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历史穿越/权谋斗争/无间道/草根逆袭/
一场海难之后,他发现自己身处在明朝洪武年间末期。深知历史走向的他在明朝混的风生水起,却在一场皇权之争中做起了无间道。美女、财权、兄弟情义,他将如何抉择……
第一章 海难之后
我国某海域的海面上,一艘船体上标有国家文物考研队字样的渔船上面,一群人正在夹板上喝着啤酒,吃着刚从海里打捞起来的新鲜海味。这很明显就是一帮人打着公家的旗号出海吃喝玩乐来了……
船上一位看似二十七、八年岁的年轻男子,一脸痞相,留着一个光头,此时吃的正欢。他就是这支考研队这次出海的领队,赫杨。在一所三流大学历史专业毕业后,家里人便拖关系把他弄进了文物资源管理局工作,也算是专业对口。别看赫杨专业知识方面是个半吊子,但此人善于察颜观色,做人八面玲珑又讲义气,工作仅仅几年,却也混成了个小领导……
“我靠,怎么变天了。看样子要起风下雨了,今儿先不吃了,赶紧返航靠岸。”赫杨一边喝着啤酒,一边看着此时的天色说到。
众人听完了赫杨的话后,都是一脸的扫兴样,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把船调头……
“赫头儿,你看。”这时一个同事急忙指着海面上对着赫杨叫到。
赫杨听完后,一脸疑惑的朝着船头走进。可当他站在船头,看到海面上的景象时,却吃惊的差点叫了出来,海面上竟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而正好这个巨大的漩涡挡在了渔船要返航的航线前面,甚至它在一点点的向着渔船逼近……
赫杨正吃惊于这一奇怪现象时,天空突然电闪雷鸣,狂风怒号。他急忙叫到:“快点,快加大马力,调头。”
赫杨刚刚对着众人喊完后,海面上那个巨大漩涡伴着巨浪快速朝着考研队的这艘船前卷了过来……
“咔嚓、咔嚓”几声船体破裂的声音,船直接被卷进了漩涡里。赫杨只觉得自己眼前一黑,仿佛掉进了一个无尽的黑洞之中……
“醒了,醒了。王爷,他没事了。”赫杨刚刚有点恢复意识,便听见身边传来了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
赫杨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却见自己躺着了一张古色的木床上。而床边站着一个一身锦衣华服的男子,此人年约三十多岁出头,相貌平平却给人了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男子的身旁站着一名白衣青年,看似二十刚出头,明明是个男性,却长的好生俊俏。
赫杨目不转晴的盯着两个人看了看,又环视了屋内的情况后,从床上直接跳了起来对着面前的两人说到:“我靠,横店影视城?你们这拍戏也太下血本了吧。这床、这屋内的摆设,可都是正宗明朝的真货。”
赫杨虽说专业知识不怎么好,但好歹也是专门研究古董文物的,真假货还是可以区分出来的。赫杨说完后,面前的两人好像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一脸茫然的看着他……
赫杨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被换上了古代的服饰,便急忙问到:“我的衣服呢?还有我的背包呢?”
白衣青年听完了赫杨的话,笑着说到:“这位兄台,我们是在海边把你救起的。当时兄台已经全身湿透,你的衣物和包裹我已经让人帮你晾干收好。”
“哦,谢了。你们这今天没戏啊?”赫杨一边听着白衣青年的话,一边起身穿鞋问到。
白衣青年听完了赫杨的话后,竟然发现自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一时语塞的冲着身旁的男子看了去。
赫杨见状,也摇了摇头,便自顾的朝着屋外走去。出了屋外后,赫杨彻底的傻眼了……
屋外的景色就和自己平时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古代官府大院一样,可是无论是从这青砖石瓦,还是门窗上的木雕与封纸上看,这里的一切绝对是明朝初期的真品。赫杨呆呆的看着眼前这一切,他感觉自己随便扣下来一块木雕拿回家也够自己这辈子挥霍了……
但他很快观察到了大门的方位,他现在当务之急是给家里打个电话,因为他记得自己遇到了海难,也不知道家里人报案找他没有。赫杨想了想,便快速朝着大门走去,推开大门,来到长街之上。
这次赫杨绝对不仅仅是吃惊了,长街上全是古色古香的明朝时期建筑,路上的行人也都全部都是明朝的服饰。而且整条街上没有摄像机。眼前的景象绝对不是横店影视城里的,正宗的古建筑,绝对不是仿制品。此时赫杨心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可能是穿越了!
“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赫杨在街上观望了很久后,回到了当初的那间屋子内,对着屋内的男子和白衣青年问到。
白衣青年看着赫杨,说到:“北平,燕王府。”
赫杨听到了这个答案后,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准备,但还是有点一时接受不了自己穿越的事实。赫杨拿起了桌子上的水杯,猛喝了一口水,看着白衣青年说到:“北平?燕王府?”
白衣青年点了点头,算是回答的赫杨问题。
赫杨得到了个肯定的答复后,目不转晴的盯着一旁锦衣华服的男子看了半天说到:“北平,燕王府。你是朱棣?”
“大胆,我等将你救起,一直以礼相待,你竟然敢直呼王爷名讳。”白衣青年此时一改温雅的态度,对着赫杨吼到。
虽然赫杨没听到华服男子的直接回答,但从白衣青年的话语中也知道了自己的猜想没错。
赫杨这次又转头盯着白衣青年看了半天说到:“他是朱棣,你叫他王爷。又一身白衣……我靠,你不会是马三保吧?我去,你这么帅,当太监可惜了啊。”
赫杨的分析全对,那名华服男子正是日后的明成祖朱棣,只不过他现在还是燕王。而白衣青年,也正是燕王府小厮马三保。此时,马三保听完了赫杨的话后,显出了一脸的无奈和尴尬,因为赫杨说中了他的痛处……
赫杨见自己分析的没错,便又接着问到:“现在是什么年月?”
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那位燕王朱棣,饶有兴致的看着赫杨说到:“洪武三十年,三月初。”
赫杨听了朱棣的话后,便不假思索的把自己知道的历史直接脱口而出:“哦,洪武三十年三月?那朱元璋应该快立储君了吧。明年时他就该死了啊。”
“放肆,竟然议论当今皇上。”马三保听到了赫杨如此的谈论着当今皇上的生死,直接打断了赫杨的话。
而一旁的朱棣听完了赫杨的话,竟然眉头一挑,心中对着面前这个人有点拿捏不准。他到底是自己父皇派来的细作,还是刚刚一番言论纯属无心之言。但不管怎么样,朱棣从赫杨的话里听出了一件事,朱元璋要立储君了……
第二章 来自未来的人
朱棣听完了赫杨的话后,在心里暗自思量了一下,对着马三保说到:“三保,你先下去命人准备一些斋菜。这位大师刚刚醒来,先让大师吃些饭菜再说。”
赫杨一听朱棣叫自己大师,也是一脸的蒙圈状。转念一想自己的秃头,想必是让朱棣误会了,毕竟时代不同,可能朱棣认为只有和尚才剃光头,他误会了也是难免。
赫杨见马三保刚要转身出去,急忙叫到:“我不是和尚,不吃斋的,你就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全往上弄。对了,还有酒。全弄上。”
马三保听完了赫杨的话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便按照吩咐出去安排酒菜了……
马三保走后,赫杨转看向朱棣,报之一笑。赫杨可是混迹于职场,察颜观色的高手。当时他见朱棣听完了自己说朱元璋要立储君一事后,脸上明显闪过了一丝不容易被人查觉的神色。所以赫杨心里也断定朱棣支开马三保是要有话对自己说。
朱棣此时也对着赫杨笑了笑,说到:“还没请教兄台贵姓,哪里人士?”
呵呵,哪里人士?赫杨听完了朱棣的话,不禁在心里笑到。怎么告诉朱棣他是哪里人,告诉他,自己和他时邻居,住在几百年后的北平府,他也不能信啊。赫杨想了想,对着朱棣说到:“以王爷你的认知,我很难和你解释。我来自未来,说了你也不懂。哦,对了王爷,你们怎么救的我?”
朱棣见赫杨说话总是莫名其妙的,心里更是对他产生一丝好奇,说到:“我皇三哥上个月出海遇难,我们在寻找沉船时,发现你和他们一起被海水冲到了岸边。三保见你穿着怪异,而且身上有很多奇怪的东西,便把你一并带了回来。”
赫杨听完了朱棣的话,嘴角笑了一下,说:“你三哥?那不就是晋王朱棡么。你告诉他不用什么出海寻仙药了,让他剩下的时间好好享受一下最后的时光吧,他最多还有一年的寿命了。”
朱棣听完了赫杨的话,眉头一皱,说到:“你这话什么意思?你说我皇三哥大限将至?为什么你轻易说出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可是本王却感觉你说的有板有眼。你到底是什么人?”
此时此刻的朱棣心里根本就没有关心自己三哥的死活,他更想知道的是赫杨到底是什么底细。而赫杨当然也知道朱棣的用意,这个人可是日后的明成祖,历史上争议很大的一位皇帝。和这种人打交道自己必须谨慎一点,更何况现在自己在人家的地盘上……
赫杨想了想,对着朱棣说到:“王爷,我真的很难给你解释清楚我是什么人。简单点说,我是从几百年后来到这里的。所以你们这里的事情我全部都知道。”
赫杨说完后,看着朱棣一脸的疑惑状,便知道他根本没理解。赫杨摇了摇头,继续对着朱棣说到:“如果你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在大宋朝的话,你会怎么样?心里会怎么想?”
朱棣尽管不明白赫杨想要表达什么,但还是很认真的想了想,说:“你的意思是说本王回到了以前的朝代吗?那本王一定会知道当时那个朝代发生的事情。”
“对,就是这个意思。我就是从以后朝代来到这里的。所以我知道你们这里将要发生的所有事情。我是一个从未来穿越到这里的人。”赫杨听完朱棣的话,立刻对着朱棣说到。
朱棣听完了赫杨的解释,表面上虽然点了点头。但内心里却对他的话还抱有保留的态度,毕竟他现在心里思量的事关系到他日后的生死存亡。
这时,马三保进屋说到:“王爷,酒菜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用膳了。”
“好,我们这就去。”朱棣回应着马三保后,又对着赫杨说到:“还不知怎么称呼阁下?”
“好说,什么阁下不阁下的,叫我赫杨就行。”赫杨也没有理会明朝时什么抱手作揖的礼节,大手一甩,对着朱棣说完后,已经直接迫不及待的走出了屋子,准备先吃饱肚子再说。
酒足饭饱之后,赫杨对着朱棣问到:“我的背包呢?给我,找根烟抽。饭后一支烟,快乐似神仙嘛!”
当然了,赫杨的话,朱棣根本听不懂。他也只是照着赫杨的话,吩咐马三保将赫杨的背包取了过来。赫杨接过了背包后,便开始翻弄起来……
由于当时出海的原因,赫杨把背包里的物件都用小密封袋装好,做了防水处理。手机、指南针、钱包、充电宝、巧克力、烟、还有一盒十片装的超薄套套等等。
赫杨一件一件的把物件取了出来后,朱棣和马三保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这些东西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内。赫杨将烟掏出后,给着朱棣和马三保发了一圈,然后自己点燃一根,开始吞云吐雾。
赫杨一边抽着烟,一边在心里合计,这万一自己一时半会回不去了的话,自己烟瘾犯了怎么办?只有这一包烟了。赫杨这时看了一眼朱棣和马三保,两人只是把香烟拿在手里观看,好像观赏珍宝一般。
最后,马三保开口对着赫杨说到:“这是烟叶吧?我们这里也有,不过抽法不一样,我们用烟杆抽。我房里有,三保是云南人,这种东西是我家乡那边种植的。”
赫杨听完了马三保的话,立刻来了精神,烟的问题解决了。便急忙让马三保取来了一支烟杆和两大包裹的烟叶,自己收了起来……
马三保取来东西后,一直盯着赫杨的指南针看。赫杨见状,便知道马三保心中想什么,直接把指南针递给马三保,说到:“这个送你了,反正几年以后你也用得着这个东西。”
马三保有点惊愕,他没想到赫杨竟然把这个东西送给他了。他虽然看明白了这个指南针的原理,好像和罗盘一样,但做工精致,在马三保眼里,这个东西应该很贵重。
而一旁朱棣,却在摆弄着赫杨包内的这些对他来说算是神奇的玩应。此时的朱棣心里似乎有点相信赫杨真的是从以后的朝代来的,用赫杨的话说,他是来自未来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促进文化交流,本站整理收录的小说资源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共享:本站为非盈利性文学索引平台,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收费性质的阅读与下载服务;
2、版权归属:所有作品著作权及衍生权利均归属原作者/版权方,本站不主张任何内容所有权;
3、侵权响应:如权利人认为本站展示内容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把该作品相关材料私信至站主或者发件到邮箱。经过核实后,本站将会在48小时内永久下架相关作品。邮箱tegw202@gmail.com
4、用户义务: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本站资源进行商业牟利、盗版传播等违法行为。
5、我们始终尊重原创精神,倡导用户通过正版渠道支持创作者。如对版权声明存疑,请联系我们进一步说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