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作者:渔雪免费小说下载

此链接免费分享仅供网友学习和参考,有能力者请支持原版作者(底部附有下载链接)

文案:轻松 重生
千禧年,领导们正喊着GDP的口号,老板们还以带着秘书为荣,草莽们则猫在时代的浪潮里刀光剑影。
……
方卓重回2000年。
十年后,一群风投、私募联合起来气势汹汹的闯入集团总部,对惊愕的方卓恳求道:
“方总,您其它的项目都上市了,这第一个项目到底什么时候能上市啊?”
“明明说好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都快十年了,老大!”

第一卷 安得广厦千万间

第1章 财富隐藏在报纸里


黄白不接的天花板,漆面斑驳的栏杆,满是汗味的床褥,落伍过时的贴纸,一个简陋又鲜活的世界。
方卓睁眼醒来,花了五分钟时间确认自己回到大三的青葱岁月,带着饱经风霜的记忆重新站在了千禧年的九月时空。
然后,他如梦初醒,抓起报纸就蹲在门边急切翻看。
宿舍门被推开,室友林诚拎着暖水瓶走了进来,他悠哉悠哉地给自己泡了杯茶,忽然发现好朋友的怪异举动。
“哎,哎,老方,你搁那干嘛呢?别给我翻乱了,我那买回来的报纸都还没看呢。”
“过两天给你多买几份,我先翻翻。”蹲着的方卓头也不回地说道。
林诚怔了怔:“你这一目十行的是找什么呢?”
“找钱,找钱,找钱。”方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有些忧郁的又说了一句,“过两天我表妹要住院了,需要钱。”
表妹住院?过两天?是转院吗?
林诚思索两秒,自动把时间上的逻辑理顺,纳闷道:“什么病?生病要钱也不用你出钱啊,再说了,缺钱你翻报纸干什么???”
方卓摇摇头:“重病,她家里,我家里……钱都不够,不能眼睁睁看着悲剧再……在我眼前发生。”
他声音停顿,语带叹息,“再”“在”听起来一个音,林诚倒没觉不妥,只跟着叹了两口气。
方卓站起来,活动了下蹲麻了的腿,感慨道:“现在需要钱,需要财富,这个时代,财富都隐藏在报纸里啊。”
“财富隐藏在报纸里?”林诚嘲笑道,“宿舍的报纸天天都是我特么买,平时也不见你们看啊,啥财富?我怎么没瞧见?”
方卓抿抿嘴,抓着报纸走了两步,拉开窗帘,让千禧年的阳光照射进合肥印刷技术学校的宿舍。
人生重来,他有一个很明确的认知,这个世界绝大部分的事情都能用钱解决,如今还没到信息时代,那些发展浪潮孕育的财富细节正在报刊上等待有心人的挖掘。
方卓把报纸摊在林诚平时用的书桌上,指着一个豆腐块的新闻,说道:“这是《新安晚报》转载《参考消息》的一则新闻,说是要增强竞争,打破垄断,拆分重组。”
林诚茫然道:“那怎么了?”
方卓又翻开一份报纸:“去年11月,咱们和老美达成协议,差不多明年就要加入WTO了,你看,这里写着根据WTO的规则,一旦我们加入,一两年内的成品油进口关税要降至6%,三年内放开零售,五年内放开批发。”
林诚满脸懵逼。
“前年,石油部改组,分出来三个公司,石油、石化、海油,它们都要应对入世后的竞争,还有彼此之间的竞争。”方卓侃侃而谈,“这种竞争落实在终端是什么?是加油站的竞争。”
“国内现在有很多民营加油站,它们会是石油和石化的全力争夺对象。”
方卓重新翻出一份《经济日报》,找了两页,指着一行小字:“你看,这里说,全国有数万家民营加油站。未来几年,它们的价位都要水涨船高了。咱们手里要是有一家加油站,反手一卖,最起码是两倍的利润,80万能卖160万,200万能卖400万,捡钱一样的赚!”
林诚这时候已经听得满是敬服。
他问了一句:“那你家有吗?”
方卓默默收起报纸:“没有。”
林诚:“……”
两人一起思考了会惨淡的现实。
林诚勉强消化了几则新闻之间的联系,由衷的感叹道:“老方,没看出来,你有双犀利的狗眼啊。不过,没有本钱好像面对机会也赚不到。”
“是啊。”方卓忍不住叹息,这确实是个问题。
曾经,他勉强算在体制里混过,那时候属于合同工,后来辞职创业去做外贸,好不容易要红火起来就撞见了特总登台搞贸易战……
然后,就回到大三了。
刚一回来就得面对一件让整个大家庭未来数年内都愁云惨淡的大事,偏偏,时间很紧,不然去北京买个厕所都能坐等升值变现。
转眼到中午,林诚去打了两份午饭,方卓边吃饭边看报边聊天。
就在他几乎要翻完最后一份报纸的最后一页时,视线里的豆腐块新闻忽然出现一个有些熟悉的名字。
【针对我市不良资产的股份混改是对产业升级的积极探讨,这既需要主管部门正确的领导指向,也需要主动借助资本市场功能。
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陈树隆表示,有信心在年内完成红星宣纸的资产置换工作,这将会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走向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方卓放下筷子,紧紧盯着“陈树隆”这个名字,这人可不简单,未来是位发展很好的大人物。
而且,自己曾经出于兴趣详细了解过他,农村出身,扎根金融,性格自负,嗯,自负……
“怎么了?”林诚发现好友停下的碗筷和严肃的表情。
方卓喃喃自语:“没事,没事,好像是找到了一个财富密码,就是在想输入打开的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这是什么?他是干什么的?”林诚不解,看了一眼报纸。
“国企单位的领导,唔,一把手。”方卓努力回忆曾经看过、查过的相关事件,他不记得什么资产置换工作,但前后一些典型事迹还是知道的。
而且,现在的有些公开信息也能再查查,陈的上位发家在业内还是挺出名的。
“林诚啊,我这几天可能会有点忙,学校有事你帮我照看着点。”方卓抖了抖手上的报纸,心里隐约有个主意。
林诚点了下头,他伸手拿过报纸,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横竖也没从豆腐块里看出“财富密码”四个字。
但是,之前老方说话言之凿凿,还拿什么加油站举例,可谓气度不凡、大家风范、风度翩翩、高瞻远瞩。
“老方,密码还给你,以后要是挣了钱别忘了俺,反正,你吃羊肉我喝口汤就成。”林诚把报纸递回去,笑道,“狗富贵,勿相忘。”
“嗯,我要是富贵了,一定让你好好享福报。”
林诚欣喜点头:“谢谢了啊,兄弟。”
方卓心思涌动,心里不算太正的主意渐渐成形。
嗯,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产。

第2章 降维糊弄


陈树隆,这个人物在“国债327事件”里崭露头角,那是5年前,也就是95年一场有关国债期货合约的“多”“空”对战,他率领安徽省的国债资本取得“多”头胜利。
在这之前,安徽省国债有着多达5亿的亏空,此役过后,不仅填上窟窿,还获得了上亿的盈利,陈树隆本人也拿到了政府的现金奖励。
时人不清楚这笔奖励的数字,但方卓依稀记得那是这个时代可以称之为巨款的数百万,最起码也价值两个加油站了。
当然,这和盈利相比还是小数目。
玩证券,懂金融,有能力,敢打敢拼,以及最重要的,他出色完成任务的结果让领导们很满意。
方卓努力回忆着陈树隆这位在未来被很多人嚼舌根的人物,又试图找到更多的相关信息。
然而,报纸都是当下新闻,专门骑车去的网吧也找不到更多有用的消息,毕竟,这个时节的百度刚创立没几个月,谷歌也没进入国内,正闪耀的都是门户网站和BBS论坛。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报纸上的不良资产“红星宣纸”有一块地皮是以后政府对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
并且,地皮在未来一两年就会升值。
这一点很重要,只是,超前信息的变现方式还有待考量。
回到千禧年的这天下午,方卓去了趟银行,取出自己的全部家当,2000块钱。
尽管如今“万元户”的说法已经不再流行,但这也是一笔不菲的钱,包括了他从小到大的压岁钱和近半年的生活费。
方卓的家境相对不错,母亲是在县里的建筑公司当工程师,父亲则是省内省外的拉货跑车,也就差不多一年后,建筑公司效益降低,家里贷款买了没两年的货车莫名大修,父亲背债转行引起连锁反应,从此就是绵延近十年的阴霾。
等到家里情况稍有见好的希望,母亲却突然入院,身体也没检查出什么确切毛病就离开人世,那年,她五十三,刚有能力的方卓满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和怅惘。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回到宿舍,方卓见到秉烛夜读的室友林诚。
“方卓,回来了啊,家里电话打了?”
“没通,应该在忙。”方卓有在回来途中用电话亭往家里打了个电话,他问道,“怎么在这点着蜡烛看书?”
“停电了。”真·秉烛夜读的林诚关心道,“那没问到你表妹转院情况啊,他们来合肥要不要提前准备?”
“等他们到了再说。”方卓叹气,也没提转院这个误会。
林诚把书合上,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
宿舍里安静了一会,只有光影起伏不定。
过了会,林诚有点受不了气氛,开口换个话题:“方卓,你想好去哪实习了吗?”
“还没来得及想。”方卓答道。
“我现在是既想升本,又想赶紧工作。”林诚踌躇道,“我想去深圳,那边有我老乡开公司,听说工资待遇不错。不过,感觉还是学历高点,以后发展更好。哎,真的犹豫。”
方卓没有立即说话,他知道这位仁兄最终还是选择考试升本,宿舍里另一位搬出去住的室友赵南勇则是怀揣当老板的梦想去了改开明珠的深圳,还有一位徐凯是家里有关系已经和学校打了招呼正在工作。
再过几年,升本没考上的林诚去了厂里,梦想当老板的赵南勇回家跑起出租,倒是已经工作的徐凯顺顺利利的上班、结婚、生子,就是后来听说孩子不是他自己的……
二十一世纪,时代在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可普通人翻出的浪花只是澎湃浪潮中微不足道的点缀。
“考试你就专心考,想去深圳就早点去,不要首鼠两端,要是去了深圳,记得早点买房。我听人说,房价以后会涨很高的。”方卓规劝道,“嗯,贷款按揭买也行。”
“贷什么款啊,听说深圳工资一个月有将近两千块钱,狠劲干几年再找个媳妇,家里再添点,就可以直接买了。”林诚笑道,“我特烦欠人钱,更别说问银行借了。”
方卓摸了摸额头,狠劲干几年怕是在那边就不好找媳妇了,再狠劲干几年恐怕只能去越南买了。
“再说吧,过几天我和你普及下房价趋势。”方卓摇头。
林诚又嘀咕了几句,突然瞧见方卓在摸黑拿出双肩包,收拾衣服。
“你收拾衣服干什么?后几天都在医院吗?”
“不是,我出去两天去义乌置办点东西,学校有事你帮着看点。”方卓随口道。
林诚不解,追问两句见室友搪塞,只好说道:“那行,班上点名我帮你看着点,老师问起来就说你上医院了。”
他叹口气,继续秉灯夜读。
宿舍里一时只有书翻页和收拾东西的细碎声,偶尔,窗外还有车经过的喇叭声。
第二天一早,林诚迷糊醒来,缓了两分钟去瞧室友的床铺却发现已经收拾干净,方卓和他的双肩包都消失不见。
“这家伙,什么时候转性会收拾床了……”
他喃喃自语,走到床铺前发现枕边还折着两份报纸,最上面一份印有粗黑的“合肥市产业招商推介会”字样。
※※※
9月14号,周三下午,最近因为工作事情忙得焦头烂额的陈树隆走出单位,习惯性的走向50米外的证券所。
每次清闲或者碰到不顺心的事,他来这里总能得到很多灵感和心灵上的慰藉,红色、绿色的数字仿佛有着非比寻常的魔力,令人沉迷。
证券交易所里股民不少,最近一路上涨的A股极大的激发了大家入场的热情。
『1850点』
陈树隆抬头看了眼今天的A股点数,夹着公文包坐在了大厅里,他没去拿门口提供的免费报纸,就一边看盘一边思考手头的工作难题应该怎么解决。
这个不良资产“红星宣纸”已经流拍两次、找合作告吹一次,实在是个老大难。
“不好意思,成华大道是东边方向么?”
陈树隆的思绪被一声口音有些奇怪的问话打断,他扭头看向门口,看到一个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年轻男人。
不像是学生,表情气度没那么稚嫩,不像是职员,连着衣服戴的帽子有些新潮,也不像是老板,没有那一手标志性的皮包和鲁莽。
外地来的?好像有点南边的口音,广州还是深圳?或者是港台来的?
陈树隆心里有个下意识的判断,看到门口的大妈对年轻人摇头。
他想了想,合肥好像没有成华大道。
年轻男人冲着门口大妈笑了笑,很自然的用英语道了声谢,顺手又拿了份免费报纸,悠游自在地走进证券大厅。
陈树隆回过头继续看盘。
没过几秒,年轻男人坐在了他身边,摊开报纸认真地看了起来,稍倾,他从单挎包里拿开一瓶水拧开喝了一口。
陈树隆的余光瞧见矿泉水瓶上是不认识的英文标签。
大厅屏幕里的A股点数慢慢跳动。
一行行的股票代码或绿或红。
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和清秀脱俗的年轻人。
他们各自若有所思,彼此都没开口。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重塑千禧年代》作者:渔雪.txt」,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2bf09e68ca5d
提取码:V4Ek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重塑千禧年代》作者:渔雪.txt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hGiaCtZPNGYalfhFzmHXw?pwd=uuxd
提取码:uuxd

链接:https://caiyun.139.com/m/i?2i2MoYbjL5E9j
提取码:6gly
复制内容打开移动云盘PC客户端,操作更方便哦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0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