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穿越/历史/都市/文豪题材/英国近代/文化输出/反殖民/历史名人/
陆时回到1900的英伦,无意间横扫文坛,同时留下了那句谚语——
大英在不当人这一方面,向来是不当人的。
后世的英伦百姓每每想起,无不大感动容,感慨这是怎样的国际精神才能让一位华人对大英如此痛心疾首,留下那样的预言……
第1章 1900,伦敦
咚!
陆时被撞了一下。
他睁开双眼,发现面前站着一个小男孩,棕褐色的头发潦草地朝一侧梳着,右手手臂摊开,以臂弯为支架,担着一叠厚厚的报纸。
嗯……
报童!?
现代中国显然没有这样的职业,更何况还是个小老外。
陆时忍不住喃喃自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做这种奇怪的梦……看来不能再这么996下去了,否则在地铁上打个瞌睡都有猝死的风险。”
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他最近在翻译一部英文著作,已经到了通宵达旦的地步。
翻译的工作量一般不会太大,而且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原则上没有加班的必要,
但陆时不同,因精通多国语言,大学读的又是相关专业,外加阅读量大、文学素养高,导致手里的活又多又急,完全没有机会好好休息,连坐地铁这种零散的时间也要尽量利用起来。
他决定闭上眼接着睡,能眯一会儿是一会儿。
没想到,面前的幻影报童开口说话了:“先生,要报纸吗?”
用的还是英语。
陆时没有多作思考,摆了摆手,随口用英语回复道:“不用了不用了,让我继续……”
话音未落,不由得愣住。
他狠狠眨了眨眼,怔怔地看着眼前的报童。
报童以为来了生意,继续推销:“丘吉尔先生又叒叕发表了关于那次死里逃生的演讲,并批评政府在英布战争中的政策,坚决反对扩军计划。内容精彩,不容错过!”
丘吉尔,
英布战争,
反对扩军计划,
……
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陆时的目光扫过报纸,发现上面的文字糊得厉害,英文字母勾连在一起,如同小蝌蚪,不是现代印刷术该有的水准。
他咽口唾沫,大致看一眼报纸内容,发现关于丘吉尔的报道几乎占据了头版的四分之三,而报头上赫然印着“1900年10月13日”字样。
一瞬间,陆时睡意全无。
他抬头观察四周,
眼前根本不是地铁五号线整洁明亮的车厢,而是光线阴暗的小巷子,英伦风格的古旧建筑排排耸立,每一砖每一瓦都显得异常真实;
地面十分泥泞,偶有马车经过,马蹄哒哒作响,踩在地上溅起污浊的泥水;
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来自泰晤士河的臭味,这也是雾都伦敦在二十世纪初期高速工业化的标志之一。
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周遭环境都可以和1900这个年份对上,
真的是穿越,
没跑了。
既来之则安之,陆时决定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遂伸手摸摸后脑勺,发现那里果然有一条蛇辫,便大致对自己的身份有了个猜测——
清廷派来伦敦的公费留学生。
他低头沉吟片刻,指着报纸问报童:“这个是……《曼彻斯特卫报》(就是现代的《卫报》)?”
报童长出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没有猜错,留学生果然都是识字的。
他把报纸塞到陆时手里,然后摊开手掌心,
陆时:“啧……”
看来这钱是不给也得给了。
他把浑身上下摸了个遍,终于在大褂的内衬寻到一处凸起,似乎是缝上去的补丁,但上面一侧没有封死,留了个能伸进两指的小口子。
报童好奇地观察着,甚至忍不住问:“这个……不是你的衣服吧?”
陆时尴尬地咳嗽,夹出一便士的硬币,但没有直接给对方,而是问道:“嘿,附近有没有租房的地方?”
衣食住行,住总归要解决的。
报童灵敏地把硬币抢走了,
“你背后,酒吧!”
留下这句话,麻溜地撒腿跑远。
陆时嘀咕:“小猴子!”
但他还是从善如流地转过头,发现自己所坐石阶确实属于一个酒吧的前门范围,门内不时传来粗野狂放的笑声。
他起身,阅读酒吧的招牌:“RUDDER(船舵)。”
招牌上十分应景地钉了一个大船舵。
这时,门被打开了。
一个高大的络腮胡水手推门而出,面色红亮,胸口鼓胀的肌肉随着呼吸起起伏伏,
他当即注意到了陆时,露出讥讽的笑容,说道:“怎么着,吐完了?还想再战?老子可警告你,老子肚子里还能塞下一条鲸鱼。”
水手爱吹牛,这哥们八成也要出来吐。
陆时懒得揭穿,瞄向脚边,这才发现那里确实有一滩呕吐物。
这具身体的原主的死因找到了。
只能说假酒害人啊。
陆时摇摇头,回对方:“我刚到伦敦,不知道哪里有房屋出租?”
水手愣了一愣,随后道:“难怪看你是个生面孔。啧啧啧……怎么会有这么蠢的人,房子都没租就出来喝酒。”
他朝着酒吧门里大喊了一句:“小斯坦弗,这里有个租房的。”
“来了来了!”
小斯坦弗几步抢出门,打量陆时一番,
那目光,明显是在掂量。
陆时清了清嗓子道:“我想租房。”
小斯坦弗大概是觉得这一单吃不着多少肉,顿时没了刚才猴急的热情,可有可无地问:“行,长租短租都可以,套房单间随随挑,你想怎么弄?”
陆时刚才摸过了,补丁里没多少钱,于是回答:“最便宜的就可以……”
话音未落,背后突然响起一个惊诧的声音:
“陆,你要换地方?咱们不是才说好的吗?”
陆时不由得回头,
出乎意料地,眼前是一个五短身材的东亚人,还留着两撇有些可笑的小胡子。
他像是没睡醒的样子,头发乱糟糟的不说,还有非常浓重的黑眼圈,简直就像刻意画了烟熏妆,使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显得越发小了,
不过,这副模样倒是给他平添了几分做学问的书卷气。
陆时总感觉眼前的人有几分熟悉,好像在某张黑白的老照片中见到过。
他陷入了回忆,
这人是……
这人莫非是……
蓦地,他抬起头紧紧盯着矮个男人,
“夏……夏目漱石!???”
听到这个名字,对方的胡子明显抖了抖,把陆时往小巷子的另一侧拉,同时用极其蹩脚的“英伦腔”吐槽道:“fxxk,跟你说多少遍了,别叫我笔名!”
竟然真是夏目漱石!
陆时没想到穿越来第一天就见着了历史人物,
而且,听那意思,两人似乎还是室友。
第2章 血字的研究
陆时跟着夏目漱石到了在布莱雅路租住的房子。
这所房子有一间卧室,并配有起居室,陈设颇为老旧,在起居室的东面墙壁上,两扇用砖头封住的窗户异常引人注目,被堵得严严实实,导致屋内的空气极不流通。
夏目漱石吐槽:“你别嫌弃,伦敦很多这样的。”
陆时点头,
“嗯,窗户税的后遗症。”
夏目漱石诧异看他,好奇地问:“什么是窗户税啊?”
陆时没有急着回答对方,而是走到窗边,在楔形砖上摸索了一阵,好不容易找到卡扣,用力一拉,
咔哒,石砖窗户右下角开了一个小洞。
夏目漱石一脸懵:???
“你干什么?!咱们……嘶……把房东的窗给弄坏了。”
陆时摆手示意对方别慌张,解释道:“刚才不是说到了窗户税吗?1851年之前,英国法令规定,凡房屋有窗10个以下者,课税2先令;有窗10个至20个者课税6先令;有窗20个以上者,课税10先令。由于此税只就窗户数课征,不考虑房屋的面积与价值,也不顾及纳税人的纳税能力,负担畸轻畸重、极不合理。纳税人为逃避纳税,很多将明窗改作暗窗,就像这样。”
他趴在那个小洞上左右观察,说:“这玩意儿顶多换换气,指望它照明是不用想了。呼~让我先醒醒酒。”
夏目漱石松了一口气,
刚才,他差点儿被吓死。
没想到陆时又说:“这么住下去也不是个办法,等哪天把窗上的转头砸了。”
夏目漱石郁闷,心说自己怎么请了个祖宗回来合租,
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没忍住问道:“陆,你为什么会与人合租?”
陆时无语,
“还能是为什么?没钱呗~”
夏目漱石有些惊讶,问:“你们中国留学生也会没钱的吗?我一路坐船来伦敦,曾停留上海、福州等地,港口繁华,放眼望去皆是宏伟的建筑,我的家乡完全比不了。记得当时在上海,我去海关拜访立花政树,甚至还因为那些西洋建筑迷过一次路。”
陆时咂舌,
“你也说了是西洋建筑,租界区嘛。”
夏目漱石沉默了。
日英签署通商航海条约之前,外国人有权在日本的某些条约港自由居住,且享有治外法权,
在对外无能和丧权辱国这两点上,德川幕府跟清廷差不多。
气氛有些诡异。
陆时把几只箱子和旅行包搬到自己的床边,打开行囊,布置陈设。
夏目漱石则打开灯,读书写东西。
相对无言了一阵,陆时走到对方身后,扫了眼书桌,发现上面摆满各种文学类书籍,甚至还有几本1893年前的《海滨杂志》(实为《斯特兰杂志》),一位叼着烟斗的侦探画片在封面上活灵活现。
“福尔摩斯?”
陆时拿起其中的一本随手翻看。
夏目漱石仍在写着什么,没抬头,说道:“你喜欢这个?那你拿去读吧,读完还给我。这种小说对我的学业无用。”
他选择伦敦大学的国文学科作为自己的主修专业,师从著名学者威廉·亚历山大·史密斯,同时对文学、哲学、社会学进行深入学习。
陆时问:“你是公派,上面对你学业的要求是什么?”
夏目漱石苦笑一声,回答:“研究英文。不过我才来几天就发现了,所谓的英国文学和我以前所认识的英文有着极大差异,精通英文不足以增强国势。”
说着,他指指自己正在写的东西,继续道:“但无论如何,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得弄完。”
陆时凑过去问道:“什么作业?”
夏目漱石回答:“我刚来不久,老师要考察我对英国文学的理解和把握到了何种地步。既然是英国文学,那《海滨杂志》这种通俗读物自然没什么所谓了。”
这件事恰好在陆时的专业射程之内,
他说:“不见得吧。就比如……”
一边说一边在书堆中翻找,终于找到了福尔摩斯的第一案,问道:“看这个标题,你会怎么翻译?”
夏目漱石无奈地叹气,
“你又不懂日语,我跟你讲了也没用。”
陆时催促:“你尽管说吧。”
夏目漱石揉着小胡子的一角,一边沉吟一边回答:“《AStudyinScarlet》,应该是《血字的研究》或者《猩红的研究》吧,这有什么难的?完全就是字面意思啊。”
陆时摇摇头,
“错。”
这还是夏目漱石第一次在专业方面被批评,有些不服道:“那你说是什么。”
陆时呵呵一笑,用日语道:“应该是《猩红习作》。”
夏目漱石听了这个翻译,立即觉得陆时水平不足,没了兴致,
他懒散地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达、雅还是你们国家的严复先生提出来的,你倒好,竟然为了表现形式就不管不顾地……”
说着,他终于发现了什么,瞪大眼睛,
“你会日语!?”
陆时没有接茬,而是把话题给绕了回去,指着杂志说道:“你看这一段的原文是怎么说的,‘咱们叫它《AStudyinScarlet》怎么样?用那么一点儿艺术术语,我看也无伤大雅。’这里明确说了,《AStudyinScarlet》用了艺术术语,而在艺术领域,study是什么意思?”
夏目漱石的神思又被牵扯了回来,
良久,他给出答案:“在绘画的时候,指习作、试作、试画;在音乐中则是练习曲。”
陆时点头,
“而且,福尔摩斯系列以华生医生为第一视角创作,而作者柯南·道尔恰好也是医生,考虑到这是系列的第一篇,将作者代入进去的话,说是习作最为恰当不过。”
即使只在原文中找证据,也已经足够有说服力了。
夏目漱石露出心悦诚服的表情,
“陆君,你到底……”
陆时打断道:“咱们还是尽量用英语。”
夏目漱石咳了一声,站起身,向前踏出一步,双腿触地,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
之后,
咚——
他猛地俯身,
“轰动泥私密马赛!”
陆时:???
他可不想让夏目漱石真给自己磕一个,赶紧躲开对方的正面,说道:“你别……大哥,你别搞我啊。”
夏目漱石似乎觉得道歉的时间够了,站起来,
“陆,我错了,刚才在心里小看了你。”
他的目光又瞄向《海滨杂志》,接着刚才的话头说道:“我也小看了通俗读物中的隐藏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作为弥补,我决定就把研究福尔摩斯系列当成作业,把它彻底读懂、读透彻。”
陆时一个头两个大,
“你也不用这样,福尔摩斯还是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的。”
夏目漱石愕然,好奇道:“不是说道尔医生的写作风格十分专业吗?我读下来,觉得情节上的呼应性很强,推理也十分严密。”
陆时摇头,
“真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就比如《斑点带子案》,在密不透风的保险柜里,蛇是会窒息而死的;《黄面人》里,黑人和白人生出了一个比黑人父亲肤色更黑的孩子,也很离谱;《银色马》里面出现很多不符合正式赛马规则的描述……”
夏目漱石咽口唾沫,拿起笔默默记录,
他十分确定,作业明天就能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s://pan.baidu.com/s/1wqwo6EQa2RVymoed5SrCag?pwd=ks83
https://pan.quark.cn/s/8c1a082e7036
为促进文化交流,本站整理收录的小说资源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共享:本站为非盈利性文学索引平台,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收费性质的阅读与下载服务;
2、版权归属:所有作品著作权及衍生权利均归属原作者/版权方,本站不主张任何内容所有权;
3、侵权响应:如权利人认为本站展示内容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把该作品相关材料私信至站主或者发件到邮箱。经过核实后,本站将会在48小时内永久下架相关作品。邮箱tegw202@gmail.com
4、用户义务: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本站资源进行商业牟利、盗版传播等违法行为。
5、我们始终尊重原创精神,倡导用户通过正版渠道支持创作者。如对版权声明存疑,请联系我们进一步说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