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才是宋世祖》连载 (1-171章) 作者:浙东匹夫-免费小说下载

《朕才是宋世祖》连载 (1-171章) 作者:浙东匹夫-免费小说下载

简介:历史穿越/宋朝争霸/皇帝流/历史篡改/军政权谋/逆天改命/
谁说姓赵就不能造大宋的反?
内有宋江方腊,外有辽金西夏,中有六贼害民。
赵佶、赵构匹夫,这天下你们把握不住的,还是让朕来吧。

第1章 出身贫贵,不足为耻

宣和元年,暮春三月。
太湖湖面上,一艘客船正驶向姑苏城。
底舱里一个身着粗葛布襕衫的清瘦少年,原本正在呼呼大睡,突然就抱着脑袋满地打滚,大喊头痛。
“怎么回事?莫不是失心疯?”其余客人见状纷纷避让,唯恐惹上麻烦。
直到楼上的船主听到动静、下来确认了情况,然后兔起鹘落跃到少年身边,捏住下巴“咕嘟”灌下一颗丹药。
襕衫少年才渐渐安静下来。
……
“卧槽!穿越了!”
随着丹药入喉,赵子晨的头痛歪打正着地缓解了,还顺利融合了肉身原主的记忆。
没错,刚才他穿越了。
昨天他还是个历史老师,现在却成了一名宋朝的最底层宗室。
这具肉身叫赵子称,差不多也算同名。现年十七岁,世居秀州(嘉兴),是赵匡胤的六世孙。
不过这个身份目前也没什么鸟用——赵光义的后人都做了一百多年皇帝了,赵匡胤一脉早就被被打压得没影了。
加上一代代的繁衍,赵子称家每一代都不是长房,继承不到爵位。所以如今他父亲赵令话就只有一个右班殿直的九品虚衔,除了每年领四十贯钱、二十石米,再无其他优待。
含金量也就跟刘备的“汉室宗亲”差不多低。
好在肉身原主还算争气,因为家里穷,读书很刻苦。而宋朝又不禁宗室进学,父母就奋力供他去太学读了两年。
上个月他刚在汴京参加完今年的太学上舍试,最终取得了两优的成绩,总算熬出头了。
但上舍试毕竟不比当年的科举,考过后不是立刻就有官做的。
而汴京的开销又太大,两年半的游学已经花光家中全部积蓄。所以成绩出来后,赵子称就决定先坐船回老家候缺。
结果前天行至常州无锡县时,刚好遇到大运河上一座石桥被撞塌、堵了漕运。
好在回嘉兴也不止一条路,他为了早点回家省点钱,又搭上一条走太湖的顺路船,眼下正行到苏州地界,然后就在船上睡觉的时候穿越了。
结合穿越前的历史知识,赵子称当然知道眼下可不是什么太平岁月。
“宣和是赵佶最后的年号,也就是说今年宋江就会落草,明年方腊搞事,然后宋金灭辽、靖康之耻。要想逆天改命,时间很紧迫呐,尤其方腊就是在我家附近造反的……
我就算候到缺,但如果按宗室惯例、被优待安排在老家附近,一上来就面对方腊,岂不是要完?而且北宋末年冗官极多,多久能候到实缺还不好说呢。”
一想到这些信息,赵子称便不由眉头紧锁,觉得压力很大。
自己必须赶快做点事情,扩大势力,才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有立身之本。
……
赵子称把上述现状都回忆捋顺后,稍稍松了口气,这才注意到船舱内的空气实在是浊臭逼人。
他便准备起身走走,顺便观察一下新环境。
来到舱外,呼吸了几口新鲜湖风,整个人总算精神一振。
放眼望去,太湖烟波浩渺,远处的水平线上渐渐冒出些屋舍树木,估摸着再过一时半刻就能靠岸了。
旁边的乘客见他已经无碍,低声啧啧称奇:“方才那颗丹药竟这般灵验?这么快就治愈了,也不知这书生究竟是什么病。”
赵子称听见旁人嘀咕,也回想起刚才穿越的时候,迷迷糊糊间确实有人给自己灌药了。
虽说那种融合记忆的头疼并不是疾病,也不是完全靠药治好的。但出门在外还是要注意礼数,赵子称便决定去道个谢。
于是他整理了一下袍袖、衣摆,准备上楼去找船主。
刚爬到舷梯口,一个壮硕的胖子拦住去路:“请小郎君止步,我家少主喜欢清静。”
赵子称认得这胖子,因为昨天搭船时便是他收的钱。
这胖子姓邓,据说在姑苏城外颇有田庄、漕船,还是某个镇上的保正。赵子称本以为他便是船主,此刻听他言语,才知道他背后居然还另有主人。
赵子称便礼貌解释:“我方才一时晕眩,神志不清,后来听说是船主赐药缓解我病痛,特来致谢。”
“一丸宁神丹罢了,我家少主悲悯,也不指望人谢……”
胖子说完正要赶人,他背后却传来一声清亮的低语:“邓叔,看他也是个读书人,怪有礼数的,让他上来吧。”
邓胖子立刻不再阻拦,恭恭敬敬让赵子称上了舱顶。
舱顶有一座小木亭,四面透风,亭中一个娇小瘦削但姿态挺拔的帷帽少年背对着他,衣袂猎猎。
赵子称走上前拱了拱手:“在下秀州赵子称,自汴京学成回乡,途经此地突发恶疾,多亏仁兄赐药,感激不尽。”
帷帽少年也不回头,继续背对着他,淡淡回道:“不敢当这个兄字,在下慕容言。说来惭愧,我家本是姑苏望族,可惜家父二十年前得了失心疯、这才家道中落。
因此我随身常备有宁神丹,方才见赵兄佯狂之状,与家父发病时相似,便心有戚戚焉,随手给你灌了一颗。举手之劳,何足道哉。”
赵子称闻言不由哑然。
没想到自己居然是因为疑似精神病而被人同情,这找谁说理去?
两人又随口聊了几句,赵子称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也便于他更好地融入穿越后的新环境。
这慕容言比自己还年少两岁,颇有家资,这是第一次出远门。他也是因为前几天无锡有桥塌了,堵了运河,耽误了他家生意,他便向母亲请命去无锡打探、处置。那个胖子邓岳是他家的管事,受主母托付、跟着从旁帮衬。
所以这慕容言也没什么江湖阅历,看到别人突发恶疾就直接出手帮忙了,也不怕遇到歹人被讹。
幸好赵子称也是个敞亮人,做不出那种吃了药后假装药不对症、中毒一躺的倒灶事儿。
两人正聊着,船身忽然一阵晃动。
赵子称差点跌倒,那慕容言却似背后长了眼睛,侧身往后随手一甩衣袖,便将他身形扶稳。
赵子称心中一凛,没想到对方还有点武艺。
慕容言却没有看他,只是扬声问道:“邓叔,为何突然颠簸?”
邓胖子也远远叫嚷着回答:“右舷有条花石纲船突然撞过来,艄公转舵转得急了,少主莫怪。”
赵子称和慕容言便走向右舷,果然看到有一艘大船刚刚路过。
那艘船形状奇怪,船体虽硕大,中间的舱室、甲板却被拆除了,只为了能装下一整块巨大的太湖石。
“这便是花石纲?居然运了一整座假山!这也太头重脚轻了。不过‘纲’不是指船队么?怎么只有一艘船?”
赵子称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花石纲,自然是啧啧称奇。尤其那船看起来非常超载,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这玩意儿可太有名了,水浒里杨志就是押运花石纲翻船、才沦落到卖刀的。而后来爆发的方腊之乱,主要也是花石纲逼得江南民不聊生。
而一旁的慕容言显然更加感同身受,忍不住猛拍了一下栏杆:“朱勔这厮仗着给道君皇帝修艮岳,不知要搜刮到何时!真希望一道天雷劈死这贼子!”
慕容言说出这种话来,赵子称走也不是听也不是,只好轻咳一声,好意提醒:“慎言。”
慕容言轻哼一声,并不在意:“怕什么!也是个不爽利的。”
而就在这时,那艘花石纲船又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生了意外。
只见那船本就非常超载,刚才避让时就已经倾斜了,现在越来越斜,很快一侧船舷就没入了水中。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那船竟在短短几十秒内沉了!
“不好!快救人!”慕容言刚才还在咒骂,此刻目睹了事故,却陡然态度大变,想都没想就喊手下救人。
他只是恨应奉局的狗官,但那些押运的差人是无辜的。
而刚才还建议他慎言的赵子称,此刻却察觉到一丝不对劲,连忙劝阻道:
“且慢!贤弟三思!按朝廷《纲运法》,至少要十船结伴照应、方可成纲。此船落单在此,偏偏又在我们旁边突然沉了,都没个旁证,莫非有诈?”
赵子称穿越前是历史老师,加上花石纲太有名,所以他读水浒时顺便研究过《纲运法》。
既然发现了疑点,顺便提醒一句,也算是还了对方赠药的人情。
加上他刚刚才从法治社会穿越过来,行事风格还是比较谨慎的,唯恐惹上麻烦。
慕容言一愣,却是少年热血上涌:“水上讨活的人,谁没个风波难处?难道见死不救?我若怕事,方才就任你自生自灭好了!”
赵子称顿时哑口无言。
这件事他确实没有立场去反对,谁让他自己就是一个“对方多管闲事的受益者”呢?
总不能自己病好了,却阻止对方继续行侠仗义,那也太双标了。
何况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乘客、出于礼貌过来致谢。既然尽到了提醒义务,那也算还清了人情。
还是尊重他人命运吧。
或许宋朝人心尚古呢?自己也正好借机观望一下如今的世风。
于是慕容言便指挥手下把船靠过去,把已经落水的押运差役一个个捞起来。
赵子称帮不上忙,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不过他在一旁冷眼旁观,忽然心中一动,想到一个点子。
“那沉船比慕容言的船还大,他最多把人救走,货物是不可能打捞得完的。
此处距离岸边还有好几里地,以古人的数学水平,离开后未必还能再找到案发现场。
我却可以通过数学方法精确定位沉船,何不画个图,万一将来有机会回来打捞财物呢?
而且就算不打捞财物,万一这次沉船真的有诈、惹上了麻烦,也便于我后续找证据洗清自己,何乐而不为?”
反正画个图又花不了多少脑细胞,多留个心眼总没坏处的。
想到这儿,赵子称立刻从背负的书笈里翻出尺规、簪笔和纸。
然后就学着《亮剑》里柱子竖大拇指测距坂田联队指挥部的土办法,简单测了一下远处岸边的树木、建筑等参照物的方位角、目视缩放比例——当然,他手头有尺,用尺取代大拇指,也能测得更精确。
这套几何测算方法,乍一看似乎有些复杂,其实说穿了也就是初中数学水平,只是普通人不太容易想到。
但赵子称可不是普通人,他前世兴趣广泛,好奇心极重,什么都喜欢尝试。
他玩过无线电测向,翻过炮兵弹道学教材,甚至刷手机同城直播时,还用多点测距法定位过女主播住址。
刚才那点手段,对宋朝人而言或许极难,对他却只是小儿科。
……
不一会儿,慕容言的手下就把人都救上来了,船上还有几个水性好的乘客也搭了把手。
赵子称也偷偷画完了图,这才好整以暇地下楼。
甲板上站满了湿淋淋的落水者,其中一个武官服色,一个文吏服色,剩下都是充任水手的军汉。
赵子称随便扫了一眼,就看到那武官人高马大,筋肉虬结,脸上有一大块青黑色的胎记。
这外貌特征实在太明显,以至于赵子称都没忍住,下意识地低声脱口而出:“青面兽杨志?”
那武官也隐约听到了,朝赵子称的方向茫然望来,见只是一个穷书生,完全没有印象,便问道:
“恕我眼拙,不知这位官人……”
果然是杨志!
也不知自己究竟穿越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居然还有这些江湖人物的存在。
他不及多想,先拱了拱手:“在下秀州赵子称,在东京太学求学时,听得殿帅府有位青面军官,武艺高强。”
杨志没想到还有读书人知道自己的名声,惭愧地叹了口气:
“在下确是殿帅府的制使,奉命来押运花石纲。难得官人太学生出身,还能认得我辈武人。
唉,只是相见恨晚,如今杨某已铸成大错,难免丢官问罪,当不得官人结交。”
赵子称正色道:“杨制使当我是什么人!与人结交难道还要看地位高低不成!”
杨志也不反驳,只是有气无力地认错。显然是刚刚遭逢大难,整个人心气神都颓了。
赵子称见状,心中闪过一念:自己眼下毫无根基,只有一个太学舍试两优的成绩作为倚仗。要想招揽未来的名臣名将为自己所用,一时也难以办到。
方腊之乱近在眼前,自己身边多一些打手就多一份安全保障。这杨志虽然不算特别仗义,但胜在武艺还行,而且是正经的禁军军官,如果趁他落难设法拉一把,倒是有可能收服。
而一旁的慕容言见赵子称刚才救人时没出力,现在又来混脸熟,心里便有些不痛快。
他听杨志向赵子称诉苦,便冷哼一声:“沉船又不全是你们的错,如何便要丢官问罪?
要我看,调度之人才是酒囊饭袋,那么重的假山,为何不走运河?”
他年少气盛,加上素来厌恶朱勔,话里话外难免夹枪带棒。
杨志叹了口气,解释道:“这位公子也是懂行的,某何尝不想走运河?只因我这船装货最多最慢,启程本就晚了。
前日突然听说无锡有塌桥堵了运河,与某同纲的另外九艘船,已经提前过去了。
上官又催促得紧,我便与段都管合计走太湖追上去。没想到……唉!”
慕容言见他们可怜,颇有侠义心肠地随口追问:“若捞回失落的货物,能减轻罪责么?”
杨志闻言,当即面露喜色,下拜道:“公子已经搭救我等性命,若是还助我们打捞货物免罪,那便是再造之恩!”
杨志说着,很想拿出点诚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下意识摸了摸手中的宝刀,但终究还是有些舍不得,重新放下了。
慕容言完全没在意这些细节,他只是颇感得意,当下就要吩咐邓岳帮着潜水打捞财物。
但就在这时,旁边那个同样刚刚被救上来的文吏却突然开口阻止:
“且慢!这船货很重,贸然打捞怕是会有危险,而且你们的船也装不下。公子若真愿帮忙,不如多找几艘大船、带足人手再来如何?”
众人闻声都朝他看去,杨志也连忙介绍,说此人是应奉局派来的都管,名叫段明。
宋朝时官府押运重要财物,历来都要文武职互相监视。
《水浒传》里梁中书让杨志送生辰纲给蔡京,就派了个谢都管随行。
段明的话乍一听没什么问题,似乎是出于好意,慕容言也就没有起疑,于是就吩咐开船,打算一会儿找够人手再回来捞。
但一旁的赵子称却觉得不对劲:这个段明实在太“无私”了。
加上刚才那艘船的沉没过程,整个都透出蹊跷。
赵子称略一思索,还是决定旁敲侧击地试探一下:
“且慢!你们想过没有,太湖烟波浩渺,如果现在离开,下次还能找得到么?”
赵子称话音刚落,慕容言、杨志都是一愣,随后露出庆幸之色,他们差点就忽略了这个问题。
而刚刚才松了口气的段明,眼神中则立刻闪过一丝怨毒,脸颊上的法令纹也本能地抽搐了一下。

第2章 如果不是你撞沉的,你为什么要救

随着赵子称这声喝止,所有人都齐刷刷看向他。
慕容言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把事情想简单了,对赵子称的看法也稍有改观。
没想到这书生倒也不是一味胆小怕事,关键时刻也会帮忙支招。
“赵兄既然想到了,可有办法解决么?”慕容言没什么城府,想到就直接问了。
杨志也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办法倒也未必没有,得容我细细想想。”赵子称不好立刻把话说满,就先略作拖延,脑内飞快盘算着。
刚才自己预先画的那幅图,肯定不能立刻拿出来。
那样岂不是显得自己处心积虑留证据、早就在提防着被碰瓷?
就算要支招,那也得假装是临时起意、刚刚想到的。
就好比锁匠,明明能秒杀的锁,也得磨蹭五分钟,才能让客户觉得开锁费花得值。
众人也不疑有他,便这么眼神殷切地注视着赵子称,等他想招。
段都管则转过身去假装看湖,没人能知道他脸上什么表情。
赵子称便假装想招,实则心中暗忖:
“按刚才的观察,那条船下沉的过程就挺可疑,说是超载不稳所致,但入水时的姿态却不是翻沉。这个段明又出言阻挠打捞,他很可能有问题。我的定位招数一旦暴露,他就会提防,岂不是多生波折?
最好再另外想个招,作为障眼法和双保险,反正现在有那么多人配合我,也未必要靠作图法……”
想着想着,赵子称终于眼前一亮,说道:“我已有计了,不过需要你们帮忙。”
杨志立刻抢着说:“这都是我们惹出来的祸事,赵公子尽管差遣便是!”
赵子称便当仁不让地下令:
“你们先把碇石抛下去测水深,再把多余的缆绳剪断,绑到旁边这几个大木桶上,再把木桶也抛下去。
嗯,如果船上有朱漆,那就把木桶刷成醒目的颜色。等我们下次回来时,照着木桶的位置打捞就行。”
碇石就是古代的船锚。赵子称以此为配重、以绳索连接浮桶,等于是现场制造了一颗锚雷,定位效果自然差不了。
后世直到一战之前,各国海军定点布雷,都是这么干的,所以很容易想到。
众人想明白后,也都眼前一亮,露出钦佩之色。
“赵公子真是机智过人,仓促间竟能想出如此妙法!碇石沉底后,这木桶便如钓鱼的浮子,自然也漂不走了。不愧是太学生!”
说罢杨志就亲自带头把碇石抛下水,其他水手也都依令分工,还非常仔细地确保木桶绑得很紧,不会松脱。
只有段明微不可查地颤抖了一下,扭过脸去,紧紧攥了一下拳头。
……
不一会儿,杨志就做好了“浮桶锚雷”,船也再次启航。
五六里地的水路,大约半个时辰就能到。
一路上闲着无聊,慕容言也借机向赵子称致歉:
“方才我还误会赵兄胆小怕事,没想到关键时刻还是要依靠赵兄的才智。”
赵子称也没往心里去:“谁都有第一次,贤弟率性任侠之风,我也是羡慕得紧。”
慕容言对他已经比较信任:“赵兄莫非遇到过不少诡诈之徒,才如此小心?”
赵子称:“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这次沉船最终如何定性。只要那座太湖石丢了,朱勔多半会强行找富户摊派赔补,难道还会跟你讲法度?
我虽只是坐船的路人,却也不想给朱勔借机发作的机会,这也算是积德了。”
慕容言没被整过,听完颇觉后怕。
朱勔才不在乎东西怎么丢的,他只在乎皇帝修园子不能受影响。
而且众所周知,补征花石纲时,石头本身其实不贵,关键是朱勔会趁机巧立名目生事。
比如看上某家的假山,本来直接挖走也没什么。
但他偏不,而要借口“太大不好搬”,把整座园林夷为平地。
那些富户不想毁家,只好塞重金免灾。
加上江南自古就特别卷,还有奸商主动塞钱、教唆朱勔去拆竞争对手的家。
朱勔便两头通吃,短短几年捞得富可敌国。
意识到这点后,慕容言再不敢掉以轻心,决定一上岸就尽快筹集充足的水手和大船,报官并配合官府把沉船上的货捞回来,给这件事做个了断。
赵子称趁热打铁,又给他出了个小点子:
“贤弟既然有心,一会儿上岸之后,除了准备大船、人手,还可多准备数百口大空桶,以及足够的麻绳、石头。
愚兄有办法让打捞速度提升数倍,具体一时解释不清,只管准备就是。”
慕容言连忙满口应承。
赵子称跟他交代完,又踅去悄悄跟杨志聊了几句,想了解沉船上还有没别的货物。
杨志自然知无不言,说船上还有几十口沉重的大箱子,都有贴封条上锁,只有段明才知道装了什么。
杨志还知道,此番除了朱勔以外,还有另一位货主,是个福建官员、知福州黄裳,也是给皇帝办事的,督办了一些东西要送去东京。
杨志启航晚了,就是因为要等福州知州的货一起装船,顺带着捎走。
赵子称暂时没听出疑点,就且把这些线索先记下。
……
小半个时辰后,船就到了姑苏城西、燕子坞镇的码头,
慕容言很重视,一上岸就吩咐邓胖子赶紧回家调集船只人手,并把赵子称要的工具、器材也都备齐。
而杨志则要立刻去县里报官备案,争取定性成“意外事故”。
说句题外话,如果没有赵子称出现,那么此刻的杨志应该会选择弃官跑路,半年后途径梁山泊、遇到想找投名状的林冲打上一架。
慕容言犹豫该不该亲自跟杨志一起去作证,便请赵子称帮他拿个主意。
但还没等他们商量出个结果,远处突然便有一队官兵,风风火火朝着码头这边冲来。后面还跟着几辆马车和文官的仪仗,声势不小。
码头上的人群顿时就乱了,一时纷纷惊议:
“是应奉局的仪仗!”
“之前就有船回来说,一早看见花石纲船在湖上沉了,没想到那么快就惊动了应奉局!”
“还真是朱勔亲自来了!这次的货得是多重要?”
随着众人压抑的惊呼,一辆马车在码头边停下,一个仙风道骨的中年人神色冷峻地缓步下车。
赵子称观其容貌,心中暗忖:“这便是朱勔么?看起来倒不像恶人。是了,听说蔡京童贯也不丑,看来在画家皇帝手下当佞臣都得长得帅。”
朱勔在卫兵的扈从下,朝着码头上扫视了一圈,因为杨志的青脸太过瞩目,他老远就看见了,便朝杨志踱来。
杨志连忙过去拜服谢罪:
“卑职杨志,拜见朱相公!卑职的船今早在太湖上沉没,一时失落货物,竟惊动了相公,实在是……”
朱勔深吸了一口气,怨毒地责问:“段明呢!那狗东西何在!不会是被你溺死了吧!”
杨志连忙左右一看,才发现段都管居然不见了,明明刚才还在。
“难道是畏罪潜逃了?”杨志不由焦急。
好在没过多久,就在朱勔要发飙时,段明突然又从人群里冒了出来,匆匆到朱勔面前跪下:
“相公恕罪!卑职是落水受了寒,上岸后腹痛难忍,才迎接来迟!
也怪卑职不懂操船,今日出航后,那船上的重货便在风浪摇摆之下,渐渐不稳,最终倾斜翻沉!不仅失落了货物,还溺死了几个水手,卑职实在有罪!”
段明口齿伶俐,条理清晰,几句话就把关键点都说了一遍。
朱勔听他主动揽责、加上又是自己人,怨气便消了一些。
那船上运了一整座假山,那么重的货如果偏压到一侧,确实很可能翻沉。
他又见杨志一副懵逼之状,连事故原因都说不明白,不由恼恨,一脚踹到杨志脸上:
“段明是管账的,行船需得你用心!连货没装稳都没发现,殿帅府怎会派你这等夯货来办差!”
杨志武艺高强,却丝毫不敢反抗。
他是山西人,不会水、不懂船,完全没法反驳,只能先挨几脚让朱勔消消气。
而朱勔显然还不解气,又接着叱骂:
“穷文富武,听说你也有些家财,既失落了花石纲,且先抄了尔等家产,剩下的再细细追责!
段明,你这厮也得赔一份!不够的再给本官另想办法!”
此言一出,围观众人无不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朱应奉果然狠辣!难怪能刮得江南天高三尺。
杨志也觉得一阵晕眩,这时已不容他犹豫,他连忙说:“请相公给个机会!准许小可将失落的财货打捞回来!我已托人去准备船只水手了。”
一旁的段明也趁机说:“请相公开恩!此事也不能全怪杨制使,一切都是意外。
我们的船本就沉重笨拙,当时在湖面上,为了避让迎面来的船,不得不紧急转舵,加剧了倾斜,这才沉的!”
朱勔原本还在气头上,听了段明递过来的话头,顿时眼前一亮。
“哦?何人敢阻挡朝廷的花石纲船?定然是些目中无人的豪强吧?”
朱勔问出这话时,心中已想好一万种办法弄到对方倾家荡产。
段明伺候他多年,自然知道怎么配合,当下立即递话:
“还请相公开恩,对方也没撞到我们,是我们自己翻的。而且对方还是本县有名的大善人,燕子坞的慕容家。我们沉了之后,他家小公子还救了我们,卑职实在不能以德报怨!”
朱勔是本地人,当然知道苏州有哪些富豪,闻言当即大喜。
一旁的杨志口拙,刚才还不知如何反驳段明。听到这儿,他才终于听出来,段明这是在怂恿朱勔牵连无辜。
杨志连忙抗声道:“相公不可听段明胡言!我们当时并没有避让旁人,就是自己沉的。
段明,你怎能陷害救命恩人!你还是不是人!再说慕容公子都答应帮我们打捞了!”
朱勔内心雪亮,他当然也知道段明所言未必属实,但他要的只是一个借口。
眼见杨志这呆头呆脑的要坏他好事,朱勔当即又一脚把杨志踹翻在地:
“如果你不是为了避让他才翻的,他为何要救你?”
“禽兽!”慕容言听到这句话,几乎要气炸了,下意识便去摸腰间佩剑。
“冷静!事情还没到那一步!”好在一旁的赵子称有先见之明,一把拉住他。

分享方式均为网盘链接先转存,再下载这是我继续前进下去的动力
本站统一解压密码为:tfylion.top注意!
分卷压缩文件不要在网盘内解压。解压方式为“分卷解压”,保证所有分卷在同一文件夹内只需解压”part1″分卷即可!单独解压或者解压其他卷无效!)如有疑惑,请点击跳转链接→《解压缩操作步骤视频》(小说连载作品最新章节或催更,请发表评论区或私信!)

https://pan.baidu.com/s/1zUfspUKUuEF_jrQsb49N5g?pwd=ug9p

百度网盘

https://pan.quark.cn/s/feedfb2d5676

夸克网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3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注册账号后评论,能第一时间收到回复。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