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重生/女强/权谋斗争/朝堂权谋/白月光/甜宠/正剧/架空历史/
永宁王谢灵瑜乃是大周皇朝开天辟地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王爷。
她谨小慎微度日,从不参与朝政党争。
却还是在新帝登基后,落得一个终身圈禁的下场。
当她看向自己昔日枕边人,如今新帝亲妹昭阳公主的准驸马问道:“为什么?”
世人眼中芝兰玉树的温雅公子裴靖安,低头看着她说:“殿下,泛舟湖上,从来非我所愿。你有这样的地位,不争,便是错。”
谢灵瑜看着他,忽地笑了。
原来从一开始,他们便不是良配,她只求安稳度日,他却心系权势。
于是,在裴靖安与昭阳公主成亲当日,谢灵瑜等来一杯鸩酒。
再睁开眼时,谢灵瑜发现自己回到了过去。
她依旧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永宁王殿下。
好,既然前世不争是错。
那这一世,她便一争到底,只求个痛痛快快!
谢灵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找到萧晏行,此人就是前世辅助新帝登基的最大功臣。
只是,当谢灵瑜看着雨中一身布衣的萧晏行,对方毫无前世大权在握的权臣风采,身体周遭的血水混着雨水流淌了一地,映进他眸底的一片死寂。
穿着华服的少女手持油纸伞,缓缓蹲在他身前,轻笑道:“你若忠心,我便给你一个机会。”
谢灵瑜以为她跟萧晏行的关系,就跟前世新帝与他那般。
直到宫里要给谢灵瑜指婚,萧晏行将她圈在床帏,近乎疯狂道:“殿下说过,会给我一个机会。”
谢灵瑜:“……”
可她说的,不是这种机会啊。
*
萧晏行这一生最难以忘怀的时刻,便是那年上元花灯节,那抹比明月更皎洁的身姿。
他以为那道身影犹如皎月般,不可触摸,无法靠近。
也正如他所想,那人从未将他看在眼底。
新晋驸马裴靖安有公主相助,本以为就此走上通天大道,却不想一朝受人陷害,下了天牢。
当他看着黑暗尽头缓缓出现的人,惊俱道:“为什么?”
来人正是萧晏行,可裴靖安自问与他无冤无仇。
萧晏行垂眸看向手腕,腕口隐隐露出一截陈旧而精美的发带,他低声说:“背叛她的人,都该死。”
裴靖安目疵欲裂,就听萧晏行再次透着疯狂的低语:“你是,我也是。”
内容标签: 天作之合 女强 甜文 正剧 白月光
主角视角谢灵瑜萧晏行
一句话简介:殿下说过,会给我一个机会。
立意:那就一争到底
作品荣誉
永宁王谢灵瑜虽然谨小慎微,却还是落得圈禁下场,在重生之后,她想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轨迹。于是她救起了前世权臣萧晏行,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随后她进入朝堂,与萧晏行一起挫败了朝堂之上一个又一个阴谋,她也逐渐明白自己的使命,想要创造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可也就是在这时候,她发现了萧晏行真正的身份……本文文笔优美流畅,情节跌宕起伏,题材更是别具一格的新颖,以一个全新的女王爷题材入手,描述了女子成为王爷之后的故事,而男女主之间的情感纠葛错综复杂之余,又带着特别的韵味,是双方之间的相互扶持,成长以及走向命运不得不的对立。
第1章 她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时至深秋,萧瑟之意渐浓,昨夜一场急雨,整个长安都被笼罩在一层未散去的潮湿水汽之中。
湫隘破败的院落内,地上堆满了枯黄枝叶,无人打扫。
廊下两个小婢子熟视无睹坐着,自顾自地闲聊着。
“听说叛军在河间郡大败了,也不知这回圣人会赏赐萧晏行大人什么呢,要不是萧大人只怕这叛军要一路打到长安,可真够吓人的,”梳着双丫髻的婢女,双手托腮一脸心驰神往。
旁边与她穿着一式青碧衣裳的婢女,手里拿着笤帚,眼带戏谑:“我听闻这位萧大人至今还未婚配,怎么你难不成还想去他宅邸当差?”
先开口的小婢子一脸不服:“圣人那般宠幸萧大人,待他回长安,必会被赏赐宅邸奴仆,咱们也未尝没机会。昭阳公主与驸马即将大婚,圣人不就赏赐仆役数百……”
她还未说完,就见对面婢女一把扔了手里的笤帚,伸手捂住她的嘴巴。
“你不要命了,”捂嘴的婢女眼睛滴溜溜朝着身后厢房看去,露出警告眼神。
说话的婢女这才意识到什么,当下缩了缩身子,不敢再说下去。
咦,她们怎么不说了?
此刻房中躺在床榻上的女子缓缓睁开眼睛,有些惋惜想到。
谢灵瑜本是被冻醒的,她醒来时,房中空无一人。
只有屋外两个聊得正欢的小婢子。
自新皇登基,她被圈禁在此,已有五个月。
她已有太久未曾了解过外面的光景,这两个不规矩的小婢子所说的话,对她而言是那样新鲜。
以至于她都不忍出声惊扰,任由她们一直闲聊下去。
过了会儿,谢灵瑜伸手掀开身上盖着的薄被,手掌压着床沿,似用尽全身气力,勉强坐起,披散着的长发跟着垂落到雪白中衣前襟,明显干枯泛黄的发尾,早已经没了当初养尊处优时柔软浓黑如锦缎般的光泽。
谢灵瑜垂眸望着自己的长发时,房门被推开。
“殿下,您怎么起来了,”随着吱呀一声推门声,映月推门而入,看着坐在床榻边的谢灵瑜,急忙走了过来。
谢灵瑜看向她,轻声道:“不是早说了,莫要再唤我殿下。”
这一句话,叫原本还有些欢喜的映月,鼻尖一酸,险些落下泪。
此时谢灵瑜站起,映月顾不得伤神,赶紧上前扶住她。
直到谢灵瑜在梳妆镜坐下,与简陋破败的厢房相比,这面螺钿镶嵌铜镜华贵的格格不入,不仅是鎏金所制,镜面更是光滑到能清晰可见,显然是宫中贵人方能用的物件。
她安静坐着,打量着镜中的人影。
铜镜内披散着长发的女子,一张原本生得极美的鹅蛋脸,却因过于消瘦,下颌显得格外削尖,唇色干枯,脸色亦显得苍白。
唯有那双乌黑瞳孔里泛着冷冷清光,依旧还残存着曾经属于上位者的清贵。
永宁王谢灵瑜,大周皇朝开天辟地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王爷。
作为皇室女,她身份之尊贵,古来今来未曾有过。
而谢灵瑜命运最大的转折,要从十年前说起,那时她父王先永宁王还在世,她也只是王府里一个矜贵而快乐的小姑娘。
那年是嘉明十五年,她父王在一场刺杀中,以身替先皇挡剑,剑身淬毒,即便太医院全力救治,依然无法救回他的性命。
父王弥留之际,拉着先皇之手,承言膝下只有一女,待他死后,不愿让旁人承嗣,恳求先皇立幼女谢灵瑜为永宁王,若不如此,他便死不能瞑目。
此言一出,周围不管是太后还是宫人婢女,皆是大惊。
古往今来,翻遍史书,从未曾见过有哪一位皇室宗亲女被封为亲王。
若是按着惯例,先永宁王去世之后,圣人感念其救驾之功,册封谢灵瑜为公主,再过继一位宗室子弟继承永宁王王爵之位,这才既彰显了圣上怜爱,又顾全了大局。
偏偏她父王,一生浪荡不羁,我行我素惯了。
临终之际,更是不惧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这样的请求。
她父王与先皇虽不是一母同胞,但自小被养在太后膝下,与先皇兄弟情义深厚,先皇登基之后,对他更是十分宠信宽宥。
如今眼看着为自己挡剑而即将身死的幼弟,先皇悲痛欲绝之下,不管是出于愧疚还是怜惜,终是当场下旨,允谢灵瑜继承永宁王之位。
只是这一切的尊贵,都随着新皇登基,她被圈禁那一刻消失殆尽。
“昭阳与裴靖安大婚是在半月后吗?”
谢灵瑜看着镜子里得自己,嘴角微弯轻声问道。
身后的映月一下跪在地上:“殿下,您切莫太过伤怀。”
裴靖安,新皇亲妹妹昭阳公主的准驸马。
而在半年之前,他的身份还是谢灵瑜的王夫。
*
几日后,院中传来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还不时有兵甲碰撞的声响。
谢灵瑜坐在方桌旁的椅子上,坦然望着紧闭着的房门,直到房门被推开,一道修长身影出现在门口。
圈禁半年,这是谢灵瑜被关在此处后,第一次与外人相见。
她抬眸望向眼前丰神俊朗的男子,黑眸淡然而冷清,竟无一丝波澜。
半年之前,先皇病重,太子之位悬空未立,几位王爷虎视眈眈,满朝风雨欲来,最后出乎所有人预料得是,一向不显山露水的六王爷谢陵竟在大位之争中胜出。
但他登上帝位刚满月余,四王爷谢琮突然从长安消失,待朝堂得知消息时,他已经遣返自己的封地,举起清君侧的旗号反了。
谢灵瑜就是在这期间被圈禁,罪名是协助谢琮逃跑,形同造反。
证据是一封从王府书房中搜出的密信,坐实她与四王爷谢琮私下勾结,暗中助他逃离长安,最终导致谢琮起兵谋反。
曾经谢灵瑜不明白,为何新皇登基独独对她下手。
直到昭阳公主与裴靖安大婚的消息传来,她才恍然大悟 。
原来这一切,不过都是为了扫清她这个障碍而已。
此刻谢灵瑜看向自己昔日枕边人,如今新帝亲妹昭阳公主的准驸马问道:“为什么?”
时至今日,哪怕早已经看清楚,她却还是忍不住要问一句。
对面的男子往前走了几步,原本逆着光的面孔此刻渐渐被看清,依旧是那样清雅俊逸的模样,与谢灵瑜记忆中的脸丝毫未见。
世人眼中芝兰玉树的温雅公子裴靖安,低头看着她说:“殿下,泛舟湖上,从来非我所愿。你有这样的地位,不争,便是错。”
谢灵瑜看着他,忽地笑了。
裴靖安出身簪缨世家,本人更是丰神俊逸的少年郎,才华横溢,在二十弱冠之龄进士及第,乃是整个上京闺秀眼中最完美的夫婿人选。
而且他祖父更是忠心不二的纯臣,只效忠圣人。
当年先皇指婚她与裴靖安,对这桩婚事,谢灵瑜是满意的。
她身份使然,从不愿牵扯朝政之中,她以为裴靖安亦是他祖父那样的人。
原来从一开始,他们便不是良配,她只求安稳度日,他却心系权势。
“殿下,如若你真有先皇密旨在手,你可知这足以让你万劫不复,所以臣恳请殿下将密旨交出。”
裴靖安看着她,声音微凝。
这几日长安城内,忽起一谣言,说永宁王谢灵瑜手中有一道先皇密旨。
虽无人知这密旨内容是何,但在叛军起乱的关口,不得不让人多想。
“万劫不复,”谢灵瑜声音极轻地将这四个字缓缓重复了一遍,她抬眼视线落在他那张脸上,声音冷而脆:“我如今之境况,与万劫不复又有何异?”
裴靖安面对着她疏冷至极的黑眸,终还是喊道:“阿瑜。”
听到这两个字,谢灵瑜原本平静的表情瞬间有了些许扭曲,她与裴靖安也曾琴瑟和鸣,私底下他称呼她,皆是这样亲密的小字。
如今再听到他这般叫,她心底只剩下焚之不禁的恶心与厌恶。
“裴驸马,自重。”
谢灵瑜一字一句回道。
裴靖安闻言,眼睫微垂,瞧不出心中所想。
直到他再次开口:“陛下对你并非有赶尽杀绝之心,只是你是女子,亲王之位本不过就是先帝一念之差,如今只要你愿意交出密旨,待我与公主大婚之后,我便可请公主代为向陛下求情,定可保你性命无虞。”
“所以我还要承你们的情?”谢灵瑜冷言讽道。
说来也是可笑,栽赃陷害是他们,如今要扮作宽厚仁慈的亦是他们。
只可惜她居然到现在才看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道理。
她乃是皇室血脉,又顶着这样尊贵的身份,偏偏她居然一直没有勘透父皇临终前执意要让先皇封为她为王的道理。
父王是不信任何人,他想让她有一份自保的能力。
可是一直以来,她谨小慎微度日,从不参与党政朝争。
以为这般不争,便能保全自身。
却不知,旁人想要动她时,她全然无力招架。
若是她是个实权亲王,新皇又怎敢在外有叛乱之际,毫不留情面的这般对她,无非就是觉得她一个女子占着王位,朝中无人会替她求情。
“你走吧,”谢灵瑜不再与他废话,因为她已经知晓了她想知道的。
裴靖安没想到她会毫不留情下逐客令,:“殿下,现在不是你意气之争的时候,若是你真的有先皇密旨,还请拿出来,以熄叛军之气焰,让百姓免遭战乱之苦。”
谢灵瑜好笑的望着他:“若是你的陛下真想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他何不退位让贤。”
裴靖安身形大震,一脸不敢置信地望着谢灵瑜。
他随后朝门外看出,只见一个穿着太监服饰的人,就站在那里。
“阿瑜,不要妄言,你可此话乃是欺君犯上,”裴靖安神情里终于露出焦急。
谢灵瑜手掌撑着木椅扶手,缓缓站起身,她冷眼望着裴靖安:“那是你的君,而非我的。”
这个新帝,她可从未叩拜过。
裴靖安沉默了许久,似是下定决心,低声道:“陛下曾言先永安王乃是救先皇而死,不忍让他后继无人。半月前,永安王太妃上书陛下,想要过继一名嗣子。”
“阿瑜,你真的要及早替自己打算。”
母妃……
谢灵瑜只觉心中强绷着的一根弦,砰地一下断了。
若说裴靖安的背叛,是因为他野心。
为何连母妃也毫不留情地舍弃她,父王去世之后,她以为她们母女相依为命。
她被圈禁时,唯一惦念的便是母妃,怕她思虑太甚,怕她忧心太过。
可到头来,这竟只是她一个人的独角戏。
琴瑟和鸣是假的,母慈子孝也不过是镜花水月。
大难临头,她不过便是所有人都可随手丢弃的。
谢灵瑜明明站在原地未动,可顷刻间却觉得天旋地转,那双清冷而高贵的黑眸头一次失了神采,心头茫然四顾,发现天地间竟无一丝值得她留念的。
*
景云元年十月初六,新皇登基半年,监军大都督萧晏行在河间郡大胜后,与文安郡围剿叛军余孽,反王谢琮垂死挣扎。
同日,长安城内昭阳公主与驸马裴靖安大婚,借大胜之际,陛下大肆封赏。
只是外面发生的这一切,都与谢灵瑜再无瓜葛。
她抬眸望向面前的一行人,就在一刻钟前,这个冷清又败落的圈禁小院,再次迎来外人。
为首之人,谢灵瑜见过。
便是那日与裴靖安一同前来的太监。
太监上前朝谢灵瑜恭恭敬敬行礼:“奴婢杨贺,拜见殿下。”
谢灵瑜视线扫过他身后之人,一个端着托盘,上面有一壶酒与一只精致华美的酒杯,她淡然问道:“这是陛下赐我的酒吗?”
鸩酒,素来是给犯了错的皇室宗亲一个体面的死法。
杨贺微微抬头,见谢灵瑜神色坦然,全然无一丝惊惶惧怕,都不由暗暗赞了声。
不愧是以女子之身,位列亲王之位的人,这般清贵气度便是非常人所不能及。
“殿下,陛下说只要您愿意回头是岸,交出密旨,他会对您网开一面,让您重享尊荣,”杨贺恭恭敬敬说道。
谢灵瑜起身,走了两步越过杨贺,抬手端起那只酒杯。
此刻杯中已盛着酒。
生路?
不过都是诓骗她的手段罢了。
她若再信,便是死,也是活活蠢死的。
待杨贺惊惶抬头时,谢灵瑜已将杯中鸩酒,一饮而尽。
砰地一声脆响,杯盏落地,瓷片碎的四分五裂。
谢灵瑜垂眸看着杨贺:“回去告诉你的陛下,那道密旨会在他最不想看见的时候出现。”
杨贺震惊,忍不住急问道:“难不成您已经交给了反王叛军?”
谢灵瑜却并不回答,反而朝着窗边的小榻走去,她伸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推开窗棂,一方小小的碧空出现在她眼帘。
天色一碧如洗,是这秋日里难得的清朗。
一丝丝微凉的风吹拂而入,撩起她发鬓间的一缕碎发。
“殿下,您为何要一意孤行,您可知您这么做,便是大周皇朝的罪人,”杨贺竟没想到谢灵瑜这般决绝,还未等他问出密旨何在,竟一口饮了鸩酒。
陛下此番派他前来,最重要的还是问出密旨下落。
他本是想着先威逼利诱,若是不成,再对这位殿下行刑逼供。
这样未受过苦的贵人,如何能熬得住大刑。
谁知,谢灵瑜竟连死都不怕,直接喝下了鸩酒。
不管此刻杨贺如何焦急逼问,谢灵瑜再未看他一眼,她只安静望着从窗户里露出的小小天空,随口几声咳嗽,她嘴角溢出鲜血,直到嘴唇被血色彻底染红。
其实,从来没有什么密旨。
一切不过是她的垂死想要自保的手段罢了,只是如今她什么都不在乎了。
至于这道所谓的密旨,会带来什么影响。
她乌黑眼瞳里的光彩渐渐开始涣散,感觉听觉一步步被侵蚀,吵闹的质问声开始消失,余光的人影也逐渐模糊,周围被大团大团黑影晕眩所包围。
在彻底失去知觉的前一刻,谢灵瑜只剩下一个念头。
她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第2章 那这一世,她便一争到底
天际处晨光浮动,泛着灿金色的朝阳倾泻而下,青翠山峰被笼罩在晨光之下,而坐落在山下的华丽行宫,也被晓光悄然唤醒了生机。
上华宫外的廊下,穿着相同样式青绿罗衫裙的婢女站在外殿,安静候着。
不远处有正在洒扫的宫人,动作轻而无声,将昨夜被风吹落的枝叶全都打扫了干净。
而院中站着一个穿着太医官服的男子,他身后跟着两个提着药箱的宫人,三人神色恭敬站在,也似在等候什么。
直到殿门打开,一个贴身侍婢模样的清秀女子,足下无声地悄然出现。
待走到太医面前,对方盈盈一行礼:“曹太医久等,殿下已经醒了,还请大人入内。”
“姑娘客气了,”即便对方只是个婢女,曹太医也未托大,而是客气回道。
待一行人入了殿内,迎面就闻到一股若有似无的香味,初闻淡然,余味却有种绵长清心之感,因曹太医日常出入宫闱,一闻便知这就是近年在整个长安内都千金难求的荼芜香。
此香乃是异域贡品,闻之虽淡,但香浸入地,山石生香。
因此这香料又有个‘千金尽’的外号,只要这香一点燃,便千金散尽。
此刻整个殿内,便燃着这香料,可见此间主人的矜贵。
曹太医跟着前面的婢女,一路走到床榻前,虽外层厚实的帷幔被勾起,但依旧还有一层轻绡纱挡着,只隐隐绰绰看见一道轻卧着的身影。
“微臣拜见殿下,”曹太医自知规矩,恭恭敬敬请安,并不多看一眼。
纱帐内,传来一个略带着一丝沙哑的轻妙声音:“赐座。”
婢女端来矮凳,待放好之后,曹太医坐定,就见一只莹白纤细的皓腕悄然探出,婢女将早早准备好的云丝帕搭在手腕关节上,只是这帕子虽白亮,跟这只手腕的肌肤比起来,又少一种脂玉般入骨清透。
曹太医自不敢有什么想法,而是认认真真开始请脉。
只是他手指刚一探上去,心头又有一丝震撼。
三日前,上华宫传来消息,永宁王殿下急病,圣人与太后皆担心不已,命金吾卫连夜护送曹太医前来诊脉。
虽然上华宫也有随行医官,但肯定比不上太医院。
曹太医乃是日常为皇上请平安脉的医官,医术自是不用说。
可那日他一探永宁王脉搏,心头大骇,脉搏所显示迹象乃是大凶。
他本想连夜回禀圣上,可是谁人不知道这位殿下在圣上心中的位置非同寻常。
于是曹太医只得先硬着头皮用药,不想,第二日这位殿下的脉象缓和了。
待到了今日再问脉,竟已然趋于康复。
短短三日,这位殿下的身子便恢复到如今地步,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曹太医,我的脉象如何?”纱帐内女子的嗓音再次响起。
曹太医立即起身,面露喜色道:“回禀殿下,您的脉象较之前两日已是大安迹象,想来是殿下平日里身子康健,又有洪福齐天,如今已无大碍。只是病去如抽丝,殿下大病来得突然,还得仔细调理将养,切不可大意。”
此刻躺在床榻上的谢灵瑜,听到帐外太医所说的话,忽地一笑。
“洪福齐天,”她玩味般地将这四个低声重复了遍。
本以为生路已绝,却突然重活了过来。
她确实可算得上是洪福齐天。
三日前,谢灵瑜在昏昏沉沉中醒来时,就见身侧一切已然与喝下鸩酒前的那个小院截然不同,华丽巍峨的宫殿,满室精致堂皇的摆件,还有身边一张张熟悉的脸孔。
初始她以为自己是魂魄未散,执念太过,才梦见过去种种。
可经过这三日,即便再骇然再难以置信,谢灵瑜也终于确认了一件事。
那就是她真的重活一世,回到了过去。
她不再是被圈禁在破坏小院里,绝望赴死的人。
她依旧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永宁王殿下。
*
曹太医问脉结束后,便先行告退。
没一会儿,殿外廊下早就等着的婢女们,手捧着各式各样的洗漱物件鱼贯而入,鎏金铜盆,漱口香盏,云丝帕,缠丝玳瑁梳,剔漆香盒。
八名婢女排成两行,行进有序进入殿内后,站定等候。
“殿下,现下要起身吗?”帐外一个极轻柔的声音,叫回了正在出神的谢灵瑜。
谢灵瑜看着帐外的人,如今她的贴身婢女还并不是映画,而是春熙。
她也是自小便在谢灵瑜身边伺候的,只是后来嫁了人,便成了掌事娘子。
“起吧,”谢灵瑜淡然道。
纱帐左右被同时拉起,谢灵瑜起身下了榻,好在这几日温养,她身体确实大好,不再是先前光是坐着,就要站不稳的虚弱模样。
待洗漱之后,谢灵瑜在殿阁内的梳妆台前坐好。
梳妆台上的这架瑞兽葡萄纹菱花镜,镜面光可鉴人,清楚照着眼前人。
镜中的少女虽病了几日,但并不见憔悴,如凝脂白玉般的脸颊上,虽粉黛未施,国色天姿依旧不掩,待眼睫轻抬,眼波流转,犹如芙蓉清水,不胜矜贵。
身后正在替她梳头的婢子,瞧见这一幕,乍然一愣。
显然是有些看呆了。
伺候殿下的婢子,其实时常会如此,即便时常瞧见殿下这张美如仙娥的脸,还时不时会被惊艳的出神。
其实就连谢灵瑜自己都在端详着,这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孔。
毕竟上一次在铜镜中见到时,她整个人憔悴又泛着隐隐死气。
“殿下,昨日圣人又派人送了好些药材补品过来,光是千年老山参便有两支,”春熙在一旁说道:“您一生病,圣人就这般挂心,便是宫里的公主只怕都不及您呢。”
谢灵瑜并未回话,只是抬手,勾起一缕散落着的长发。
身后梳头婢子见她这般,立即停下梳发的动作,生怕勾住她的发丝。
她手指上缠着的这缕长发乌黑发亮,散发着丝缎般的光泽,可见平日里呵护保养的有多精心。
“公主?”谢灵瑜低声说道。
春熙一怔,赶紧请罪道:“殿下恕罪,是婢子妄言。”
谢灵瑜嘴角轻扬,这还是她这几日来,头一回露出这般舒心的笑意。
她并未训斥春熙,而是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先前她并不明白昭阳为何那般对她,毕竟她们乃是堂姐妹,并非死敌。
只因一个裴靖安,昭阳就要将她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未免太过荒唐。
如今看来,这冰冻只怕非一日之寒。
她父王为了救皇帝而死,她的这位皇伯爷自来对她是宠爱有加,这份宠爱甚至逆了祖制,让她以女子之身被封王。
因此她不管是宠爱还是待遇,都远胜于皇上的那几位公主。
旁的公主倒也还好,偏偏昭阳公主与她年岁相仿。
两人难免被拿来比较。
昭阳只怕一直在嫉恨着她。
可前世的谢灵瑜一直谨慎小心,要不然也不会在十五岁及笄之前,一直独居与长安之外的上华宫。
这是皇伯爷赏赐给父王的避暑行宫。
她远离宫廷纷扰,独居于此,就是不想让那些个自认忠心不二的御史拿着错处。
时至今日,朝堂之上依旧有立女子为亲王,与祖制不合,与天下不容的声音。
与她而言,王爷身份是尊荣,亦是枷锁。
偏偏还有人因此这般嫉恨她,恨不得将她打入十八般地狱。
当初谢灵瑜被圈禁时,突然有一日有人送来了一座铜镜,华贵的跟那个简陋小院格格不入,开始她并不知这铜镜何意。
直到她从那个清晰的镜面里,看着自己一点点变得苍白干枯,如同一朵精心娇养着的花慢慢变得枯萎衰败。
那样的过程清楚而漫长,不亚于一次心理上的凌迟。
后来她才知,那个铜镜就是昭阳公主命人送来的。
果然,女人在折磨女人这件事上,总是能玩出别出心裁的花样。
“拿笔墨纸砚来,”谢灵瑜忽地扬眉说道。
春熙一怔,有些不解:“殿下,现在要用?”
这不是正梳着头呢。
谢灵瑜淡道:“现在。”
春熙虽不解,但还是立即转头吩咐人去准备。
待她转头,瞧着梳头婢女重新为谢灵瑜梳妆,而谢灵瑜脸上露出的点点
笑意,虽觉得有些不解,却还是按捺了下来。
待纸笔备好,梳头婢子也正好替谢灵瑜挽好了发髻。
“殿下,要不您先用早膳吧,方才曹太医不就说,您的身子需得好生将养,”春熙又出言劝道。
谢灵瑜走到桌前坐下,提笔边写边道:“不急。”
待她洋洋洒洒写完了一页,这才抬起头,春熙有些好奇,却也没敢多嘴。
“待会让人将这封信递到宫里,呈给圣人,”谢灵瑜说道。
春熙有些惊讶:“殿下这是给写给圣人的吗?”
谢灵瑜抬手轻撑着下颌,淡然道:“我病了一场,皇伯爷如此挂心,我本就该亲书一封向他老人家谢恩。”
春熙闻言,脸上登时露出喜色:“殿下今个怎么想通了,先前殿下还说不可总是打扰圣人和太后,旁人可是求也求不到圣人的垂怜关怀。”
其实春熙说的还算委婉,要是搁旁人,只怕私底下都要骂谢灵瑜一句傻。
她的尊荣都是依仗着圣恩,如今她却偏要将圣恩往外推。
可不就是愚蠢透顶了。
从前她战战兢兢,她小心谨慎,最后还是落得那样的下场。
好,既然前世不争是错。
那这一世,她便一争到底,只求个痛痛快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s://pan.baidu.com/s/1eMJ-gjwn8FisJ1hypCMumw?pwd=v9n9
https://pan.quark.cn/s/68e1833c7198
为促进文化交流,本站整理收录的小说资源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共享:本站为非盈利性文学索引平台,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收费性质的阅读与下载服务;
2、版权归属:所有作品著作权及衍生权利均归属原作者/版权方,本站不主张任何内容所有权;
3、侵权响应:如权利人认为本站展示内容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把该作品相关材料私信至站主或者发件到邮箱。经过核实后,本站将会在48小时内永久下架相关作品。邮箱tegw202@gmail.com
4、用户义务: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本站资源进行商业牟利、盗版传播等违法行为。
5、我们始终尊重原创精神,倡导用户通过正版渠道支持创作者。如对版权声明存疑,请联系我们进一步说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