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悬疑 灵异
十年时间,我抬了三百多口棺材,其中有阴棺、阳棺、悬棺、二次棺以及钝棺等等,经历了一些离奇怪异的事情,到最后却发现……
谨以此书告诉那些看不起抬棺匠的人,请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个行业,我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尊严。
第1章 我是八仙
悠悠中华五千年,风流人物若繁星,自东汉起,人被分为上中下三等,上为贵人、中为百姓、下为贫民,行业被分为九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
按照东汉时期的观点,我不知道把自己定位在几等,因为我只是一个小小人物,所做的工作在别人眼中也是十分低贱。
抬棺匠,简单的三个字,道出多少同行人的辛酸与凄凉,而我正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抬棺匠之一。
抬棺匠的称呼是外行人给我们的头衔,我们圈内喜欢称自己称为八仙、八大金刚、将棺材称为龙柩、龙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觉自己所做的行业是‘神圣‘而不可缺少的。
所谓抬棺匠,就是抬棺材的人,并没有多么高深的学问在里面,只要有把力气就行。重点在抬棺二字上,这抬棺是个技术活,如果说没有技术,一口棺材能活活的将人压死,就算压不死也会终生残废,搞不好死者还会找你点事,甚至会惹上杀身之祸。
我是湖南人,1987年3月19日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村子,父母没啥文化,所以我的名字也不是多好听,说出来可能会闹笑话。我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陈九,意为陈年老酒,同行人经常问我,咋不叫陈八,陈年老王八。
通常给面子的人都会叫一声九哥,不给面子会叫抬棺匠,有修养的人会叫一声陈八仙。
我从十八岁开始抬棺,今年二十八岁,这十年时间我去过广东、云南、贵州、河南、四川等地方,前前后后抬了三百多口棺材,其中包括阴棺、阳棺、悬棺、二次棺等等,有一次甚至抬过百年难得一遇的钝棺,那一次差点要了我的命。
故事要从我走进八仙这个职业开始说起,那时候我十八岁,母亲生了一场大病,花掉家里仅剩的三千来块钱,实在拿不出钱供我念书,我只好放弃学业回到乡下待业。
和现在所有年轻人一样,我总幻想着有一天能开公司、再上市,追赶马云,比拼卡洛斯。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在这鸟不拉屎的村子想要混到开公司,简直就是飞机上放鞭炮,空想。
父亲见我待在家里吃干饭也不是个尽头,便四处找人带我南下广州谋生,非亲非故的谁愿意带一个毛头小子干活,就这样我在家闲置了三个月。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家里的经济越来越拮据,眼瞧就要没钱给母亲买药,最后父亲一狠心问了我一句,愿不愿意抬棺。人要穷疯了,廉耻道德这些观念都不重要了,更加别说抬棺,所以,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
父亲拿上家里仅剩的三十几个鸡蛋,带我去找隔壁一个叫老王的人,让他带我入行。
说起这老王,其实跟我家还沾点亲,他是我外婆的姐姐的女婿,五十来岁的年龄,国字脸,一脸络腮胡子,左眼早些年炸石头被整瞎了,人称独眼龙。
一般农村办白事,都是请本村人抬棺,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村子剩下的都是孤老幼小,有劳力的汉子仅剩无几,这才兴起‘八仙’这个职业。
有我这个年轻力壮的生力军加入,老王自然没有拒绝,父亲送过去的三十几个鸡蛋,他没要不算完事,反倒给父亲送了几十个鸡蛋,说是为了感谢父亲对八仙这门职业的支持。
有些事情好似冥冥之中早已经注定,就在我跟老王的第二天,我们村子发生了一桩事情,那就是抬双棺。
在古时候这双棺是富贵人家享受的待遇,讲的是一个逝者两个棺材,一个大一个小,把逝者放入小的棺材,再把小的棺材放入大棺材,也被称为棺椁,小的叫棺,大的叫椁。
不过,我们村的双棺是两个刚满三十岁的夫妻共睡一口棺材,跟古时候的双棺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对夫妻在我们村子是首富,早些年将户口迁了出去,听说在城里开公司的,具体开啥公司谁也不清楚,就知道这对夫妻很有钱,在城里有房有车的。
他们的死因让人有些哭笑不得,有人说女方看到男方包小三,在饭菜放老鼠药把男方毒死,自己再自杀。
也有人说男方看到女方找小白脸,在饭菜放老鼠药把女方毒死,然后被女方的小白脸知道,又将他弄死了。具体怎么死的,我也没有兴趣,毕竟有钱人的想法不是我这般凡夫俗子能想到的。
这对夫妻死后,留下一名年近七旬的老人跟一个三岁大的男孩,为了让夫妻俩落叶归根,老人家把他们的尸体运了回来。
老人家大致上跟我们村子的长辈说了一些缘由,就在准备把这对夫妻安葬在我们村子。
按照乡下的规矩,户口迁移出去的人,不允许葬在村内的土地,村民考虑到老人家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较为可怜,同意将夫妻俩安葬在我们村子,只是怕破坏村子的风水,严禁老人家请道士替死者超度。
老人家在村口搭建了一个临时灵堂,因为回来的比较匆忙,老人家并未给夫妻俩买棺材,就在我们村子寻了一口薄皮棺材,把夫妻俩的尸体放入棺材,又请人在我们村子不远处的一块坟场挖了一口墓穴。(我们村子只给一块地,让他安葬死者。)
紧接着,老人家又委托村长帮忙找人抬棺,工资方面也没有吝啬,比平常高出一倍,开了两百块钱。我们村子附近百八十里,所有的八仙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人左右,一听说要抬冤死之人的棺材,都说这棺材难抬,不愿意去。
无奈之下,老人家将抬棺材的价钱提到五百一个人,所谓重金之下必出勇夫,事实再次证明老祖宗留下的古话很有道理,这时,勇夫出现了,就是带我入行的老王。
老王家的情况我听父亲说过,一个孩子正在念高中,一个孩子正在念大学,所有学费全是老王当八仙赚来的,遇到这种好事,他自然不会放过。
当天晚上十点多钟的时候,老王敲开我家的门说,“九伢子,八仙还少个人,你去不去?”
父亲听着这话,连忙将老王请了进来,给他倒上一杯糖开水,说:“老王啊,听说那对夫妻是冤死的,九伢子是新人,会不会出啥事?”
老王喝了一口糖开水,拍着胸脯说:“么子棺材我没抬过,还怕这个作甚,你放心把九伢子交给我,明天把他完整的带回来。”
听老王这么一说,父亲才同意让我跟着他去抬夫妻俩的棺材,不过在出门的时候,父亲拉着我在祖先牌位那里烧了不少纸钱,又对我千叮咛万嘱咐一番,方才让我离开。
第2章 龙绳齐断
灵堂设在村口,而我家在村子西头,去的路上要经过几条田坎小路,那样的路窄而坑洼多。因为是第一次抬棺,我心里格外紧张,好几次差点摔进田地,好在老王拉住我。
在路上,老王告诉我一些抬棺材的要诀,第一不要先起腰,等大伙喊一二三起的时候才能起腰,第二,走山路的时候,龙架不能离肩,不然会惹恼死者,由于时间关系,更多的事情,他并没有告诉我。(龙架是内行话,外行人都叫丧架。)
我们来到灵堂时,灵堂的外架是用蓝色的塑料垫搭建,正门口的上方是白底黑字的‘奠’,左右俩侧挂着一副挽联,‘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
灵堂的中间是一张桌子,上面放着夫妻俩的遗像跟一些蜡烛元宝、桌子后面是一口大号黑棺,棺面在蜡烛的照耀下显得油蜡发亮。
虽说我接受过‘高等教育’,也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鬼神的,但是面对那口漆黑的大棺,心里还是瘆的慌。
老人家带着小孩正坐在棺材前抽泣,见我们去了以后,给我们俩一人一个红包、一包十块钱的白沙烟、一块白手帕、一双新鞋子,说:“老王,麻烦你了,一定要好好抬这棺材,让我儿子夫妻俩安稳的走最后一程。”
老王笑了笑,说:“放心吧,我领队的八仙抬了十多年的棺材,还没出过啥事!”
老人家听着这话,舒出一口气,抬头看了我一眼,面露诧异,倒也没有说话,抱着小孩守在棺材旁边。
很快,陆陆续续来了几个八仙,都是一些熟人,细数之下,连我在内一共八人,热闹的气氛冲淡我心中的一些害怕。
那些八仙见到我,非常友善,问长问短一番,又教了我一些他们抬棺材的心德,让我不要害怕,说抬龙柩是做善事,鬼神一般不会招惹我们。
听他们这么一说,心中仅剩的那点害怕也消之殆尽,很快就跟他们打成一片,有说有笑的,完全不像葬礼,反倒有点像菜市场,让我奇怪的是,老人家不但没有制止,反倒不停地向我们道谢。
后来老王告诉我,八仙们见灵堂异常冷清,主家上了年纪又带一个小孩守在灵堂,怪可怜的,便打算给夫妻俩闹丧,热闹一下气氛,让夫妻俩走的热热闹闹的。
因为第二天寅时头(3点多一点点)就要将棺材抬出房屋,这一夜我们不能睡觉,要守在棺材旁边,说是跟死者的魂魄交流感情。
年轻人睡眠重,上半夜大家磕磕瓜子聊聊天还好些,到了下半夜大家都有些疲惫,我就感觉眼皮在打架,好几次差点睡了过去,老王都将我摇醒,陪我抽着闷头烟。
在漫长的等待中,总算熬到寅时。老王是这次抬棺的主事人,很多事情都是由他主持,在八仙中他的威望也较高,刚到卯时,他拿出几条粗大的绳索,让我们每人手上拿一点纸钱用水沾湿,放在各自要抬的位置上。
我被分配在棺材尾部的左边,刚站到那位置,就看到一只老鼠正在啃食着棺材的底部,看到我来了,那老鼠一点也不害怕,反倒充满灵性的瞥了我一眼,继续啃棺材。
我用力往地面跺了一脚,将那老鼠吓走,这响声让老王听见了,他看了我一眼说,九伢子你干嘛,我说这有老鼠在啃棺材,老王啥话也没说,就让我赶垫好纸钱,不然误了时辰,死者不会安息,阎王爷也不会收留他们,到时候就会成为孤魂野鬼祸害人间。
被老王这么一吓,我连忙将纸钱垫好,又把主家发我的手帕系在手臂上,不一会儿功夫,他来到我身旁,说:“九伢子,八仙们都说你是新人,让你抬这尾部,完事后,记得给他们派烟表示感谢。”
我有些疑惑,按道理来说,抬棺上山重力都在尾部,为什么他们让我抬尾部却说是照顾我,我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老王笑了笑,说:“‘抬棺上山前,出门转三圈,’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遗训,转完三圈,头部就变尾部。”
在抬棺匠这个行业里有这么一句话,一旦将棺材抬起来,就不能让棺材落地,直到墓穴方才可以,我们村子的坟场离村口有些距离,老王就让老人家随身带着两条长木凳,以便我们歇脚。
做好一些抬棺的准备后,老王看了我一眼,招呼我不要害怕,拉长嗓子喊了一声,‘准备起驾’。
随着这一声,我弯了弯腰,将龙架放在肩头,心里一直记着老王的话,不能先直腰,等着老王喊口号!
“幺”
“二”
“三,起驾!”
我们几个八仙,两两搭肩,相互扣住对方的肩头,相互做桩,一齐用力,缓缓的将棺材抬起,我从来没有想过一口棺材竟然会如此之重,压得我双腿微微打颤,险些就直不起腰。
但,为了那五百块钱,我还是咬着牙忍了下来,一手附在龙架上,一手摁在腰上,让自己的腰尽量直些。
那时正值盛夏时节,银白的月光洒在地面,照得地面亮堂堂一片,可以清楚的看见路面,我们并没有拿照明的工具,抬着棺材徐徐向村外走去,老人家则拿着两条长木凳跟在后面,那小男孩不知是少不更事还是眼泪已经哭干,一路上并没有哭泣,若不是有棺材的存在,外人很难看出我们在送葬。
本以为这次抬棺能轻轻松松地赚五百大洋,哪知在抬到山脚的时候出现了意外。
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上山之前需要转三圈,意外就出现在转圈上,我们转前两圈并没有什么不妥,刚转第三圈的时候,不知怎么回事,棺材里面好似多了一些东西,变得异常沉重。
我以为只有我有这种感觉,抬眼看向老王几人,发现他们的脸色变成了猪肝色,显然他们承受的重量跟我也是一样。
忽然,“砰”的一声,龙绳齐断,棺材猛地砸在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
不知谁喊了一句,诈尸啦!吓得八仙们齐齐地跪在地面,不停地朝棺材磕头,那时候我不知道是被吓愣了还是咋回事,就觉得双腿不停地打颤,想学着八仙们一样跪下去,却发现双腿根本就不听指挥,直愣愣的站在棺材尾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抬棺匠.txt」,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f833e77a4cbe
提取码:125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抬棺匠.tx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ePy7g9ghDXLOlosHuCYFA?pwd=v4xp 提取码: v4x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https://caiyun.139.com/m/i?2jexCMjyUxq43
提取码:i210
复制内容打开移动云盘PC客户端,操作更方便哦
为促进文化交流,本站整理收录的小说资源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共享:本站为非盈利性文学索引平台,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收费性质的阅读与下载服务;
2、版权归属:所有作品著作权及衍生权利均归属原作者/版权方,本站不主张任何内容所有权;
3、侵权响应:如权利人认为本站展示内容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把该作品相关材料私信至站主或者发件到邮箱。经过核实后,本站将会在48小时内永久下架相关作品。邮箱tegw202@gmail.com
4、用户义务: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本站资源进行商业牟利、盗版传播等违法行为。
5、我们始终尊重原创精神,倡导用户通过正版渠道支持创作者。如对版权声明存疑,请联系我们进一步说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