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君》作者:机器人瓦力-免费小说下载

“分享方式均为网盘链接,请大家多多支持先转存,再进行下载,这是我继续前进下去的动力!
此链接用于免费分享,仅供网友学习和参考,有能力者请支持原版作者。底部附有下载链接,本站统一解压密码为:tfylion.top(注意!!!压缩文件不要在网盘内解压,压缩的方式均为分卷压缩,保证所有分卷在同一文件夹内,只需解压”part1″分卷即可!单独解压或者解压其他卷无效!)如有疑惑,请点击跳转链接→解压缩操作步骤视频

简介:古典仙侠/
那边憨皇帝垂拱而治,大将军撒豆成兵,良官吏惩办河伯;
这边娇纯狐仙念报恩,顽劣猴王求长生,慕世龙子访叶公;
还有新罗花郎着女装,东瀛山伏念九诀,天竺西域客人自远方来……
一个人、神、怪万物交织的世界。
一个道、佛、儒三教争雄的时代。
数不尽的才子佳人、神仙高僧、妖魔鬼怪、巨盗大侠,上演千古佳话。
一个从小被寄养在江南道观、有家归不得的世家子,生逢其时,终成一代天君的故事。

序章

传说在千万年前的上古时代,混沌未分,什么都没有,直到某一天盘古一斧劈开了清浊,这才辟出天地宇宙,万物也由此诞生。

那时候,五岳四渎都还没形成,强横的神怪、凶暴的妖兽却四处肆虐,有抑善扬恶的恶神“穷奇”,专门杀好人为乐;有贪欲贪吃的“饕餮”,见到什么就吃什么;有无日之地的“烛龙”,睁眼白天、闭眼黑夜;有一飞几千里的“鲲鹏”;有九尾狐、横公鱼、浑沌……

它们有善有恶,或身高百丈,或人面兽身,或腾云驾雾,或呼风唤雨,或喷火生焰,或吼声震天,不能一一说个清楚。

其时人类虽然是万物中的最灵者,却只能苦苦支撑,几番濒临灭族。还好没过多久,圣贤们便纷纷出世,他们带领先民大战妖魔,战得风云为之变色,山河为之动摇,天地为之崩裂!幸好人类连连得胜,把它们或彻底消灭,或驱赶到那些蛮荒化外之地,继而建立起了家园。

伏羲、女娲又神农,从三皇五帝,到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再到老子、孔子等家伙……从立八卦、补天裂、尝百草、创文字,又到谈道德、讲仁义……就这样,在圣贤们的开智教化下,曾经茹毛饮血的人类,逐渐步入文明,逐渐平定天下,因此又成为了万物中的最贵者。

然而正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尽管妖魔败走他方,人族内部因为各种的权力名利、各种的学说思想,竟然从来没有停止过内斗的争霸争鸣。加上妖魔们不甘放弃曾经的统治地位,千万年来,它们一有机会就呼聚全部族人,甚至勾结人类里的叛奸,燃起战火,意图颠覆天下……

所以中土神州的面貌,始终都是分分合合,周转不息。

话说一百五十多年前又逢乱世,幸得本朝黎太祖黄崖起兵,召集了儒道佛三家圣贤之力,扫平世间的乱局,那些妖魔贼人则逃命回去了荒蛮化外,时至今天,还不敢踏入神州半步。

这大黎朝承得上天的眷顾,传至四代,皇帝老儿皆为明君,又有儒家贤臣良将辈出、道佛两家高道高僧不断,终于治出了个升平之世,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如今随处可见繁华。

现在的世道,虽然不像上古时代那样动不动就山崩地裂,却也够热闹的。

这就不得不提从古到今被尊称为“真人”、“仙人”的一群人,他们正是人类战胜妖魔的圣贤力量之一,这些人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乘龙驾鹤,上天入地;或化身鸟兽,潜行江海、翱翔名山;他们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一个念头就化身千万,游历人间而百姓不识。

谁不想成为这样的真人神仙呢?

为了教化先民,《易经?彖传》云:“圣人以神道设教”,如今已经是万教林立,当中又有三教争雄。

哪三教?自然是儒、道、佛。

而因为世人追求成仙、成佛、成圣贤,三教盛行于世,无论朝堂上的君臣,还是田舍间的老太公老太婆,都喜欢谈玄讲禅,修行之辈更是不计其数。不过别看那些人一个个虔诚万分的模样,却都是相互看不顺眼的,它们互相利用、互相排毁之事也不知闹了多少年了。

三教之间争斗不休,各教里头同样如此,儒家有古今之争、理学心学之争;佛家显密两教共十宗,这边胜义有、那边毕竟空;道家则是服铒派、符箓派、丹鼎派三分天下。

什么存天理,什么心即理,什么顺凡逆仙,什么性命双修,什么带业往生,什么见性成佛……普通老百姓还真个搞不清楚。

都有着自己的理论、自己的追求呢!

而在道佛二教的经书典籍中,仙真鬼王?那是随口即出。菩萨佛陀?动辄就长篇大论!他们谈的仙界诸天,世人也无法确定是否存在,但那些高道高僧虽然没有传说中的神仙那么厉害,却不乏神通广大的家伙。

再者万物发展来到了今日,大到山川河流,小到猪圈鸡舍,无不有神灵做主;而人死为鬼,被世人立祠地供奉起来又成了神,尤其那些穷乡僻野里名目众多,朝廷的卷册中记载的数目少说都要万计!同时既有民间传说,又有文人弄笔,凭空造出了诸多人物……

都不知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弄得这世间“举头三尺有神明”,没有神明都有鬼怪。

还有这天下宗门何止十万九千?旁门左道更是无数,那边巫医星相,动动嘴唇施施针,观观天象看看相,就能法术通天;这边剑仙弹指之间,取人头于千里之外,专注剑道击技而入圣;更不能忘却那些多情的狐仙女鬼,来自异域的胡神灵怪……

世间每天都在层出不穷的纷扰之中度过,难道不比上古时代更加热闹么?

如果要说这大黎朝最热闹、最富庶的地方,出了京师长安,就莫过于江南了。

而江南之中,则数金陵。

眼下正值是风清气爽的秋分时节,金陵城内熙熙攘攘,街上行人精神饱满,他们的衣着即使不全是华衣丽服,但至少也算干净得体,而街道两边的店铺鳞次栉比,酒楼食肆门庭若市,道观寺庙的山门前车水马龙,又有朗朗的读书声从书院学舍传出,当真热闹。

城中的冶城山上有一座名为朝天宫的道观,却是属于道教丹鼎派南宗的一支山门。此时道观的殿堂、道院人影憧憧,门人们忙活着什么地走来走去,一片风风火火的紧张气氛。

在嘈杂的声音下,西山道院正有一阵响亮的少年吟诵声:

“终日奔波只为饥,才方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兮。

唔好诗好诗……好像还有点欠缺,‘若要世人心里足’前面再添两句吧:‘紫衣穿旧换黄袍,后宫佳丽收三千。做了皇帝求长生,更想登天作神仙。’哈哈哈,这才像话嘛,君子有成人之美,我不就是吗?噗……哈哈……不许笑!

话说回来,为什么我从小做着个南柯一梦长大,还是不懂满足呢?我倒不想当皇帝,只是就算以后能当上神仙,也好像有很多愿望啊……

‘骑飞龙而驾鲲鹏,驰于方外,休乎宇内,烛升十日而使风唤雨,雷公作臣,夸父为役,宓妃作妾,玄女为妻。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

大丈夫生当如此!咳,不过现在的问题是钱,该怎么筹够钱啊!!总不能连人带畜的卖了整间道观吧?好像……原本我们是卖艺不卖身的……”

第一章 阿客

“这支羊毫笔不错,宣州笔,值点钱;这本《齐谐记》里有很多前人解析留下的蝇头小字,大好啊;这副六十四卦桃木牌自然不用多说,极品;这幅汉朝山水画也是稀罕……”

厢房里面已经是一片凌乱,家具装饰等陈设之物统统都七零八落,没有半点之前雅意盎然的样子。谢灵运伸手把墙上的那幅山水画摘下来卷好,然后放进了旁边地上的一个箩筐中,再继续翻找着周围值钱的东西。

而大箩筐快要满载了,没有金银珠宝,都是些少年人的心头好,也许在当铺朝奉的眼里,最宝贵的会是那一把辟邪镇宅用的铜钱剑。

谢灵运马上又找到一块墨砚,转过身正要放入箩筐,却满筐的宝贝入目,他不禁叹了声,年少的脸容上全是难舍的神情。好像那些东西听得懂一样,他叹道:“你们不必难过,不是你们负我,是我负你们,该我羞愧。也不要怨恨,我何尝不想不负如来不负卿,只是这次真的事态情急……”

把墨砚也放了进去后,他向满筐的宝贝抱拳作了一揖,道:“希望你们能遇到一个更好的知己,有缘再会!”

在金陵城西北边,有一座名气不凡的青山“冶城山”,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曾经在这里设立官冶,令铸剑大师干将、莫邪铸造宝剑,留下了诸多纷纭千古的传说。后来山上建了一家叫朝天宫的玄观,属于道教丹鼎派南宗的一支,从几百年前拉起山门,经历几朝数代,一直传至今天。

谢灵运正是现任观主南阳子的真传三弟子,他还是个襁褓婴儿时就来到道观了,被师傅师叔等人养育大,师长如父,师兄弟们又情同手足,朝天宫就是他的家。眼下道观有难,需要筹钱去应对,大家都在砸锅卖铁,值钱的物品都拿去典当,他当然也要尽上自己的一份力气。

“这幅画?”他望着木床边墙上的一幅水墨画,红字落款为谢灵运,他摇头哂笑:“虽然我觉得你价值千金,可是没有人懂得欣赏啊。”

画卷上绘的并不是山水人物,而是非常怪异的风景,就像好多竖起的大木头上萤火点点,真是让人费解,不过这倒正常,因为它来源于梦境。

谢灵运从小就会做一个奇怪的梦,梦到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人生,那些记忆伴随他的年纪而渐渐苏醒,那些模糊的事物观念也变得渐渐清晰。在梦境那里,他活到了二十来岁,随着一次交通意外,这个很长很长的梦戛然而止,不再有了,那还是在不到一个月前的事。

如果是那个世界的人,一看这幅画就会理解,这是从山顶上鸟瞰满城高楼大厦的夜景。

到底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他不清楚,显然现在他是谢灵运,这里是大黎朝的天下,中土神州的金陵。

世上只有南阳子师傅知道他常做这个怪梦,师傅笑呵呵说:“这是好事,老头儿吾一日三睡吾身,不就是为了这个梦么?”因为按照以往来看,做过南柯梦、黄粱梦的人都会大彻大悟,从而得道,比如“吕祖”吕洞宾的经历。

当年吕祖上京赴考,在长安的一家酒肆里遇见一位道人云房先生,相谈甚欢。到了晚上,道人亲自为他做饭,吕祖有些困意便睡着了,他梦到自己在“华肴国”考中了状元,一路官拜丞相,儿孙满堂,真谓享尽了荣华富贵;然而忽然又犯下了抄家重罪,妻离子散,他也成了个穷苦潦倒的孤独老头。

这时候他梦醒了,而云房先生的饭还没煮熟呢,梦中的四十年也就过了一会儿,云房先生看着他就说:“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肴。”

吕祖因此大悟,于是科举也不考了,跟着道人修道去了,后来修成了神仙,成为丹鼎派祖师爷之一,这便是黄粱梦。

那个奇梦自然给了谢灵运早慧,以及一些说不清的知识眼光等,但他却自觉自己仍旧是少年心性,便连眼前这些宝贝都难舍难离……哦是了,谢灵运拍拍脑袋,心里嘀咕道:“梦醒的时候我才二十来岁,还没试过红袖添香,没试过很多事情,扶个老太婆过马路而已,结果就这样成仁了,这可不能怪我不悟。”

想起吕祖,又想起一首诗,却是后来有一位落魄书生听了黄粱梦的故事后大发感慨,作了首歪诗儿:“四十年来公与侯,纵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借枕头。”

“感同身受啊,要向先生借枕头!那个枕头应当很值钱吧?”

谢灵运望向了床头位置,伸手一搂,哐铛一声,将自己枕了多年的竹纹瓷枕也放进箩筐,大不了他以地为席,以泥为枕。而且他以前早就有过试验,自己在哪里睡都能做那个梦,师傅又借过枕头用过几晚,什么事都没发生,它没有神通,只是个普通的瓷枕。

这时他的眼角看到原先压在瓷枕下面的一摞家书,不由得拿起翻了几翻,尽管每一封都已经读过很多遍了,他依然渐渐看得入神。

信上对他的称呼多是“公义”,那正是他的大名谢公义,灵运则是他的字。其实他并非金陵本地人,而是来自京城的人家,因为一些秘辛,当初家人怕养不大他,就送到江南这儿托朝天宫帮忙抚养,所以他由此还有个小名“阿客”。

但别人仅仅知道谢客是外地人家的孩子而已,他的身世是一个秘密。

事实上连他都搞不清楚家人究竟在怕什么,一问到这方面,师傅却也糊里糊涂:“我和你爷爷君子之交,那是淡如水的,问那么多俗不俗呀?再说当年见你可爱,怎么忍心推托?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为师跟你一样不清楚,但是为师晓得,你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就是你家人与为师最大的期望。”

这十五年来,家里只有爷爷在他四、五岁时来过一次,然后就是每年一两次的书信来往罢了,他甚至不知道父母的模样,世人也只识公仁、公孝、公信,以为谢家老四一出生就夭折了。

“随缘吧。”谢灵运把书信都放了回去,不说远在京城的谢家肯不肯为了这件事而帮忙,他自己就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恩惠,再望望周围,到处都是从小到大的快乐记忆,他点点头:“我一直都在家,现在也是。”

想到这一点,那些对宝贝的难舍之情倒是淡了,朝天宫才是最重要的。

谢灵运又翻了房间一遍,所有纸札笔墨什么的值几个铜钱的都扔进箩筐里,直到再也找不到一件像样的东西了,他才拖着大箩筐,往厢房门外走去。

外面庭院里正好有几个人走进,看到他拖着一箩的笨重身影,其中一个身着蓝色道袍的总角孩童顿时欢呼一声,蹦跳着跑来:“师哥,师哥,你果然藏了一箱黄金!”

第二章 长生猪

“哈哈,道观有救喽,有救喽!”蓝袍小顽童欢呼雀跃的冲来,头上的垂髫摇来摆去。就近一看到那箩筐里的东西,他瞬时又愣住身子,苦下脸来:“什么嘛!都是些小玩意,三师哥,黄金呢?”

“你的道号叫作黄金子,再蹲进去就是了。”谢灵运没好气地拍了小孩的滚圆脑袋一记,啪的一声!看着师弟抱头龇牙的吃痛样子,他嘿嘿笑道:“我这一棒喝,有没有什么明悟呀,黄金子?”小孩鼓气地瞪了他眼,道:“才不,我的道号准备叫冰糖葫芦子的。”

庭院里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朝天宫历来是这么个气氛,就算大难临头,观人们还能说说笑。

这个小顽童名叫恒宝,是观中的真传四弟子,也是观主南阳子年纪最小的内门徒弟,现年只得八岁。

天下所有道观的门人都会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弟子,平日里诵经学道,也负责那些斋醮科仪等的杂务;另一种则是真传弟子,可以跟随师尊学习真正的修真之法,相对的就要讲究心性和身体的资质,尤其是非心地善良之辈不传。

由于朝天宫收人严格,在真传弟子的选拔上更是近乎吹毛求疵,所以现在山门里只有四个真传,此外还有食粮牒道一百名,以及食粮学童五十名。

在真传弟子中,大师兄姜浩,年及二十,农家孩子出身,修行有六七年了,是个勤奋厚实的人儿;二师兄玄野,则是个弃儿,尚在襁褓的时候被家人狠心的扔在路边,差点冻死,还是南阳老头捡了回来,抚育长大,十七年纪,也修行有六七年。

老三谢灵运,来历神秘的“客儿”,十五岁了,还没有开始真正的丹道修行,对此师傅说“你不用急,百日筑基就够了”;小师弟恒宝,金陵普通人家的孩子,因为年纪太小,也就做些入手功夫的修炼,为踏入金丹大道而做好准备。

眼下几天前师傅就带着大师兄下山去访友了,看看能不能借到些钱;二师兄前段日子就去了岭南那边游历闯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归期;于是冶城山上,已经是谢灵运当家做主……

“博佑叔,过来帮帮忙,和我把这些宝贝搬出去。”谢灵运唤过了一位外门师叔,也是观里担当“通经道长”一职的博佑子,两人一起抬着这只沉沉的大箩筐,与众人走出西山道院,前往三清正殿那边。

一行人来到三清正殿外面宽阔的殿前庭院,绕过了绿树、马槽,只见院落中间的两座石制大丹炉前,青石板上堆满了一箱箱、一筐筐的杂物,显露出来的一角都是些“小玩意”,不少是些破旧衣服,放眼过去没一件值大钱的,而道人们正把这些杂物搬放到几辆四轮木板车上。

“阿客。”看到他们的身影,看到那个头戴逍遥巾,身着朴素的白儒衫的高大少年,院子里的十几人纷纷出声打招呼,但看清楚了谢灵运的那筐“宝贝”,跟刚才恒宝似的,都立时有点失望,就这些可不够啊!

真以为我会点石成金么?谢灵运与博佑叔将箩筐放上一辆板车后,他才转过身,对众人正色道:“能典当到多少钱就多少钱吧,我知道不够,可难道去偷去抢么?多半被人打得连师傅都认不出你,到头来自家还要亏了跌打酒。恒宝你笑什么,大人说话小孩子走开,走走走!说真的,现在只能盼着师傅那边多少能借到一些了。”

众人都点了点头,事到如今唯有这样了,谁又有别的什么筹钱办法吗?

其实朝天宫还有两个人是比谢灵运辈分高的,两位真传师叔,只是不顶什么用。

顽空师叔是从来都不管这些事情,整天里疯疯癫癫,就不要指望了;而另一个,铅汞子师叔,山门的头号炼丹高手,此时也在院子里,他大概五十多岁,额边有些白发了,身材短小,比十五岁的谢灵运还矮,头扎木簪、穿着件黑色道袍,腰侧挂了一个精美的花纹木葫芦,最奇异的是有一头肥肥白白的成年金华猪跟在他旁边。

“哎!”铅汞师叔正一副愁眉苦脸,围着几辆货物走来走去,突然眼尖见到挂在炼丹房墙上的那一幅真品《元气体象图》都在车上,他终于忍不住苦声嚎叫起来:“灵运啊灵运,你这是要了师叔的命啊!看看这一车车的,你把观里的东西全卖了,这怎么行啊!”

他急忙地把那幅《元气体象图》从车上取下来抱在怀中,语带哀求:“这件留下吧?”

“不留,师叔你放心,我已经提前临摹好了一幅新的挂在原处了,是不是高人的笔迹,不要在意啦。”谢灵运摆摆手,还望向他的腰侧,双眼一亮,脱口地道:“那个葫芦也不能留,交出来!”众人也都留意到了,恒宝嘻嘻一笑,果断地扑上去要抢,这个葫芦怎么都比一件汗衫值钱!

师叔自然不肯,顿时一手挟着画幅,一手捂住葫芦地跑来跑去,闪避着身后恒宝的争抢,急得哇哇叫:“这些东西都是宝贝呐,这些东西都是宝贝哇!!阿客,你还有人性吗?!哎哟别抢,别抢……”

看着眼前闹腾的追逐,众人都没有阻止的,倒有几个人在忍着笑意。谢灵运哼了一声,抱拳向天空拱了拱,道:“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君子先爱亲人,再爱百姓,才再去爱万物。如今道观正撞上大劫,师叔难道要为了些心爱之物,就置亲人而不顾吗?”

“我又不是君子,我是真人!!”

师叔的尖叫一声高过一声,恒宝也跑得满头大汗了,谢灵运看得无奈地摇头,好吧,师叔,是你逼我的……他扭头望向躺在石丹炉边的那只大肥猪,一挥手指去,喊道:“恒宝,去取绳子,把长生捆起来拉走!”

“嗷噜——”大肥猪耳朵动了动,抬起了头来,那双猪目里闪过一丝惊恐。

“万万不可!”眼见恒宝还真的转身跑向车边,拿了条粗绳子给谢灵运,铅汞师叔就好像被点中了死穴,也不躲藏了,慌急地奔去:“万万不可以打长生的主意!它与我有孽缘,是我欠了他一些情分,我没有还清之前,玉皇大帝都动它不得!”

“长生”乃是一头长生猪。所谓长生猪,是寺院中豢养的一些猪、牛,僧人会养到它们终老为止,以示佛门的慈悲。前朝京城的菩提寺还有一只长生猪,在养了十几年之后死去,僧人把它火化了,竟然得到一百多粒的舍利子,那正是一头已经得道成精的猪。

而这只猪,话说在两年前的某一天,铅汞师叔难得生了几分走动走动的雅兴,便下山去逛市集。当时市集有个老翁在贩卖自家猪圈的一胎新生猪仔,长生就在其中。没想到它一看到师叔,就发了疯似的瞪目狂吼,还猛冲过去要咬他,又似乎懂得人话,师叔大惊地询问之下,才搞明白原来他们是前世有故、孽缘未了。于是师叔便高价买了它下来,然后亲自供养,取名长生。

谢灵运晃荡着手中的绳子,眼睛转着圈,漫不经心的道:“师叔呀,看你是亲亲,还是爱物喽。”

“嗷!”长生站了起身,扭动猪嘴嚎了一声,似生气似不安的样子。

“莫恼,莫恼。”铅汞师叔连忙拔掉木葫芦的塞子,倒出了一块红枣果脯,喂给走来的长生吃。它伸出大舌头一卷,吞下果脯便蹬动猪腿,一溜烟跑掉了。而师叔马上又变卦,不肯交那幅《元气体象图》和葫芦出来了,他弱弱地说道:“阿客,道观这回确有劫难,但是交不上税丹又怎么的,我们的山门还能真被人拆去么?我却不信,你们信吗?”

众人面面相觑,恒宝挠了挠脑袋,哪有什么答案?

事情是这样的,本来每年秋收之期,天下的教门都要向朝廷上交赋税,其中道门要向道录司交些丹药符箓什么的,金陵也是这样,以前没事,没成想今年刚刚收齐丹药,放在库房里,还没运送出去,就被一个巨盗全部偷走了。

这批丹药是要拿来应对北方生起的瘟疫、救济百姓用的,案固然要查要破,巨盗固然要绳之以法,却都遥遥无期啊!据讲北方的疫情还在日益加剧,所以金陵所有的道观要在一个月内,重新赶制一批丹药出来交上去。

其中最主要的一种丹药名为“回天丹”,只要阳寿未尽,濒死之人服食了都能够回阳生春,不至于枉死。可是回天丹用料珍贵,火候又难以掌握,就算是专修外丹术的服铒派炼丹高手,都往往要花上三炉的材料才能炼好一炉,消耗极大,专修内丹术的丹鼎派人士自然更难。

现在要在一个月之内赶制出原本筹备了几近一年的丹药,尤其有一百颗回天丹……

对于那些有钱的道观倒没什么,就是割了一块肉而已;对于朝天宫,则是移山填海,原因很简单,没钱。

其实朝天宫也曾经显赫过,祖上出过几位高道,直到如今仍然有“金陵名观”的美誉、仍然占着金陵固定的两个大观名额当中的一个,却在银钱、门人数量等方面比中观还要不如,穷得衣食住行无一不陋,就连道观的围墙破了,都没钱去修补。

并不是因为什么,全是“门风门规”所致,收人严格所以门人少;没有与民争利的商铺生意,不收香火钱,下山去打斋出诊等都不收报酬,反而时常扶危济困,所以穷。

再看看城中另一家大观“神乐观”吧,山门有近五百人,足足有五十多个真传弟子,观主田成子修为高深,是朝廷册封的“金陵护法”……拥有上万亩的庄田、几十间的房地商铺、络绎不绝的香火,凡是替人打斋治病都要收钱,富贵人家的座上宾,隔三岔五就开坛讲经发展信众……

这些铸就了全城最富有、也最有声望的玄观,金陵第一大观!老百姓们就有那么一种心理,越有派头的越厉害,再加上神乐观的人暗中诋毁,朝天宫的乐善好施反倒成了是没本事的拉拢人心。

朝天宫人喜好清静,不想卷入一些无谓的纠缠,历来都很少去搭理神乐观,往日靠着祖师爷传下来的几十亩田产,也能维持着平静快乐的日子,今下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钱去哪儿收购材料来炼丹?而且因为供不应求,最近金陵一带的药材价格每天都在水涨船高。

交不上税丹不但是丢了声誉面子,也是一种失职,轻则从大观降为中观;重则嘛,连拉起了几百年的山门都要被朝廷拆掉,罚为野庙!哪怕是事出有因。谁叫你是大观来着?

而根据初步的预算,朝天宫至少要拿出二百两黄金才能赶出这批丹药,也即是二千多两银!然而全观的钱只有不到一百两银……就算把那几十亩田产全卖了,都筹不到五百两银,况且以后拿什么过活?

这才有了今天整座朝天宫上上下下翻箱倒柜的情况。

“最多就是罚我们降为中观罢了,中观就中观,死不了人。”铅汞师叔依然抱紧着画卷不放,一边扫视众人,一边力不从心地叹道:“我们早该料到有这一天了,成了中观,日子倒过得轻松。”

天下的道观寺院都有大中小的级别之分,对上还有一个“祖庭”,即是开宗立派的最初那家山门、一个宗派的发源地,通常祖庭在该派系的所有山门里实力最强,也享着朝廷册封的最高的地位。

比如丹鼎派南宗的祖庭是台州天台山上的“桐柏宗”,有些宗派因为历史渊源则会有多家祖庭,像丹鼎派北宗的祖庭就有“重阳宫”、“永乐宫”、“太极宫”三家。

山门的级别不同,朝中地位、道牒数量、礼仪规格、赋税轻重等等也会随之不同,而金陵只有两个大观名额:朝天宫,神乐观。

“怎么能这么说……”众人听了都觉得不妥,守不住祖师爷的基业,那绝对是毕生的耻辱,想一想都浑身鸡皮疙瘩,而且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

“交出来!”谢灵运摊开手掌,神情越来越冷峻,师叔啊师叔,当然不能这么说!

抛开名誉、耻辱那些不讲,这真是生死存亡的关头,金陵多少的道观日盼夜盼,就等着朝天宫倒霉的这一天呢?卢龙观、玉虚观、洞神宫……只有朝天宫倒下了,它们才有机会晋升为大观。神乐观?大家作派相反,几百年来积怨已深,根本走不到一条道去,神乐观那帮人恨不得今天就踏平冶城山!

这回如果交不上税丹,并且在数目上差距太远的话,岂不是给了他们最好的借口?神乐观的势力太大了,一旦发动信众围山,群情汹涌之下,根本不用朝廷的批准,为了“平息民愤”,来个先斩后奏就能拆掉朝天宫的山门!因为谁都清楚,朝天宫的实力真的太弱了……

到时候败局一成,就更加难以收拾了,不然以师傅那么淡薄名利的一个人,又怎么会厚着脸皮奔来跑去的问人借钱?

想着这些,谢灵运不禁为此心酸,也没有心情开玩笑了,他厉声喝道:“师叔,宝贝没了,可以去当铺赎回来;志气没了,你去哪里赎回来!?”

是啊,山门绝不能降级,更不能倒下!众人都握紧了拳头,突然一路沉默的博佑叔喊道:“阿客,我想起我房里还有个红木书盒,我这就去取来!”说罢,他便快步而去。

“我……”铅汞师叔抱着宝贝,说不出话地怔怔看了他好一会,也被这徒侄的棒喝喝得有些愧疚,降为中级似乎……他最终还是松开手,缓缓地把画卷和葫芦交出去了。

众人也宽了一口气,谢灵运面容展笑,伸手拍打着他的肩膀:“师叔,你果然是个君子。”师叔白了他一眼,不忍心看它们被放上车,他扭过头,又赌气地道:“我就选择亲亲,我是猪,你们也是猪。”

旁边的恒宝听着这话,却不以为然地倒着那葫芦里的果脯吃,一边吃一边嘻笑道:“师叔,就算你是长生猪,我也是长生牛。”

没有再理会师叔,谢灵运指挥着众人继续搬放一箩箩的物什,待到全部搬好,博佑叔也气喘吁吁的拿着个陈旧的红木书盒回来了,谢灵运喊了一声“走,下山。”一大行人就拉着五辆板车,带着全观门人所有的家产下山去典当。

而殿前庭院这一边,望着谢灵运的背影,铅汞师叔忧郁的度来度去,不停地唉声叹气,这个阿客,这个阿客!

掌门师兄总是说在几个徒儿里,谢客儿最得他的心,也是身体资质最好、心性最聪颖、福缘最高的一个,未来朝天宫如果能中兴,那肯定是因为谢客儿……可是现在,这家伙却要把整个道观卖个一干二净!

“哼!”铅汞师叔嘀咕地诅咒道:“最好城里的当铺全部倒闭了……”

夸克网盘
百度网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