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作者:浙东匹夫-免费小说下载

“分享方式均为网盘链接,请大家多多支持先转存,再进行下载,这是我继续前进下去的动力!
此链接用于免费分享,仅供网友学习和参考,有能力者请支持原版作者。底部附有下载链接,本站统一解压密码为:tfylion.top(注意!!!压缩文件不要在网盘内解压,压缩的方式均为分卷压缩,保证所有分卷在同一文件夹内,只需解压”part1″分卷即可!单独解压或者解压其他卷无效!)如有疑惑,请点击跳转链接→解压缩操作步骤视频

简介:都市/生活/重生
重生94年,当纵横南洋、叱咤风云的海岛大亨。
把自己的领地,建设成全球土豪心目中,超越迪拜和摩纳哥的圣地。

标签:特工 腹黑 赚钱 重生

第1章 开局只有一条船

1994年,兰方群岛。(本书主角华人,但基地在华夏领海线外架空群岛,有永久土地产权、矿产私有化、以及某些特殊行业的合法化。请放心阅读,不必担心为人作嫁)
湛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一幅不逊于马尔代夫和仙本那的南洋风情。
洁白的珊瑚沙滩上,一个溺水少年,在旁边少女的急救下,呛出几口海水,悠然转醒。
“卧槽,老子不是被人阴了么,居然重生了?”
他叫顾鲲,睁开双眼后,仅仅花了几秒钟,就接受了重生这个设定。
错不了,因为他明明记得,自己刚刚死过一回——那是2019年的一天,手下已经拥有好几条船的他,因为一时大意没忍住诱惑,亲自上阵在南洋公海狩猎无人潜艇卖钱,结果被大洋国海军算计了。
“声呐无铜、捞走无用”之类的无本生意,那都是刀头舔血的,入市有风险。
他没来得及回忆更多,面前少女的哭喊就把他拉回现实。
“哥,这种天气怎么能出海呢?要是出事了我一个人可怎么活?咱没吃的,忍两天就是了,又饿不死。”
顾鲲缓了缓,认出这是他妹妹顾盼。妹妹也年轻了很多,还是中学生模样。
“我这是往回重生了多少年?看这样子……应该是25年前吧。”
稍一回忆,顾鲲就定位了重生的时间点。
他想起高中毕业那年,父母留下的抚恤金花完了,学校又扣着毕业证问他追缴积欠的学费。家里青黄不接,他冒险在大风天出海捕鱼,结果出了事故差点溺死。
所以,现在是1994年。
这里是他少年时的家,位于兰方群岛主岛的一座渔村里。
或许有看官会好奇:兰方群岛在哪里?
事实上,这是一个与地球高度类似的平行世界。
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大马砂劳越州和印尼纳土纳群岛之间的南洋海域,多出了几个小岛。(严正这个位置是在华夏国的南海九段线之外,且跟华夏领海并不接壤)
因为生命的奇迹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儿的海底珊瑚虫自古以来涨势特别喜人,砂劳越河又带来了足够的泥沙沉积,天然形成了一些珊瑚岛。
明末以来,这里一直有个华人小王国。
近代的时候,兰方群岛当然也逃不过侵略者的魔爪,跟隔壁文莱一样沦为“被保护国”,直到1984年1月1日,才跟文莱同时结束傀儡的命运。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各项指标缩水版的文莱。
总国土面积2600平方公里,主岛1800平方公里,当前人口8万,后世人口20万。
经济法规和政策也相似:永久土地产权、没有地产持有税、允许矿藏资源私有化、矿藏权归土地权人所有。
不过这后面两条目前还没什么意义,因为1994年的浅海油田勘探开采技术还比较落后,兰方的海上油田还没被发现呢。
顾家祖籍华夏国东海省,顾鲲的父母在84年兰方独立前夕牺牲了,所以家道中落。
当时顾鲲才7岁,顾盼4岁,是靠抚恤和一边念书一边打渔活下来的,也算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前世他已经42岁,奋斗出了一份家业。名下有几条千吨级的远洋渔船和海运船只,搞渔业和外贸。还买了一个小岛的地皮经营渡假村,走马尔代夫模式,净资产数千万。
如今重生,等于是要再来一遍。
不过他并不担心,因为多了一世的阅历,完全可以少走弯路。
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重新挣回上辈子的家业,而后更进一步,前途无量。
……
花了两分钟想明白现状后,顾鲲拍了拍妹妹的后背:“别哭了,哥不会再冒险了,咱回家。”
兄妹俩光脚踩着礁滩,一脚深一脚浅,回到自家的高脚水屋。
高脚水屋是一种用木桩子在滩涂上支起来的的木屋,省去了打地基,在婆罗洲很常见。
没见过的,想象成吃鸡雨林地图里那种小木屋就行了。
进屋后,顾玩顺便看了一眼墙上的挂历,日期是2月1日,腊月廿一,再过两天妹妹的学校就该放年假了。
挂历下方的墙边,放着几个编筐,家里的食物就储存在那里。
顾鲲记不太清当年的苦逼程度了,所以走过去翻看了一下。筐里只剩十几条咸杂鱼,以及一杯熬粥的马来长米(香米)、几片椰子干。
至于现金,只剩下十几块令吉。
穷成这样,难怪被逼得大风天出海打鱼,17岁的年轻人还是冲动呀。
顾鲲出神回忆的同时,妹妹已经把咸鱼和香米收走,去屋外石灶上,用红树枝生火熬鱼粥。
顾盼知道哥哥刚受了点伤,需要补补身体,就把家里最后的米都煮了。
顾鲲闻到粥香才回过神来,循味走到灶边。
顾盼把一碗刚煮好的鱼粥递给他,顾鲲本来想谦让,但实在扛不住漂泊后的饥饿,稍微吹了吹凉,几口就喝完了。
喝完粥抹抹嘴,顾鲲长叹一声:“都怪哥没用,咱把余粮都吃完了,将来怎么办?”
顾盼想了想,很懂事地建议:“明天开始就纯吃鱼呗。咱家就剩这条船还值几个钱,要不抵押给刘叔、问他借点钱吧?等台风季过了,大不了我们上刘叔的船帮工,我也不念书了。”
17岁的顾鲲,驾船跑海已是一把好手。如果给别人打工,确实能混个温饱。
无非收益上限会比自己当船主差很多,没什么奔头。好处则是稳定,不用操心柴油涨价、海鲜跌价带来的亏本。
前世这次出事之后,顾鲲还真是把船押出去,才换来了活路。然后兄妹俩过了三年极为艰苦的日子,才攒够钱重新赎了条N手船。
不过,既然已经重生了,顾鲲不想多走这几年弯路。
因为他知道,未来的几年,是非常珍贵的——到了98年,金融魔头索狗一来,南洋各国经济起码倒退十年,血流成河,到时候什么生意都难做。
他前世之所以发展那么慢,快三十岁才混出点名堂,就跟他刚恢复元气时,便赶上了索狗收割的屠刀,大有关系。
既然如此,怎么可以重蹈覆辙?
他肯定要尽快让自己强大起来,留好后手。
“船是咱最后的谋生工具了,不能押出去。哥会想办法的,你好好念书就行了。”顾鲲把碗里的余粥一饮而尽,摸着妹妹的头谆谆教导。

第2章 赶上了风云时代

喝完粥之后,顾鲲躺在床上养伤,一边静静地想着出路。
94年真是个创业的好年份,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应该北上去华夏国,做进口海鲜生意。
当年1月1日,华夏央行正式宣布,不再发行人民币外汇券,汇率双轨制正式结束——
对于想向华夏出口商品的外国商人而言,这条政策价值千金。
在此之前,人民币的官方汇率是很坚挺的。
93年12月,1块美元才兑5块7外汇券,而94年1月份,直接跳水到了兑8块6普通人民币。(在黑市上,外汇券比普通人民币贵50%,但是官方计划价是1换1)
所以嗅觉灵敏的对华出口商人,如果肯用人民币结算的话,你同样的生意收到的钱,就能比上个月瞬间多一半!
当然了,如果你直接把这些人民币运走,那也是没什么赚头的,因为人民币汇率贬值了嘛。
但如果拿着这些钱直接在华夏当地采购成物资,那就大赚了,因为人民币在本国境内的购买力并没有马上下降。
94年信息流动并不快,所以眼下几乎还没有南洋的外贸商人注意到这个商机。顾鲲要是能喝头口水,做第一个把马来特产海鲜卖到粤东省的人,绝对能爆赚一笔。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顾鲲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操作层面的困难。
首先就是自家的渔船太小。只有11米长,2米多宽,最大载重十几吨。船的材质是木壳铁龙骨,有一台30马力的柴油机,也可以用风帆。这船是父母还在世时留下的,已经年久失修。
船扛不住风浪,也就无法驶过南海到达粤州。
看样子,去粤州之前,还得先另想办法捞一笔外快,换条大船才好做事儿。
一说起捞外快,顾鲲自然而然想到了前世的老本行——他可以先去附近的爪哇海捡“垃圾”卖钱。
重生前的顾鲲,涉猎打捞水文探测设备的生意十几年,被他意外事故阉掉的大洋国驱逐舰护卫舰不计其数,无人潜艇也不小心捞了好几条。
加上后世有不少保密资料到期解密,所以他对于南洋马、印海域的相关历史记录,了然于胸。
他知道,早在80年代,大洋国海军,就经常在兰方西南边的爪哇海上投放声呐,以防备露西亚人。
如今因为露西亚已然解体两年了,这些设备都成了真正的海洋垃圾。
大洋国没了假想敌,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些原本造价昂贵的侦察设备,丢海里都终止维护了,你捞走都没人知道。
作为一个热爱大海的渔民,为了保护环境,顾鲲于情于理都该把这些遗弃物回收。
不过,顾鲲现在还太弱,也不想被人盯上,所以他决定只干一票就收手。
因为你偶尔试试水,还能解释是渔船拖网不小心割到的,卖得多就没法解释成巧合了。
最重要的是,兰方人不要这玩意,因为兰方没有国防。
就近出货只能卖给大马。而大马也不够胸怀大志,所以卖不出高价。
思之再三,顾鲲心中有了决断:这次出海,能找到几个就割几个,但暂时只出手一个。剩下的找个地方藏起来从长计议。
至于自己的合法收入来源,主要还是靠捕捞海鲜的生意来掩盖。
想明白一切后,顾鲲说干就干。他立刻仔细检查了一下自家的船况,看看明天能不能出海。
柴油不太够了,船略有受损也要花钱修。
另外这次出海估计要一周,顾鲲要给妹妹留足口粮和生活费,他自己也需要补给品。
他决定找人借钱。
……
半小时后,顾鲲踅到邻居刘民家。
刘民就是顾盼口中提到的那个“刘叔”,四十岁光景,是他们父亲当年的战友。他家如今挺宽裕,有几万令吉积蓄和一条两百吨的渔船、雇了三四个水手帮工。
只是刘民娶妻后怕老婆,所以从来不帮衬战友的后人。
因为大风天,刘民也没出海,一家人都在。
看到顾鲲,刘民还没吱声,倒是他老婆汪菡笑着招呼:“呦,小顾啊,坐,别跟婶子客气。”
“婶子您自便,不用招呼我。”顾玩也没敢让对方端茶倒水。
刘民偷看了一眼老婆,轻声问:“小顾,可是有什么难处?”
顾鲲也不废话:“刘叔,我是没办法了,家里一点余粮都没,冒险出海还遭了灾,想问你借点钱,2000令吉,一个月之内还,我也不白借……”
一听是借钱,汪菡立刻插嘴了:
“小顾,不是叔和婶子不帮你。你叔也不容易,别看咱家船大,可是还欠着贷款呢,大风天没进项,一天天的都是白花花往外亏,银行才不跟你讲道理,下个月按揭还得照还……”
对于渔民家庭,船始终是最值钱的财产。顾家那条破机帆船,如果新造也要五六万令吉,十几年的旧船都能值一万多。
而刘家的船有两百吨,还有电动绞索的拖网机,起码值四十多万令吉。所以刘家也做不到全款,肯定要欠些按揭。
汪菡拿按揭的借口来堵借钱者的嘴,也是屡试不爽了。
顾鲲不想跟妇人饶舌,就直截了当跟刘民开价:“刘叔,我想过了,要是这次出海回不了本,那说明我不是经营的料,以后我投奔你、帮你跑海。
你要是觉得我这一身本事,不值你赌一把,那我只能去找别人了。”
听顾鲲这么说,汪菡眼神立刻就亮了。
她知道顾鲲是跑海的一把好手,潜力不错,如果肯给刘家打工那就太好了。
“既然你这么困难,叔和婶子也不能见死不救,”汪菡满面堆笑地应承,还掐了把丈夫,“你个死货,还不快拿钱给大侄儿!”
刘民乖乖从家里柜子翻出二十张100令吉。
……
拿到钱后,顾鲲先去岛上唯一的杂货店,采购了足够兄妹俩吃用一个月的生活物资,还把船开到附近的船坞,交了修理费,吩咐修好后加上油。
这些全部弄完后,他才回家。还剩700令现金,顾鲲决定一分为二,给妹妹留200应急,自己身上带500。万一后续还有花钱的地方,总不能不留余量。
顾盼见他回来,欣喜地出来迎接,还接过大包小包清点。
“二十斤香米,五十斤棕榈粉,三十斤香蕉,两斤棕油,还有香茅薄荷叶……”
看着这些食物,顾盼心里就踏实了。
棕榈淀粉就是粤菜甜品中常见的西米。
哪怕在马来亚,棕榈粉的价格也是比香米要贵的。
不过在兰方,因为大部分岛太小,土地盐碱度高,种不了水稻,只能种椰子、棕榈、芭蕉这些海滩树种,所以这儿的西米比香米还便宜。
饭都吃不起的穷人,就经常拿棕榈粉煮揉成团子吃,跟吃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口感差不多。只不过这珍珠有拳头那么大,一顿吃两三颗就饱了。
至于烧菜用到的油,也是油棕榈榨的油,因为其他油都得进口。
珊瑚岛种不了蔬菜,所以缺维生素就靠薄荷香茅这些热带香料解决,或者吃水果替代蔬菜。
最常见的就是香蕉了,又饱腹又有维生素。这儿的香蕉便宜得跟土一样,1个令吉只能买一斤半香米,却能买十斤香蕉。
顾盼一边把食物收好,做了晚饭,一边也跟哥哥打听他的计划。
顾鲲当然不可能跟妹妹说实话,他饱饱地吃过晚饭,随口编了一些借口搪塞,然后就睡下了。
一夜的充分休息,让他第二天醒来精神抖擞,些许伤痛似乎也消退了。
17岁的身体,恢复力就是强啊。
不过他觉得很饿,起床后又连喝了五大碗昨晚剩的凉鱼粥。他觉得自己重生后似乎胃口大增,也不知道那么多能量都消耗到哪里去了。
喝完粥,顾鲲去附近的船坞,把昨天修的船开回来。
今天海上风力的已经降低到了五六级,是个适合出海的日子。

夸克网盘
百度网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7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