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历史/两宋元明/皇帝流/权谋/文明史诗/穿越/
天启三年,成了天启皇帝还有信王朱由检的弟弟,然后还做了皇帝。
做了皇帝就要干点事情,一不小心还干大发了。
第一卷 初临宝地
第1章 王爷写圣旨
凌晨,京城笔架山,矿洞。
“老朱,我们这样偷偷的来,教授不会骂我们吧?”一个大胖子背着包,拿着手电筒在黑漆漆的通道内照来照去。
朱栩双手不停的晃着手里的手机,咔咔声不停,他目光也盯着手机,毫不在意的玩游戏:“放心,要是真的发现了惠王墓,那老头不但不会骂我们,说不定还会给我们加薪呢……”
胖子答应一声,转头看向朱栩道:“老朱,你真的觉得这里有那个惠王墓啊?”
朱栩玩个不停,边走边说道:“你放心,明史,野史,二十四史以及所有的史我都查了个遍,确着无疑。”
胖子退到朱栩身侧,嘿嘿一笑道:“老朱,你说,是不是因为这位王爷,与你只差一个字,所以你才会这么认真?”
“那是,五百年前咱们说不定还真是一家。”朱栩也笑了。至于为什么要找这个墓,一来是考古专业的猎奇心理作祟,二来就是好奇,那场王恭厂爆炸,一直传闻是原子弹,至今没个结论。
忽然间,胖子四处耸动鼻子,嗅了嗅道:“老朱,你有没有闻到什么味道?”
朱栩忽然脸色一变,转身就要跑,大喊道:“胖子快跑,是火药的味道!”
轰轰轰!
不等朱栩转身,一团炽热的火光滚滚而来,瞬间将两人给吞噬。
……
……
大明,万历四十四年,皇宫。
“小公子怎么样了?”一个老太监,满脸焦急看着床上病怏怏的小孩,问向身边的太医道。
太医同样满头汗水,战战兢兢说不出话来。
这是太子的第六子,刚刚第七子已经夭折,这个要是再死了,恐怕他也得陪葬。
“你倒是说话啊!”老太监急了,公鸭嗓子喊道。
那太医连忙起身,向着老太监结结巴巴地说道:“小公子先天不足,现已危在旦夕,或可用虎狼之药试……一试!”
老太监是太子身边的老人,闻言也紧皱眉头,现在是太子的关键时刻,决不能轻易惊扰。他在原地转着圈,猛的一咬牙道:“杂家做主了,你尽管试!”
太医连忙道:“是公公。”
“是年,大明泰昌皇帝第六子,朱由栩,以虎狼之药活之。天启二年,受封惠王。”
——《明史,泰昌卷》
……
天启三年,春,紫禁城,景焕宫。
书桌前,一个七八岁锦衣华服到非同一般的小少年,趴在桌上,握着毛笔,很是吃力的在写着。
一身锦衣的粗壮大汉,动作很是别扭,生怕发出一点声音,小心翼翼的向着少年走来。
小少年头上出现丝丝细汗,眼神专注的看着笔尖,每写完一个字都感觉累的不轻。
“殿下,您在写什么呢?”大汉伸头看了一眼,不明所以的低声问道。
恰好小少年写完最后一个字,看着黄色宣纸上面未干的字迹,微微一笑道:“写‘圣旨’!”
大汉暗暗咂舌,心想殿下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不过还是连忙道:“殿下,孙大人今天就要返乡了。”
“恩。”现在的朱栩已经是大明惠王朱由栩了,他拿起“圣旨”吹了吹,道:“老曹,拿一万宝钞来。”
大汉便是从辽东回来述职,被朱栩抢来做贴身侍卫的曹文诏,如今还兼职他景焕宫的大管家。
曹文诏从怀里掏出宝钞,递给朱栩问道:“殿下,您要宝钞做什么?”
朱栩将“圣旨”卷好揣入怀里,目光看向门外的天空,道:“我去见皇兄,对了,让你盯的事情别忘了。”
曹文诏脸色一肃,道:“殿下放心,那边我收买了一个小太监,要是有消息会立即告诉我的。”
“好。”朱栩点了点头,魏忠贤怎么折腾东林党他不在意,涉及辽东,他不能任由魏忠贤去破坏。说完,便走出宫殿,向着御书房走去。
“见过惠王殿下。”御书房门口的侍卫太监一见到朱栩,连忙躬身行礼。
朱栩从怀里掏出几个碎银,随意的扔给几人,旋即大声嚷嚷道:“拿去花,本殿下有的是银子。”
四人大喜,慌忙收下,连连赔笑道:“多谢殿下。”
“皇弟,快来快来,朕按你说的做的,你快来看对不对!”朱栩刚一只脚迈入御书房,天启皇帝朱由校就跑过来,拉着朱栩向里面走去。对于之前的事情,恍若未见。
只见本来应该放满奏折文书的御桌上,全都是碎木屑,一个三层欧式模型干干净净的摆放在最中央。
“来,皇弟,你来看看,跟你画的图纸是不是一样!”朱由校看着模型,神色颇为欣喜。自从他的“皇弟”跟他一样展现了匠艺天赋后,给他带来的惊喜不止一点点。
朱栩背着一双手,装模作样的看了眼,摇头道:“皇兄,这里,应该是半圆形的,与这边对称,还有,延伸出来的这块,需要下方有承重柱。”
朱由校听着朱栩的话,双眼大睁,他也很有技艺的,一听连忙拿起桌上的木工短刀就在模型上雕刻下来,同时的对着朱栩摆手道:“皇弟你先自己玩,朕再试试。”
朱栩点了点头又看了一会儿,见朱由校神情专注,这才走到一边,从怀里掏出写好纸张,铺好摊平,然后又拿起朱由校的玉玺,狠狠的在上面盖下,或者说砸下。
桌子猛的一颤,朱由校刀立即一顿,瞥头看了眼,然后收回目光,继续雕刻着。
朱栩将玉玺放回去,嘻嘻一笑道:“要不是我还小,我的刀功一定比皇兄强!”
朱由校也认真点头,道:“这点倒没错,等你再长几岁,我们兄弟联手,一定能做出前无古人的匠品!”
朱栩连忙附和点头,心里却腹诽,你是不务正业,我才不会去做个木匠。
等朱由校再次专注木工活,朱栩看着不远处一个小太监,招手道:“小曹,过来。”
“殿下。”这个太监大约二十多岁,面色白净,俊逸不凡,闻言走过来道。
朱栩将“圣旨”与宝钞递过来,目光淡淡,威严道:“带着‘圣旨’,还有这宝钞去城门口等着孙大人。”
曹化淳接过“圣旨”,然后抬头看向朱由校。
朱由校正做的认真,摆了摆手里的木工刀,不耐烦道:“让你去你就去。”
“奴婢遵旨。”曹化淳拿着“圣旨”,转身出门。
朱栩看着曹化淳走出御书房,又转头看向朱由校道:“皇兄,你这个小太监不错,发到我宫里来吧,我那正缺一个领事太监。”
朱由校越发不耐烦,连连挥手道:“拿走拿走,朕不给你还得去找皇后来烦朕。”
朱栩嘿嘿一笑,大声作揖道:“谢皇兄,臣弟告退。”
朱由校理都没理,朱栩暗松了一口气,抬头挺胸的走出御书房。
待朱栩离开御书房,朱由校停下手里的活,直起身,抬头看着门外,沉吟一声,道:“孙传庭,也罢,若有空缺重启便是。”
从紫禁城东侧,三辆普通无奇的马车晃晃悠悠的向着城西门走去。
第一辆马车内,三十左右,一身常服的男子,五官俊称,说不上貌比潘安,却也不凡,而且自带一股威严。不过此刻他眉宇凝结,眼神带着煞气,显然心里无比怨愤。
他坐西朝东,马车南北还坐着三个女子,衣着简朴,发髻高挽,一看就是人妇。其中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妇人,看着怒愤难平的自家老爷,犹豫着轻声道:“老爷,我们就这样走了吗?”
男子立即怒道:“不如此还能如何,此生再不回这紫禁城!”
其他两个女子一脸担心,自家老爷尽管愤而辞官,但心绪难平,而且得罪的是皇上面前的宦官,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祸从天降。
“老爷,有人拦路。”忽然间,驾车的车夫转头向车厢里道。
大夫人见自家老爷无动于衷,不由得低声道:“老爷,也许是你的同僚前来送你。”
男子心里本就带着一股难以消除的怒火,却没有失去理智,心里暗自一叹,哪里还有同僚敢来送他。不过他还是起身走出马车,一下马车就一怔。
曹化淳微微一笑,走上前看着孙传庭道:“孙大人这是不认识杂家了?”
孙传庭立即就确定了,这是皇上身边的太监,心里惊疑不定,却还是拱手道:“不知曹公公拦住在下去路所谓何事?”
曹化淳将手里的“圣旨”以及一万两宝钞递过去,笑着道:“孙大人可以自己看。”
孙传庭心里忧惧,但脸上还不动声色的接过来,宝钞他完全不在意,打开叠在一起的黄色宣纸,只见上面写着十二个大字,还盖着皇帝的玺印。
“国难多艰,卿且暂去,诏还不远。”
孙传庭手一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大呼道:“吾皇圣明!”
第2章 魏公公
朱栩出了御书房,直接晃晃悠悠的前往坤宁宫。
在紫禁城,朱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除了皇帝朱由校,只有他可以到处乱串,因为他才七岁!而同样封为信王的他的五哥朱由检,已经十四,在这个年代已然是成年人。虽然同住紫禁城,却不能随意进出后宫。
“见过惠王殿下。”
一路上的太监宫女纷纷行礼,在整个皇宫,没有人不知道,惠王殿下是个小魔头,最是记仇,惹了他后果相当的“严重”!
朱栩走到坤宁宫门前,只见一个宫女端着盘子出来,心思一动,笑着问道:“小姐姐,老祖什么时候回来?”
老祖,宫里的人都知道,指的是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奉圣夫人。在宫内还好,在宫外人称“老祖千岁”!
那婢女俏脸微红,轻轻曲身,抿着嘴道:“回殿下,老祖省亲刚走到一半,还有半月方可返回。”
朱栩大手一挥,颇有气势道:“好,晚上到本王宫里领赏!”
“谢殿下。”婢女抿着嘴欢欣道。
“殿下,还不赶紧进去,娘娘生气了。”这个时候里面出来一个领事的婢女,连忙冲着朱栩说道,然后对着那婢女冷哼道:“还不忙你的。”
那婢女浑身一颤,连忙道:“是。”
朱栩看着她的背影,眉头一挑,暗自道“姑娘啊,你的消息真灵通,本王可都不知道。”
接着便转身向着领事的婢女道:“派人去本王宫里,把本王为皇嫂炖的燕窝粥取来,给皇嫂补补气。”
“行了,留着你自己吃吧”这个时候,一身便服宫装,看似二十出头的女子,气度俨然的走出来,对着那宫女摆了摆手,又向着朱栩道:“你呀,就不能让我跟皇上省点心。”
朱栩嘻嘻一笑,走进坤宁宫,四处溜达起来。
“别晃悠了,好东西昨晚我都让焕儿藏起来了。”张皇后看着四处乱瞅的朱栩,笑着道:“怎么又替皇上花银子了?”
朱栩翻了个白眼,道:“一万两!焕儿姐姐什么都好,就是太小气了。”
张皇后拿起一块甜点给朱栩,道:“吃吧,焕儿做的。”
朱栩神色一喜,接过来就往嘴里塞。
焕儿是张皇后的贴身侍女,从小在宫里长大,心灵手巧,跟朱栩“斗法”了不知道多少次。
张皇后看着狼吞虎咽的朱栩,端坐在那微笑着,如果细看的话,会从她眼神里看到一抹慈祥。
张皇后今年二十出头,如果早些生孩子的话,确实会跟朱栩差不多大小。
“皇嫂,最近有没有恶心感?”朱栩含混的说着,心里却盘算着,按照历史,张皇后确实是在这个时候有的身孕。
张皇后一愣,道:“恶心?”
朱栩喝了口茶,擦了擦嘴,眼睛一站,忽然笑道:“没有就好,皇嫂,你看我那边还缺一个侍女,能不能将焕儿给我啊?”
张皇后眉头一蹙,瞪着朱栩没好气道:“看中什么自己搬去。”
“好嘞,谢谢皇嫂。”朱栩跳起来就跑向刚看中的宋初的釉底青花瓶,抱起就向外面跑去。
朱栩的背影刚刚消失,小门的帘幕被掀开,十八九岁的青衣婢女走了出来,抿嘴一笑的走向张皇后道:“娘娘,我就说了,殿下肯定又是来抢东西的。”
张皇后也笑着站起来,突然身形一晃。
“娘娘,你怎么了?”这婢女恰是焕儿,一见张皇后不稳,连忙跑过来扶助她。
张皇后摸了下光洁额头,摆了摆手道:“我没事,可能着凉了,你待会儿熬点烫给皇上送过去,提醒皇上注意保暖。”
焕儿还是担心的看着张皇后,直到确定张皇后没事,才俏生生的答应道:“是娘娘。”
回景焕宫的路上,曹文诏抱着青花瓷走在朱栩身后,低声道:“殿下已经安排好了,骆养性已经在等着了。”
朱栩微微点头,双眼眯起的望着天空。
魏忠贤啊魏忠贤,本王可是很看好你的,不要令本王失望啊!不过在这之前,先让本王好好调教你一番!
“就先从锦衣卫开始吧。”
朱栩低语一声,旋即大声道:“走,出宫去,对了,这个青花瓶也带着。”
曹文诏一怔,道:“殿下,带这个做什么?”
“送人。”朱栩笑着道。
“惠王殿下。”两人刚走没多远,一个太监就出来拦路。
朱栩看着他的服饰,应该是司礼监的少监,道:“公公所谓何事?”
这太监躬着身道:“奴婢是司礼监左少监刘时敏,皇上让殿下明日早些去御书房。”
朱栩一怔,道:“出什么事情了吗?”
“奴婢不知。”刘时敏道。
朱栩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好,本王知道了。”
刘时敏一躬身,道:“奴婢告退。”
待刘时敏一走远,曹文诏立即道:“殿下,要不要我让人去打听一下。”
“不必了。”朱栩看着刘时敏的背影,饶有兴趣道:“这个就批红的那个刘时敏?”
“是的殿下,据说这个人文采非凡,不过在司礼监并不受重用。”曹文诏道。
朱栩点头,因为魏忠贤等人不识字,司礼监又是负责给皇弟批红,最后就落在这个刘时敏身上。
两人出了宫门,绕过朱雀大街,出现在城东。
在一个茶楼的包厢里,一个四十出头的肥胖中年人,颤巍巍的向着朱栩跑来,一脸谄媚笑容道:“小的周建宇见过公子。”
朱栩背着手,打量了一眼,淡淡道:“听说你是御史周建宗周大人的本家?”
周建宇一听,连忙道:“不瞒公子,他是大房的,我是三房的,从小一起长大。”
朱栩点了点头,道:“傅大人都跟你说了?”朱栩嘴里的“傅大人”是他的舅舅,傅昌宗,目前任户部主事。
“说了说了,小的知道该怎么做。”周建宇立即就点头哈腰地说道。他心里兴奋异常,能够结交户部主事本来就是件极其重要的大事,何况这个少年看起来更加不凡,贵气逼人。
朱栩道:“好,去吧。”
“是,公子稍等,我这就让人请骆大人过来。”周建宇神色兴奋,转身急匆匆出了包厢。
看着关起的包厢门,曹文诏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殿下,老骆大人会同意吗?”
朱栩微微一笑,道:“这个就要看这位小骆大人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促进文化交流,本站整理收录的小说资源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并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共享:本站为非盈利性文学索引平台,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收费性质的阅读与下载服务;
2、版权归属:所有作品著作权及衍生权利均归属原作者/版权方,本站不主张任何内容所有权;
3、侵权响应:如权利人认为本站展示内容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把该作品相关材料私信至站主或者发件到邮箱。经过核实后,本站将会在48小时内永久下架相关作品。邮箱tegw202@gmail.com
4、用户义务: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利用本站资源进行商业牟利、盗版传播等违法行为。
5、我们始终尊重原创精神,倡导用户通过正版渠道支持创作者。如对版权声明存疑,请联系我们进一步说明。
暂无评论内容