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东方玄幻/非传统封神/修真文明/群像史诗/
天地初定,大道无序。
今有众仙共立封神榜,定天地秩序,立九霄天庭,幽冥地府,封诸天神灵。
紫霄门下道童清原,身作福薄命薄无仙根者,因一心修道,遂而下界。
本书没有鸿钧,没有三清,没有子牙,没有杨戬,没有哪吒,这是另一个封神的故事。
第一卷 死山神而得地龙
序章
白云飘邈,仙雾朦胧。
三十三天外,九十九道宫。
诸天深处,紫霄宫中。
炼丹房内。
丹房之中,被火光映得大片赤红,热气如浪,万分灼烫。
正中央是一座丹炉,下方显现出八卦图来。
丹炉之上有八条火龙,栩栩如生,口中喷火,处于丹炉八方各位,与地上八卦图相合,分别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
八条火龙形态相似,皆是赤红之色,鳞片宛然,须发如生,然而各自吐火又有不同。
一头吐出空中火,一头吐出石中火,一头吐出木中火,一头吐出三昧火,一个是天上火,一个是地底火,一头又吐人间火,最后一个是五行自然灵光火。
八类火焰,共攒一处,经八龙卦仙炉,合作炉中仙火。
炼丹炉旁,有个道童,年约十五六岁,长得眉目清秀,道气盎然。
这是大仙门下道童之一,唤作清原。
紫霄宫大仙不收徒弟,只传道童,不禁来去,愿入门者为道童,愿离去者也自请便。只是缘生缘灭,去了便无法归来。
清原看着那八龙卦仙炉,火光映得他脸颊通红,手中执一根捣火棍,时而在炉下捣动。
这捣火棍通体黝黑,似铁质,但被仙火炙烤,居然也未烫得通红,依然冰凉。
这捣火棍其实材质不凡,若是换了一种材质,顷刻间就会被八类火焰烧成灰烬。
可惜这黑铁棍子虽然材质不凡,却不是什么宝贝,实则是从杂物房里的废弃堆里取来的,除了坚硬,不惧火烧,基本便再无其余妙处。只是拿起来时,不轻不重,较为趁手一些,因此才被挑出来当了捣火的棍子。
清原看着炉火烧炼,知晓里面炼的不是什么仙丹妙药,而是一种面塑,按九牛二虎之形状。
他托着光洁的下巴,有些出神。
根据许多故事来讲,倘如他不守规矩,吃下这几个面塑,或许就能得了九牛二虎之力。比如某个传说里,哪个道童不守规矩,吃了几个豆子,长了三头六臂,再比如哪个弟子,偷吃了两个杏儿,结果长出了两片翅膀。
不过清原一向安分,从来不敢逾越规矩,自无这等不良心思。
前两年就有个童子,盗了大仙的一丸丹药,偷偷吞服。
原本这丹药是极好的宝贝,但是仙家宝贝岂是这般容易受用的?
那童子痛得死去活来,后来还是大仙慈悲,着手施救,不过最终还是把这道童赶出紫霄宫,送回凡尘俗世之间,任其自生自灭。
有此前例,清原更不敢犯了规矩。
“咦,我那煽火的扇子呢?”
清原往身旁一摸,发现居然没有扇子在身旁。他记得清楚,先前分明是带来了的。
“看来记错了,也是,近些日子观看黄庭仙经,不断揣摩,不免有些心神疲乏。”
趁着炉火势头不变,他匆匆离了炼丹房,忙朝着适才听法的仙殿而去。
……
小跑了一阵,来到仙殿门外。
大仙不在殿中,而殿门大开,也并未掩上,更无人看守,他可以看见那一柄煽火的扇子就在内里。
清原道了声罪,便小跑入内,把扇子取到手中,正待离开,可眼睛一瞥,却见到桌案上有张榜。
这榜是摊开的,边缘镶了金纹,榜布是色泽淡金,高贵而威严。此榜两端有玉石为轴杆,中间一片空白,只在最上方写了三个字。
封神榜!
这三个字韵味深沉,一笔一划宛如天成,有莫名味道,徐徐如行云流水,幽幽若深潭湖海。
清原看得出,这是大仙的笔迹,至于封神榜的作用,他倒也偶然听过。
当今天地,已至成熟之机,须得定下诸天正神,分雷火瘟斗,三山五岳,群星列宿,兴云布雨,幽冥善恶等八部正神,掌控天地秩序。
这是众仙一并定下的,但如今还未准备妥当,故而封神榜还是空白。
清原倒不甚在意这些,他一心修仙,是要得道成仙,得以出青冥,入九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却不是要成为死后上榜,遭受拘束的神灵。
作为大仙门下,他并不是一般的修道人,自有仙家气运护身。若不动念下界,倒也没有杀身之祸,不会被拘禁上榜。
然而封神榜之侧,还有一本白玉册子,约巴掌大,通体洁净,上面有字,名作仙根册。
清原不敢妄动,只取了扇子就要离开。
这时,门外传来声音,说道:“清原,你跑哪儿去了?那九牛二虎是大仙亲自做成的,只让你去烧炼,若是烧个半生不熟,或是烧得焦了,当心治你的罪!”
清原应了一声,道:“清风师兄,我忘了拿扇子,这就过去。”
门外那声音应了一声,然后又疑惑道:“先前不是见你拿走了吗?”
清原正待回话,忽然听哗地一声。
那白玉册子忽然翻开,连过十七八页,才停住了。
清原甚觉奇异,转头看去,就见上面有一行字在发光。
清风,身怀仙根,资质上佳。
那光芒朦胧,却把字体照得发亮。
见状,清原迟疑片刻,虽然是个守规矩的性子,却也禁不住少年心性,不免好奇,轻声道了句:“明月。”
明月也是大仙门下,却是个女孩儿,长得十分貌美,皮肤白皙,气质极佳,她为人柔和,人如其名,宛如皎洁月儿。包括清原在内,所有弟子都对她十分亲近。
哗地一声。
那白玉册子往前倒翻了几页,定在一页上面,有一行字在发光芒。
明月,身怀仙根,资质极佳,乃仙根道骨,有成仙之望。
这一行字,却是比之前要详细得多,显然明月的仙根资质,要胜于清风许多。
清原心中暗喜,忽然道了声:“清原。”
白玉册子动也不动。
清原微微一愕,怔了一怔。
迟疑片刻,便伸出手去,拿住了这白玉册子,便想用手翻上一翻,寻到自己的名字。
哪知翻开第一页,他面色就变得煞白。
第一页赫然写着:福薄命薄无仙根者,不入此册。
“福薄?命薄?无仙根?”
清原便如坠入冰谷,浑身寒冷,止不住颤抖。他接连翻了许多页,寻不到自己的名字,心中愈发寒冷。
他熟读道书,自然知晓这上面是什么意思。
无仙根者,根本无法迈入修行门槛。
就算仙根低下,资质低劣,但毕竟还是有些资质,所谓勤能补拙,终究还是有望。
可无仙根,便是全无资质,毫无希望。
至于福薄命薄,更是无须多说,便是天生就没有大富大贵的命数,更无得道成仙的命数。
此乃上天注定。
“不可能……我分明观想出了九重玉楼,坐落于玄都紫府泥丸宫内,分明观想出了九重玉楼……”
他忽然身子一僵。
他观想出了九重玉楼。
但同龄童子中修行此法的,都已推开了玉楼,真正迈入修行坦途。
而他的这九重玉楼,依然纹丝不动。
“不可能……”
他喃喃自语,蓦地一震,颤抖着想道:“大仙……大仙乃是混元大罗金仙,神通广大,法力通玄,道行通天彻地,定能帮我……”
可是下一刻,他如若被浇上一盆凉水,便彻底凉了心。
混元大罗金仙,乃是天地之中的仙家之祖。
这等级数的仙家道祖,甚至堪称天道显化的真身,凡事顺应天命,以天地轨迹而行。
“大仙从来顺应天命,从不曾逆天而行,怎能为我这么一个小小道童,而逆天改命?”
清原瘫坐在地上。
尽管如此,他仍是抱着一丝希望,往后殿而去,试图求见大仙。
然而,却又被后殿的师兄挡了回来。
大仙已然闭关。
……
他怔怔回了炼丹房。
炉火已经熄了。
炉盖打开,上面是九牛二虎,皆是白面所成,白牛憨态可掬,二虎凶相毕露,宛如生灵,乍看之下,仿佛活物。
但清原一看,便知火候稍微不足,有些半生不熟。
此刻他已经无心理会,只坐在丹炉之旁,默默不语。
炉火余温仍然十分灼热。
清原仿若未觉,心中想道:“怎会这样?不成仙道,百年之后我便只是一堆白骨,怎么能活?我在紫霄宫多年,一心求的是长生仙道,又怎么甘心百岁而逝?”
忽然有一阵风吹来。
上面九牛二虎尽数倒下。
清原往上看去,只见这九牛二虎,都头朝南方。
根据道书所述,这是异象。
北斗主死,南斗主生。
若不得修道,他百年后便会寿尽离世,但此刻九牛二虎头朝南方,而道书中曾述,南斗主生。
莫非机缘应在南方?
清原呆了半晌。
他已知晓,再留在紫霄宫,或许可以听大仙讲法,可以观看仙道典籍,乃是极大的仙缘造化,旷世福法。但他无仙根,无神命,照此下去,此生断然不可能踏上仙家道路,再大的缘法也是枉然。
大仙虽然是混元大罗金仙,通玄造化之尊,却也是顺应天命之仙,定是不会为他逆天改命。
自身再留下来,已无用处。
“不如下界,寻访机缘?”
他踌躇不已。
下界是凡尘俗世,论起仙家缘法,哪能与紫霄宫中相比?
但在紫霄宫已无希望,只得下界寻访,尽管希望渺茫,然而却还有一丝一缕。
清原咬了咬牙,道:“南方!”
于是,他略微沉吟,把用得顺手的捣火棍插在腰带间,带了近日钻研的那本黄庭仙经,便即离开。
临去前,蓦然生出了念头,想起那些三头六臂以及背生双翅故事,便又将九牛二虎都吃下肚。
反正是半生不熟,对大仙而言已是毁了,但对于自身而言,好歹也是仙物。到了如今的地步,破罐子破摔,就算服下这仙物,使自身承受不住,那也是命数。
清原吃得腹部都觉涨痛,来到紫霄宫门前,望着下方,仙云层叠,白雾萦绕。
“师兄,我奉命下界一趟,劳烦你派仙鹤送我下去。”
第一章 清原
当今天地,已至沉稳之机,须得定下诸天神灵,分雷火瘟斗,三山五岳,群星列宿,兴云布雨,幽冥善恶等八部正神,掌控天地秩序。
至此,众仙共立封神榜。
事涉天地万古秩序,波及众生,致使凡尘俗世,亦滋生战事。
俗世王朝更迭,战火兴盛,各方依附着修道之人,最终让这天下尘世家国之战,演化为封神战场。
在这其中,将以气运高低,道行深浅,缘法亲疏等缘故,封立各方身殒的修道之人以及俗世凡人。
自前朝大唐分裂以来,当前天地各处,尽出烽火狼烟。
时至今日,天下三分,互相制衡,局势勉强稳定。
南为梁国。
中土则为蜀国。
北部往上则称元蒙国。
……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傍晚时分,天边一片昏黄金光。
读书声从瓦房中传来,声音稚嫩,又显驳杂。
过了片刻,才听一声清朗声音道:“今日到此为止,天色晚了,回家去罢。”
然后几声欢呼的孩童声音,也有好学的孩子发出少许几分意犹未尽的声音。随后七八个孩童跑出房外,临走前不忘朝后面挥手:“先生,明天见。”
房门处站有一人,面带笑容,怀中抱着一卷书。
这人一身淡色白衣,清逸脱俗。
五官端正,相貌清朗,约有十八九岁。
细看之间,便觉他面上带两分笑意,眉宇深藏少许茫然。
他名为清原,当年曾是上界仙宫弟子,因没有根骨,遂而下界,寻访机缘,可至今一无所得。
饶是他静修多年,耐得住枯燥,已是心境平和,但至今全无所得,难免迷茫惘然。
静立片刻,终是叹了一声,转回屋内。
日落西山,晚霞渐去。
入夜,深沉。
屋中亮起烛光,从窗子边上,能够看见一个影子端坐桌前,翻阅起了一本书籍。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仙之道……”
他声音清朗,字字清晰。
……
月光皎洁,薄如轻纱。
人已入睡。
“大仙门下道童清原,不守戒律,擅自翻阅仙根册,窥探封神榜,并私服九牛二虎之宝,畏罪而逃,今奉命诛之!”
寂静而朦胧的夜间,一道清脆冷漠的声音忽然响起。
隐约间,似有一行人推开了木门。
皎洁的月光下,人影虚幻,似有似无,飘然如仙。
身后是数名道童,均是清秀俊逸之辈,道气氤氲,灵意盎然。
当头那个,也是个童子,约十二三岁,白衣出尘,眉宇高傲,面色冷漠,手执玉如意在怀,背负仙剑,在数丈外伸指点了过来。
“白鹤师兄……”
清原蓦然惊醒,浑身凉透。
他深吸口气,惊魂未定。
“又是恶梦……”
当年他是紫霄仙宫童子,偶然之间,发现了记载天下修行根骨的仙根册,上面却无自家姓名,自知是福薄命薄无仙根。
想要去寻大仙解惑,却得知大仙闭关。
而回到炼丹房,又发现大仙交代的九牛二虎之面塑,已经烧毁了。
他在仙宫多年,一心修仙,经此事后,惊觉自己全无根骨,思绪不免恍惚,心灰意冷。
哪怕是根骨低劣,资质愚钝,但日夜苦修,付出十倍努力,想来,总是勤能补拙。然而,他却是全无根骨,不论如何刻苦修行,都一无所得。
纵有神仙真传,但却无法修行,连修道的第一道门也无法推开。百年之后,便该如寻常人一般,寿尽而亡了。
后来他在迷茫间,风吹倒了九牛二虎面塑,倒向南方。
南斗主生,北斗主死。
清原身在仙宫,熟读道书,认为这是异象,于是仔细思忖,留在仙宫亦是空耗光阴,只得下界寻访机缘。
而临行时,带走了那段时日间一直揣摩的《黄庭仙经》,带走了在烧炼丹药时用来捣火的铁棒,并吃下了那半生不熟,几乎已是毁去的九牛二虎面塑。
“算了算,也有数年之久了。”
清原怅然一叹。
他自下界之后,一直往南行走,数年来竭力摸索机缘,也历经无数艰险。
想这数年间,躲过虎狼,避过树妖,伤于木魅,逃出魍魉妖魔之手,亦多次险些丢了性命。
直到踏足黎村,才得以安宁一段日子。
黎村是中原蜀国南部边境的一座村落,若是再往南行,便要越过前方的深山老林,去往南梁国。
那深山密林间,凶禽猛兽众多,传闻亦有妖物精怪,常人无法行走。
可若是要绕过这里,一则路途遥远。二来,则是两国交界,大军对峙之地,不得来往。
于是停步在此,已有多日。
这些时日间,他受村中葛老先生所邀,教孩童识字,也借此来平复自身心境。
清原心中叹了声,抬头望向窗外,能见天上明月,心中忖道:“今夜是十三,待到十五,便又是大仙讲法之日了。”
他悠悠一叹,沉入观想之中。
意想头顶生出一个明月,遂而一分为六。
六月光照,宛如梦幻。
月光洒落,薄如轻纱,清凉如水。
照澈出眉宇中的九重玉楼。
……
深夜。
月色朦胧。
这夜间,忽然一声尖叫,显得凄厉可怕。
声音传遍了整座村落。
清原蓦然惊醒,他翻身下来,顺手拾起一旁的铁棒,奔出房外。
“怎么回事?”
那里已经有人赶到,出声询问。
适才那惊叫声的主人,喘息未定,说道:“葛老先生……”
清原见他脸色惨白,又带着些惶恐之态,心知不好,连忙赶去。
那处房屋之中,床边倒着一个老人,胸腹间的衣衫被扯裂,五道深可见骨的伤口,并排斜下,触目惊心。
他气若游丝,但勉强未死。
与此同时,村中其余人也纷纷赶至。
纷纷扰扰,忙成一团,村中并无郎中,众人竟束手无策。
清原见葛老先生伤势较重,思索片刻,说道:“我来试试。”
当年在天上仙宫之内,他曾是为大仙烧炼丹药的童子。
为了避免炼丹之时出错,曾翻阅过许多药材典籍,因而识得诸般药理,期间不免也涉猎了几分岐黄医术。
听闻清原开口,众人面面相觑,略有惊讶,但终究是让了开来。
村里没有郎中,须得到镇上去请,然而一来一回,这葛老先生多半是撑不住了。
清原这年轻人,数月前来到村中,能教村中孩童读书,性子温和平淡,严谨而谦逊,又是个识字的书生。
识字之人,大多见闻广博,或也时常翻阅医书,懂得医术倒并不令人意外。
只是这年轻人素来谦逊少言,倒没有人发现他还有医术在身,此刻不免讶异。
清原走近一看,眉头皱得愈发紧了些。
这是被爪子撕裂的伤口,共五道伤口,斜斜划下。五道伤口中,中间深,两侧浅。
来不及多想,立即着手施救。
在他的催促下,有人烧了热水,有人取了烈酒,有人寻了伤药,有人取了纱布来。
一番忙碌,总算把伤势稳定下来。
葛老先生的呼吸与脉搏,俱都渐渐稳定下来。
许久,一阵忙活过后,才算安定。
清原忽然觉得有些怪异,似乎忽略了什么,然后脑海中闪过一个人影,惊道:“小瑜?”
小瑜是葛老先生的孙女,也受清原教导,是个十分乖巧的女孩儿,清原得以暂居于此,也多亏了葛老先生爷孙。
如今葛老先生伤重在此,但小瑜却不见了踪影。
听闻这话,众人又是忙乱,大家都是乡里近邻,也都颇为关切,便都分散去找。
清原因识得医术,留在屋内照顾葛老先生。但他眉宇一直皱紧,似乎在思索些什么,在屋中四处行走,看到一些痕迹。
就在这时,葛老先生忽然挣扎了一下,喘息着道:“猿……猿猴……”
这声音虚弱不堪,又断断续续,显得不甚清晰。
“慢些说……”
清原往前几步,凑近前去,侧耳倾听。
葛老先生有伤在身,人也老迈,此刻虚弱到了极点,只说了一句,便即昏迷过去。
他心中略有迷茫,细细思索,才确定葛老先生是说猿猴二字。
还不待他想法如何,外边又是一阵吵嚷。
清原走出房外,静听片刻。
才知村外的栅栏塌了,并留下了爪印断痕,并死了几只鸡鸭,显然是有野兽进村。
这村子依山傍水,常有野兽走过后方,但村中人气颇盛,因此少有野兽进村,只是,却也并不是没有先例。
在众人眼里,小瑜大约是被野兽叼走,已凶多吉少。
正值夜色,谁也不敢进山,而且山中外围倒也还罢,山中深处,素来是有去无回,从不曾有人胆敢踏足。
众人一阵遗憾惋惜,也有继续搜寻呼喊的,只是心中已经不抱希望了。
这一夜,难以安静。
……
“猿猴?”
清原眸光微凝,在房中细细扫过。
虽碍于全无资质,因而至今未修成法力,但观想出了九重玉楼,勉强算是半个修道人,至少用来观看物事,还能有几分灵气。
他细看之后,便从地上尘埃中,扫出了一根毛发。
毛发漆黑如墨,比常人头发较粗,且较为坚硬,好似墨迹已干的笔毫。
“有着不同寻常的气息……”
清原露出沉吟之色。
倘如葛老先生不是昏沉之间看错,那么来的这一头猿猴,必定不是俗类。
一般猿猴,只比孩童般大小,能把葛老先生伤得这般重,并掳走一个孩童。要么修成了法力,要么体魄极为壮硕。
而修成法力的已是妖怪,葛老先生挨了这一爪,若是妖怪所为,只怕魂归天外了。
若说体魄壮硕,清原细想片刻,总算在心底寻出一个较为相似的种类。
此物名为山魈,俗称山鬼。
亦有山神之尊称。
……
“这毛发上面气息妖异,此物必是精怪,而非俗类。”
清原观想九重玉楼,辨物清晰,能够在这毛发之上,看见常人所不能见的异状。
他心中沉吟道:“应有八成便是山魈此类。”
论起山魈,便是在精怪中也属异类,其祖上原是天生地养,生来便是大妖,后修成妖仙,只因作恶,被天上吕阳仙尊斩杀。
而妖仙这等级数,其血脉传承,非是能以常理而论。
从那妖仙死后,精气散入各方,于是这天地之间,但凡猿猴之类所生的后裔,便不乏天赋异禀之辈。
有些猿猴,在母腹之中产生异变,自生来便异于俗类,出生之后,比起寻常猿猴更为壮硕,可谓虎背熊腰,生长起来比人还更为魁梧许多。
它们除却体魄之外,论起智慧,也要胜于寻常猿猴。
而这类生来异变的猿猴,大多便是山魈血裔。
“若是山魈,只怕有些麻烦。”
清原心中思索,思忆当年从典籍中看到的记载。
山魈生来比猿猴魁梧,故而喜好欺压猿猴。
因此,大多在幼年时,被猿猴群类所逐出,常是孤身行走山野之间。
这妖物不比一般的猿猴,不喜瓜果,喜好血肉为食,性子凶恶淫邪。若有生人在山中遇上,大多被它所害,故而也称山鬼。
而不乏有修成法力的,修行日久,道行高深,然后自号一方山神,时常命山间部落百姓,上供祭品,并奉上美貌少女,大约在泄欲之后,便作肉食。
因而山魈此类,大多被归为妖邪之流。
“这山魈还未修成法力,所以不算妖物,只算精怪。”
清原细想良久,“未有成年的山魈,法力也未成,道行低微,只是体魄较为惊人,貌若猿猴,而更为魁梧壮硕。”
“除体魄外,也毕竟是精怪之流,非同俗类,对修道人而言不足为虑,可对于常人而言,或许便有些玄奇的手段,实难抵御。”
清原心中念头转动,忖道:“但我观想出九重玉楼,若稍加注意,应当不会着了它的道。暂时来看,今日十三,后日十五,才是月圆之夜,小瑜暂时不会有事的……”
山魈有一类特征,待成长之后,会依照本性,寻得一个生灵,对月祭拜,先泄了邪火,再剖腹剜心,以作吃食。
此后,血气奔腾,开了传承,日后就有了修成法力的底蕴。
此为本性使然,故而被视作山魈古老相传的一种仪式。
因天性喜恶,或是当年那位妖仙的缘故,山魈所求的这个生灵,大多会是凡人少女,而非山中兽类。
“后日十五,夜间应是月圆。”
清原露出沉思神色,在椅子上坐下,“彼时月华洒落山中,阴气幽深,应是那山魈为它自身定下仪式的时候。”
他思索自身所学,推算能有几分把握。
“在此之前,小瑜应当不会遭到什么危险。”
他心道,“还有两日准备,并非十死无生……”
第二章 请求
翌日,晨时。
天色初明,朝阳初起。
清原早早起了身,四处寻了些东西。
笔墨,朱砂,黑狗,屠刀。
因昨夜一事,黎村之内颇不安静,处处是言谈之音,也已有人成群结队,持钢叉猎矛等物进山搜寻。
只是众人大约都觉得,葛老先生那孙女儿已经凶多吉少,并未抱有多大希望。如今只算尽人事,听天命。
至于山中深处,向来有进无出,哪怕最为出色的猎户,也未敢深入。这一番搜索,多半也是在山中外围。
“清原……清原……”
正当清原备齐物事,回到屋中,便听有人呼唤,是葛老先生相请。
“你先回去照顾葛老先生,我稍后便来。”
清原收拾了一番,然后才出门去。
……
“你懂符法?”
清原才踏入房内,就听了这么一句问话。
葛老先生已经醒来,在家等候,他坐在床上,撑着身子,背靠墙壁,略微喘息。
看他脸色苍白,全无血色,但精神却还算清醒。
此刻,他静静看着清原,期待回答。
清原顿了一顿,然后点头道:“略识一二。”
葛老先生略微沉吟,道:“朱砂是阳气鼎盛之物,黑狗血是辟邪之物,那屠刀的作用,又是什么?”
清原顿了顿,然后答道:“屠刀平日里杀猪宰羊,杀气凛凛,能作震慑之用。”
葛老先生略微点头,朝一旁青年说道:“去,把我早上与你说的东西,挖出来。”
那青年性子憨厚,名王石,心地朴实,在此照顾葛老先生。听到吩咐,他应了一声,取了个锄头,匆匆往外。
清原默然不语,他静静等候。
葛老先生似乎也有些恍惚,仿佛陷入沉思当中。
一时寂静。
直到王石捧进来一物。
那是一个木盒,布满了尘土。
在葛老先生示意下,清原打开木盒,只见内中有一本簿册,而簿册之下,是一柄长刀,用破布裹着,隐约能见斑斑锈迹。
一股寒意锐气,扑面而至,刹那间仿佛置身尸山血海之中。
“这是……”
清原略感惊讶,偏头看去,稍有疑惑。
“杀人的刀,杀气总要比杀猪杀狗的刀来得凶些罢?”
葛老先生微微笑道:“何况,这刀也不仅杀了一人。”
“这不是寻常的刀。”清原瞳孔微凝,说道:“这是军中制式佩刀,上面杀气凛然,远胜我手中那屠刀,年月……似乎也不短了。”
葛老先生微微叹道:“许多年前的旧事了。”
清原把木盒合上,看向这位葛老先生,说道:“看来葛老先生,并不是一个寻常人。”
“老夫……早年曾在葛相手下任事,后葛相病逝,遂而留在葛相之子葛盏将军身旁。”
葛老先生长叹道:“当年葛盏将军战败,大军溃散,四下逃逸,老夫奔波至此,年老体衰,也不愿再上战场,便停留在此了。”
清原略微沉吟。
对于当今天下局势,各国变化,他也知之甚深。
只因为封神之事,涉及神仙,亦涉及人世,故而不仅是在修道人之间,连俗世之中的战场,也是封神的主场。
如今天下三分。
如今清原所在黎村,便是蜀国南部边境。
再往南行,是南梁所在。
北上则有元蒙。
葛相名为葛尚明,任蜀国丞相之职,此人才能极高,能治国,能掌军,使蜀国空前壮大,后来染病而亡。
其子葛盏,接任兵权,攻伐南梁时,打了一场败仗,以身殉国。
如今蜀国掌兵权的,共二人,为首者乃南梁降将,葛尚明之徒,名为姜柏鉴,任大将军职。其二为严宇,亦有兵权在手,只逊色于姜柏鉴。
“这刀……是葛盏将军的佩刀。”
葛老叹道:“那簿册,是葛相的亲笔手稿。”
清原问道:“内中写的是什么?”
葛老说道:“葛相精通阵法符文,内中是他对于这些符法的认知。”
清原蓦然一惊,道:“这位葛相,是修行中人?”
葛老微微摇头,说道:“葛相并非修行中人,但他对于符文,早年便有钻研。后来领兵时,帐下不乏有道术之辈来投,印证之下,这簿册可算葛相之心血。”
清原手放在那木盒之上,问道:“葛老之意是……”
“你似乎要绘符,这符法记载,或许对你有益。”
“这刀……战场杀敌无数,凶气更甚。”
葛老挣扎着起身,喘息着说道:“若小瑜还未遇险,请将那孩子……救回来。”
他早年从军,虽是文职,但经历尸山血海,经过战场残酷,亦能算是见惯生死之人,阅历丰富。
然而事涉孙女,适才还能勉强保持镇定,如今,却已忍不住颤动。
清原听他声音微颤,心头亦是低沉。
“尽力而为。”
……
待他回屋时,已是日斜偏西。
屋中角落趴着一条黑狗,奄奄一息。
时值战乱,能有粮食养活自家的,已是不多,能有余粮养狗的,便只有村头里尹。里尹虽是小职,但平日里贪墨不少,秉承有进无出的宗旨。
清原有意放些黑狗血,那位里尹大人便说自家与这狗亲如父子之类,待清原取出了一两银子,当下便让这位里尹大人换了个脸,临走前还腆着脸问那狗肉应当如何分配。
但清原未有杀生,只取了狗血,随后给它灌了草药,吊住了性命。
“明日,便让王石来照顾你罢。”
清原收回目光,把木盒放下。
过得片刻,天色渐暗,清原便又点了油灯,翻起那符法簿册。
烛光昏黄,照耀在白皙的脸庞上,有些泛黄。
翻过几遍,不禁感叹,这位葛相着实是个不俗之人,虽非修道者,然而对于符法感悟,却有着极深的造诣。
看过之后,清原才把簿册放下。
他闭上双眼,眉宇中显得颇为迷茫。
身在上界之中,他只能在紫霄宫之内行走,并且有所限制。而到了下界尘世之中,四处游历搜寻,或许能寻得缘法,开出一条坦途大道。
然而,他只知要让自身生出仙根道骨,要让自身得以修行,然后寻求仙家大道。
可却并不知道,自己所求的机缘,究竟是什么……
是一部仙法?
是一粒仙丹?
是一株神药?
至今全无头绪。
他怅然一叹,才摒弃杂念。
抬头看去,画符的时辰还未到。
于是他便放下书册,观想九重玉楼,然后开始每日不变,但却从无用处的修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s://drive.uc.cn/s/44d0ccd1061f4?public=1
https://pan.baidu.com/s/1Ie-E9Cjp66dHjdID6WZ3iA?pwd=2vf8
为促进文化交流,本站整理收录的小说资源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共享:本站为非盈利性文学索引平台,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收费性质的阅读与下载服务;
2、版权归属:所有作品著作权及衍生权利均归属原作者/版权方,本站不主张任何内容所有权;
3、侵权响应:如权利人认为本站展示内容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把该作品相关材料私信至站主或者发件到邮箱。经过核实后,本站将会在48小时内永久下架相关作品。邮箱tegw202@gmail.com
4、用户义务: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本站资源进行商业牟利、盗版传播等违法行为。
5、我们始终尊重原创精神,倡导用户通过正版渠道支持创作者。如对版权声明存疑,请联系我们进一步说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