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历史/架空历史/帝王家/轻松搞笑/爽文/育儿流/权谋/成长流/
秦王政二十六年,天下刚刚一统,平行世界对比天幕降临,展现两个扶苏截然不同的一生。
嬴政看着天幕上那个功绩远迈自己,得千秋传唱、万代铭记,被赞誉为万古一太宗的扶苏。
又看了一眼身边这个因伪诏而死的公子扶苏,开始思考起能不能沟通天幕给他换一个儿子。
李斯看着左边天幕上被未来自己矫诏搞死的公子扶苏,以及自己被腰斩,夷灭三族的结局。
又看向右边天幕上那个尊称自己为斯相,在自己善终之后,还亲自追尊自己为“千古一相”的太宗扶苏。
心中同样浮现出一个想法,那就是能不能让他去辅佐太宗扶苏这样的秦二世?
吕雉、韩信、彭越等人看着让自己一展所长,善始善终,载誉青史的太宗扶苏。
心中也是同一个想法,他们也想追随那样的太宗扶苏陛下。
唯有公子扶苏、刘邦二人怀疑自我:“难道我做的真的那么差?”
第一章:对比天幕,长公子扶苏与秦太宗扶苏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天维之上忽然出现两片天幕。
其中左侧天幕上方,显示着【大秦·长公子扶苏】七个大字。
右侧天幕上方,则是显示着【大秦·秦太宗扶苏】七个大字。
这十四个大字,皆与如今秦国的文字,以及昔日六国的文字不同。
但是即便是不识字的黔首,只要抬头看到天幕上的文字,都能够自然而然地明了其中之意。
而后,左侧【大秦·长公子扶苏】光幕开始亮起,并且快速流转过一个个画面:
【端坐上首的始皇帝嬴政,语气平静而听不出有任何波澜:“扶苏,你也认同丞相的分封之言?”】
【穿着儒袍,面容儒雅的公子扶苏出列恭声答曰:“天下刚刚统一,六国黔首之心尚未安定,臣以为,以分封镇之,可使六国黔首之心稳固于秦。”】
……
【面带怒色的始皇帝嬴政盯着下方的公子扶苏,冷声说道:“扶苏,你要为他们求情?”】
【公子扶苏一副刚毅坚定的模样,谏言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听到这话,始皇帝嬴政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怒意,直接将手上的奏疏掷到扶苏的身上,怒声道:“给朕滚去上郡监兵!”】
……
【有使者抵达上郡,言始皇帝赐死扶苏、蒙恬二人,下令二人立刻自裁。】
【听完诏令的蒙恬察觉到不对,当众提出质疑,并请扶苏回京自辩,若真是始皇帝之令,且无可回改,再绝命也不迟。】
【然而扶苏泣言:“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说完,便当众自裁逝世。】
……
【有数百个衣衫褴褛、面容枯瘦的黔首围在一起,中间为首的两人,其中一人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另外一人嘶声怒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最后为首两人同时大喊:“伐无道,诛暴秦!”】
【数百黔首亦是齐声大喊:“伐无道,诛暴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最后数百黔首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不过短短十余天便连克数县,拥有兵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人,步兵数万人!】
【一时间,天下震动,各地早已怨秦日久的六国贵族、百姓,纷纷通过杀掉大秦地方官吏的方式响应起义。】
【原本被大秦覆灭的齐、赵、燕、魏、楚等纷纷复国,天下各地战火四起,偌大的大秦帝国,不过短短数月,便遥遥欲坠。】
【距离秦亡,只不过是一步之遥!】
……
而后,左侧光幕暗淡下去,右侧【大秦·秦太宗扶苏】光幕开始亮起,同样快速流转过一个个画面:
【湖中亭里,穿着玄色锦服的扶苏与另外一青年文士对坐,对方看着扶苏愤恨开口:“暴秦掀起的战争,害的多少人国破家亡,你们想过吗!”】
【听到对方的怨愤之言,扶苏嘴角划过一抹讥讽,转而起身,看着面前的湖中游鱼:“国破家亡?”】
【“不错,秦是打了这场战争。”】
【“我大秦十年征战,无数大秦将士前赴后继、血流成河,方得天下一统。”】
【“普天下的人只看见了这场战争,也只看见了大秦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始皇帝是杀人如麻的暴君,对吗?”】
【“但是秦的统一战争只打了十年,而七国间的战争却是整整打了五百年!”】
【“这五百年来的国破家亡,你又为何不说?!!”】
【青年文士则是一时语塞。】
【扶苏缓缓转过身,看着他,冷声道:“你说秦灭了韩,所以你要为韩国复仇。”】
【“那韩分了晋,又灭了郑,昔日的晋国、郑国之士又是否应当推翻韩国,为晋国、郑国复仇?】
【“还是说只允许故国被灭的你复仇,却不允许其他被韩所灭的故国之人向韩复仇?”】
【“若昔日的晋国、郑国之士继续向韩国复仇,那么昔日被晋国所灭的霍、魏、耿、虞、虢等国之士,又是否要继续向晋复仇?”】
【“如此往复,天下何得安宁!”】
【向来能言善辩的青年文士,此刻却仿佛词穷一般,难以辩言。】
【扶苏再次转过身去,眺望湖泊,语气平静道:“五百年以来,天下一直四分五裂,各国势力割据,大家文字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传统信仰也不同。”】
【所以才会动不动就打仗,而且一打,就是整整五百年没有停过。”】
【“秦灭六国,就是为了消除这些隔阂。”】
【“没有国界的划分,没有语言的误解,人们才可以融洽的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国家,才有资格真正被称之为乐土,百姓也才可以安居乐业。”】
【听到这里,好半响都哑口无言的青年文士终于挤出了一句话:“这天下只是你们大秦的天下,没有六国,也没有我们的家!”】
【扶苏笑了,笑的很是轻蔑:“国?”】
【“诸侯割据,何以为国!”】
【“家?”】
【“百年征战,何以为家!”】
【“是秦,令四方臣服,天地开阔!”】
【“是秦,让百姓朝有食,暮有所!”】
【“是秦,缔造了真正的国与家!”】
【话至最后,声如雷霆,天震地骇。】
……
【穿着帝王冕服,眸光幽深如海的扶苏坐在御座之上,看着下方单膝跪地,意气飞扬的青年将军,笑道:“你统兵真的没有极限吗?”】
【青年将领仰头骄傲道:“微臣统兵,多多益善!”】
【扶苏收敛笑意,威严霸气道:“好,既如此,朕便给你百万兵马!”】
【“朕倒要看看匈奴冒顿的三十万控弦之士,又是否真的能够抵挡得住朕的百万大军!”】
【“此战,朕要么看到匈奴冒顿在庆功宴上给诸卿献舞!”】
【“要么看到匈奴冒顿躺在太庙被朕献俘!”】
【青年将军拱手大声应道:“必不负陛下所托!”】
……
【之后又再闪过各种各样碎片式的画面,有黔首阖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白米饭,甚至菜桌上还有着几样肉菜。】
【有黔首穿着不知什么材质的衣服走在冬雪之中,不惧严寒。】
【有黔首儿童捧着轻薄如蝉翼,似绢帛又非绢帛的书籍,正在齐声朗诵。】
【种种画面交织,最终融汇成一副大秦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的盛世之景!】
……
短暂闪过几幅画面之后,右侧【大秦·秦太宗扶苏】的光幕也是随之暗淡下去。
此刻,天下各地一片寂静无声。
所以抬头凝眸注视天幕的人都从冥冥中自然而然地知道,这两块天幕展示的是本世界,以及另外一个平行世界赢扶苏过去、现在、未来的一生。
只不过展示出来的内容太过于震撼,也太过于可怕了。
一个是扶苏死,天下各路叛军此起彼伏,大秦摇摇欲坠的未来。
而另一个,则是扶苏活,大秦雄兵百万逐匈奴,治下百姓人人吃饱穿暖、安居乐业的未来。
在这之中,映射而出的是两个大秦治下数千万王公贵族、黔首与之相关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命运。
第二章:天幕之下,众生百态
咸阳宫,麒麟殿外的栏阶上,驻剑而立,眺望天穹的始皇帝嬴政,忽然头也不回道:
“扶苏,你是‘长公子扶苏’?还是‘秦太宗扶苏’?”
作为天幕主角的扶苏,听到自己父皇的问话,很想说自己是“秦太宗扶苏”。
但是就在前不久的“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廷议上,他说了和“长公子扶苏”一模一样的话语!
“长公子扶苏”才有可能是属于他的真正未来!
想到“长公子扶苏”奉诏而死的画面,扶苏的脸色便是一片苍白。
他无法想象自己未来到底做了什么,竟然惹得父皇如此厌弃于他。
不仅让他滚去上郡监兵,甚至还要下诏赐死他!
扶苏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但是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好像被不知名的手给扼住了一般,连个音节都发不出来,好半响都说不出话来。
没有听到回答的始皇帝嬴政也没有呵斥什么,因为早在他问出口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答案。
所以始皇帝嬴政也只是说了一句:
“你最好是秦太宗扶苏。”
这一刻扶苏是否是“秦太宗”,对于他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迫切想要借助天幕知道未来大秦为何会走到天下皆反的地步。
以及,另一个世界的大秦又是如何做到让天下归心,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的。
只要得知未来之事,他必然会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从而避免大秦再度走向覆灭,并且让他们这个世界的大秦和另外那个世界的大秦那般国祚昌盛!
大秦在他手中,绝不允许走向崩塌的结局!
秦国历代先君的心血,也绝对不允许毁于任何人之手!
“所有官员,全部做好记录准备!”
“同时天幕过后,传令天下各地郡守、县令出面安抚好黔首、稳定民心,以防六国叛贼余孽借天幕所言,裹挟无辜黔首叛乱生事!”
“另外天幕过后,由蒙恬亲自率兵巡查大秦四方,预防不法,若遇逆贼叛乱,即刻镇压!”
“再诏所有公子、公主至此!”
嬴政并没有沉浸在天幕昭示的未来大秦可能覆灭的震惊、悲伤中,反而在第一时间便冷静下来,并且有条不紊地做出了种种安排。
在始皇帝嬴政开口之后,原本因天幕揭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大秦未来而陷入到震惊之中的一众文臣武将,也是立刻回过神来,齐声应道:
“是,陛下!”
看着他们始皇帝陛下巍峨如山,不曾动摇的身影。
站在始皇帝嬴政身后的武成侯王翦、通武侯王贲、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上卿蒙毅、内史蒙恬等一众文武百官俱是感到心安。
对于大秦众臣,乃至于是无数老秦人来说,始皇帝便是他们的信仰,便是大秦的定海神针!
只要始皇帝在,那么不管是面对什么,大秦上下皆无所畏惧!
即便天命昭示大秦未来会崩塌,他们也绝不信命、绝不认命!
旧韩故地,张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其他人认不出天幕上那个与“秦太宗扶苏”对坐争辩的青年文士是谁,但是他却一眼便认了出来。
因为那个人,他再熟悉不过!
那个与“秦太宗扶苏”对坐争辩的青年文士正是自己,或者说是未来更加年长些许的自己!
当然更加准确地说,可能是另一个世界更加年长些许的自己。
但是虽然世界不同,不过争辩的内容却是相通的。
自从秦国灭了韩国之后,他就一直苦心筹谋反秦。
毕竟暴秦害的他国破家亡,他反秦、复仇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而天幕中的秦太宗扶苏,却是在质疑、反驳他反秦的正当性!
想要说大秦为了一己之私,而肆意掀起战争?
但是过往的春秋诸国,又有哪一个诸侯国不曾掀起过战争?
包括他的故国韩国,同样也是在瓜分了晋国的基础上成立的,并且也同样灭了郑国。
想要说大秦害得韩国国破家亡,那么昔日韩国难道就没有让晋国、郑国国破家亡了?
如果大秦是暴秦的话,那么昔日韩国相对于晋国、郑国来说,不也称得上一句暴韩?
兜兜转转,昔日的韩国与今日的秦国又有何本质区别?
只不过是昔日的韩国强,晋国、郑国弱,而后晋国、郑国灭。
今日的秦国强,韩国弱,而后韩国灭罢了。
他之所以反秦,是因为在他看来,故国韩国乃是受害者,而秦国是加害者,所以他反秦反的理所应当。
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反秦是符合这个时代贵族推崇、认可的礼与忠贞气节的。
又或者说,他正是为了全他们张家世代韩相的忠贞气节,所以才那么坚定的反秦。
但是如果韩国同样也是另一个加害者的话,那么他反秦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至少以往他说“暴秦无道”之类的理由,就行不通了。
因为韩国以前也是一样“无道”!
所以他如果想要继续像以前那样打着“暴秦无道”的口号来反秦的话,那么他就必须找出故国韩国“有道”的地方,以此来论证韩国与秦国的不同。
不然,他不仅说服不了别人,同样也说服不了自己。
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张良是一个智者,而智者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想的太多。
如果张良只是一个莽夫的话,那么秦太宗扶苏说的这些,对他来说关他屁事,该反秦还是会继续反秦。
所以张良便陷入列出秦国的无道之事,然后与故国韩国相对比,接着发现故国韩国也同样做过这些无道之事,论证失败。
然后重新列举,再次对比,最后又是论证失败的牛角尖之中。
会稽郡吴县,看到“长公子扶苏”那片天幕展现出来的大秦灭亡的项梁仰天大笑:
“哈哈哈,暴秦果然不得长久!”
“反秦复楚,指日可待!”
至于说另外一片“秦太宗扶苏”天幕展示出来的大秦盛世的画面,则是被他无视了。
这个世界的大秦,怎么可能是“秦太宗扶苏”所在的那个大秦。
就算真的是,他也不承认!
随即项梁低头看向自己身旁年约十一岁的少年项羽叮嘱道:
“羽儿,你一定要好生学习,以待将来复楚之机!”
“不能再像以前读书、学剑那样,学不到三五天就放弃。”
少年项羽抬起头,桀骜道:
“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也只能和一个人对敌,我要学就要学万人敌之法。”
这话一出,项梁脸色更喜三分,拍了拍少年项羽的肩膀高兴道:
“好,那今日起,叔父便教你我们项家的兵法之道,让你做战场之上的万人敌!”
沛县,天幕出现的时候,正在与樊哙大口啖着狗肉的刘季,听着天幕中传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八个大字,心中莫名的有一种触动。
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贵种吗?
他刘季难道就不能称王侯、拜将相吗?
这个念头一起,原本平静的心,当即便泛起了阵阵波澜。
为沛县主吏掾的萧何,以及担任沛县狱掾的曹参,皆是各自从县衙内走出来,抬头望着天幕,或是眉头紧皱,或是若有所思的模样。
淮阴县的少年韩信,丢下了手中的树枝,瞠目结舌地看着天际的光幕。
他莫名地觉得“秦太宗扶苏”光幕中,那个放言统兵多多益善的青年将军和自己很像。
倒也不是样貌像,而是他觉得自己好像也可以指挥很多人。
只不过,从来没有这个机会让他尝试过。
百万人呀,真想统帅起来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少年韩信看着天幕,眼中闪过一抹艳羡。
…
天幕之下,大秦各地的六国贵族与黔首,或喜、或惊、或惧等等,各有各的反应,可谓是众生百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s://pan.baidu.com/s/17aXSRiD0-ZjzsH9g6Q88eA?pwd=eim1
https://pan.quark.cn/s/7f0095275be5
为促进文化交流,本站整理收录的小说资源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共享:本站为非盈利性文学索引平台,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收费性质的阅读与下载服务;
2、版权归属:所有作品著作权及衍生权利均归属原作者/版权方,本站不主张任何内容所有权;
3、侵权响应:如权利人认为本站展示内容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把该作品相关材料私信至站主或者发件到邮箱。经过核实后,本站将会在48小时内永久下架相关作品。邮箱tegw202@gmail.com
4、用户义务: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本站资源进行商业牟利、盗版传播等违法行为。
5、我们始终尊重原创精神,倡导用户通过正版渠道支持创作者。如对版权声明存疑,请联系我们进一步说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