击跳转链接→解压缩操作步骤视频

简介:架空/历史/种田/援共/脑洞/群像/
2022年“两会”第一天,一名全国政协委员的公文包掉进了时间缝隙,出现在1949年9月的政协礼堂外

第1章 一个出现在1949年的公文包

人民大会堂门口,“两会”第一天的会程结束,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代表们三三两两走出会堂。离开高耸立柱之间的安保管控区,早已在大会堂外的广场守候的各路媒体记者们一拥而上,“拦截”政协代表当中的名人挖掘猛料。
“雷总,雷总等等我!雷总您好!”
大蒜台的两记者、两摄像前后包抄堵住了雷布斯。
“雷总,您去年在两会上提交的提案是‘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和重视,今年您准备的提案是什么呢?”
“今天政协会议才刚开幕,提案要过几天才提交讨论呢。提案确实我写了一个,现在只能说名字标题,叫做《推进制造业转型和创新转型,实现芯片产业弯道超车》。”
记者:“能说说在提案里您对芯片产业具体的建议吗?”
雷布斯:“不能。”
记者:“……”
雷布斯伸出手拨开各路记者,终于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雷总,雷总!”
从后面追上来的人不是记者,这是洪雷康导演,他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哦,洪导啊!”雷布斯和洪导演打招呼,“怎么样,体验到被成群记者包围的感觉了吧。”
“啊,唉,是真不容易,雷总,我有一事相求,我呢,写了一个关于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议案,以《长津湖》和《水门桥》为例说这个事,想请您帮我把把关,斟酌斟酌,您可是政协五朝元老了,而且每一届您提交的议案都能引起极大的重视关注,在这方面您可得提点提点我这个后辈,我今年第一次做政协委员呢。”
“不敢当不敢当,我的议案全都进入到督促落实阶段,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比较重要吧啊,我不是说影视文化这方面不重要,但我们这个行业涉及到很多的国家投资,所以,你懂的。”
“议案肯定有一些套路啊,规则啊什么的吧,我第一次自己攒议案,以前就只攒过剧本,没有经验,还得请您这个经验丰富的来把把关。”
“其实也不是定死格式的,这是议案,又不是八股,接地气,言之有物,别搞噱头,有建设性意见,应该就这样就行了。嗯你这个影视圈子可能还有点要求,下笔的时候要顾及到同行业其他人的面子,不能批得太狠。”
“雷总,要不您还是帮我瞄一眼我的议案草稿?”
洪导这么坚持,雷布斯也只好答应了。毕竟两人平时也有交情的。
“雷总,就是这几页。啊,要不要我传个电子版给你?”
雷布斯:“传不传都行,我也习惯在纸稿上检查自己的议案。”
“那就这样了,谢谢啊。”
上车,雷布斯打开自己样式古旧的政协专用公文包,拿出文件袋,里面是自己在这届政协会议要提出的提案、写提案时用的一些资料,还有今天刚刚下发的2021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雷布斯把洪导的提案草稿放进文件袋里,再把文件袋和公文包都交给两会指定的专职秘书。
“先把我送到上地,然后你呢回酒店,把包包放到我房间里,就可以了。”
“上地高粱科技园?”
“是,白天开会,晚上公司还得加班呢。”
“好的雷委员。”
专车在交通管制划出的车道开了一段就拐了出去,通往中关村的道路堵得很,雷布斯抓紧时间闭眼小睡一会儿,专职秘书看没什么特殊情况,也在后座靠着打起了盹。
两人都没有注意到,秘书手中抱着的公文包先是发出微微的白光,当白光黯淡下去的时候,黑色公文包慢慢变得透明,最后完全消失不见了。
1949年9月,北京。
巍峨的人民大会堂缩小、旧化,变成建于清末的北洋议事厅(1959年以前人大、政协的会场),巨大的大理石柱幻化成了古旧的墙面。
“国号,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旗,拟采用曾联松先生设计的五星红旗。”
“拟采用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
“主席、总理,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华民族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义勇军进行曲》当中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的句子,是不是有不祥?我们是不是对歌词略作一些修改呢?”
“我们虽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但是我们huan是一个贫穷落后滴国家,在国际上正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要争取中国真正的独立、解放、自由、富强,还要进行艰苦卓绝。长期的斗争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huan是保留原词较好。”
“还是保留原歌词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时刻提醒我们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居安思危嘛。”
最后一天的会程结束,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的代表们三三两两走出会堂。人潮散去,天色变黑,议事厅重归平静,只有两人一组的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战士在来回巡逻。
“哎呀,这里有一个公文包。”
巡逻的战士张顺、霍丰收发现了地上的黑色公文包。
“顺子,这可能是开会的政协代表落下的吧?”“哎呀,还真是政协代表落下的,你看皮包这儿的字,中中国。中国人民政治这个字应该是协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这个是啥字反正政协没错了。”
“政治协商会议的文件可是重要文件,顺子,你和我都不能看,咱们得马上上交。”
张顺、霍丰收将公文包交给了连长,连长交给了团长,团长交给了
“这是什么?”
职业习惯,中共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刻农先摸摸公文包的外皮,拿起来掂量掂量,又左看右看公文包有没有什么暗藏的夹层。
公安部长罗锐卿:“今天晚上7点20分,两名巡逻战士在政协会堂门口捡到的。两名战士、连长都以为这是哪位政协代表的公文包丢了,一路上交,最后交到我这里来了。”
“哪位政协代表的公文包?”李刻农打开包,先掏出的是一张红色的硬卡片,卡片带有一个挂钩挂针二合一的金属件,李刻农看了一眼就笑了,“开什么玩笑”
罗锐卿也噗嗤笑了:“肯定不是在里面开会的政协代表们的。”
卡片上面的字是: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出席证
雷布斯
0752
北京?2022
开什么玩笑,现在是1949年,不是2022年!第十三届政协?这儿刚刚结束的是第一届!第一次会议!
等一下,等一下
罗锐卿:“政协代表的名单里没有叫雷布斯的。现在在开的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七十多年后开第十三届,倒也合理。如果我们展开想象的话,接下来公文包里的其他物品都和这个代表证是自洽的。”
李刻农拿出公文包里的文件袋,抽出里面的文件,罗锐卿又补充道:“里面的文字好像好多被简化了,不过有大半是和1936年民国政府颁布的简化字大纲差不多,凑合着能看懂个大概。”
李刻农点点头,接着看。看第一份文件,李刻农就震惊了,猛地抬起头来。
罗锐卿对他苦笑:“李部长,我刚看这些文件的时候,也和你一样震惊。”
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
“哎,2022年的世界呀。”李刻农放下文件,竖起来拢了一下,“我真期待突然跳到2022年去,看看那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那时候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罗锐卿:“现在的情况,是一个公文包,从2022年的某个政协代表手里掉到1949年了。”
“不。”
让罗锐卿惊讶的是,李刻农给了个否定的回答。
“几十年前,我在圣雅阁书院念书的时候看过很多杂书,其中有一本《新中国》,也叫《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哦,这类小说叫做‘科学小说’,”
李刻农说道,“小说不是民国人写的,是清末的一个叫陆士谔的人写的。我看那本小说的时候呀,心情就跟现在差不多。”
“小说是这么写的,主角陆云翔本来生活在宣统二年(1910年),喝了几杯闷酒,一觉醒来,却发现已经是四十年后了,也就是1950年。”
“小说里面写,那个时候上海的租界早已收回,法庭上的律师也皆为华人,上海滩建成了方便商旅的浦江大桥和越江隧道,还有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埔,直筑到对岸浦东。”
“小说还写,未来中国一等巡洋舰五十八艘,二等巡洋舰六十二艘,战斗舰八十艘,驱逐舰一百艘,鱼雷艇七百艘,合并拢共有一千艘”
“呵呵,哈哈,”罗锐卿笑道,“作者是1910年写这小说的,那时候世界上还没有航空母舰。”
“我也是三几年到了陕北,在延安才学习到这些知识的,”李刻农说,“我不是说这个,我说的是,人们总喜欢展望未来,把自己所想象的未来用纸和笔写下来,很多科学小说都是这个样子。如果很厉害的作家,他写出来的文字就让人看得欲罢不能。”
罗锐卿:“所以,这是一个小说家,在政协会议召开的时候,想象新中国建立七十多年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李刻农微笑:“说不定这位大文豪真的是这一届政协的委员呢,这包不是在政协礼堂门口捡到的嘛。”
罗锐卿:“咱们的政协代表什么都缺,还真是不缺大文豪。那,刻农,我明天去问一下哪位政协委员在礼堂门口丢了包?”
“不。”
李刻农又给了个否定的回答。
“锐卿,这个得定为机密文件。”
罗锐卿:“老李,你”
李刻农没有回答,只是拿起雷布斯的代表证。硬卡片上印刷的字体清晰得连细小的边角都非常锐利,对着灯光晃一晃,卡片上还反射出泛泛的彩色辉光。对了,上面还印着雷布斯的照片。彩色的。
李刻农不是没见过这个时代的彩色照片,但是这个卡片上的照片颜色一点也不失真啊。
刚才李刻农把皮包拿起来掂量,感觉到了这个包特别轻。刚才把所有的文件倒出来后,李刻农又掂了掂这个皮包,比现在同尺寸的牛皮包轻多了。
罗锐卿:“你是怕,万一?”
李刻农:“算是吧。锐卿,这文件,不,这个包,就交由中央情报部保管好不好,只有你和我看到过里面的内容,是不是?”
“好吧。是,其他人都很自觉,没有看过里面的内容。”
“锐卿,我想,以后也不要有第三个人看到。”

第2章 它真的来自未来!

李刻农开出交接单,战士张顺、霍丰收捡到(未打开),连长(未打开),团长(未打开)罗锐卿(打开阅读过),李刻农(打开阅读过)。罗锐卿和李刻农签字,入档。
将公文包锁在档案室最里面那一排档案柜,李刻农就继续忙去了。建国伊始,所有人都非常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
两天后,开国大典。
政务院各机构正式办公。
人民解放军挺进西南、华南最后几个国民党盘踞的省份。
金门战役失败。
王镇率解放军进军新疆。
中国代表团抵莫斯科庆祝十月革命纪念日。
百万大军大西南剿匪。
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全国上下,努力恢复因蒋军破坏和连年灾荒而破败不堪的城市与农村。
主席启程访问苏联。
主席与斯大林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蒋介石空军袭扰大陆。苏联战斗机部队入驻华东防空,解放军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空军与防空部队。
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
海南岛解放,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四野创造了木船打军舰、木船执行两栖登陆作战的战役奇迹,薛岳败退台湾。
4月10日,金日成前往苏联访问,在莫斯科逗留长达半个月之久。期间他同斯大林到底谈了什么没有留下任何记录。
5月3日。
“斯大林给我发了个电报,通知我说,金日成同志来了莫斯科,人都从莫斯科走了,才发电报通知我。电报里还说,他同金日成同志‘谈了一些问题,具体谈话内容由他当面向你汇报!’”
主席的语气带着一些不满。
总司令:“斯大林同志就不能在电报里顺便把谈了什么问题给说一遍嘛,搞得神神秘秘的。”
刘副主席:“不肯在电报里说,那可能说明,斯大林同志和金日成同志谈的事情比较重大。”
主席:“不就是那件事嘛,猜都猜得到。”
总理:“这电报发出去的时候,金日成的火车已经开出莫斯科了,他5月13日就要抵达北京,到时候我们再听他说好了。”
5月13日。
晚11点半,总理紧急召见苏联驻华大使罗申。
“金日成同志与主席刚刚进行了会谈,他说了一件让我们感到非常吃惊的事情,”总理说,“朝鲜准备发动南北统一的战争。我们需要向斯大林同志核实这件事。”
罗申的密电发往莫斯科,斯大林很快回复:
“请转告毛泽东同志,鉴于国际形势发生的变化,费利波夫同志同意了朝鲜方面的意见。但此事一定要经过中国主席的同意。如中共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朝鲜的统一事业和南朝鲜人民的解放就要推迟。到底怎么办由你们共同商定。”
5月14日。
“我不是不支持你解放南朝鲜的想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咱们走的是一条路。我最初的想法是,待台湾、西藏解放后,再把部队调到北方,对你们提供后盾和援助。既然你同斯大林同志商量好了,你可以先打。需要什么,你说句话。”
“主席同志,只要中国同志同意,一切便可开始。我需要的一切,斯大林同志都给我了。”
中央情报部。
“中央要我们迅速搞清楚朝鲜方面的战争准备情况,如有可能,最好推断出朝鲜方面什么时候行动。现在直接问朝鲜同志,已经不大方便,所以,小田,这件事交给我们情报部了,你来协调各小组的工作。”
“是。”
李刻农又看向阎奎要:“美国和南朝鲜方面的情报,同样也需要我们情报部来做,向中央提供一份尽量准确的美军、南朝鲜军的军力、部署、装备、指挥层的情报。”
“是。”
工作布置下去。李刻农虽然分析情况、交待工作干脆利落,但脑子里却有一朵疑云在缓缓升起。
到底有哪儿不对?
是大半年前的那件奇怪的事情。本来李刻农都几乎把那件事给忘记了的,可连续不断的关于朝鲜的情报工作要求,大部分还是十万火急的要求,让他重新想起了那个神秘的公文包。
但这
这就一定表明那个公文包有名堂吗?不,没有100%的确认。哪怕现在李刻农认为99%是真的,情报部门也不能把这1%的不确定性留给中央。
“朝鲜方面的情况,六月份他们准备战争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了。”
“从各种情况分析,朝鲜人民军确实在做进攻的准备。我们国内就可发现一些端倪,比如他们向我们增购了不少粮食,军火人员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在朝鲜我们也有一些同志能够传递信息,他们给出了准确一些的日期,人民军向南进攻的时间可能在六月底七月初。”
“南朝鲜的情况,他们也在积极地宣称要搞什么北伐,美国对此是不同意的,或者美国认为北伐的时间应该是两年以后。但是南朝鲜军和南朝鲜政府对此非常积极。”
李刻农听完情报汇总之后各负责人的口头概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继续跟进,情报获取得越详细、准确度越高,对决策的支持力度就越大。”
“李部长,突发状况!”“南北朝鲜在三八线附近发生激烈战斗!”
“南朝鲜声称朝鲜入侵,朝鲜声称南朝鲜越境侵略!”
“李部长,现在最新的情况是,6月27日,朝鲜人民军已经大批量越过了三八线,正在朝汉城挺进,南朝鲜军在战场上处于劣势,这是经多方确证过的消息,明天出版的人民日报会刊登一部分这些消息”
李刻农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什么?稍等,我再确证一下,南北方发生大规模战斗是从哪一天开始的?”
“6月25号。”
625!!!
“奎要,你立刻到我办公室来。”
李刻农啪地挂上电话。看看时间,6月28日上午10时22分。
阎奎要把6月2527日朝鲜情况汇总交给李刻农,李刻农说他要当面向总理汇报,可能很快军委要组织召开会议。阎奎要敬礼走了。
阎奎要走后,李刻农关上门,将昨天提出来查阅的那个公文包从办公室的保密柜中取出,连同阎奎要的报告,一股脑放进一个更大的黑皮包里。
中南海。6月28日夜。
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会议,开会前的最后3分钟,总理才走进会场,后面跟着进来的是李刻农。总理此时看上去还心事重重。
“弼时,你的身体现在怎么样,还撑得住么?”主席问任弼时。
“在苏联疗养时,听说了朝鲜要打仗的消息,比国内知道得早一点,我就立刻提前从黑海回国了,”任弼时说,“撑不撑得住,也要把手头的工作做了,朝鲜的事情就是我回国的原因啊。”
总理:“今天我是主持人,那么会议就开始了。今天主要讨论的是刚刚发生的朝鲜半岛的战事,但开始具体讨论之前,可能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消息要在会议上知会大家。所以今天李刻农同志也列席了会议,这件事,由他向我们介绍。”
李刻农站起来:“主席、总司令、刘副主席,今天中午到晚上我与总理聊了很多个小时,总理终于决定把这件事在政治局书记处予以通报。”
“这件事是从去年9月29日开始的,就在政协闭幕的前一天。公安军中央纵队的战士张顺、霍丰收在政协礼堂附近巡逻时,发现了地上有一个皮包,外面写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的字样。两名战士以为这是政协代表遗落的公文包,随即上交连长,连长和指导员随后上交团长和政委,这几级的干部战士都恪守纪律,没有打开公文包查看里面的内容。”
“当天晚上,公文包交到了公安部部长罗锐卿同志那里,罗部长打开公文包查看之后,感到公文包中的物品非同小可,找到了我,请我和他一起来鉴定公文包中的物品。”
“我看过公文包中的物品之后,和罗部长一样,感觉非常震惊。因为,这个公文包并非这一届的政协代表遗失的,而是2022年,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会议的一位名叫雷布斯的代表遗失的。由于某种无法解释的原因,这个公文包从2022年回到了1949年。”
主席、总司令、刘副主席、总理、任弼时:“……”
李刻农:“在阅读公文包中的文件后,我感到十分震惊,但从情报工作的原则,又不能排除这是一起恶作剧的可能。因为有一些科学小说的创作者,他们很喜欢也很擅长描绘他们未来世界的情景,有不少科学小说都是以大胆假设未来为主题的。因此当时我选择没有向中央汇报这件事,但出于稳妥起见,我还是将公文包以及其中的文件设为机密级予以保存,从那时候到昨天,除了我和罗锐卿同志,再没有其他人看过这些文件。”
“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终于认定,这不是小说家对未来的假想,而很可能真的来自未来。”
“关键的事情就是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发动了南北统一战争。”
李刻农从他的公文包中拿出了那个公文包,再打开公文包,将里面的物品和文件全部拿出来。
“2022年召开的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这名政协代表的公文包里,有一些会议文件,有一份他打算在政协会议上提出的议案叫做《推进制造业转型和创新转型,实现芯片产业弯道超车》,”李刻农说到这里摇摇头,“里面的字我现在倒是认识了,但是说的到底是什么,我现在还是完全看不懂。”
“但是,公文包里还有另一份议案的草稿,可能是这位雷布斯委员的朋友,名叫洪康雷,也是政协委员,是一个电影导演。他写了一个议案,叫做”
“以《长津湖》为鞭,提高革命军事题材影视的水平。”
这文件拿到桌子后每人分一份阅读,这个议案在任弼时手里。李刻农基于1936简体字方案以及自己的琢磨,用细钢笔在议案上每个简体字的附近都写上了对应的繁体字。
任弼时:“形式上,《长津湖》很像好莱坞1962年的战争片《最长的一天》,也是由多位导演协作完成,表现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大人物和小人物的视角,穿插叙事”
“由于许久没有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长津湖》背负了太多。且不说题材之重大和严肃,单论影片的投资体量和演员阵容,就足以让全国无数双眼睛盯着”
刘副主席:“等等,‘抗美援朝’?”
任弼时:“对,抗美援朝。抗击美国,援助朝鲜。”
主席:“弼时,接着念,接着念。”
任弼时:“这是优点,却也是缺点。由于它背负了太多,因此这部电影变成了不仅要表现东线的长津湖战役,还要表现整个第二次战役;不仅要表现二次战役,甚至还要从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开始说起,光是仁川登陆就整整用了15分钟的CG特效镜头。这就让整部电影尽管时长达到了3个小时,但在剧情上仍很拥挤甚至可以说臃肿”
李刻农:“这一篇议案,有很大篇幅是评论一部叫做《长津湖》的电影,而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发生在1950年底的第二次战役中的一个分战场。但关键是,它里面明确提到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通过这条很明确的信息,我终于确认:公文包及里面的物品,来自未来。”

夸克网盘
百度网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7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